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金剛經講義 達理法師編著

金剛經講義 達理法師編著

離相寂滅分第十四

[日期:2010-08-23]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達理法師編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離相寂滅分第十四

一、聞義述解

甲、初標領解

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

爾時,即承上說本經定名令知受持之後,更 有所表示之意時也。若約當下說,便是開示所以奉持之理已竟之時,亦即聞而深解,悲從中來之時也。言是經者,即上來一往所談文字般若也;言深解義趣者、蓋本 經前此為開知境虛智,開無塵智,至示名持時,方開金剛智,此智甚深,不易領悟,此智若開,便斷惑證真,乃修功之所歸趣;聞說是經,便能深解,而確實頓悟 者,古今能有幾人,即如六祖惠能大師,聞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遂爾頓悟,但得傳衣缽之後,尚在獵人隊中羈絆十餘年,磨煉其金剛慧劍。故知雖頓悟而不經磨煉修 證,又恐蹈虛解耳。義趣者,義即義理,即上來所詮離相無住,妙有不有之理,乃前處處言即非者是也;亦即所說能斷之義理也。趣者、旨趣歸趣,亦即趣向也;即 般若妙用,真空不空之趣,乃前處處言是名者是也;此即觀照般若;而言深解者,正是尊者□的一聲,桶底脫落,突出頂門正眼,握定金剛寶劍,所謂大用現前,不 存軌則,正深悟而實解也,此即實相般若,亦即下文所謂信心清淨,則生實相是也。蓋義理千端,歸趣則一,佛說文字般若,無非令依之起觀照,證實相耳。若不了 義旨之歸趣,則如入海算沙,毫無歸結,亦如行舟無舵,將何趣向,則無利益功效矣。故但解義不解趣,非深解也;從下文自陳中,便知其深解也。涕淚悲泣:涕淚 者悲泣之容也;有淚有聲曰哭,有淚無聲曰泣,哭則為遭遇意外大損失聲而哭也;泣則有悲喜交併而垂淚也;今須菩提之涕淚悲泣,正因聞說深解,喜極而悲也,亦 即有感激涕零之意也。而在涕淚悲泣之中啟白佛言,此又可從經初,須菩提為大眾請法及下文廣勸信解,可見不獨因自己聞說深解而悲泣陳白,亦即向遍法界盡未來 一切眾生涕淚而告之言,亦可謂為警策眾生得聞如是深經,便當奉持,深解義趣,方為奉持金剛般若,紹隆佛種,不負已靈也。

乙、次陳讚慶

「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

希有者:前亦曾歎希有,與今領解者不同, 文雖似一,而義有淺深,前乃讚佛日用尋常,莫非本地風光,指示當人,全體大用,般若真心,猶如天王華屋,一時乍見,故曰希有;今乃讚佛以文字般若,引發觀 照,契入實相,則是深入九重,細觀堂奧,不能詳言華麗,唯道一句好希有也。簡言之,亦即讚佛難逢故為希有,亦併兼讚說如是甚深經典為希有也。如是經典者: 即前一往所談言說章句文字般若,而言深者、即所詮無住觀照般若,更言甚者,即今深解、悟入實相般若也。昔來者:謂自證阿羅漢果以來;所得慧眼:眼即見地, 羅漢慧眼,祇見人空,未證法空,於一切法,但念空、無相、無作,自以為究竟,然而未聞法空深理,以故有涕淚悲泣也。未曾得聞者:非從來未聞,乃謂前雖聞而 未得深解也,而今何以聞,正由其深解,何以知之,上云佛說如是甚深經典,若非深解,何以知為甚深經典,故知為深解義趣也。

此經說在大般若經之第九會,在般若會中, 須菩提且為轉教菩薩者,今云何謂昔未得聞?因昔之八會,雖已得聞第一義空之般若,且能轉教菩薩,惟金剛般若,佛至此方說,故曰甚深,故曰昔未得聞,故有聞 道悔晚而至涕淚悲泣,亦所以廣勸信解,更無非為勸導眾生奉持讀誦此經;又何以言此經為甚深經典,正因此經所說,皆是佛法根本義,究竟義,第一義空之義,能 斷惑證真,故曰: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故甚深也。

