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義 圓瑛大師著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義 圓瑛大師著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義卷下

[日期:2010-08-24]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圓瑛大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義卷下

浙江天童宏法禪寺沙門 圓瑛 述 

(Ⅱ)明菩提無法,正顯般若本體,分三

一、正明菩提無法 二、直顯般若本體 三、通結始終心要

一、正明菩提無法,分二

(一)當機躡問 (二)世尊直答

(一)當機躡問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此斷第十一種,一切無我發心疑。上文既明 人法悉皆無我,云何發心修證?故此重問。此處問詞,與前相同,究其問意,與前稍異。前問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 心,意重下手工夫,如何降住?蒙佛慈悲開導,種種發揮,降心離相,住心無住之義,歷彰般若妙用,今已信解,但發心之義,尚未發明。此中問意:既然人法皆 空,而菩提心,果有所發耶?果無所發耶?伏願如來不吝教言,再為垂訓,俾一切菩薩,便於修證。

破空論云:此重遣菩薩心中,微細我法二 執,令淨盡無餘也。前言具明二空實義,寧有不盡,此重問者,略有二義:(一)者義既如此,不可思議,豈容湊泊,則諸菩薩發菩提心,畢竟云何應住,云何降伏 其心?(二)者既言發心,便謂我能發心;既言無住,便謂我能無住;既言降伏,便謂我能降伏,如何得與般若相應?此則特為鈍根,再求方便。佛告以當生如是心 等,所以酬其畢竟云何應住降伏之請;次又答以實無有法,發菩提心,則是蕩其我能發心無住降伏之執也。蓋發心祇是全性起修,全修在性。心相尚不可得,豈別有 法,令心得發?心無心相,則我執何存?法無實法,則法執何有?情累既盡,般若現前。(一)當機躡問竟。

(二)世尊直答,分三

1、躡前降住無法 2、正示發心無法 3、分示因果無法

1、躡前降住無法

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何以故?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此段之文,全同前文,乃躡前降住無法,以為發心無法之開端。降心不過離相,住心祇是無住,豈別有法,而為降住耶!「當生如是心」,「生」即發也,謂當發如是,上求下化,最上乘心。觀當生二字,乃如來婆心苦口,叮嚀勸勉之意。

如是心,通指前後:指前,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亦即應生無所住心,應無所住,即不住六塵諸相;而生其心,即發布施度生之心。菩薩應發如是菩提心,無住為住,住無所住,方為真住般若。

指下,即本文我應滅度一切眾生等。「我應」者,謂我應發如是度生離相之心,當以度生為己任。楞嚴經:阿難云: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薩發心。故云我應滅度一切眾生。

「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此則功由般若,以觀照功深,實相理顯,了知一切眾生,性自涅槃,本來是佛。當度眾生,離諸度相,不見實有眾生可度,故云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

何以故,無有眾生實滅度者?以實相般若,離一切相,雖度眾生,不著度相。「須菩提」下反顯,若菩薩著相度生,但起一念有我為能度,眾生為所度,即是四相未空,全同凡夫顛倒。心住於相,未得降心,即非菩薩。1、躡前降住無法竟。

2、正明發心無法

「所以者何?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

首句承釋上文,所以一有我相,即非菩薩者 何?釋曰:實無有法,發菩提心。此「實無」二字,即觀照般若之工夫,亦即實相般若之理趣,為此經之宗眼。發菩提心者,不外上求下化也。下化,須降著相妄 心,終日度生,能離度生之相,則降無可降;上求,應住無住真心,終日布施,不住六塵諸法,則住無所住。以是而觀,故實無有法發心,此則稱性起修,修即無 修,實無能度所度,實無能施所施,實無能降所降,實無能住所住;乃至下文,得記得果,實無所得,方是菩薩發菩提心。

黃蘗心要云:為汝起心作佛見,便謂有佛可 成;作眾生見,便謂有眾生可度。起心動念,總是汝見處,若無一切見,佛有何處所?如文殊纔起佛見,便貶向鐵圍山去。僧問:今正悟時,佛在何處?蘗云:問從 何來?覺從何起?語默動靜,一切聲色,盡是佛事,何處覓佛,虛空世界,皎皎地無毫末許,與汝作見解。終日說,何曾說?終日聞,何曾聞?所以釋迦四十九年 說,未曾說著一字。僧問:若如此,何處是菩提?蘗云:菩提無是處,佛亦不得菩提,眾生亦不失菩提。僧問:如何發菩提心?蘗云:菩提無所得,汝今但發無所得 心,無一法可得,即菩提心。菩提無住處,是故無有得者。故云:我於然燈佛所,無有少法可得。汝今問發菩提心,謂將一個心學取佛去,唯擬作佛道,任汝三祇劫 修,亦祇得箇報化佛,與汝本源真性佛,有何交涉!2、正示發心無法竟。

3、分示因果無法,分六

(1)果記無法 (2)轉釋無法 (3)喻釋無法 (4)度生無法 (5)嚴土無法 (6)達我無法

(1)果記無法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於然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然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斷十二種,無因何得有果疑。上云實無有 法,發菩提心。恐疑既無法發心,何故如來有法得果?為斷此疑,故問在汝之意,以為云何?如來於然燈佛所,還是有法得菩提果耶?還是無法得菩提果耶?且看當 機見解如何,此處問詞,與前所問然燈之事,言雖相似,意實不同。前曰:於法有所得不?則法義屬他,乃心外之見,此云有法得菩提不?則法義屬自,乃內心之 障。「不」字兩可之詞,亦即審驗之意。

「不也,世尊。」即當機呈驗見解,應聲直 答曰:不也。正是機鋒相扣,啐啄同時,「如我解佛所說義」,即解佛上來所說,發心無法之義。既無有法發心,豈有法得果?是以解前悟後,故知佛於然燈佛所, 無有法得菩提。觀「如我解」三字,尚未敢決定主張,意謂我解如是,未知世尊以為然否?

