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大佛頂首楞嚴經清淨明誨章講記 淨空法師主講

大佛頂首楞嚴經清淨明誨章講記 淨空法師主講

參、介紹經題

[日期:2010-08-27]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淨空法師主講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參、介紹經題

這部經,諸位已經拿到了,經典上面有科判,這是明朝交光大師所做的,就是《楞嚴經正脈》。那科判記在經文上面,我們一看,經文的內容就一目了然。但是,今天是開講的第一天,按照規矩,必須把經題跟各位作個簡單的介紹。

本經的經題相當的長,我們這個本子是用簡 略的題目,他的全題是《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總共有二十個字。依照中國古人的說法,有七種原則安立經題。那七種呢?人、法、比喻 三種;還有二個合起來,人法、法喻、人喻,這就有六種;第七種是具足立題,就是題目裏面人、法、喻統統具足。本經的經題是屬於具足立題:「大佛頂」是比 喻,「如來」、「菩薩」是人,「密因」跟「修證了義」、「萬行」、「首楞嚴」這都是法。經裏面有如來、有菩薩,如來是證了果的人,菩薩是正在修因的人,所 以「人」裏面有修因證果。如果細說,「法」裏面有教法、理法、行法、果法,通常講的教、理、行、果。「密因」是屬於理法,「修證了義」是屬於教法,「萬 行」是屬於行法,「首楞嚴」是屬於果法。「如來密因修證了義」,這一句是講如來果位上的教理;「諸菩薩萬行首楞嚴」,是菩薩因位當中的修證,所以這個題非 常圓滿,非常的詳細。現在按照這個題的意思,逐字細說。

一、「大」矣哉!真心!

經題我們分為幾個段落來介紹。第一個是「大」;「大」指的是什麼呢?絕對不是大小之大,大小之大我們容易懂,小朋友也會懂。這個「大」不是說數量,它是一個讚美之詞,讚美到了極處,沒有適當的詞句來讚歎,不得已用這個「大」字。

大矣哉!讚歎的是什麼呢?

所讚歎的就是一切眾生的真心,包括我們每一位同修自己呀!真心就是本性,經典上常講的真如本性,是我們自己的真心。

為什麼一開端就讚歎這個真心?

佛在大乘經,特別是《楞嚴經》講得詳細, 所以說「開智慧的楞嚴」。「心」包含一切世間、出世間法。佛在《華嚴經》上告訴我們,世出世間所有一切法,從哪里來的?「唯心所現」——是我們真心顯現 的。佛又說了「唯識所變」。真心現的,這個境界千變萬化,像佛給我們講的十法界依正莊嚴。十法界是變化,心是能現。為什麼會有變化呢?識在變。「識」是什 麼呢?識還是心,識是心之作用。心之作用有二個,一個是能現,另一個是變現;能現法界,變現十法界依正莊嚴;所以我們常講:「萬法唯心,萬法唯識。」就是 這個道理。稱這個能現、能變的,實在說是找不到其他的名詞,不得已用這個「大」字來讚歎。這個事實在《華嚴》稱作一真法界。

人家問你:「什麼是一真法界?」

一真法界是真如本性。

能現、能變世出世間一切萬法,《華嚴經》叫一真法界,《般若經》稱為諸法實相。

世尊在世的時候,四十九年所講的一切經,是以般若經為中心。

怎麼曉得呢?

講的時間最長。

般若講了二十二年,幾乎占他老人家講經的一半時間,比阿含、方等、法華、涅槃的時間長太多了。般若經上講「諸法實相」:「諸法」就是世間法、出世間法;「實相」是真相。如果我們用現代名詞來講,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

假如有人問我們:「你們佛教經典很多,大藏經浩如煙海,這麼多的經典裏面說的是什麼?」

我們要用很簡單的詞句答覆他,很清楚、很明白的告訴他,我們「大藏經」雖然這麼多,講的什麼呢?

講宇宙人生的真相。

一點都沒錯!

「宇宙」是我們生活的環境;「人生」是我們本人。

換句話說,佛四十九年說的是什麼呢?

是我跟我自己生活環境的真相。

你說這個重不重要?

你要瞭解,你能不學佛嗎?

不學佛,就是不知道自己和生活環境,那叫迷惑顛倒,這才產生錯誤的思想、見解、行為,才造業受報。如果能正確的明瞭,就叫覺悟,就叫佛,就叫菩薩。所以佛與菩薩,是稱呼對於自己跟自己環境真正明瞭的人;對於這樁事實不能夠明瞭,我們稱他作凡夫。如上才真正把佛法認識清楚。

由此可知,佛法確確實實超越一切宗教。佛 法是佛陀對於九法界眾生真實智慧的教導,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即禪宗所說的「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佛的教導,就是教我們認識自己本來面目,認識我們生 活環境,這就是佛法。其他大乘經裏面所用的名相很多,不勝枚舉,有的經上講「佛性」,有的經上說「真如」,有的經上說「圓覺」(「圓」是圓滿,「覺」是覺 悟,圓滿的覺悟,沒有一點欠缺),其實統統說的是這麼一樁事情;這在淨土宗裏面叫做「一心不亂」。「一心不亂」有事一心、理一心,這叫做「理一心不亂」, 跟華嚴講的「一真法界」,般若講的「諸法實相」是一個意思,相同的境界。在本經(楞嚴經)上,佛又說了一個名詞——如來藏性,還是說這一樁事情,其實統統 是講一心,都是講這個真心。

我們要問:佛為什麼一樁事要說出這麼許許多多的名詞術語?說一個不就好了,為什麼說這麼多呢?

其實這就是佛陀教學的善巧,教學的方便。 我們知道佛教導的目的,是教我們開悟,因此他種種的設施,是幫助我們開悟的。眾生之所以不能開悟,有一個很大的障礙,這個障礙,佛在《華嚴經》裏面為我們 一語道破。在《華嚴經》出現品裏面,他老人家講:「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即一切眾生跟佛沒有兩樣,佛有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我們每一個人也 都有。現在我們的德能好像沒有了,一天到晚「糊裏糊塗」的過日子,問什麼都不知道。到底我們的智慧、德能跑哪里去了呢?佛說:「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 得。」佛講,我們凡夫眾生,病根就是妄想、執著。隨著妄想逐漸演變,變成了所知障;執著逐漸演變,就成為煩惱障。不但我們的般若智慧、法身的功德,被這兩 種障礙障住了,我們今天在這個社會上,有很多痛苦,很多煩惱,也是根源於此。不說別的,就指學佛同修,無論是在家、出家,甚至於我們回想一下自己本人:我 們常常有很多痛苦、煩惱。或年歲大了,身體不健康,一切都不方便了,眼也花了,聽力也差了,要用助聽器,走路也不方便,要用個手杖,這就講的老、病之苦。 我們要追究這從哪來的?什麼原因而有的呢?給諸位說,他的根源還是妄想、執著。諸位仔細去研究研究,都是這兩種東西,我們一身的不健康、一身的疾病,還是 從這兒來的。今年新年,空總有兩個大夫來給我拜年,因為他們是醫生,我就跟他們談病源、病根。我就把佛在經上講的道理告訴他們,他們聽了之後點頭——是有 道理。因此我們的心要是健康,身體就健康。

心怎麼健康呢?