傅大士頌曰:聞經深解意,心中喜且悲,昔除煩惱障,今能離所知,遍計於先了,圓成證此時,宿乘無閡慧,方便勸人持。

丙、歎他聞希有

「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則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得聞是經:含有不易得,何幸而得,不可錯 過此一得之意。信心清淨,即生實相:清淨即是實相,如前以不住六塵生心,為生清淨心,正明住塵便是著相,若一著相,便非清淨矣。所謂無相者,非對有說無, 乃絕對之無,徹底言之,并此絕對之無亦無,始為究竟清淨,即信本來心,無法可得,不起妄念,心常空寂,湛然清淨。位登初住,只證得一分清淨心,由是功行增 進,愈進愈細,歷四十階級,至於等覺,尚有一分極微細無明,換言之,即清淨心尚有微欠,故曰:等覺見性,猶如隔籮望月,更須以金剛智除之,乃成究竟覺,則 清淨心完全顯現矣。云何:信心清淨,謂由此文字般若,起觀照般若,而得一心清淨也,故此信心清淨一句,雖只說一信字,而解行證,亦并攝在內矣。若非觀慧, 執情何遣,若非遣之又遣,至於絕對之無,信心何能清淨。所謂觀慧者,即是奉持金剛般若,離名字言說,不著一切微塵,廣大如三千世界境界,并連勝果,亦復不 著,但驀直如法行去,一念不起,果能斷得一分虛妄想相,(虛妄想相,即是生滅心,亦即是念。)清淨心便現一分,便是證得一分法身,而登初住,轉凡成聖矣。 從此加功至究竟覺,而後生滅滅已,寂滅現前,則自性清淨心圓滿顯現,即所謂生實相矣。實相是性體之別名,性是本具,無生無不生,今言生者,現前之義,此與 前文生清淨心意同,向因在纏而不顯現,今奉持金剛般若,迷雲漸散,光明漸露,有如皓月初生,蓋無以名之,假名曰生,大智度論所謂無生生是也。無生生者,無 生而生也。論又云:「諸法不生,而般若生。」此謂若解得諸法不生,便是無生觀智現前,是為無生而生,此義甚深,當善體會,蓋法本無生,假名曰生,當知般若 實相,固是法名,而此法非他,即指本性是,故實相生一語,便是性光顯現,而大論中般若生一語,亦即是無生觀智現前耳,性本無生,故無生觀智一語,猶言性 智,性智者,性光也,言觀智者何義?明其智由觀現也,如本經所言信心清淨,信心清淨者,明其心清淨,由於信成就,信心清淨,則生實相者,猶言信心清淨,便 是實相現前。然則所謂證得者,可知亦是假名,實無所證,無所得也。若有所證所得心,便又有影子在,即又著法相,便非諸法不生,何得謂為信心清淨乎!信心不 淨,實相便不現前,當知是人,即謂信心清淨之人,則生實相,生者,亦即初入聖位,既入聖位,豈不是成就第一希有功德,言功德者,功者修功,德者性德,蓋明 其既已成聖,則照覺增明,約破自他惑言,則功用平等,是為成就第一希有之功,約自覺覺他言,則性德初彰,是為成就第一希有之德。

又信心者、思慧也,生實相者、修慧也,信 心清淨者,正信自心清淨,解得離相無住,毫無一法當情故也。蓋此信一生,則諸法不生,既諸法不生,即實相生焉,如前所說,諸法不生,而般若生是也。言第一 者:須知信之一字,乃入道之前鋒,為善之首領,五十聖位,此信為先,十一善法(信、慚、愧、無貪、無瞋、無癡、精進、輕安、不放逸、行捨、不害。),是法 居首,故云第一;言希有者:即此實相之理,不外尋常,所謂:「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正如著衣托缽,去來行坐等,運水搬柴事,即諸法而顯實 相,寧不希有乎!言功德者:即因功果德,無漏無為之因果也;雖塵界寶施,恒沙身命,亦莫能及,故云第一希有功德也。又功德與福德,同乎異乎?此不能定說 同,亦不能定說異,何以故?福德專約福言,功德賅福慧言,福德約感來之果報言,功德約顯出之體用言,福德多就有為言,功德每就無為言,此所以不能定說同 也;然若修功德而著相,則功德成為福德,若修福德而不著相;則福德即是功德,此所以不能定說異也。

丁、結明實相

「世尊!是實相者,則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

是實相者,猶言此之謂實相,則是非相,言 不可誤會是說相;既名實相,又曰非相,正明其所說乃性耳。如來說,謂約性而說,名者假名;既是非相,何名實相,正以其是非相之故,乃約性而說,假名為實相 耳。意謂性不同相之虛妄,所以名之曰實相也。實字有二義:一、是質實義,質礙結實也,譬如杯中盛滿一物,甚為堅結,則有質有礙,再不能容受他物故。二、是 性體虛靈,正與質實相反,虛則非實,靈則非礙,故知實相之實,非質實,乃真實義也。真實者,明其非虛妄也。虛是假羲,妄是幻義,并非沒有,而是假有幻相之 義也,故知相是虛妄,性乃真實耳。性相是對待之名,而性明明非相,何以又名之曰相耶?須知佛經中一言一名,無不善巧,能使人藉此名言,可以從此達彼,不致 取著一方也。又須知正以性本非相,而又能現起一切相,空而不空,此性之所以為真實也。經文是故如來說名實相句,正顯此義也。

又佛經中常云:性體空寂,因防人誤會性體之空為空無,寂為枯寂,故復名性體為實相也。實者真實有之,非空無也,相者熾然顯現,非枯寂也,此即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寂照同時也。