佛重言如是者,即印證其說,汝解如是,我 亦如是,因果自然,要相契合,因既無法,果必依因,故呼其名而告之曰: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正所謂法心究竟二不別矣。此「實無」二字,與 空生所答「無有」二字相較,足見如來腳跟點地,意絕躊躇,當場立斷,實實在在,無有一法也。此實無有法一句,與實無有法發心相照應,設若有少法可得,即不 與諸法如義相應。

「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然燈佛則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燈佛與我授記,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

此文前段,反顯上文。若有法得菩提,則能所熾然,我法相在,妄心未降,真心難住,詎堪作佛,故不得授記。授記者,授以當來成佛之號,預記其事,證驗後時也。「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即授記之詞。

釋迦此云能仁,姓也;牟尼此云寂默,名 也。上屬悲德,下乃智德。如來智悲並運,從因剋果,故得是號。能仁者,能以仁慈普覆眾生,即上文所謂,所有一切眾生之類,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寂默 者,宴默安住無為,即上文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悲智二德圓滿,恰符是號,以實無有法二句,正顯無法可得菩提,以觀照妙智,深契無生法 忍,不見有少法生,不見有少法滅。生滅皆遍計執性所計,如來在然燈會下,遠離依他,及遍計執,歸於圓成實,深達無法無非法之旨,故獲授記,而得嘉號。「而 作是言」下,重述授記命號之詞。(1)果記無法竟。

(2)轉釋無法

「何以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斷十三種,無因則無佛法疑。上云發心無 法,又說果記無法。恐疑云:若實無有法得菩提者,則無諸佛。是無法可得,無佛可成,一切皆無,豈不落空見耶?故徵釋如來之義,以斷其疑。謂何以故,我說有 法得菩提,則不與記;無法得菩提,乃與授記耶?釋云:授記者,授以得成如來之記;如來者,即諸法如如不動之義。有法可得菩提,即不如如;無法可得,方合如 義。

「如」者不變義,「來」者隨緣義。佛證實相般若,如如不變之體,而能隨緣,示現去來之相,入世度生;雖現去來之相,其實來無所從,去無所至,此即法身如來,當知如本不來,來自如矣,所謂開池不造月,池成月自來。

清淨法身,毗盧遮那佛。梵語毗盧遮那,此譯遍一切處,即所謂法身如來。不離一切諸法,即諸法中,隨緣不變,一如之義,諸法是差別之相,如來是平等之性,平等之性,本不離差別之相,如金不離器,波不離水,若明此義,無法可得。

若有人言,既無有法得菩提記,何以現見如 來坐菩提樹下,夜睹明星,得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須菩提下,如來稱實而談,乃稱真如實理而談,修證即不無,染污即不得,若執實有法可得菩提,即是法執 未亡,染污自性,故決定曰: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此即圓滿菩提,歸無所得,無得而得,曰得菩提。

「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上來轉釋無法,此則結歸中道。「所得」二字,乃是忘情而證,迷時非失,悟時無得,無得而得,故曰所得。如演若達多,迷頭狂走,縱未歇狂,頭本不失,忽然狂歇,頭非外得,如來所得菩提,乃得得於本得也。

「於是中」,即於所得菩提中,「無實無虛」者,謂有無俱遣,正顯中道第一義諦也。無實者,方便示現,實無少法可得故;無虛者,隨緣成益,不廢一期修證故。又無實者,佛於然燈佛所,實無有法得菩提故;無虛者,佛今得成為佛,名釋迦牟尼故。

無實無虛,即真俗二諦,圓融無礙,不著法 相,亦不著非法相。昔南嶽懷讓禪師,參嵩山,機緣不契。嵩山指見六祖。讓到六祖會下。祖問:「從何處來?」讓曰:「嵩山來。」祖問曰:「恁麼物?恁麼 來?」讓無以對。次日讓復來呈話,祖不印可;連呈三次,皆不印可。於是讓依座下,真參實究,「恁麼物恁麼來」,三年乃悟。一日祖上堂,讓出席,請師問前 話。祖曰:「恁麼物?恁麼來?」讓曰:「喚作一物即不中。」此語恰是相應。祖恐落空見,復勘驗云:「還有修證也無?」讓曰:「修證即不無,染污即不得。」 祖印可曰:「汝也如是,我也如是。」此是諸佛之本源,善自護持。如懷讓禪師,可謂二諦圓融,契合中道。此無實,乃染污即不得,真諦也;無虛,乃修證即不 無,俗諦也。

「是故」下,重申前義,以是無實無虛之故,如來說一切法,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故無實;妄體本真,法法無非佛法,故無虛。一切法,即十法界依正,染淨,聖凡,因果諸法。觀相元妄,生死涅槃,二者皆如空華;觀性元真,會相歸性,一一皆是佛法。

法華經云:「治世語言,資生事業,皆與實相不相違背。」正是世諦語言皆合道,誰家絃管不傳心。又云:「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是法者,佛法也;住法位者,住在諸法位中,即不離一切法也;世間相者,一切法相也;常住者,全相即性,一一無非不生不滅之佛法也。

「須菩提」下,所言一切法者,不壞假名,俗諦也;即非一切法者,不著幻相,真諦也;是名一切法者,離一切相,即一切法,中道第一義諦也。一切非一切,則無實;一切即一切,則無虛。(2)轉釋無法竟。

(3)喻釋無法

「須菩提!譬如人身長大。」須菩提言:「世尊!如來說:人身長大,則為非大身,是名大身。」

此喻明如來所得菩提,無非親證本有法身之體。法身遍一切處,上言一切法,皆是佛法,可謂長大矣,故喻人身長大。須菩提因喻有悟:法身離一切相,即一切法;非別有身,故曰非大身;以法界為身,故名大身。

偈曰:因無所得果亦然,無法可得得授記,諸法非法名佛法,大身非身名佛身。(3)喻釋無法竟。

(4)度生無法

「須菩提!菩薩亦如是。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即不名菩薩。何以故?須菩提!無有法名為菩薩。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

此斷第十四種,無因度生嚴土疑。上云實無 有法發菩提心,恐疑既無法發心,則無菩薩,教誰度生?教誰嚴土?前疑無佛,此疑無菩薩。為遣此疑,故說此文。「亦如是」者,佛以前段自己,實無有法,得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為菩薩作則,故云菩薩亦如是,實無有法,名為菩薩。若菩薩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則是以菩薩自負,以度生自任,心中實有我為能 度,生為所度,能所熾然,我執全在,即同凡夫心行,不名菩薩。

問:此段之文,與降心離相文意,有何差別?答:前云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是以眾生作同體想,發心度他,故云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亦對他言。此云我當滅度無量眾生,是對自己作自負想,我能度他,故云即不名菩薩,亦對自說。

「何以故」者,何故不名菩薩?「須菩提」下,正釋云:實無有法,方名菩薩。以一切法,緣會而生;緣生之法,畢竟無性;了知無性之性,即是妙明真性,斯可為菩薩矣。

「是故」者,以是有法不名菩薩,無法乃名菩薩之故。佛說一切法,本來無我,我相既無,諸相自泯,能度所度,俱不可得。(4)度生無法竟。

(5)嚴土無法

「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是不名菩薩。何以故?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此言法性土,本無所嚴,既無所嚴,安有實法?故呼當機而告之曰:若菩薩作如是言:我當廣修六度,莊嚴佛土,則是以功自居,我、法全在,是不名菩薩。

文殊般若經云:為一切眾生,發大莊嚴,而心不見莊嚴之相。菩薩如是,豈肯自言其功哉。若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是四相未除,即凡夫之見,其誰名菩薩耶!