離開妄想、執著,心就健康了。

總而言之,妄想愈多,執著愈嚴重,那病就 愈多,也愈麻煩。所以從我們迷失本性,到現在老病的痛苦,真正的根源,還是妄想、執著。要不是世尊真正覺悟,徹底覺悟,一語道破這個事實真相,實在說世間 沒有這種智慧能夠看出這個根源,因此,我們不能不佩服本師釋迦牟尼佛,不能不感謝本師釋迦牟尼佛為我們指出一條明路,讓我們得到真正的幸福美滿。

這個「心」,我們不談真心,也不談妄心。像《楞嚴經》一開端,佛問阿難:

「心在哪里?」

阿難說:「心在身體裏面。」

被佛否定了。

又在猜想:「心在身外。」

也被佛否定了。

阿難很聰明,我們不如他,他能想出七個地方;我們能不能想得出來?這就是《楞嚴經》上有名的七處徵心。

佛問他這個心沒有說是真心、妄心;不管說的是真心、妄心,先問你:「心在哪里?」

找不到呀!

為什麼找不到呢?

諸位要曉得真心是本性,妄心是真心迷了以 後,把他圓滿的作用喪失掉了,只能夠有部份的作用,這個作用可能發生很多的偏差,稱為妄心,所以妄心是真心迷了以後起的作用。心遍法界,十方無盡,三際無 窮,所以阿難執著在某一個地方,那是錯誤的;如果離開執著,那就對了,佛就會點頭了。

為什麼每說一個地方,佛都反駁他呢?

就是他執著。

執著是局限在執著範圍之內,範圍之外還是 真心所現的,所以心是法界本體。現代哲學討論的中心命題有本體論、現象論,「心」是屬於本體,宇宙萬有的本體。換句話說,宇宙之間一切萬法都是從這裏生 的,都是從這個地方變現出來的,他是能現、能變。佛在本經裏面告訴我們,我們迷的時候,佛給他取個名字叫「如來藏」;「藏」是藏的意思,「如來」就是真如 本性。真如本性在哪里?就是藏在迷情裏面,所以就叫他如來藏。我們修行就是把這個迷情淘汰掉;開悟了,就叫做「修證了義」。「了」是明瞭,「義」是義理, 也就是事實真相。

要怎麼修才叫「了義」呢?

怎樣修叫「不了義」呢?

我們學佛的同修,假如在這一生當中要有成就,這是我們關鍵的一個大問題。你要是「了義修」那就快了,那這一生決定成功,會開悟;如果你修的是「不了義」,這一生開悟就沒指望了。由此可知,「了義」是非常非常重要,我們到底下再給諸位細說。

在因地的時候就叫菩薩;正在修學還沒有證 果,向這個目標、方向努力精進。「菩薩」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是覺有情。他是有情眾生,煩惱、妄想、分別、執著,他都有,但他現在往覺悟的路上走;妄 想、情執雖然沒斷,但是他走的這條路不錯,我們稱他做菩薩。果地上,我們稱他做「首楞嚴王」。他真正開悟了,諸法實相真正明白了,在楞嚴會上就叫他證得首 楞嚴王;這一部大經最重要、最微妙的就在這裏,佛在此地用一個「大」字來讚歎,來讚美他。如果再觀下面題目裏面的細節,「密因」就是大因,「了義」就是大 義,「菩薩萬行」就是大行,「首楞嚴」是大定;所以「楞嚴大定」,這也為我們顯示出修行,特別是在大乘佛法裏面,關鍵是在定,這是我們同修不能不知道,不 能不留意的。由此我們能夠推想得知,凡是與大定有妨礙的,都是不了義。了義不了義,在這裏我們總算能夠區別出來,辨別清楚——幫助你得大定的是了義,妨礙 你修大定的是不了義。由此可知,了義與不了義,實在是貫穿所有的法門。我們講八萬四千法門,大的來說,在中國佛法大小乘十個宗派,會修的都是了義,不會修 的都是不了義,這個要認清楚,認明白具足這些道理,所以這部經當然也可以稱之為大經,他一切都大。前面跟諸位說過,教具足四大類——教、理、行、果。「密 因」是理,「了義」是教,「萬行」是行,「楞嚴」是果,我們受持這一部經,這是古大德所說的,依大教,解大理,修大行,證大果。而《楞嚴經》裏四種清淨明 誨,是修真實了義的大根大本,是本經最重要的一段。

一九七七年,我第一次應香港佛教同修的邀 請,在九龍、香港兩個地方講《楞嚴經》,每天講,連續四個月。當時香港有一位大德——海仁老和尚——那時他已經九十多歲了。這位老和尚專攻《楞嚴》,香港 佛教界稱他作首楞嚴王,是楞嚴專家。我那時候在香港講《楞嚴經》,特地到大嶼山去參拜海仁老法師,我跟他有這麼一面之緣,第二年他老人家圓寂了。那時他問 我:

「你學《楞嚴》這麼多年,也講了好幾遍,《楞嚴經》裏面,哪一卷最重要?」

海老是教宗《楞嚴》,但他是參禪的,就參禪的人來講,第六卷最重要,這個清淨明誨是屬於第六卷後半部。

第六卷前半部呢?

是「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學禪這一部份最重要。

如果念佛法門修淨土的呢?