又古德說實相之義,為無相無不相,此說甚 妙,性體本不是相,故曰無相;然雖不是相,而一切相皆緣性而起,故又曰無不相;雖性能現起一切相,而又與一切相仍然無涉,故曰無相,此明其即相離相也。性 固不是相,然不自起一念曰:不是相也,故曰無不相,此明其即不相(空)而離不相(空)也,總以明性體離念而已。無念則無所謂相不相,故念離則相不相一切皆 離矣。然此無相無不相,正性體之真實相狀也;故名之曰實相。絕對待,離四句,故是實相者,則是非相,一句,異常鋒利,不得少觸,觸著便喪失慧命,若人欲證 實相,當靜心於一切皆非上領會證入也。今說一方便,即於未起心動念時,精密觀照,苟一念起而偏於有,即呵之曰非也,或偏於無,亦呵之曰非也,乃至念亦有亦 無,念非有非無,皆以非字呵而遣之,當知念頭不起則已,起則於四句中,必有所著,今一切非之,便是離念之快刀利斧,金剛慧劍也。此是最妙觀門,至若出世法 之六度萬行,一一如法精進修行,而曾無芥蒂於其胸中,一一精進,不壞也;無不相也;而心中若無其事,不著也,無相也,而一切世間法,事來即應,事過便休, 雖應而能休,雖休而能應,所謂提得起,放得下,無論世出世法,少有所偏,皆以非字遣之,如是久久體會四句皆離之義趣行去,便能做到應時即是休時,休時即是 應時,自然空有二邊不著,合乎中道,而相不相、有無四句皆離矣。此又是最妙行門也。大論偈云:「一切實(破執無)一切非實(破執有),及一切實亦非實(色 即是空),一切非實非不實(空即是色),是名諸法之實相。」此言一切法,非隔別而不融也。所名實相者,顯此義也。

二、自慶廣勸

甲、自慶

「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難。

信者、信心不逆,深信不疑;解者、了解, 受者、領納,亦即領會,持者、奉持實行,受持二字,乃是合說,以明當解行並進而不退也;又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者,非謂前所得慧眼未曾得聞也,以心 中有一所得之慧眼,便於金剛般若──三空勝義,自生障礙,縱令得聞,亦必不能信解受持,則聞如不聞矣。即正說明有一所得慧眼,便是法執;今窺見世尊一切無 住而法執蕩盡,故得聞而信解受持也;不足為難,因長老生值佛世,又證漏盡羅漢,且解空第一,此其所以自慶也。非絕對不難,若絕對不難,則不得云昔來慧眼, 未曾得聞,亦不致涕淚悲泣,讚歎希有也。

乙、廣勸

「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則為第一希有!

來世:後五百歲,係指佛入滅後第五個五百 歲,即末法之初,而今已是第六個五百歲初矣,末法鬥諍堅固時期,入道甚難,蓋此時門庭之見甚深,宗派之爭至烈,世道人心險詐尤甚,鬥諍起於執著,分別,全 由我見作祟,今此經正對治此症良方也,而恰與人情相反,鬥諍堅固,必其人業重障深,於此深經,不但受持難,信解難,即得聞亦甚難,倘有無此三難者,非久植 善根,復能信解受持,則其三慧──聞思修──具足,末法之中有如是人,實非易事,故歎為第一希有,此亦長老勗勉末法學人之意耳。

三、兩離空有

甲,顯不著有

「何以故?此人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此正承上是人則為第一希有之所以然也。何以故?假設疑問詞也,即何故此人便是第一希有?答以四相皆無,即不著有也,末法眾生,具有般若根性,我法等執較薄,方能於五濁惡世中,得聞此法,超出常流,不生執著,信解受持,豈非第一希有耶!

乙、顯不著空

「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

所以者何?又是自問上文無字之所以然也, 我相下即自答自釋,意謂適所言無,非對有說無也,乃絕對之無,所謂四句皆無,亦即一空到底,乃能見到我本緣生幻有,當其現幻相時,即是非有,故曰:即是非 相,而此明其非於相外別取空也;即是非相,豈不是明離有復離空乎!如是、豈非并空亦空,人空、法空、空空,是為慧徹三空,故標顯不著空,若是圓融,便契實 相性體矣,豈非第一希有耶!

丙、雙離名佛

「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

何以故者:乃又問我人四相,即是非相,何 以便稱為第一希有?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正釋明其故也。此正與生信文中所云: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同一道理也。蓋離一切諸相,即離有離空,空有不 著,性相圓融,則名諸佛。名者實之賓,須知名亦但假施設,應亦不著,方可謂離一切諸相,而成正覺者。

四、如來印闡

甲、印闡希有

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

如是如是,重言之者,乃佛印長老上說之極 當,即所謂:我如是,汝亦如是,須善護持,此則以心印心之語也。驚者,乍然愕怪,呈現於色;怖者、惶惑不安,內心恐怖,畏者、怯退自阻,不敢取信向前;天 親論曰:「驚、謂懼此經典非正道行故;怖、謂不能斷疑故;畏、謂由於驚怖,不肯修學故。」智者疏曰:「初聞經不驚,次思義不怖,後修行不畏!」合論疏觀 之,不驚則無疑心,即是信,不疑懼其非正道而驚,是能信也;不怖則無難心,即是解,以次而思義,毫無疑難迷惑而生怖,是能解也;不畏則無退心,即是受持, 以不畏而精進不自阻,則肯修學,是能受持也。此人豈不甚為希有也。又天人未得人空,執著我人四相,聞人空、法空而驚,二乘雖無我人四相,已證人空,然未能 非卻無我人四相,而證法空,故聞說:法不應取,非法亦不應取,而怖;菩薩聞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乃不惟我法雙空,并俱空亦空,及應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 生,如是廣大長久而畏也。能不驚不怖不畏,已非天人、二乘、菩薩之驚怖畏,豈不希有哉!