「何以故」下,謂法性土既無可嚴,何以如來常說,菩薩應修萬行,莊嚴佛土?乃釋曰:如來說莊嚴佛土者,乃就佛事門中,不捨一法說,雖然莊嚴不著能所之相,果能不著,即真如界內,不染一塵也,故曰即非莊嚴。

是名莊嚴者,以定慧寶,莊嚴自性佛土。非嚴而嚴,嚴而非嚴,心常清淨,不著諸相。著則有染,即非莊嚴;不著,則自性清淨莊嚴,是名莊嚴。(5)嚴土無法竟。

(6)達我無法

「須菩提!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前云實無有法,名為菩薩,此則結歸;有生 可度,有土可嚴,皆不名菩薩。若菩薩能通達諸法性空,本來無我,亦復無法,我、法既無,併空亦遣,則三執全消,三德洞顯,如來說名真是菩薩。文中無我、法 者,即是無我相,無法相,加一無字,其理自明。真是二字,翻前即非,此乃佛語照應之妙。本科分示因果無法竟,合前大科。一、正明菩提無法竟。

二、直顯般若本體,分二

(一)審示 (二)直顯

(一)審示,分三

1、約知見圓明 2、約色相言說 3、約眾生非生

1、約知見圓明,分三

(1)示佛見圓見 (2)示佛知圓知 (3)示實福非福

(1)示佛見圓見

「須 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須菩提!於意云何? 如來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佛眼不?」 「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

此斷第十五種,諸佛不見諸法疑。上云:菩 薩不見眾生可度,不見佛土可嚴,恐疑如果如是,則成佛時,亦應不見一切法,則如來五眼,將何所用耶?為遣此疑,故一一舉問須菩提,如來有五種眼不,以審當 機見解如何,並非如來平日,不知自己,曾具幾眼,還要向當機口角邊,覓消息討下落也。五眼通收十界,如來五眼圓具,菩薩惟具前四,二乘但具前三,天趣具 二,鬼神有業報五通,亦得具二,其餘四趣眾生,祇具肉眼,又則肉眼通十界,天眼通六界,慧眼通四界,法眼通二界,佛眼惟佛界。偈曰:天眼通非礙,肉眼礙非 通,法眼惟觀俗,慧眼了知空,佛眼如千日,照異體還同,圓明法界內,無處不含容。

肉眼四大所成,勝義根清淨四大所成,依肉 而住,發為能見,其功能但觀障內之色,牆壁障礙之外,乃至隔紙則不能見,故曰礙非通。天眼能觀障外之色,故曰通非礙,慧眼觀空,如二乘,能觀真諦我空之 理,故曰了知空。法眼能觀俗諦諸法,了知諸法之相,得法無礙辯,故曰惟觀俗。佛眼猶如千日,照種種異法差別之相,一一同是平等般若實相,如依器見金,見眾 器差別之相,同是一金平等之相,故曰照異還同,圓明普照十方法界之內,無處而不含容。又佛所具前之四眼,名雖是同,其功用一一超勝,故皆名佛眼。

此處如來歷問五眼,良有深意,無非欲將平 等實相般若本體,和盤托出。當機能具頂門隻眼,澈底洞見,故一一答曰有。如來既有肉眼,則不異凡夫,凡夫亦有肉眼,何嘗非佛,是明生佛平等。如來既有天 眼,不異諸天,諸天亦有天眼,何嘗非佛,是明佛天平等。如來既有慧眼,不異小乘,小乘亦具慧眼,與佛何殊,是名小大平等,佛為大聖故。如來既具法眼,不異 菩薩,菩薩亦具法眼,與佛無異,是名因果平等。菩薩因人,如來果人故。如來既具佛眼,不異諸佛,諸佛亦具佛眼,與佛平等,是名佛佛道同。此中不惟佛與佛 同,在凡同凡,在聖同聖,斯為直顯般若本體,平等一如,在聖不增,在凡不減也。(1)示佛見圓見竟。

(2)示佛知圓知

「須 菩提!於意云何?恒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等恒河,是諸恒河所有沙數,佛 世界如是,寧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 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前明佛能見之眼,此明佛所見生心。世界無 邊,眾生類廣,生心不一,故逐一舉問,先舉恆河沙,以問空生。如來說是沙不?答曰如來說是沙。再舉一恆河中沙,一沙一河,而論恆河之數,曰有如是沙等以顯 恆河之多,再舉眾恆河中沙,一沙一界,而論世界之數,曰是諸恆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答曰甚多。

「佛告」下,「爾所」二字,作如許解,謂如許界中,所有國土,一切眾生,有若干種心,如來一一盡知是妄;何以故知其是妄,如來說諸心,皆非離相無住真心,是假名為心耳。

「所以者何」,徵釋上文。所以如來說,生心非真,是妄者何也?乃是佛智鑑知,一切眾生,生滅妄心,三際遷流,念念不住,全無實體。過去已過去,現在無住處,未來尚未來。古德云:三際求心心不有,心不有處妄緣無,妄緣無處即菩提,生死涅槃本平等。

昔日初祖達磨,於少林面壁。二祖慧可,斷臂求法。磨問:「斷臂何為?」可曰:「求大師與我安心。」磨伸手曰:「將心來與汝安。」可即時回光返照,心無心相。答曰:「覓心了不可得。」磨曰:「與汝安心竟。」可於言下大悟,紹繼祖位。果能人人悟心不可得,即得離相無住真心矣。

傳燈錄云:德山禪師,著金剛經青龍疏鈔一 百卷,聞人說南方盛傳禪宗,不立語言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謂為魔子魔孫,待我去教化他。遂將青龍疏鈔一百卷,擔起離蜀,來至南方。途中肚飢,向婆子 買油滋點心。婆子指擔云:「這個是什麼?」答曰:「青龍疏鈔。」又問講何經。答講金剛經。婆曰:「吾有一問,經中有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 可得,未審上座點那個心?道得點心供養,道不得請別處去。」山無對,心中竊思,南方婆子,尚且如是,其僧安可輕視。遂往龍潭參信禪師。信預知其來,囑知客 僧,明日周金剛(俗姓周人呼他周金剛)來山求見,與說外出。晚間引至相見。會晤後,送出方丈,吹滅紙燈,忽然大悟。乃曰:「窮諸玄辯,若一毫置於太虛;竭 世樞機,似一滴投於巨海。」竟將疏鈔舉火焚之。(2)示佛知圓知竟。

(3)示實福非福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

此斷第十六種,無心布施無福疑。上言三心 皆不可得,又無生可度,無土可嚴,一切佛境界,亦應無得,則菩薩所修福德因緣,豈不亦同虛幻耶?恐有此疑。故以無住之福,其福甚多以破之。承上言,我說三 心皆不可得,在汝之意,以為云何?設有人以不可得心為因,用滿三千界寶施為緣,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當機云: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以是 因緣,即以不可得心之因,界寶布施之緣;既心不住心,則施亦無住,福感無漏,故曰甚多。他譯甚多下,有佛言如是如是,秦譯略之。

心印疏云:或問心既不可得,則修福亦不可 得,如何能得甚多福德,此云何通?答豈不聞乎,犀因玩月紋生角,象被雷驚花入牙。蓋月非有意於犀,而犀玩之生紋;雷非有心於象,而象驚之起花。以是類推, 如雷長芭蕉,磁石吸鐵,皆無有心,而有是力,物既尚爾,理何不然,是知不可得心,為不得之得,乃大得也,故言甚多,復何疑哉!