那就「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最重要。

如果是學教的呢?就是研究教理的。

那可以說《楞嚴經》從頭到尾都重要。

所以你無論學哪一個法門,哪一個宗派, 《楞嚴經》都是最重要的;特別是「清淨明誨」這一段,無論你修學哪一宗、哪一派,它叫共同科目。好像我們蓋房子一樣,這是地基,不管你蓋什麼樣的房子,地 基是一樣的,都要打得很堅固,建築物才能蓋得成功。所以這一段經文,是所有大乘修學了義的根本。因此修學佛法的同修,要想在這一生成就,不管你學禪、學 教,或者是念佛、學密,都不能離開這個基礎;捨掉這個基礎,無論修學哪個法門,可以斷定說一句話——你不會成功。你要想真正修成功,這一段經文比什麼都重 要,所以特地選了這一章來供養諸位。現在念佛的同修多,念佛總希望得念佛三昧,總希望這一生決定往生;念佛三昧跟決定往生,還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上。

有很多人念佛到最後不能往生;為什麼不能往生呢?

這個基礎沒有啊!所以我們要找出病根在哪里?不能往生真正的原因在哪?找出來之後,我們把這個因素消除,我們修學的目標才能夠達到。以上是「大」的意思。

二、佛頂——楞嚴經

「佛頂」,是表法的意思;法就是這部經典裏面所說的教、理、行、果。這部經裏面所講的法,跟一般經典所講的法不一樣,有很大的不同。

古德說:《華嚴經》、《法華經》好比是佛的全身。

這一部呢?

是佛的頭頂。

換句話說,這是極力顯示這一部經在大乘佛法裏面的殊勝,在大乘佛法裏面的地位。《華嚴》、《法華》是佛的全身,《楞嚴》是佛的頂,所以經典圓頓到了極處;圓是圓滿,頓是頓超,絕不在《華嚴》、《法華》之下。

「佛頂」是最尊無上,用以顯示這一部經典裏面所說的法門。依照這個法門去修學,直截了當成就無上的菩提。

佛在這部經上為我們顯示,「佛頂」最妙沒有人能見到。

為什麼見不到佛頂呢?

佛頂放光,所以你看不清楚佛頂究竟是什麼樣子;看不清楚意思就顯示:這一部經典法門是最妙的,唯佛與佛方能究竟,等覺以下的菩薩,都不能完全透徹的明瞭。這是用「佛頂」二字來比喻,來顯示。

三、如來密因

「如來密因」,「密」是秘密的密,「因」是因果的因;如果用三因佛性來講,這就相當於正因佛性。

什麼叫正因佛性?

正因佛性就是講本性,本性是我們成佛的正 因。《大乘起信論》裏面講的「本覺」,是我們修行證果真正的因素。佛菩薩給我們講本覺本有——本覺人人都有;雖有,因為有妄想、分別、執著,結果是迷而不 覺,本來是覺,現在是迷了。在《楞嚴經》裏面,佛說這是二種根本裏面的根本。哪二種根本呢?第一種是「成佛」的根本,成佛是它。第二種呢?是九法界「流 轉」的根本。我們用真跟妄來說,一個是真本,一個是妄本;真跟妄,或者講迷跟悟,九界眾生是迷,佛是悟;迷、悟,真、妄都是它,這才叫密因。

這個密因在哪里呢?

我們要找不到這個根本,那用什麼東西修呢?

如果修錯了,這就很冤枉,我們這一生精神、光陰都會白白的浪費掉,那就非常可惜!所以一定要把根本找出來。

但是許許多多學佛的人沒有去探究這個事實,雖然講學佛,並不是真正在學佛,真正學佛一定要把這個事情搞清楚、搞明白——佛告訴我們這就是講的「真心本性」。

在哪里呢?

佛說:近就在我們六根門頭。從近處說,就是我們六根門頭。從遠大來講呢?盡虛空,遍法界,無所不在。所以遠該萬法,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它。

我們現在修學從哪里下手?

佛在本經教給我們,就從六根門頭下手。

交光大師為什麼說古來大德註的《楞嚴》他 不滿意。他什麼地方不滿意?他有個道理:就是古來大德因為聽了過去印度這些高僧跟智者大師所說的——《楞嚴》所講的跟智者大師發明的三止三觀非常接近,於 是古大德就用三止三觀來解釋《楞嚴經》;這是交光大師不滿意的地方,他覺得《楞嚴經》真正的意思沒說出來。他怎麼個解釋呢?他完全把天臺的止觀撇開了,就 是以《楞嚴經》佛所講的來說明《楞嚴》,這的確是不一樣。因為三止三觀沒有離開心、意、識,而佛在本經裏面教我們,確確實實不用心、意、識,是離開心、 意、識用根中之性。交光大師提出來「捨識用根」,這個思想、見解跟天臺大師就完全不同了。新註立論是依據佛在《楞嚴》上的開示,所以他的註解,值得佛門四 眾弟子敬佩,他就是提倡「捨識用根」,這個「根」是指根中之性。譬如我們凡夫眼見色,用什麼見呢?用眼識;耳聽聲,用耳識,這個大家學過一點「唯識」都知 道。我們用六識,不曉得用六根之根性,這是佛在《楞嚴》上指點我們的,不要用識。識是什麼呢?識是分別、執著。六根分別外面六塵境界,就叫做六識;意識分 別力量特別強,七識末那執著的功能特別盛,阿賴耶是第八識,含藏一切種子,所以叫染汙識,把我們的真如本性,染汙了、障礙住了,這叫做病根。因此,真正修 行圓頓的成就,用這個方法達不到,佛教給我們另外一個方法——用根中之性。換句話說,我們見色不要用眼識見,用見性見;我們聽聲音不要用耳識去聽,用聞性 去聽。也就是說,我們假如會用六根的根性,那就真正把「首楞嚴」得到了,那就非常恭喜了,你這一生當中必定有非常偉大不可思議的成就。其實一切大乘佛法, 哪一法不建立在這一個原理上呢?《大乘起信論》是馬鳴菩薩作的,是大乘佛法啟蒙入門的教科書,菩薩開宗明義就教誨我們:用什麼樣的心態來接受大乘佛法呢? 他教我們三點:一、離言說相,二、離名字相,名字就是名詞術語,三、離心緣相。諸位想想這三離就是《楞嚴經》上的捨識。這三種離了,那用什麼呢?當然是用 「根中之性」嘛!這跟佛在《楞嚴經》上所講的名詞不相同,內容完全一致。由此可知,這是大乘佛法裏面,共同的理論基礎,共同的修學原則,這就是「捨識用 根」。

「密因」,為什麼佛把這一樁事情說做密因?