傅大士頌曰:「如能發心者,應當了二邊,涅槃無有相,菩提離所緣,無乘及乘者,人法兩俱捐,欲達真如理,應當識本源。」

乙、約般若明

「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密,非第一波羅密,是名第一波羅密。

何以故句、統貫下文忍辱一科,第一波羅密 者,第一即指般若也;如來說者、表其是約性而說也,約性而說,故曰第一非第一,因性體空寂,那有此第一波羅密之相,故曰非也,然非者,明其性本非相,故不 應著相也,即復約性而說,故曰是名第一波羅密,因性體雖無相,而亦無不相,一切相皆緣性起,此第一波羅密亦是緣性而起者,不無第一之名相也,故曰是名,曰 是名者,明其相不離性,仍應會歸於性也;至何以不曰般若,而曰第一者,乃藉以闡明般若之重要,如前云: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 即是明白顯示般若乃第一,學佛人不可不信解受持,否則末由轉凡成聖,故世之怕談般若者,宜深思之!須知般若波羅密,稱為第一波羅密者,亦因般若為諸度之 母,諸度無般若,則不能破惑去執,何能轉凡成聖證法身而到彼岸耶?故諸度不能離般若;然般若亦不能離諸度而別有存在,故曰即非是名,蓋以明不可執般若為別 有其相,而般若不無領袖之假名也。又眾生之怕談般若者,皆因有分別法執,不達般若之真實義故。眾生驟聞般若第一義空,以為高而難行,故驚;又不明第一義空 之所以然,故怖;覺得與其學般若,不如學其他圓經圓法之妥,故畏。而世尊稱讚甚為希有者,以其能了知般若真實義而不驚不怖不畏故。波羅密,華言到彼岸,即 般若雖稱第一而非第一,是名也,無相無不相,即諸法之實相,達實相即到彼岸也

又般若為諸度母,是諸度為般若子,若無子 則無母可名,若無母亦無子可名,母子實互相助成,故般若與餘度,必須互相助成,豈可離乎?般若、空也,餘度、有也,今說般若與餘度不能離者,是令學人體會 空有本同時也。故不能離也;空有同時,所以當二邊不著,會歸中道也。尤有進者,以母子論,固應互相助成,然而子實從母所生,無母便無子,故互助之中,仍應 以母為主,六度亦然,餘五度無般若,不為波羅密,故餘五波羅密,實從第一波羅密而生,故於互助之中,亦仍以般若為主也。以般若為主者,以空為主也,以空為 主,所以雖不壞有,仍不應著有也;所以雖會歸中道,而中亦不著也;此佛菩薩所以以大空三昧為究竟,以無智無得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必能如此,然後可 以隨形六道,現百千億化身,雖一切法,熾然而生,而一心湛然,本無所生,此之謂大自在,此之謂大受用,能度一切苦厄者,端賴乎此,此是般若究竟義,學佛法 而不知般若,便不能入門,更不能究竟。何以故?非空之又空,必有所著,不著邊,便著中,尚何圓融之有,況大空三昧中,并圓融二字亦不可得,當知不可得,乃 得圓融也。何以故?絲毫有相,便不圓亦不融矣。尤有言者,般若者理也、智也,所謂觀門也;諸度者事也,境也,所謂行門也,於說第一波羅密後,更說餘度者, 所以明理事從來不離,觀行要當並進,而境智尤須雙冥之義也。

此科最要旨在闡明般若非離餘五度而別有, 而餘度皆是行門,可見般若雖明空義,而空義不能離實行,則般若之絕非偏空明矣。又餘五度,離般若則不為波羅密,因離般若必著相也,即不能達實相而到彼岸, 可見般若空義誠高,然非學不可,其重要如是,又豈可怕哉!此我佛大慈大悲垂示警策之至也!

丙、約餘度明

「須菩提!忍辱波羅密,如來說非忍辱波羅密,是名忍辱波羅密。

梵語──羼提,其義則為安忍,亦曰忍辱, 安忍是總名,忍辱是別名,忍者忍可,謂一心正受也,安者安住,謂其心不動也;辱者毀辱,謂無端受辱也,今先說總名之義,則別義自見,人必能忍,而後方能心 得安住不動,若有所動,便不成忍,故一言及忍,便含有安住不動之意在,吾輩學人,在在處處,時時刻刻,皆應心安不動,故無論行何事,遇何境,修何法,皆應 一心正受,約出世法言,凡修一種法,而能正受安住,即名為忍,如修諸法本不生觀,而得妄念不起,是其心已正受此法而安住不動矣。故名之曰無生法忍,亦名證 無生,或悟無生,證字是形容其忍可,悟字是形容其心安理得也。約世間法言亦然,如曰: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此即古人所謂堅忍,威武不屈非 謂頑強對抗,乃是身可殺,志不可奪之意也。志不可奪,便是心安不動,此即所謂忍辱也。此與富貴不淫,貧賤不移,皆表其心安於正,不為所動也。故曰堅忍。由 是觀之,可知安忍是統括一切之名。所謂無論行何事,遇何境,修何法,皆當正受安住是也。而忍辱則安辱中之一事也,故曰安忍是總,忍辱是別,要知凡舉忍辱為 言,是意在以偏概全,以別明總,何以故?世間最難忍者,莫過無端受辱,此尚須忍,其他可知矣。經文不曰忍辱,而曰忍辱波羅密,便是顯示忍辱時能行般若,何 以故?若無般若,不稱波羅密故,而能行般若,便能照性而離相,故曰:如來說非忍辱波羅密,是名忍辱波羅密也。