「須菩提!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

此如來就當機所答,而印定實福非福,故呼 其名而告之曰若福德有實,是住相布施,成有漏因,福有終盡,其福則寡,故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是離相布施,成無漏因,福等虛空,其福乃多,故如 來說得福德多。此正如來佛眼圓見,佛心悉知,一切眾生,事行理行,得福多寡之不同;以顯實相本體,由來平等,無住乃證故。1、約知見圓明竟。

2、約色相言說,分三

(1)示即色非色 (2)示即相離相 (3)示即說非說

(1)示即色非色

「須菩提!於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色身見。何以故?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此斷第十七種,實無何有身相疑。上云實無 有法,佛得菩提;實無有法,名為菩薩,恐疑一切無有,如來何以猶有身相?故此舉問,以釋其疑。前云:不可以身相見如來,又云不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何以此 處復問色身諸相,豈不重之又重也?當知前者,說身說相,初無具足之言,乃指應化身;今身相皆以具足稱者,是指實報身。由菩薩因中萬行莊嚴,果上萬德圓滿, 具足,即圓滿微妙之相。

問:色身與下諸相,有何差別?答:色身是報身之總相;而諸相,乃報身之別相。報身名盧舍那,此譯淨滿,修行菩薩,惑淨智滿,先得根本智,成自受用報身;次得後得智,成他受用報身。若有住著,亦礙法身,故約此以明無住本體。

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具足者,證最高大 身,有無量勝妙之色,故曰色身。問其可以具足見不?即審其心有住無住。答云不應。以住則成礙,不見法身。「何以故」下,釋云:如來說具足色身者,乃萬行所 感之果報身也。報化非真佛,故云即非具足色身。法身本不離色身,亦不即色身,故曰是名具足色身。以此觀之,如來具足色身,尚屬有為;況九界之色身乎?倘若 住著色身,即屬有為,而非一塵不染,無為之般若本體矣。(1)示即色非色竟。

(2)示即相離相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何以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

如來復問:可以具足諸相見不者,無微不至 也。不獨色身具足,即非具足,是名具足。即諸相無不皆然,具足諸相者,準華嚴相海品云:略云如來有九十八種大人相,廣明有十華藏世界海,微塵數大人相。一 一身分,眾寶妙相,以為莊嚴。所謂相相無邊,無一相而不具足,故云具足諸相。即非是名,準上可知。相而無相,無相而相,見而無見,無見而見者也。(2)示 即相離相竟。

(3)示即說非說

「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此斷第十八種,無身何以說法疑。上云:如 來身相,即非身相,恐疑身相既不可得見,而豈說法亦不可得聞耶?故明無法可說,以破之。「汝勿謂」與「莫作是念」,皆誡止之詞。如來度生,隨機說法,皆是 無緣而應,本不曾作念,我當說何法。故誡之曰:汝不可說,如來有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然無念何能有說呢?如空谷本不作念應聲,自然有聲斯應。況如來不思 議業智,豈待作念而說耶!又誡曰:莫作是念者,不獨不可說,即念亦不可起也。

「何以故」,徵釋曰:若有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了解如來所說之義故,當知佛所說法,因機施教,如谷應聲,原無實法。若說如來實有說法,即同謗佛。

「須菩提」下,伸其正義,謂說法者,實無有法可說,是名說法;設若有法可說,即著法相。

宗通云:如來不可以身相見,亦不可離身相 見;非身而身,是為法身。佛法不可以言說顯,亦不可離言說顯;無說而說,是為妙說。前謂無有定法,如來可說;法無定法,猶帶法在;說無定說,猶帶說在。不 能無說,焉可無身;既已無身,將誰說法?至此一法也無,尚有何於身相,尚有何於言說耶!

昔須菩提尊者,巖中宴坐,空中雨花。尊者云:「雨花是誰?」答曰:「我是天帝。」又云:「雨花何為?」答曰:「供養尊者,善說般若。」尊者云:「我於般若,未嘗說一字。」天曰:「如是,尊者無說,我乃無聞,無說無聞,是真般若。」

維摩經云:維摩詰問文殊:「何等是菩薩入 不二法門?」文殊曰:「於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是為入不二法門。仁者當說,何等是菩薩入不二法門。」維摩默然。如維摩詰,是真入不二法 門,真所謂無說而說也。本經發起序中,如來亦以無言說法,說一卷無字金剛經,即無法可說,是名說法。2、約色相言說竟。

3、約眾生非生

爾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何以故?須菩提!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

慧命者,慧以德言,命約壽說,即長老之異名。須菩提,證大阿羅漢果,解空第一,已得空慧,與般若真空妙慧相應,以慧為命,不惟我空慧,乃是三空慧,以此智慧,能續法身慧命故。

爾時慧命須菩提,聞說佛不可以相見,法不 可以聲求,二者甚深之義,恐末法眾生,難以信解。故問可會有眾生,於未來世之中,聞說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須菩提,如是般若大法,末世不無生信之人,自有 一類大乘根器眾生,能生信心。此等眾生,已達離相無住,本無我法,如來說名真是菩薩。故曰彼非眾生,然解雖已圓,修證未極,故曰非不眾生,即現前非不是眾 生也。

何以故,此等眾生,還名眾生,如來說實非凡夫眾生,是名菩薩眾生。而能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

唐長慶二年,長安興善寺,靈幽法師暴亡, 見二使引見閻王。王問在世習何業?對曰常持金剛經。閻王合掌賜坐,命幽朗誦一遍。王曰:「念此經中,而少一章,如貫花之線,中有不續。真本在濠州鍾離寺, 石碑上,可往查對,遍告人間;師壽合終,今加壽十年,歸勸世人,受持此經。」幽既還魂,奏聞其事,奉敕遣使,往濠州查看,果有此六十二字,遂命增入。秦譯 本無,今據魏譯本增補。(一)審示竟。

(二)直顯,分二

1、呈悟蒙證 2、正顯本體

1、呈悟蒙證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

此斷第十九種,無法如何修證疑。上云無有 定法,名為菩提;實無有法,而得菩提,恐疑既無有一法可得,豈佛果亦是無得耶?故須菩提白言世尊,佛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觀此「耶」字,雖 似有疑,卻是呈悟。故佛言如是如是。以空生既悟般若本體,無得之旨,故重言如是以證之。1、呈悟蒙證竟。

2、正顯本體,分二

(1)自性平等 (2)諸相平等

(1)自性平等,分四

A、親證無法 B、直示平等 C、轉釋平等 D、引事顯勝

A、親證無法

「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佛以自證菩提,以顯般若無得之旨,故呼 當機之名,而告之曰:我於無上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無上正等正覺。「少法」者,對多法言,但非無有三明六通,五眼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諸法可 得。乃至少法亦無所得,若有少法可得,是名法縛,則是妄未盡,而理未圓,不名無上菩提。