它有很深的涵義。一般小乘根性的人,執著 的心特別重,佛說這個「密」就是破小乘堅固執著的過失。又說了一個「因」,「因」對什麼人說的呢?是對於大乘圓教狂慧人所說的。有一類自以為是大乘圓融、 無礙的根性,好像他懂得很多,說得頭頭是道;但是怎麼樣呢?不認真修行,這個就是「有解無行」。佛特別說個「因」——你修因不圓滿不能證果,解沒有用處; 解了以後一定要去實行,要真正把它做到。只懂得一點佛法,不能認真確實去做到,這是大乘圓教狂慧人的過失,所以佛特別提醒他修因的重要,因此用「如來密 因」。

《楞嚴經》裏面講三種大定:奢摩他、三摩 地、禪那。這三種是阿難請教世尊提出來的。因為阿難他聽經聽得最多、最完整,他是世尊的侍者,世尊四十九年所講的一切經,他幾乎都沒有漏失,每一會都參 加,因此奢摩他、三摩地、禪那,這些名詞他很熟,所以在這一會上又提出這三個名稱,他不曉得如來所修的,是叫做「首楞嚴大定」。這首楞嚴大定,阿難沒有聽 過,所以他問這三個意思,「如來密因」也就是答覆阿難尊者這個奢摩他,所以奢摩他加上一個「妙」字——妙奢摩他——表示不同於一般經論所說的奢摩他。「奢 摩他」的意思偏重在止,「止」就是把所有一切妄想、分別、執著止息住,所以有一點跟天臺家講的止觀那個止接近;實際上是不是這個意思呢?還不是,比那個止 的功夫還要進一層。剛才說過了,其差別主要就是用心不一樣。天臺止觀「用意識心」,佛在此地講的奢摩他、三摩地、禪那,雖然也是止觀的意思,但它是「捨識 用根」,它是用六根的根性,天臺止觀是用六根六識,差別在這個地方;所以很像很相似,實在是不一樣,這是研究《楞嚴》,先要搞清楚的。

四、修證了義

「修證了義」,這在三因佛性裏面相當於了因。「了」是明瞭,換句話說就是智慧,沒有智慧就不能夠明瞭,有了真智慧才能夠真明瞭。因性起觀叫做「修」,禪宗裏面常用的術語叫「觀照」,這叫真修。

什麼叫做觀照?

觀照的意思:我們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 ——眼見色,眼睛能夠看到的一切,都叫做色法;耳所聽到的音聲,都叫做聲法;乃至於我們的意(心裏會想),起心動念我們都叫它作法。六根所對的是色、聲、 香、味、觸、法(六塵),六根對六塵,如果不用分別、執著,也就是像馬鳴菩薩講的,真正離言說、離名相、離心緣,這就是「觀照」。換句話說,像前面講用根 性就叫觀照,用意識就不是觀照,這就是教我們用「見性」見。《楞嚴經》對於這個問題,的確說得詳細,就是見性見佛講了十段——十番顯見。說明我們在日常生 活當中,如何應用見性,捨離眼識,這叫觀照。換句話說,眼見外面的境界,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而外面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瞭瞭,這叫觀照;假如 我們對外面境界,起心、動念、分別、執著了,這個觀照就失掉了。觀照是慧,失掉觀照是迷;觀照是悟,失去了觀照是迷。迷悟在這個地方啊!佛實實在在慈悲, 教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要常常訓練觀照,因為我們觀照丟掉太久了,無始劫以來迷惑顛倒,不知道再用這個方法,現在要回轉過來。諸佛菩薩,六根接觸六塵境界 統統用觀照,我們會用了,那就叫菩薩。「觀照」功夫得力了,真有力量了叫「照住」,這是觀照有很深的功夫。照住是什麼境界呢?就是已經得定,在禪宗裏面 講,他得了禪定;在淨土裏面講,他得事一心不亂。「照住」之後功夫再進一步叫「照見」。你看《心經》裏面: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 空……。他照見了。照見就是禪宗裏面的明心見性,大徹大悟,淨土裏面的理一心不亂,教下講的大開圓解;說的名詞各不相同,所以馬鳴菩薩教我們不要執著名 詞,要離名字相,要曉得不管怎麼個說法,都是說這一樁事情。佛說種種名相,他的目的就是叫我們不要執著,名相都是假的,何必去執著、去爭論呢?沒有意思! 只要說的是一樁事情,怎麼說都可以。佛陀他的真正用意是教我們離名字相,所以一樁事情他不說一個名相,說了很多名相;說一個怕我們執著,說很多我們就可以 不執著,知道是說同一樁事情。

我們曉得什麼叫觀,什麼叫照。眼見色,叫 觀照;耳聽聲,也叫觀照;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統統叫觀照,就用這一個名詞來代表。《楞嚴》所提倡的就是以觀照為真修。這個人真正用功在哪里呢?我眼見色、 耳聞聲,學什麼呢?學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我看得清楚,聽得清楚,樣樣都清楚,心裏不動心。樣樣清楚是慧,不起心動念是定,這是定、慧等運。 定、慧雙修在那裏修呢?就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我們常講對人、對事、對物,就在這個裏面修觀,這叫真修行,這叫真會用功。