又六度般若外,餘五度中以忍辱為首,且以 忍辱最難離相,以此再闡明餘五度無般若不為波羅密之真實義也。正如下文所說,若行忍辱法,不離法相,則瞋恨生,瞋恨一生,則忍辱之功行破矣。般若為諸度 母,諸度乃般若子,雖諸法因緣生,仍以空為主,以空為主,雖不應壞有,仍不應著有,而行餘度,則空亦不著也。然後方可隨緣示現,化身百千億,雖一切法熾然 而生,而一心湛然,本無所生,必如此,方能安忍不動。忍辱波羅密,如以般若照見五蘊皆空,則忍辱亦必空,方始究竟也。又忍、即內心含容也,辱、乃外來橫逆 也。忍有三種:即生忍、法忍、無生法忍。夫行是行者,不見內有能忍所忍,不見外有能辱所辱,中間不見有杖,木相加等,方是三輪體空,一心清淨,乃謂深得無 生法忍也。此言忍波羅密者,是順俗諦之言,即生忍也;是順真諦之言,即法忍也;是名忍辱者,是說真俗不二,順中道第一義諦之言,即無生法忍也。意謂此人能 證此忍,方能聞是經於離相度生無住行施,深忍好樂,而得不驚不怖不畏,豈非甚為希有乎!

五、引證

甲、引本劫事證

「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瞋恨!

世尊以其夙世修菩薩行之事引證,歌利王, 譯義為惡王,昏君、殘暴之國主也,為南天竺富單那城之王,暴虐無道,故得此惡名;彼時菩薩為眾生故,在山坐禪,一日,王率釆女,野外山中遊覽,倦而少憩, 諸女採花,因至坐禪之所,菩薩為斷彼貪欲,而為說法,王忽仗劍尋至,怒責曰:將何幻術,誘我諸女,菩薩曰:我持淨戒,久無染心!王曰:汝得阿羅漢果不? 曰:不得!曰:汝得不還果不?曰:不得!曰:汝今年少,既未得果,則具有貪欲,云何觀我女人?答曰:雖末斷貪欲結,然心實無貪!曰:仙人服氣食果者,見色 尚貪,況此盛年?答曰,見色不貪,不由服氣食果,皆由繫念無常不淨!曰:輕他誹謗,云何得名持戒?答曰:有妒為謗,無妒非謗!王曰:云何名戒?曰:忍名為 戒!王即以劍斷其手足耳鼻,曰:忍否?答曰:假使大王分我殘質,猶如微塵,我終能忍,不起瞋念!群臣爭諫,王怒不息,時四天王雨金剛砂,王見恐怖,長跪懺 謝!菩薩發願,若我實無瞋念,令我此身平復如故!作是誓已,身即還復,更發願言:我於來世先度大王,是故我今成佛,先度憍陳如,蓋此王乃憍陳如之前身也。 觀此當知忍辱必須空四相,否則其忍必難徹底,微存四相,必起瞋恨,由是益明餘五度不能離般若也;離般若則不成波羅密也,般若智照,內不見能忍,而無我相, 外不見所辱,而無人相,菩薩坐禪,本期證道以度眾生,今則任人節節支割分解,是并此事而忘懷,置生死於度外,故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此因菩薩具有般若正 智,通達一真法界,一真法界中,那有人我生佛生死等一切對待之相,故能四相皆空,萬念俱寂,何有忍辱,然後始能徹忍此割截之奇辱巨劍也。故知一切行門,非 仗般若不能成就矣。且修行無上菩提,以大慈大悲為根本,則必離人我分別之相,使其心一念不生,安住不動,方得恩怨平等,成就大慈悲定,縱遇極大逆境惡緣, 不生瞋恨,乃得普度眾生,滿菩提願也。五濁眾生剛愎難馴,設非修忍行,將何度生而不退乎!此世尊即忍度,發明離相者,正恐說無憑據,乃自引昔事而證成也。 蓋人平時可以勉強,若至生死大離,不能絲毫假借,故曰:我於爾時無我等四相者,此正:燕雀不處巢,無以畜眾雛,如來不示行,無以度眾生也。

乙、引多生事證

「須菩提!又念過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過去係指歌利王以前事,仙人非專指外道, 乃通指修行人,故佛亦稱金仙也。於爾所世,即謂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時代,所謂忍辱,不必如為歌利王割截事,而統言能安於忍,須知能安於忍,便應無四相,要無 四相,便須修般若離相法門方可,且眾生之為眾生,因有貪瞋癡三毒,而般若治癡也;捨則治貪,忍則治瞋,惟三毒之病根甚深,非多多修捨,貪何能破,非久久修 忍,瞋豈易除,然而若非精修般若,具足三空之智,以去其著相分別之愚癡,則捨、忍、亦終不能成,而戒、進、定、三度,亦有名而無實矣。故金剛般若獨舉捨、 忍、以明離相;使知著相、便三毒生,故當離相,捨、忍,以拔除之耳。

丙、結應離相發心

子、離相發心

「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前既引證已畢,至此結勸云:菩薩當如我上 來離相發菩提心,亦必須修此離相之行也。是故、係承上起下之詞,離一切相,則所有我人眾生壽者,法與非法等等對待一切之相,無不皆離;應者,決定之詞,明 其非離盡不可也。離一切相,發無上正等覺心者、亦即結答經初所言,發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等義。何以故?應離一切相發心者,即所以降伏其住相之 心,亦方能如是安住而無著也。又令度無度相,亦必應離一切相,然後所發者,方為廣大菩提心也。何以故?菩提者,覺也,平等也,慈悲也,若稍有著相,有分 別,便非覺,其心則違平等慈悲,違一真法界,故發菩提心者,應無所住。由是故知應決定離一切相,方為發廣大菩提心也。亦方能度盡眾生入無餘涅槃而不退耳。