問:如來因中勸修萬行,果上而成萬德,名 得菩提,何謂無有少法可得?答:楞嚴經中云:譬如演若達多,晨朝以鏡照面,愛鏡中頭,眉目可見,嗔責己頭,不見面目,怖頭已失,無狀狂走。忽然狂歇,頭非 外得。喻眾生無上菩提,迷時本無失,悟時亦無得。佛證菩提,亦復如是,安有少法可得。

壇經云:妙性本空,無有一法可得。既無一法可得,寧有菩提可證耶?我佛無得無證,無名可名,是以強名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A、親證無得竟。

B、直示平等

「復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是法」,即是眾生真性,般若實相本體是也。此體生佛同具,迷悟一如。楞嚴云:眾生本元真如,與諸如來,成佛真體,無二無別。故曰平等。

凡夫不見真性,妄識分別,自生高下;謂迷時為凡則下,悟後成聖則高。不知此性能為迷悟所依,不為迷悟所變,在聖不增,在凡不減,本無高下。

黃蘗禪師云:若觀佛作清淨光明解脫之相,觀眾生作垢濁暗昧生死之相,作此解,歷恆河沙劫,終不能得阿耨菩提。又云:心若平等,不分高下,即與眾生諸佛,世界山河,有相無相,遍十方界,一切平等,無我彼相,此本源清淨心,常自圓滿,光明遍照也。

傅大士云:水陸同真際,飛行體一如,法中何彼此,理上起親疏,自他分別遣,高下執情除,了斯平等性,咸共入無餘。

心印疏云:平等二字,乃諸佛出世本懷,亦 此經之教眼也。若夫序文,著衣持缽,入舍衛城,次第而乞,此明如來行平等之事也。至於次第乞已,還至本處,收衣缽,洗足而坐,此顯如來證平等之理也。及乎 正宗文中,問答發揮,皆如來說平等之法也。即其降心離相,住心無住,乃彰此平等之用也。而至菩提無法,輾轉推詳,皆顯此平等之體也,自此之後,雖有多文, 無非顯此平等之義也。即當機前來,涕淚悲泣,乃信解此平等之用也。今者復呈,菩提無得,正悟入此平等之體也。故知「是法平等」一句,乃如來畫龍點睛,只要 諸人向破壁飛騰而去耳。讀是經者,亦不可不著眼也。B、直示平等竟。

C、轉釋平等

「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非善法,是名善法。

此承上轉釋,既然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何 以現見生佛判然?凡夫未離四相,我法所蔽,不得正覺;二乘不修善法,偏於真諦,不得正等;菩薩真俗等觀,修證未滿,不得無上。果能離我人等四相,則異凡夫 之不覺,名為正覺;能修一切善法,則異二乘之偏枯,名為正等;能具修一切善法圓滿,則異菩薩之有上,名為無上。故曰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 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此文以十法界反顯正明以彰菩薩真俗平等修因證果之相。

以無我等四相,即上文應無所住,不住於相故。修一切善法,即上文而生其心,能生六度之心故。以無我等,而修善法,正終日無住,終日生心;雖修善法,能離四相,正終日生心,終日無住。真俗圓融,空有無礙,平等平等,故即得無上菩提。

「須菩提」下,恐著善法之見,故曰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以離相之修,修即無修,但為斷妄復真,假名安立,故曰是名善法。C、轉釋平等竟。

D、引事顯勝

「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為他人說,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此斷二十種,所說無記非因疑。上言修一切 善法,即得菩提。恐疑須修善法,可得菩提,而持說四句偈等,偈但名句文身,屬無記法,豈得為菩提因耶?當知偈雖文字無記法,而能詮具觀照般若,離相無住之 用;詮顯實相般若,平等自性之理。故持說福德,超勝寶施。是以舉大千界中七寶,聚如須彌山王之高大,持用布施,福德當然是多;若人以此般若波羅密經,乃至 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於前寶施福德比較,寶施百分,不及持說一分,即便百千萬億分,乃至種種算數譬喻,皆所不能及。

問:經功何以如是超勝?答:佛所說法,皆從佛心無漏善性中流出,離言說相,故持說能為菩提之因,是知般若,不但修一切善法,離相可證菩提,即文字無記性,離相亦得證菩提,豈寶施有漏之因,所可及哉。大科(1)自性平等竟。

(2)諸相平等,分五

A、約生佛以顯平等 B、離空有以顯平等 C、無去來以顯平等 D、非一多以顯平等 E、即諸見以顯平等

A、約生佛以顯平等

「須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則有我人眾生壽者。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則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此斷二十一種,平等云何度生疑。上云: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恐疑法既平等,生佛一如,云何如來卻度眾生?為斷此疑,故誡須菩提曰:汝勿謂如來有作是念,我當度眾生此誡其不可作是說也,「莫作是念」句,併誡其不可作是念也。

「何以故」下,釋云: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以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個個具有如來智慧德相。如來雖說法度生,本不作念。如風不涼,人人自涼。亦不住相,不見有能度之我,及所度眾生,能所相泯,生佛一如,所謂平等真法界,佛不度眾生。

「若有眾生,如來度者」,此乃反釋。以佛與眾生,原是一體,絕無能所,若見眾生為所度,如來為能度,則能所熾然,即同凡夫見解,有我人眾生壽者,四相不空矣,豈得稱為如來哉!上明所度空也。

如來說有我者,下明能度空也。此承上,既然無我,何以如來又說,我為法王,於法自在,豈不是我耶?蓋如來說有我者,即非同凡夫之有我,乃是法身真我,體性空寂,無我而我,我而無我。乍奈凡夫之人,不解此義,以為如來,亦同凡夫之有我。

「須菩提」下三句,恐人一聞如來說我,不 同凡夫,又認佛與凡夫有隔。故併舉凡夫而掃之。「凡夫者」三字,是舉;如來說「即非凡夫」,是掃。隨舉隨掃,令泯聖凡之見,不容分別,則聖凡平等矣。末句 「是名凡夫」,但是世俗言說,假名凡夫耳。此科文中,重重拂跡,謂如來本來無我,但凡夫執之為我,故說無我之法,以度凡夫,究竟凡夫亦本無我,不但無我, 且無凡夫,何處更有眾生可度?至此發明實無眾生滅度者,詳盡無餘矣。A、約生佛以顯平等竟。

B、離空有以顯平等,分三

(A)離有見 (B)離空見 (C)較福勝

(A)離有見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此斷二十二種,以相比知真佛疑。上云:如 來者,即諸法如義,謂法身如來,不離一切諸法,即諸法中平等一如之義。後又云:不可以色身諸相見如來,恐人執前疑後,執後疑前,故復問須菩提,可以三十二 相觀如來不?前依正離相科中,已問斯義,而前云見如來不,此云觀如來不;見之與觀,不無少異;見屬現量,觀屬比量。法身如來,不但離於聲色,亦且遠於知 見,將何從而觀之!須菩提大權示現,為不達法身離相之眾生而答,故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並非須菩提前後自語相違。前既云不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 此乃云以三十二相觀如來,實為眾生作弄引耳。

佛言:「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即是如來。」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佛言:若以三十二相得觀如來者,則世間轉輪聖王,亦有三十二相,豈不即是如來耶?意謂法身離相,未可以著相而見。前云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若不離相,安見法身?