用功最方便、最善巧的,《楞嚴》裏面舉出 二十五位菩薩,給我們做示範,給我們做修行的榜樣,這就是二十五圓通章。在示範裏面,我們知道觀世音菩薩示範的是耳根圓通章,大勢至菩薩為我們示範的是念 佛圓通章。但是二十五種方式裏面,最圓滿、最善巧、最殊勝的,無過於大勢至菩薩念佛,與經裏面講的理論、原則、宗旨,圓滿密切的吻合,而且非常好修。我們 見色、聞聲怎麼不起心、不動念呢?見到外境,阿彌陀佛!聽到音聲,阿彌陀佛!統統轉到阿彌陀佛上去了。這個方便啊!如果我們不念阿彌陀佛,見色、聞聲會打 妄想,這個妄想很不容易止住。大勢至菩薩這個法門就妙了,所有一切起心、動念,全歸到一句佛號上去,用這一句佛號,代替一切分別、執著、妄念。這個方法妙 極了!所以大勢至菩薩與他志同道合的同修同倫,都是修這個法門——一句佛號——從初發心一直到成佛,就是這一個法門,不用第二個法門。「不假方便,自得心 開」,「心開」是什麼?就是照見。功夫達到究竟圓滿,成就圓滿的楞嚴大定,大勢至菩薩這個方法,比其他二十四位,包括觀世音菩薩的耳根圓通還容易、方便, 尤其是特別的穩當、快速。所以修淨土的,《楞嚴經》最重要的部份,真正的精華,就是「清淨明誨章」跟「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這二段經文,對我們今天修 行人來說非常切要,對我們關係很密切,我們能夠掌握,能夠依照這個修行,我們念佛成就念佛三昧,是真的有把握。所以這個修跟其他修的方法真的是不一樣,它 以觀行為修,不是歷事造修;歷事造修時間就長遠了。佛在大經常講,菩薩從初發心要修行成佛,須要經歷三大阿僧祇劫,須要經歷五十二個階級。這一句話我們要 聽清楚「菩薩造修」;我們是不是菩薩呢?不是菩薩。我們沒份哪!什麼樣才是菩薩呢?是不是受了菩薩戒就是菩薩呢?受了菩薩戒,你自以為是菩薩,諸佛菩薩不 承認你是菩薩啦!那麼菩薩的標準是什麼呢?《楞嚴》是大乘圓教,《華嚴》、《法華》,乃至於《無量壽經》都是大乘圓教,大乘圓教菩薩最低的標準,就是「初 信位」的菩薩。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五十二個位次,最低的是初信位的菩薩;初信位菩薩的條件,經上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要斷 盡三界八十八品見惑,從這裏算起。那麼我們受菩薩戒了,八十八品見惑有沒有斷盡?我不說別人,說我自己一品也沒斷。所以假菩薩啦!佛教裏有一個名詞叫「名 字菩薩」,就是有名無實;受了菩薩戒有名無實,真實的菩薩要斷盡八十八品見惑。可見得不容易、不簡單啊!正因為我還有一點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是假的不是真 的,知道自己不行,這才跟著大勢至菩薩學。有什麼好處呢?帶業往生啊!假的也會變成真的呀!這就是這個法門的好處,除了這個法門之外,假的怎麼修也變不成 真的,唯獨念佛是承蒙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加持,只要我們目標、方向不變,假的會變成真的。「帶業往生」其他法門裏頭沒有,這就是為什麼一切經論,十方諸佛 都讚歎這個法門,勸我們修學這個法門,這真是慈悲到極處啊!諸佛菩薩看得清楚,不是這個法門,我們末法時期業障深重的眾生,一生當中決定不能成就。但是, 你採取這個法門,就算再重的業障都可以成就;不但可以成就,假如你理論通達,方法明瞭,依教奉行,還可以取得很高的品位,連上三品都有份。真正是非常稀有 的一個法門!所以這個地方講「修證了義」,不要按菩薩的階級,不要三大阿僧祇劫,一生當中就圓滿了,就成就了!這真是求之不得啊!我們就像佛在《無量壽 經》上所說的,大家都是過去生中,久遠劫種植的善根,善根非常深厚,我們這一生當中,才會遇到這個法門,才會相信這個法門,才會依照這個法門修學;在這一 生當中永別三界,圓成佛道,往生不退成佛。一生當中成就,這是過去的善根,現前阿彌陀佛、十方如來威神的加持,所以不是普通人;佛在《無量壽經》講這不是 普通凡夫,都是很了不起的人,諸佛菩薩都很讚歎、都很佩服。

那麼「修證了義」,依照古大德的講法是: 解六結、越三空。這個說法正如前面所說的,對於修禪的人來講,非常的有效。理論雖然不錯,實際上用功,確實不是一樁容易的事情。佛在經上告訴我們,我們每 個人都有六根,每一個根有六結,六六三十六個結,雖然根結有這麼多,實際上只要從一根下手;換句話說,一根解除,六根就圓通了。單是一根的六結,就相當不 容易。這六結:一動,二靜,三根,四覺,五空,六滅,愈往後面愈難。咱們不要說這六個了,就是第一個,你能不能把它斷掉?能不能把它解開?「動」,簡單的 說「起心動念」。所以禪宗是從禪定下手,得到了定,第一個「動」這個結解除了;它在定中,是「靜」這個境界。那麼解第二個結就不容易了。假如第二個結解不 開,住在「靜」裏面,他的果報就在四禪天,出不了三界。必須六個結都解開了,才能夠明心見性、大徹大悟,所以這個說得簡單,做起來確實困難。

民國初年,倓虛老法師可以說是近代天臺宗 的一位祖師,他老人家住在香港幾十年,也在香港圓寂,老人家高壽,九十多歲才往生的。他曾經講過他一生當中所見到的,所聽說的,修禪的人得定的,他見過, 聽說過;修禪得定,入定七天、半個月、一個月才出定,這個定功相當之深;至於禪宗裏面講明心見性、大徹大悟,他一生當中,不但沒有見過,聽也沒有聽說過。 得定的人果報在四禪天,看他定功的淺深,初禪、二禪、三禪、四禪,更深的就到無色界四空天去往生了,但是出不了三界,這是我們必須要知道的。他說:念佛往 生西方淨土的,真正往生,臨終不生病,預知時至,站著走的,坐著走的,一生當中,親眼看見的就有二十多個人,聽說的那就多了,那這個數字他就沒有計算。親 眼看見的二十多個,預知時至,臨終沒有病苦,站著、坐著走的,這是真的一點都不假,這種人往生可以說是我們見到之後,一絲毫的懷疑都沒有;由此可知,淨宗 的成就確確實實比禪宗來得容易。

因此「修證了義」,就我們念佛法門來說, 就是本經大勢至菩薩教給我們的方法,叫「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這八個字就是「修證了義」,就是修了義、證了義。那麼現在問題來了,這「都攝六根,淨念相 繼」,怎樣都攝六根呢?這是個問題。我們不曉得怎麼樣都攝六根,那你就想到底下一句「淨念相繼」,「淨念相繼」,必定都攝六根。怎麼樣做到淨念相繼呢?都 攝六根就淨念相繼。所以這二句可以互相做註解。我們真正用功著重在最後這一句。我們念佛的人很多,大家都念,你符不符合這個標準?這個標準就是「了義」的 標準。「淨」是心地清淨,如果我們念佛還有雜念,這就不清淨了,這就不是淨念了;「淨念」一定是不懷疑、不夾雜,沒有一個雜念,這個才叫做淨念。「相繼」 就是不中斷、不間斷。由此可知,古大德常常提示我們:念佛要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這就是「淨念相繼」,這樣念必定「都攝六根」,那個都攝六根,你就不 必去問了,也不必去想它了,自自然然六根都攝了,所以這個是念佛人「修了義」。