丑、不住六塵生心

「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則為非住。

此言不應住著六塵境界生心,但因心生則種 種法生,所謂:心本無生因境有!以故生心即妄,動念即乖,惟是既因境有,擺脫不易;蓋住塵生心,乃眾生無始來之積習,而欲了生脫死,必須背塵合覺,便應生 無所住心,要生無所住心,須明一切法因緣生而非實,畢竟空,不應貪著,不貪著、則一切相即離矣。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乃為令本具之自性清淨心現 前,非謂沉空滯寂,令心不起。總之:生無所住心,是離一切相之真詮,更不應於無所住外生心,否則:心即有住,有住則生又成非矣。唐永嘉玄覺禪師頌云:「恰 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無心恰恰用,常用恰恰無。」此頌第一句生心也,有也,照也;第二句無所住也、空也,遮也;合而觀之,便是生無所住心,亦即是空有相 即,遮照同時;第三句即無住而生心也,所謂即遮而照,即空而有;第四句即生心而無住也,所謂即照而遮,即有而空;合三四句觀之,則是遮、照、空、有、無住 生心俱不可說,而又恰恰是生無所住心,此即存冥自在之意;當知生無住心,即是生清淨心,即是生實相也。如是離一切相生心,方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也。 若心有住者、正明若於無所住外生心,則生心便有所住矣。住者、取著之意,若於無所住外生心,便是其心有取,取則著相,故曰:則為非住,亦即謂住則為非也。 何以故?住便著相,苟無論著空著有,均與離一切相之清淨心違背、故非也。須知一有住著,即屬虛妄之幻識,而非無住之真心也。此正明有住即乖法體,而非無住 實相之理,故古德云:「卻物為上,逐物為下,瞥起微情,即落地上。」楞嚴云:「若能轉物,即同如來。」因是、當知發心時,便應離一切相而無所住,方為發菩 提心,非以發菩提心後,始降伏其住相也。無所住,則心空而寂,生其心,則心朗而照,寂照同時,則定慧平等矣。發心、生心,皆謂起心動念時也,心無所住,菩 提心,真心也。住塵生心,妄心也,此示學人當於心源上領會觀照用功也。眾生由無始未達一真法界故,名曰不覺,亦名根本無明,以無明不覺故,遂爾動念,念 起,便於心中顯現能所對待之相,於是、人我等等分別計較,從此繁興,愈著愈迷,愈迷愈著,此起惑造業受報之由,亦即成凡之由,知此,則知成聖別無他路,唯 有離相息念,以除其人我等分別計較而已,何以故?就地跌倒,須就地爬起故,簡言之,著相,則背覺合塵,是成凡之由,離相則背塵合覺,乃成聖之路,故一切學 人,於起心動念時,便應在離相上切實用功,斷不容忽!

又吾人既知起念即妄,但佛又何教人念佛 乎?須知真如之性,本無念故,但因凡夫染念不停,不得已故借念佛之淨念,治其住塵之妄念,蓋念佛之念,雖非真如之本體,卻是趣向真如之妙用,何以故?真如 是清淨心,念佛是清淨念,同是清淨,得相應故,所以念佛之念,念念不已,能至無念,故曰勝方便;但若念佛,不知離相,必住六塵,心有塵擾,豈能一心,故莫 若離相與求生,合而修之,念佛、生心也;離相、無所住也;此心雖空空洞洞,卻提起一句佛號,正是生無所住心也,換言之,離相是并離非法相,求生原為證無 生,念佛與般若同修,庶不偏空與著有之病,此為千妥萬當之法也。

寅、不應住相布施

「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應如是布施!

菩薩心者,發上求下化之菩提心也,既發大 心,便非沉空滯寂可知,乃是發廣行六度之心也,非謂連行六度之心不應發耳,祇在不應住六塵,正為廣行六度,因一有住,其心便已為境所轉,則布施等功行,必 不能圓滿矣。故曰:不應住色布施!佛又恐人誤解不應住有而住空,故又曰: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應如是布施。以使知空有兩不住也。菩薩者何?因其發菩提心, 發菩提心所為何事?為利益一切眾生,既為利益一切眾生而發心。便應如是不住相布施,方能攝受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并將如是之法布施一切眾生,令皆得如是福慧 雙修,展轉利益,使咸知離一切諸相而修六度,以成菩薩成佛,庶獲真實利益也。不住色布施者,能施空也;為利益眾生者、即受施空也。應如是布施者,逆指上文 不住之義也,內則不住有我,外亦不住有人,而中間不住可施之物,即施物空也;則三輪俱空,真可謂無住行施矣。亦正明菩薩行施不應住者,原為利益眾生也。設 或稍有所住,則是人我未忘,而與眾生結憎愛緣矣。恩怨纏綿,百劫千生輪迴生死,何能解脫,以故應當行施無住也。

又本經初但令度所有一切眾生,而不言自度,而此處亦但說為利益一切眾生,而不言自利者,大有深意,蓋眾生之所以成眾生,由於執我著相,故發心修行,祇應存度他之心,利眾之願,便是破自無始來執我著相之病,此正轉凡成聖之要門也,亦即自度自利之妙法也。