轉輪聖王,即金輪王,乃四王之一。世有金銀銅鐵四種輪王。金輪王王四大部洲,銀輪王王三洲除北洲,銅輪王王東南二洲,鐵輪王只王南洲一洲。金輪王所以稱聖者,能以十善化世故也。四洲諸國,無敢違命。設有違者,聖王乘輪寶先往,不待干戈,自然賓服。

此王具足七寶:一金輪寶,名勝自在。王若 出世,海水減淺,海邊現出輪王道路,王乘此寶,一日可以遊行四天下。又有云:此寶乘之,可以遊行虛空,以今飛機,可以證知實有其事。二白象寶,其力勇健, 善能作戰,古來多用象兵。三馬寶,名勇疾風,所往諸處,其行如風。四神珠寶,即如意寶,人有所求,能雨一切寶。五主藏臣寶,名大財,隨王遊行,王欲布施, 需用財寶,向取之時,祇要有土處,掘之便得財寶。六女寶,名淨妙德,不由胞胎受生,乃屬化生。七主兵臣寶,亦云將軍寶,名離垢眼,善識兵法,名聞四洲。輪 王有此七寶,故得王四洲國土,具足千子,其身金色,亦有三十二相,不過比佛之相,稍不明顯。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者,即解如來所說離相之義,法身不可相見,故云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爾時世尊,為破眾生著相之心,而說偈言。 若一切眾生,以三十二相之色,以為能見我者;以四辯八音之聲,而求我者,此皆尋言取相,非正知見。縱有所修,必蹈邪徑,邪者偏邪,偏於有邊,故曰是人行邪 道,道即徑也。色聲為外塵之法,見求乃內心之執,法執未破,安得親見離相法身,故曰不能見如來。此佛為離常見,令人不滯於有也。

華嚴經云:色身非是佛,音聲亦復然,不了彼真性,是人不見佛。

肇法師云:諸相煥目而非形,八音盈耳而非聲。應化非真佛,亦非說法者,法身清淨,猶若虛空,無有染礙,不落一切塵境。(A)離有見竟。

(B)離空見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斷二十三種,福果非關福相疑。上云:不 應以三十二觀如來,如來是福果,三十二相,是積福所成之相,既云不應以相觀佛,則福果非關福相矣,恐人不滯有見,而落空見,以一切相皆不取,而成斷滅。故 呼須菩提而告之曰:汝若因聞色見聲求,是行邪道,便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是又執無之過;譬如出囿入網,解脫良難,執藥成 病,纏綿更甚。古德云:寧起有見如須彌山,莫起空見如芥子許。故誡之曰: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而得菩提。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說諸法斷滅。莫作是念!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此如來出過誡勸,因上文正宗以來,屢言無 相,無得,無說無法,破相之談,可謂極矣。當知佛以眾生著相,故教以離相之法,併佛相亦離,則十界之相俱離,若執空為是,必至斷滅因果,墮一闡提。故如來 於此,叮嚀至再,為離斷見,令人不落於空也。佛恐須菩提,一向解空第一,聞此破相之談,遂起執空之念,故曰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必至撥 無因果,說諸法斷滅,所以不惜唇舌,復誡勸之曰:莫作是念。

「何以故」下,徵釋正義,良以發菩提心者,非但不應取法,亦不應取非法;雙離空有,方歸中道,故於法不說斷滅相。佛之教人離相,以有相之常見當離,而空相之斷見亦當離,何嘗教人斷滅相耶!

華嚴經云:色身非是佛,音聲亦復然,亦不 離色聲,見佛神通力,諸佛說空法,為治於有故,若復著於空,諸佛所不化。此經前來,如來皆談妙有,非有非空,故即有以說空;此後至正宗分止,皆說真空不 空,故即空而顯有;則不滯空有,雙離斷常,豈非中道實相,平等般若本體乎。(B)離空見竟。

(C)較福勝

「須菩提!若菩薩以滿恒河沙等世界七寶布施;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何以故?須菩提!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

此較量無我福勝,若發心菩薩,以恆河沙世 界七寶,持用布施,所得福德,可謂多矣。若心有所著,乃為住相布施,則成有漏之福,感報人天,不到彼岸。若復有人,雖不能以沙界七寶布施,但能知一切法無 我,其福自勝。知一切法無我者,知人無我,則破我執;知法無我,則破法執;二執既破,即證無生法忍。於三界內外,不見有少法生滅之相。即修行六度,亦不住 人法之相,一體空寂,湛然平等,忍可於心,故曰得成於忍。

此菩薩勝前菩薩者。以前之菩薩,寶施有漏。此之菩薩,法忍為真。即前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為得無漏福德,故勝。

「何以故」下,徵釋福勝所以。意謂何以故,此菩薩福勝於前?以諸菩薩不受有漏福報也。「以」因也,諸助語詞。有漏之福,終有窮盡。永嘉禪師云:住相布施生天福,猶如仰箭射虛空。福盡必墮,是以不受。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不受福德?」「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

此尊者,不了不受福德之義,故復問佛:云何菩薩不受福德?佛告之曰:須菩提,若菩薩受福德,即是心有貪著,乃成有漏因果,不成菩提。故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方成無漏;是不貪著之故,說不受福德。B、離空有以顯平等竟。

C、無去來以顯平等

「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是人不解我所說義。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此斷二十四種,化身出現受福疑。上云:菩 薩不受福德,又云不可色見聲求,何以如來受九界眾生供養恭敬,現身說法耶?故以法身無相而破曰: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是人不解我前所說,如 來者,即諸法一如之義。如者,如如不動,動既不動,安有去來坐臥之相。故徵釋云:何以故,如來無有去來坐臥之相?如來者,法身理體,周遍十方;既然周遍, 則來無可來,去無可去,故曰無所從來,亦無所去。

問:如來入城乞食則去,歸到祇園則來,何得云無去來?答:雲駛而見月運,月本不曾有運;舟行而見岸移,岸亦何嘗有移。乃隨眾生機見耳!