「證了義」呢?依照淨宗的講法,採取《大 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的證了義,就是大勢至菩薩所講的「不假方便,自得心開」,這是「證了義」,就是一句佛號念到底。「不假方便」就是不需要借其他任何一 個法門來幫助。我們在很多地方,聽到有人主張禪淨雙修,那就是借重禪來幫助;有人主張,密淨雙修,一面念佛,一面還持咒,借用密宗來幫助,這就是要借重其 他方法來做助修。大勢至菩薩告訴我們:用不著!一句佛號念到底就可以了,不借任何方法來幫助。淨宗所說的正助雙修,這個正修是持名,助修還是持名,蓮池、 蕅益大師,都是這樣教導我們的。所以「修證了義」扣在我們念佛法門裏面,實在就是《無量壽經》上講的「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彌陀經》上所講的「一心不 亂」,這個確確實實是淨宗的修證了義。

五、諸菩薩萬行

「諸菩薩萬行」,在本經裏面講,可以說是 緣因助修。我們講三因佛性,「如來密因」是正因,「修證了義」是了因,「諸菩薩萬行」是緣因,這緣就是助緣。在淨土法門裏面,大勢至菩薩給我們講得很明 白。他說,他與五十二同倫(志同道合),統統都是專修這個法門,特別指的是持名念佛;初發心一下手,就採取這個方法。當中經歷的位次,十信、十住、十行、 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統統用持名,不需要用第二個方法。換句話說從初發心,一直到成佛,一句六字洪名就圓滿的證得了。這在大乘所有法門裏面,確實是 最殊勝的;不但最殊勝,最快速,也是最穩當的。五十二個階級,也要略微說說,這是屬於佛學常識,特別用在歷位所修,就是像我們念書一樣,一年級、二年級、 三年級……,按部就班的來修學。可是各位要知道,淨宗不是按部就班的。淨宗法門不但是圓教,而且是頓教;「頓教」是頓超的,不是一個階段,一個階級,向上 提升的,它是圓頓的法門。「十信」,在《楞嚴》教義裏面說「全根力而植佛種」,「根」是五根,「力」是五力。也就是說圓滿的五根、五力——大乘成佛的種 子,這叫信位。「十信」,在《華嚴經》上沒有地位的。為什麼呢?十信位的菩薩道力還不夠,進進退退不穩定,所以他沒有地位。「十住」呢?這就有位置了,他 有地方可住了;大乘佛法叫法身大士,是從「初住」菩薩說起的。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住如來家,真正稱得上是佛子了;他跟諸佛如來,智慧、德能可以說完 全相同,在唯識裏面稱為同生性。明心見性是同生性,沒有見性之前是異生性。同、異簡單的講,諸佛如來用根不用識,初住以上的菩薩,也是用根不用識,這相同 的;「十信」位的菩薩,是用第六意識,跟我們一樣用意識心,也就是用妄心。初住以上用真心,佛用真心,他也用真心,這個心相同。我們用的是妄心,妄想心跟 佛菩薩不一樣,所以稱為異生性,不能成為真正的佛子;真正佛子用心一定要跟諸佛相同。再往上提升就是「十行」,「行」是修行。心同佛,願同佛,修行也要同 佛。十行菩薩廣修六度萬行。修六度,我們凡夫眼睛裏看,沒有利益自己,只利益別人,所以往往對六度的修學,都不是很情願,不是很認真的去修學,原因就是並 沒有真正瞭解六度的真實意義。其實廣修六度利益一切眾生,才是真正利益自己。為什麼呢?一切眾生跟自己有密切、不能分割的關係存在,這個諸佛與大菩薩知 道,我們凡夫不知道。凡夫在迷,不知道一切眾生跟自己是一體的,所以如來果地上講「同體大悲,無緣大慈」。我們凡夫只知道自己的兒女、兒孫跟自己是一體, 不曉得盡虛空、遍法界,所有一切有情眾生,跟自己是一體。見了性就知道了。為什麼呢?虛空、法界,是我們自性變現出來的,確實體是一個,是相同的。所以佛 菩薩的慈悲(世間人講的愛心),他是平等的、沒有分別的、清淨的;他沒有污染、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這個是菩薩。利他才是真正的自利,這個裏面的理很深, 事非常之廣。

再往上,智慧就更高了,事、理愈來愈清 楚,愈來愈明瞭,這個時候能將所修學一切功德利益,全部回向給一切眾生。所謂「回向眾生,回向菩提」,菩提是正覺;「回向實際」,「實際」是真如本性,把 自己我、法二種執著全都突破了,也可以說二種執著都消除了。往上再提升,那就是聖位的菩薩了,十住、十行、十回向是三賢,十聖就登地了。地上菩薩的境界, 跟如來果地上是非常接近,念念與真如本性相契;十地修滿,實在講就是成佛了。雖然成佛,並不在佛位,我們稱他做後補佛,稱他為等覺菩薩,哪個地方他的緣成 熟了,他就到哪個地方示現成佛;所以這是菩薩最後的一個果位,破一分生相無明,成就究竟圓滿的大覺,這就入了佛位。

圓頓的根性,最重要的是在初發心,如果能 保持初心不退,可以說他在菩提道上修行,確實一帆風順。怎樣保持初心不退呢?這實在是關鍵的問題,這裏面有因、有緣,因是自己深厚的善根,這個善根確確實 實成熟了,這是真因。「善根成熟」我們說得淺顯明白一點,就是你這一生當中了脫生死、圓成佛道的機緣成熟了。諸位想想這多麼可貴啊!無始劫來的修學,這一 生當中成熟、成就。在這個時候,一切諸佛菩薩統統都來照顧你、幫助你,這是緣;緣殊勝啊!有勝因再加上殊勝的緣,你成就了——這一生當中永脫輪迴,往生不 退成佛,一生當中成就。那麼話說到這個地方,我們要知道,佛菩薩對我們的照顧,確實是沒有懷疑的。諸佛菩薩對我們的照顧無微不至啊!這個問題關鍵的所在, 就是我們這一生當中,「緣」是不是真的成熟了。

什麼叫真的成熟呢?真成熟的人是什麼樣子呢?

我再告訴諸位,真正因緣成熟的樣子是傻傻的、呆呆的。他一天到晚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念到底,問什麼都不知道。

問世間法……,不知道!

問佛法……,也不知道!問其他事情,他也不知道!

這就是因緣成熟的人。他這一句佛號老實念下去叫「老實念佛」。他能夠站著往生,坐著往生,預知時至,這個人是真正因緣成熟了。

什麼人因緣沒成熟呢?

問世間事,都知道!