卯、別明不住人法

「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則非眾生。

如來說者、約性而說也,性本空有同時,而 一切諸相,一切眾生,皆不離此同體之性,亦皆是此同體之性之所現,故莫不有即空,蓋一切諸相,皆因緣生,一切眾生,即是眾緣聚會而假現有相,所以云:緣聚 則生,緣散便滅,故曰:即非!亦令不可認假作真,堅執取著而起種種煩惱,起惑造業,長淪生死也。又此正說明由眾緣所幻現之諸相即非諸相;亦復正說明由五蘊 眾法假合而後有生,則非眾生;若詳言之,諸相、相狀,謂有生之類之相狀也,相字,不特指外形之狀況言,兼指內心之狀況言,有生之類,如經初所言,若卵生、 胎生、濕生,化生、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是也。無色一類,但無業果色耳,仍有定果所現之微妙色身,為有色界以下,目力所不能見,故曰無 色,若佛眼、菩薩法眼、羅漢慧眼,皆能見之,世尊示入涅槃時,無色界天人,淚下如雨,若無色身,云何淚下!如是種種有生之類,其色心相狀,差別不一,故曰 諸相。再細別之,每一類中,相狀亦不一,如外形之肥瘦美醜,內心之善惡智愚,推之,如行願品所言,種種壽量,意行,威儀,千差萬別,何可算計,故曰一切 也;然而如是一切諸相,在俗眼觀之,宛然現有之時;而道眼觀之,則知其莫非色受想行識五蘊之所假合,變現出種種有生之相耳。除五蘊變現外,實無種種差別之 相可得,故曰:一切諸相,即是非相,此明生空之義也,此是約有生之相狀,當下即空,生即無生言,故曰生空。眾生者,眾即五蘊眾,由五蘊眾法假合,而後有 生,故曰眾生;而四生六道之眾生,莫非由此五蘊法假合而生,故曰:一切眾生。普通所說眾生之義,皆是指千差萬別,眾多生類而言,此乃一切眾生之義,非眾生 二字之本義,所謂五蘊假合,當知不但有生之類,是由五蘊法和合,假現生相,本來無實,即五蘊眾法之本身,亦由其他眾法和合,假現成此幻相,亦本非實,然則 不但五蘊之眾,本來非眾,如是即假合成五蘊之其他眾法,當亦復眾而非眾,則生本無生,豈不洞然,故曰:一切眾生,則非眾生,此明法空之義也;此約五蘊眾 法,當體即空言,故曰法空。但一言及法,便攝非法,若執非法,亦是法執故,故一言及離法相,并應離非法相,如是則并空亦空矣。生空、法空、空空,具此三空 之智,名為金剛般若也。所以發大心者,不但要明生空法空之義,以離我、法、二相,方能破此障蔽,跳出牢籠,并須兼明空空之義,以離非法相,方不沉空滯寂, 方能利益一切眾生也。又五蘊法之本身,既亦是由其他眾法之變現,可見五蘊乃是假法,然則由五蘊變現之一切諸相,豈非假法中之假法,其為有即非有也明矣。故 曰: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則此二句,亦是明法空義也。若知得一切眾生之五蘊色身,皆是四大之所聚合,業力之所執持,清淨心中皆無此物,由此可悟約五蘊變現 言,固相相不同,而約自性清淨心言,則無異,無相,然則豈可昧同體之真性,執幻生之眾相,分別我人眾生耶!故曰:一切眾生,則非眾生,則此二句,又是明生 空之義也,合上說則相即非相,是正明生空兼明法空,生即非生,亦正明法空兼明生空之義也;又相者、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也,四相不一,故曰諸相,無 論取著身相,法相,非法相,皆為著我、人、眾生、壽者、故曰一切也,而身相是五蘊假合,五蘊自己無實,若法與非法,更是假名,然而不無假名、無實之諸相 也,故曰一切諸相,即是非相,此明生空,法空、空空、三空之義也,一切眾生,眾而無眾,生本無生,生空、法空,但既為五蘊法假合現起,不無眾生之幻相也, 故曰一切眾生,則非眾生,此亦說明三空之義也。故行施應明三輪體空,而不著相,方名波羅密也。

六、明說真實

甲、正明真實

「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

上來所說均為真而不妄,實而非虛,既真而實,因其皆是如我自證者說如語也,語語決不欺誑,語語皆與自證者不差異也。而舉如來為言者,亦正明語語皆從我佛性海流出,真實不虛誑,如是不異也。

乙、明說真實

「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

此科或有人疑,何以如來忽又說有所得法, 但須深味下文,當知下文此法二字,正指所得之法,其法卻是無實無虛,無實無虛者,形容性德之詞也。如是可知所得法,正謂如來乃為證得無實無虛之性耳。豈謂 別有所得耶!況所謂無實者,正明雖得而實無所得;所謂無虛者,亦正明以無所得故而得證性耳。又無實無虛,即無相無不相之實相也。所謂:寂照、空有、等等, 皆無實無虛之體用已耳。約寂照同時,寂則無實,照則非虛;又所謂真空則無實,妙有則非虛,真空不空則非虛,妙有非有則無實;不但如來如是,約凡夫妄心言, 亦復無實無虛也;覓心了不可得,豈非無實乎?介爾一念,具十法界,豈非無虛乎?由是可知凡聖同體,但因凡夫執實,而不知無實,故不能成聖;小乘執虛,而不 悟無虛,故不能成菩薩;一類菩薩能無實無虛矣,復不能虛實俱無,故不能成如來,世尊言此無實無虛,亦正明前文所說真語,真語皆如所證,其為不誑語不異語者 無疑矣。而此兩無字,尤應徹底作觀,須虛實俱遣,方不著空執有,證入三空勝義,徹證性德也。簡言之;無實者、如來證第一義,一切法本性無生,無生故,不曾 是有也;無虛者、既無生,豈有滅,是故非虛,虛實二境,皆不可得,於何而見其有為,於何而見其無為哉!