金剛解義云:如來二字之義,而示以真佛無 相也。蓋真如法身,本無去來。其來也,心淨見佛,非是佛來;其去也,心垢不見,亦非佛去。譬如水清月現,月本非來;水濁月隱,月亦非去。可知人心有清濁, 佛本無去來。其去來者,應現化身也;無去來者,真性法身也。C、無去來以顯平等竟。

D、非一多以顯平等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於意云何?是微塵眾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此斷二十五種,法身應身一異疑。上云:法 身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恐人執著應身,隨機應現,示有去來,而生一異之見。故舉世界微塵,非一非異以破之。問須菩提言: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 界,碎之為微塵。在汝之意,以為云何?是微塵眾,寧為多耶?不多耶?須菩提就事答言:甚多,世尊!此處亦有他本,無「須菩提言」四字,有者居多,故今從多 數也。

「何以故?若是微塵眾實有者,佛即不說是微塵眾,所以者何?佛說:微塵眾,即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

「何以故」者,徵起釋成。謂何以故,我說甚多;我不執實有故,隨順世諦而說多耳,若是微塵眾是實有者,佛即不說是微塵眾。

「所以者何」,乃重徵更釋。所以不說者是何之故,佛說微塵眾,本無自性,乃是碎世界之所成,非實有體,故曰即非微塵眾;不過假名安立,故曰是名微塵眾。

世界可碎為塵,微塵可合成界,則世界微 塵,皆無自性,皆非實有;而眾生無有般若妙智,處處執著。聞世界著世界,聞微塵著微塵;計世界為一,計微塵為多。界既可碎之為塵,則一非定一;塵既可合之 成界,則多非定多。多非定多,則即多是一;一非定一,則即一是多。一多交互,一多無礙,此性何嘗不平等也。

刊定記云:言世界者,喻法身也;言微塵者,喻應身也。世界一也,微塵異也。碎界作塵,塵無異性,合塵為界,界無一性。故彌勒偈曰:去來化身佛,如來常不動,於是法界處,非一亦非異。異即多也。

昔秦跋陀禪師,問生公曰:「作麼生說色空 義?」生曰:「眾微聚曰色,眾微無自性曰空。」師曰:「眾微未聚,喚作甚麼?」生罔對。師曰:「汝祇說得果上色空,不曾說因中色空。」問:「如何是因中色 空?」師曰:「一微空故眾微空,眾微空故一微空;一微空中無眾微,眾微空中無一微。」於此透得,方信平等法界,非一非異。

「世尊!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實有,即是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須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上明微塵非多,此明世界非一。復稱世尊 云: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本是微塵積聚所成。聚則界有,碎則界空;亦無自性,非實有體,故曰即非世界。不待碎後方空,即現在之時,性常自空,非真實有。 猶如夢境,夢時非無,及至於醒,了無所得。凡夫處長夜大夢之中,迷執實有世界,若至悟後,了知世界性空。永嘉禪師云:夢裏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又 不獨覺後方空,即在迷位之中,一切世界,未始不空?故曰即非世界。真空不礙妙有,妙有不礙真空,故曰是名世界。

「何以故」下,徵釋世界非實。何故我云, 如來說即非世界,若世界實有者,即是一合相;一合相,指真性言。真性遍滿十方,惟一無二。真性乃是整個,合而不分,本非有相,強名曰相,能為一切諸法所依 之體。非由假合而成,無始以來,常住不變,為諸法中實。非虛非幻,而世界安得而比之。世界是假合,聚塵所成故;世界有變遷,劫盡則壞故;世界是虛幻,乃非 實有故。若世界實有者,即是真性耳,豈有是理耶!

如來說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者,此仍是須菩提語。謂如來說,真性平等一相,為一合相;真性如虛空,本來無相可得,故曰即非一合相;無名勉強安名,故曰是名一合相。

「須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說」。此佛見須菩提所言不錯,乃順其語而告之曰:真性雖為一合相,即是不可說,以其離言說相故,非語言之所能及故;「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者。以凡夫之人,不明真性之理,本來離相,妄生貪著。

「一合相」,又釋,謂世界若執為實有者, 即是一合相。以世界之一相,乃和合多數之塵相所成,故如來說一合相。世界既可碎為多塵,則一非定一,合非定合,故云即非一合相,不過是名一合相而已。「須 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說」,以其無有自性故。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而昧一多平等之理,故執世界為一合相。

又以世界之一相,喻真性;微塵之多相,喻 煩惱。眾生迷真起妄,妄有八萬四千塵勞煩惱,如碎世界為微塵,煩惱雖多,究竟妄無自性,非實有體。若煩惱是實有者,佛即不說是煩惱。何以故?佛說煩惱全體 即真,故即非煩惱,但是假名無實,名曰煩惱。如微塵無自性,非實有體,若微塵是實有者,佛即不說是微塵眾,徵釋云何以故,佛說微塵眾,即非微塵眾,是名微 塵眾。

真性亦復如是。以真性不離煩惱,故即非真 性,是名真性。如世界不離微塵,故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以真性是實有者,即是一合相,不能隨緣而成八萬四千塵勞煩惱。今既從真起妄,如來說真性, 即非真性,是名真性。如世界是實有,即是一合相,以一界合多塵所成之相,不可再碎為塵;今既碎界成塵,如來說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佛謂須菩提,言真性者,即是不可說。若言 真顯妄,則成二妄。但凡夫之人,不明真性,貪著事相,故說有真性耳。如佛告須菩提言:一合相者,即是不可定說,是一是合,但凡夫貪著其事耳。此段言塵界非 多非一,正顯真妄非一非多,與法應非一非多,一多平等也。D、非一多以顯平等竟。

E、即諸見以顯平等

「須菩提!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於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說義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

此斷二十六種,貪著實有我見疑。上云:凡 夫之人,貪著其事;恐疑實有我見,故以非有非無破之。謂須菩提曰: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在汝之意,以為云何?是人還能解我所說之義 不?空生深悟平等實相,般若本體,我即無我。無我說我,故答曰: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說,諸見平等之義。

問:前說我等四相,此說四見,是同是異?答:相者,法所現也;見者,心所取也。執相是麤,執見是細。麤執易除,細執難破。如來示有我等四見,執著既離,此乃不見而見,非同凡夫虛妄分別之見也。

「何以故?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此徵釋正義,何以故是人不解如來所說之義。世尊,如來說我等四見,即非我等四見,以四見無有自體可得故。為對治眾生執著之心,假立名言,而說我等四見。故曰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經中前言離我相,此云離我見,其理已是深一層。諸見俱離,則平等之本體斯顯。

上來顯自性平等之後,再顯諸相平等,首明生佛平等,則聖凡無二;次空有平等,則不屬斷常;三法應平等,則無有去來;四一多平等,則塵界性空;五諸見平等,則藥病雙祛。以歸無住真義,般若本體。二、直顯般若本體竟。

(Ⅱ)通結始終心要,分三

(一)直指知見 (二)持說福勝 (三)正示觀法

(一)直指知見

「須菩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此通結正宗分中,從始至終,所說心要之法。經初,空生請問: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則答曰: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至此結歸則曰:應如是知見,如是信解,是即首尾照應。