問佛法,也都知道,無所不通,到臨命終時 還要生病,還有痛苦……,他往生不可靠啊!縱然有人助念,也未必真的往生,那就緣不成熟。所以諸位要記住,真正因緣成熟了,這個人老實了;也就是真正一心 專念,因為他明瞭,這個法門得來不容易啊!得到之後,要不把它緊緊抓住,那一生當中不能往生,這多可惜!

憑什麼能往生呢?

剛才講過「淨念相繼」,就這四個字,你把它做到了,決定往生;要是不往生,那就是諸佛菩薩打妄語!哪有這個道理呢?再說得明瞭一點,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一天到晚就是一句佛號。

成佛之行——祖師的典範

我們看古來的祖師大德們,年輕的時候很聰 明,參禪、學教,樣樣都通達,學得很多,到晚年,他覺悟了,他知道生死事大,往生要緊啊!禪也不參了,教也丟下了,一部《阿彌陀經》,一句阿彌陀佛,老老 實實念到底,他成功了!那叫真正覺悟,真正回頭啊!我們看晚近最著名的蓮池大師,在他年輕的時候,學教、參禪,他樣樣都通,晚年一部《阿彌陀經》,一句佛 號,他不再搞了;諸位看《竹窗隨筆》,就能夠看到他修學的經歷。蕅益大師也是如此,年輕的時候,他在天臺宗下了很大的工夫,對於律宗也有很深的造詣,在當 時有人稱他律師,他對戒律很有研究,到晚年統統丟掉了,也是一部《彌陀經》,一句佛號,他成為一代祖師。近代的印光大師,他宗、教通不通呢?你們念念《印 光大師文鈔》就知道了。他早年在普陀山住在藏經樓三十年,平常看的經就多,所以這一部《文鈔》裏面引經據典,我們才知道印光法師,每一宗的教義他都通達 了,晚年住在蘇州靈岩山寺專修淨土。諸位如果到大陸去觀光旅遊,你到蘇州去看看,印祖他的關房(很小),他念佛的地方,還保持他老人家在世原來的樣子,沒 有動;他的小佛堂裏面,只供一尊阿彌陀佛的佛像,一個廂房,一本阿彌陀經,其他什麼都沒有。佛堂的陳設那麼的簡單,可見他心專,沒有雜念了。這就是緣成熟 的樣子。無論是出家、在家,一生當中圓滿成就的,可以說沒有一個不是這樣的,這是值得我們警惕、效法的;尤其是我們生在現代這個亂世。

有很多同修來問我:我們臺灣安不安定?大家很關心!

這世界上,哪個地方安定呢?

找不到啊!最安穩的地方還是西方極樂世界 啊!而且西方極樂去還很容易,我們現在想移民到外國,不太容易,相當困難;到外國拿一個居留權,不容易啊!要到西方世界拿永久居留權,是很容易的一樁事 情,剛才講了,「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就拿到了,決定得生。所以是真正圓頓根性的人,他懂得這個道理。為什麼呢?懂得這個道理,知道這個事實,這就叫圓 滿的智慧;一心一意專修,那是最大的福德。大善根、大智慧、大福德之人,就是老實念佛的人,我們決定不可以輕視。

六、首楞嚴

「首楞嚴」,是音譯過來的,這是大定的總名。如來在果地上所證得的大定,不叫做奢摩他、三摩地、禪那,而是叫做「首楞嚴」。當然奢摩他、三摩地、禪那也是定,不過不是圓滿的定,「楞嚴」是圓滿的大定。

那麼我們要問:「首楞嚴」大定究竟是什麼呢?

《楞嚴經》上二十五位菩薩(就這二十五圓 通章)所修的都是楞嚴大定。換句話說,這種定就是如來果地上的定,許許多多的法門都能修得,並不是特定執著哪一個法門,才能夠修成楞嚴大定。觀音菩薩代表 禪,可以修得楞嚴大定;大勢至菩薩提倡念佛,念佛也能夠修成圓滿的楞嚴大定,這是我們必須要知道,必須要明瞭的。要肯定認清楚念佛三昧就是真實圓滿的楞嚴 大定。

「首楞嚴」這句梵語,釋迦牟尼佛自己在經 上,為我們解釋叫「一切事究竟堅固」。古大德根據佛這個說法,為我們加以註解,說這是「窮澈諸法根底本源」,也是禪宗裏面常常標榜的「徹法底源」。「徹」 是徹底,究竟徹底的明瞭通達。「諸法」是一切萬法。如果一切萬法的根源,真的都明白了,都清楚了,這時候才見到法法無非實相啊!中國禪宗,在過去大徹大悟 的人,確實是不少,代代幾乎都有徹悟之人,我們在禪宗語錄裏面看到過,達到這個境界雖然人數不多,但是真有。見到諸法實相了,他對於宇宙人生的看法跟我們 大大的不一樣了。我們凡夫是用生滅心、妄想心。生滅心就是念頭,一個念頭生,一個念頭滅,反覆的用這個。因此,我們觀察宇宙人生是什麼現象呢?生滅的現 象。有情眾生有生、老、病、死;無情的眾生:植物有生、住、異、滅;礦物有成、住、壞、空,這都是生滅的現象。假如「徹法底源」了,他看法就不一樣了;他 看一切萬法,跟我們恰恰相反,他看的是不生不滅,像《法華經》上所說的「世間相常住」。

我們看是無常,怎麼他看是常住呢?

是真的。

見到這個境界,也就是我們大小乘經上常講 的「入般涅槃」。般涅槃就是不生不滅,也是大乘佛法裏常講的「入無生法忍」,「法」是一切萬法,「無生」就是不生不滅,「忍」是同意、認可;佛說一切法不 生不滅,他點頭同意了。他為什麼同意呢?他見到了,佛所講的沒錯,確確實實是事實,這是證得「首楞嚴」的境界。我們自己有沒有入這個境界,有沒有證得,實 在講不要去問別人,自己反省一下就曉得了。我們看這個世間,是不是還是生滅相?如果看的現象是生滅相;那沒有證得,依究是凡夫的境界,如果看到一切法不生 不滅,那就入了首楞嚴的境界了。佛,實在講非常慈悲呀!世間許許多多的現象,佛在《楞嚴》給我們講了它的真相。譬如說「七趣原無」。《楞嚴》講世間法,講 得特別詳細。通常大乘經上講六道,《楞嚴經》講七道。七道從哪里來的呢?六道我們曉得有天、阿修羅、人三善道;另有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七道是仙道, 仙道原本是分在天、修羅、人這三道裏面,《楞嚴經》特別把他們提出來,單獨說一道。《楞嚴經》講七道的經文很長,說得比其他經典詳細,特別是地獄道講得最 詳細;地獄這一道文字幾乎占七趣經文的一半。

佛為什麼把地獄說得這麼詳細?