丙、喻住法之過

「須菩提!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則無所見。

此言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則尚有六度 之相當情,當情則非虛而執實,執實則心住於法矣。住法即如人入闇,闇則一無所見,仍在無明殼中,豈但性光不能顯發而已。永嘉云:「住相布施生天福,猶如仰 箭射虛空,勢力盡,箭還墮,招得來生不如意!」因不知觀空,必隨境轉,生天之後,又將墮落也。又入闇喻背覺,既有法執,故背覺也。覺者,明義,背覺則無 明,無明則闇,故曰入闇,無明未破,雖學大乘行布施,祇是盲修,必生重障,故以入闇無所見譬之。

丁、喻不住之功

「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

此喻無住之功也,蓋住則被境牽纏,不住則 能轉物,而方能蕩除三執,徹證三空耳。所謂:寸絲不挂,萬里無雲,撥開關□子,親見本來人,是也。又此亦明已知法無實,故不住著,則布施功德,便能無虛, 合上正是闡發無實無虛之義者,使知菩薩既不應捨六度之事不為而落虛,亦不應有六度之相當情而執實也。有目、喻道眼;日光、喻佛智,并指本經,以般若乃佛之 大智光明義故;見、喻見性;種種色、喻性具之恒沙功德。蓋謂住法布施,則因執生障,何能悟見本性,若心不住法,而勤行布施,是其人道眼明徹,空有雙離,虛 實俱遣,游於正覺佛日光輝之中,正智既開,能破無明;故曰:日光明照,無明分分破,便分分現起過恒河沙數性淨功德,故曰:見種種色,又可謂見種種法之差別 事相及法性也。又世有想得好果報,而又不肯布施,癡人也;亦有於根塵一無所住,而亦不行布施,所謂獨善其身者,逍遙物外,亦殊不惡,但以佛法衡之,則是住 於非法,亦同入闇無所見也。

戊、結成受持此經功德

「須菩提!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則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

當來,通指佛後,且以回映前文後五百歲之 言,受者、領納義趣,即是解也;持者、修持,謂如法而行;又執持也,謂服膺不失;如法而行,則必利益一切眾生,以行布施;故此中雖未明言廣為人說,而其意 已攝在內矣。又受、屬思慧,持、屬修慧,讀誦則屬聞慧;對文為讀,憶念為誦,能受持讀誦是經,受持則是般若智開,讀誦則是熏習勝解,利益眾生為功,長養菩 提為德,功德二字,指自度度他,紹隆佛種言也。是人功德,惟佛智慧,悉知悉見,餘無能窮者,無量無邊者、無量約豎言、歷萬劫而常恒故;無邊約橫言,周法界 而無際故,此乃諸佛菩薩法身常住、妙應無方境界;又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者,亦正回映前文,當知是人甚為希有,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等義;皆得 者,言無論僧俗男女,凡能受持讀誦此經,無不如是成就也;如是受持讀誦,便得悟自心性,無實無虛,遠離二邊,則般若智開,證入實相,與佛心心相印,故曰悉 知,光光相照,故曰悉見;又言悉知者,乃佛三達(在羅漢謂三明,在佛謂之三達,即天眼、宿命、漏盡也;天眼知未來之生死因果,宿命知過去之生死因果,漏盡 知現在之煩惱而斷盡之,知之而明謂之明,知之而窮盡謂之達。)洞照,悉見者、乃佛五眼圓觀也。

【書籍目錄】
第1頁:自序 第2頁:引言
第3頁:釋經題 第4頁:釋人題
第5頁:釋經文 第6頁:法會因由分第一
第7頁:善現啟請分第二 第8頁:大乘正宗分第三
第9頁:妙行無住分第四 第10頁:如理實見分第五
第11頁:正信希有分第六 第12頁:無得無說分第七
第13頁:依法出生分第八 第14頁:一相無相分第九
第15頁:莊嚴淨土分第十 第16頁:無為福勝分第十一
第17頁: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第18頁: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第19頁:離相寂滅分第十四 第20頁:持經功德分第十五
第21頁:能淨業障分第十六 第22頁:究竟無我分第十七
第23頁:一體同觀分第十八 第24頁: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第25頁:離色離相分第二十 第26頁:非說所說分第二十一
第27頁:無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第28頁:淨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第29頁:福德無比分第二十四 第30頁:化無所化分第二十五
第31頁: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第32頁:無斷無滅分第二十七
第33頁:不受不貪分第二十八 第34頁:威儀寂靜分第二十九
第35頁:一合理相分第三十 第36頁:知見不生分第三十一
第37頁: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第38頁:重再版剩語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