佛謂須菩提:若有真正發菩提心之人,於我 前來所說一切法,應當如是知見信解。一切法,乃通指上文,住心無住,降心離相,發心無法之法。如汝問我:云何應住?我則教汝: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 汝今應如是知。如汝問我:云何降伏其心?我則教汝:一切眾生,悉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汝應如是見。如汝問我:善男子、善女人,發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則教汝: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汝應如是信解。雖然我如是說,汝能如是知見信解,還要不生法相,始得與般若相應。法 相即住心無住,降心離相,發心無法之法相。果能法相不生,則知為真知,見為真見,信解亦為真信解。諸相銷亡,一心無寄,般若玄旨,妙極於斯矣。

須菩提,所言法相者,乃如來隨機演說,如谷應聲。如來心中,原無法相。前云無法可說,是名說法;故曰即非法相,是名法相。(一)直指知見竟。

(二)持說福勝

「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

此斷二十七種,持經功德取相疑。上云:不 生法相,恐疑既一切法,不生法相,則持經功德,寧非取相耶?故說此以破之。佛謂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祇(此云無數)世界七寶,持用布施,此指住相 布施之人,非指無住行施菩薩;若無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無可比較。以住相布施,乃為有漏;若更有發菩提心之男女,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而能受持 讀誦以自利,為人演說以利他,二利繁興,其法施之福,乃是無漏,自然勝彼寶施之有漏矣。(二)持說福勝竟。

(三)正示觀法

「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何以故?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此徵釋福勝所以。先示說法之軌則,再示觀法之功能。全經結局於此。正如來至極悲心,於法會告圓之際,特徵起釋成,仍以三種般若而結歸之。為人演說,是文字般若;不取於相,是觀照般若;如如不動,是實相般若。

徵問:云何為人演說,而能福勝無量寶施?釋曰:不取於相,雖依文字般若而說,不取名字相,言說相,心緣相,能演出文中所詮之觀照妙智,實相妙理,智與理冥,理得智顯。

不取於相,即觀照工夫。觀照功深,而能離相。不取我相,法相,非法相;照見我空,法空,空空。三執全消,三空頓證。

如如不動,即實相本體。此體本是一心真如之理,一如一切如,無法不如,所謂徹法底源,無動無壞。若心取相則動,則不如如;不取於相,則如如不動矣。

末世發菩提心眾生,果能如是為人演說,依如理起如智,以如智照如理,即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其福勝彼無量寶施。

「何以故」者,重徵以何之故,定要不取於相。意謂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故復示以真空觀智,照破一切諸法之妄相,方見般若實相之本體。

「一切」者,切字去聲,包括之詞。即舉五 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三界一切有為生滅之法,悉皆虛妄,不是真實。乃由眾生遍計所執,執為實有。此乃情有理無,以般若智照照之,內之身心,外之世 界,如夢境,如幻事,如水泡,如影像,如朝露,如電光,一一不實無常,無可愛樂。迷時非有似有,悟時有即非有。

如夢者,夢中境界,夢時非無,及至於醒,了不可得。永嘉云:夢裏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又不待醒後方無,正當夢時,何嘗實有?因眾生夢想顛倒,妄執為實,夢可愛境,心生愛戀;夢可畏境,心生畏懼。即心隨妄境轉也。

現前身境亦復如是,本非實有。由眾生處在長夜迷夢之中,曾不覺悟,迷執為實,妄起憎愛之惑,而造取捨之業,枉受生死之苦!

問:夢境非實,人所皆知,現前身心世界, 日間所見之境,何得謂為夢境耶?答:子但知一夕之夢為夢,而不知一生之夢,為大夢。諸葛武侯曰:大夢誰先覺?即指一生之夢也。更不知歷劫之夢,為迷夢,自 有無明不覺以來,即在夢中。生相無明未破,其夢尚未大覺,佛直破生住異滅,四種夢心,方稱大覺。子不知人生是夢,即在夢中未覺,故不信一切皆為夢境。

如幻者,有為諸法,悉皆如幻。猶如幻師,以幻術力,現出種種幻事。如咒土生瓜,符水化魚等,舉體虛妄,現前似有,孩兒認以為真,大人知其是妄。現前身境,亦復如是。迷者執為實有,悟者乃覺真空。

如泡者,泡即水泡,乍起乍滅,而不久停。 如影者,影即影像,依形故有,全無實體。如露者,露即朝露,須臾之間,見日即晞。如電者,電即電光,生時即滅,倏忽便無。一切有為諸法,亦復如是,悉皆無 常不實,自當於此諸法看得空,方能用功著得力。夢等六喻,即是入真空之微妙觀門。以此觀照妙智,能入實相妙理,方得般若本體。故如來最後垂囑云:應作如是 觀。「應」者當也;「如是」,即六種譬喻;「觀」,即妙智。捨此妙智,安契如如不動之理,而證法身真境,直到涅槃彼岸也。

又復當知,於一切有為法中,而起六種妙 觀,但觀虛妄生滅之相,即見如如不動實相。並不必撥萬有,而覓真空。如龐居士云:「但自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又百丈云:「但離妄緣,即如如 佛。」果能如是,方堪入廛垂手,教化眾生,為如來使,行如來事矣。正宗一大科至此已竟。

Ⅲ、流通分

佛說是經已,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此正信受流通,亦即經家敘意,結集經藏之時,必敘大法之始終,始則如是我聞等,六種成就;終則佛說是經已,一會歡然。此乃結經之常儀也。

佛說,即我佛妙觀察智,觀察眾生機宜,能信般若大教,故著衣持缽,入城乞食,還歸飯食,洗足安坐。先已無言說法,說出無字金剛,以為本經之發起。後被當機覷破,讚歎啟請。再說這卷文字般若,既有文字,必落言說,故云佛說。

此經所說,不出降心住心,觀照之功;如如 不動,實相之理;為眾斷疑生信,從始至終,重一信字。初當機聞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乃問曰:「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 句,生實信否?」佛則誡曰:「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乃至一念生淨信者。」迨後當機既悟妙理,乃生 淨信。則曰:「世尊!若復有人,信心清淨,即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佛又舉喻較量,乃曰: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無量 億劫恆沙身施。

正宗將畢,如來結云: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即為人演說,亦須不取於相,方盡金剛妙理,方契實相般若,如如不動之本體。至此經義已盡,不須再說。故曰佛說是經已。

長老須菩提,解見在前,即諸四眾弟子,一 切世間,三善道眾生,聞佛所說之教,能解教中之理,故皆大歡喜,即法喜充滿也。信受奉行者,既深解實相之理,則疑斷信生,受持無失,躡解起行,奉為指南, 力行不倦。聞佛所說,即聞慧;皆大歡喜,即思慧;信受奉行,即修慧;聞思修三慧具足,何難疾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經中所云:一切諸佛,皆從此經出,良有 以也。今者講演已竟,法會已周,請各從聞思修,速證無上菩提,是所望焉。

【書籍目錄】
第1頁: 第2頁: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義卷上
第3頁: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義卷下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