這是他老人家慈悲到了極處,惟恐我們不小 心墮到地獄。地獄墮進去很容易,出來很難,因此講得很詳細,是叫我們小心謹慎,千萬不要誤墮地獄,入了非常非常的麻煩。佛菩薩雖然是大慈大悲,時時刻刻想 救護我們,但是地獄眾生不容易救護,諸位要是認真念念《地藏經》,就可以體會到一些。

本來沒有六道,這是真的。

六道從哪里來的呢?

「六道」從我們迷失了自性之後,變現出來的幻象。

我們用個比喻說:「夢」本來沒有。

這是我們同修們都會承認的。

「夢」是假的、沒有的,可是你晚上有沒有做夢呢?

真的在做夢。假如這個夢做得很長,沒有醒 過來,那夢裏頭真的有苦、有樂啊!醒過來才曉得,這原來是假的,根本沒有這回事情。六道就是這樣的,墮落在六道裏頭沒有超越,就是在做大夢。所以佛在大乘 經上講「夢幻泡影」,很有道理啊!哪一天一下覺悟了,超越六道了,才知道做了一場大夢。

六道輪迴,這是夢境;做了一場大夢,這是真的。但是你不覺悟。你就沒有辦法擺脫。

夢雖然是假的,在夢中確實有苦、樂的感 受,這個苦、樂的感受是真實的;就像我們現在在六道裏面,身心所受的是有,不能說它沒有,真的是有五陰熾盛魔。「魔」是折磨、傷害、破壞;五陰是色、受、 想、行、識。所有一切的障礙、魔惱(煩惱),把它總歸納,不外乎這五大類。這五大類,《楞嚴經》也說得特別詳細,每一類給我們說了十種,一共是五十種陰 魔,我們要認識它。真正能認識它,縱然魔境現前,我們也不會受影響,不會傷害我們的道業。

怕的是什麼呢?

我們不認識它;不認識它,就會被魔控制了,就要上它的當,我們的道業、修行就受它的障礙。如果認識它、明瞭它,它不會傷害我們,也阻撓不了修行,所以佛告訴我們,一定要預先認識;因為這是每一個修行人,此界、他方沒有一個例外的,在修行路上都會遇到的。

為什麼我們會遇到呢?

因為我們這個身是五陰身,身就是色、受、想、行、識;既是五陰身,怎麼能夠說遇不到五陰魔呢?所以遇五陰魔是必然的,這個是不足為怪的,問題是我們要認識它,要明瞭它;也就是常說的,我們要認識自己、認識環境。

佛給我們講的四無礙法界,無障礙啊!特別 是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如果我們把《大佛頂首楞嚴經》所說的事理真正明白透徹,華嚴境界不難契入了。契入的方法,我們還是用這一句「阿彌陀佛」。用大勢至 這個念佛法門是比較容易,也非常穩當,一切諸佛如來異口同音在勸導我們、勉勵我們修學這個法門,他確實是有道理的。這是說得「究竟堅固」,始終不壞的首楞 嚴的意思。

經題合起來講,這是釋迦牟尼佛首先對這個 法門發大讚歎——用「大」字來讚歎——讚歎我們的真如本性,把它比做佛的頭頂;這個意思就顯示這個事理,以及修學的方法在大乘法裏面至高無上,是如來的密 因,是修證的了義,是諸菩薩無量的行門。無量的行門,以我們念佛來講,蕅益大師說得最具體、最明瞭。他說:「一句阿彌陀佛,圓攝五宗,該羅八教。」「五 宗」是講禪宗。禪宗六祖以後,分五個支派,所以五宗就是代表整個的禪宗。「該羅八教」,換句話說,這一句阿彌陀佛,圓圓滿滿包含了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 的一切法門,這就是「諸菩薩萬行」。我們一句阿彌陀佛,就把諸菩薩萬行統統修圓滿了。這個不可思議啊!這是真的。這《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我過去學 《楞嚴經》,以及早年講《楞嚴經》,都沒有注意到,都是把他當一般的經文忽略過。到什麼時候才醒悟過來、覺悟過來呢?是看到淨土五經,忽然之間覺悟了。淨 土五經裏的《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是印光大師從《楞嚴經》裏頭,把這一段經文抽出來,編在淨土四經的後面,成為淨土五經。他這一提出來之後,我就明瞭 了,再仔細把《圓通章》念幾遍,發現這一章的經文,它不但是《大佛頂首楞嚴經》的中心、精華,印祖把它編到淨土裏面,這一章經文,就是淨土宗的心經。我們 平常念的心經是《般若心經》,諸位要曉得,那是《大般若》的心經,《圓通章》是淨土宗的心經,念佛法門的心經;不但是念佛法門的心經,實在講是釋迦牟尼佛 四十九年所說一切經論的心經,真正不可思議!所以諸位是愈念愈能體會,愈念愈明白,這體會、明白就是我們普通講的開悟。你只要一味的念去,你必然能夠體會 到這二百四十四個字的精華。實實在在它能夠指導一切修行人,在一生當中圓成佛道,這就是它精華所在之處。上包括等覺菩薩,下至地獄眾生,九界眾生,這一段 經文平等普度;這還得了嗎?這是很多人沒有體會到、覺察到。說實在話,要不是印祖這一招,我也不會注意到這一段經文,它這一提示,我們才看出來,才覺悟到 這個不容易,實在是難得。

諸菩薩萬行,我們如何來圓修?我們明瞭了,才能夠真正契入首楞嚴之果。

首楞嚴的果什麼時候得到呢?

往生不退成佛就得到了。

所以我們不要急著現前得到,現前要著重在修因——修證了義,我們著重在這邊,不久的將來,一定證得首楞嚴的大果。

七、經

「經」字是通題,常常講經都說到,一般講法包含著貫、攝、常、法四個意思,我們在此地就把它省略掉了。

【書籍目錄】
第1頁:前言 第2頁:壹、印度國寶楞嚴經東傳
第3頁:貳、略談楞嚴經古今之註解 第4頁:參、介紹經題
第5頁:肆、四種清淨明誨 第6頁:一、修行最重要的綱領——戒‧定‧慧三學
第7頁:二、戒淫 第8頁:三、斷殺生
第9頁:四、戒盜‧斷貪 第10頁:五、斷妄
第11頁:六、總結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