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禪門 聖嚴法師著

禪門 聖嚴法師著

理性與感性

[日期:2010-07-21]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聖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在進入主題之前,首先請問各位:有多少人認為自己是屬於感性的?有多少人認為自己是屬於理性的?或是介於兩者之間的?不管是理性或感性,兩者都是對的,可是,嚴格說起來,真正的理性可以說是不存在的。
  
  現在讓我們來瞭解佛教常講的「有情眾生」是什麼?
  
  「有情」這兩個字是帶有情緒性和有感情的,「有情眾生」可以說是感性的,是以自我為中心和執著於自我的。凡事存有「自我」和「執著」,請問:「這是屬於客觀或主觀?」(臺下答:主觀)既然是主觀,請問:「這還屬於理性嗎?」(臺下答:不是)所以,純粹的理性是一般人辦不到的。從這裡,我們可以說,一般人都是屬於感性的,不過感性中也有差別,有的人是非常情緒化,有些人則非常有愛心。
  
  一、真正的愛不存主觀
  
  一般來講,有愛心是屬於感性的,愛心是以自己來愛所有的人。問題是很多人的愛心是追求、是佔有,追求並佔有自己所要的和自己所愛的。就像童話中的狼要吃兔時,牠會講:「我很愛你,所以我要把你吃下去。」一般人所講的愛都是佔有性的愛,而不是奉獻性的愛,真正的愛是沒有條件,不以自我為主,不以主觀來愛,這才能說是感性的愛,也就是佛教講的慈悲的感性。
  
  用感情來處理自己或他人的事,都是屬於感性的,很多人動不動就生氣,生氣以後又後悔,想不懂自己為什麼要生氣,但是在生氣的時候又不能不生氣,請問:「這樣算是理性還是感性?」(臺下答:感性)如果是感性,後悔的時候是屬於感性還是理性?如果說後悔的時候是屬於理性,可惜後悔往往也是不正確的。
  
  一般來講,用道理或理智來處理事情,可以說是屬於比較理性的。但這也不是絕對正確,因為每一個人的理智,都不一樣,以美國總統為例,布希和剛當選的柯林頓,他們的理智,何者是對?何者是錯?結果多數人贊成柯林頓的政治理念,他的理智可以算是比較對的。
  
  問題是:多數人的理智和少數人的理智,有錢人的理智和窮人的理智,有權人的理智和沒權人的理智,都有問題,到底那一種人的理智才是真正的理性呢?
  
  由此來看,理性也是有問題的。眾生的理性如同胳膊往內彎,把好的和有利的往自己身上攬;手指伸長往外指,把壞的和要負的責任往他人身上推。俗語:「人不自私,天誅地滅。」從佛法的觀點來看,人都是在自私的情況下生活,理性從那兒來呢?
  
  二、有情眾生皆自私
  
  人既然是有情眾生之一,自然是屬於感性的,只是含有感性的成分有多有少而已。有的人對自己自私,有的對自己的家庭自私,有的為自己的事業或自己的團體而自私,可知自私的範圍也有大有小。就像目前正在極力提倡的環保運動,這也是為了保護整個地球,保護人類居住的環境,一般而言,這是為了公共的利益,但也不能不算是為了全體人類的利益而自私。
  
  前兩天有一位記者先生來東初禪寺訪問我,提到感恩節即將來臨,我們應該對人類感謝什麼恩典?我覺得美國的感恩節真有意思,早期的移民在這塊土地上的冬季,到處是冰天雪地,沒有東西可吃,上帝非常慈悲,送他們火雞吃,為了感謝上帝,直到現在,每年感恩節,就家家戶戶大吃火雞大餐。這種自私的行為,那能算是感恩!
  
  一件事情,剛開始的時候都是好的,原意也不自私,慢慢地,習久成弊,變成了自私。如果不聽佛法,不知道自私的意思是什麼,也就不知道自私是不對的了。如果人人都自私,還有誰能佔便宜?就像美東的紐澤西州,有座大西洋城賭城,遊客帶錢到賭城,都想碰碰運氣,都想贏錢,職業賭徒更是以贏錢為工作,如果每個人都想贏錢,又有誰是輸家呢?
  
  三、理性是以大多數人為考量
  
  所謂「理性」,就是多為他人著想,多站在客觀的立場設想,多為大眾的利益設想。夫妻、朋友之間,也是如此。夫妻之間,如果先生只為自己設想而不管太太,或者太太只顧自己的立場而忽視了先生的立場,這些都是不理性的。反過來說,凡事先生要考慮到太太,太太也要考慮到先生,這就屬於感性中的理性,是理想的眷屬。
  
  感性未必是全然不好,但也未必是好的,如果是自私的感性,就會自害害人;如果是關懷和寬恕的感性,則能自利利人。
  
  有些人跟我講:「生意人不能信佛教。」我問他們為什麼?他們說:「信了佛教以後就不能說謊。生意人如果不說謊,生意自然做不好,也賺不到錢。」例如:過去在中國大陸,很多生意人在自家的店門口寫著「童叟無欺」或「貨真價實」,目前的臺灣商店門前,常可看到「虧本大拍賣」、「買一送一大拍賣」的字樣,其實掛上這種字樣的,已經在說謊了。
  
  是不是做生意的人非說謊不可呢?有時說小小的謊也很有用的,不但能利益自己,還能利益他人,譬如一樣東西原價十塊錢,生意人卻告訴顧客說:「這樣東西本錢十二塊,老主顧了,算你本錢好了。」買的人心想:「嗯!這個人真夠朋友,照原價賣給我。」因而歡喜地買下自己需要的東西。
  
  類似這種的說謊,原本人家不買東西,現在買了,自己也賺了兩塊錢。但是這種說謊只適合於小生意,大生意就行不通了;做大生意的人,只要說一次謊,或者開出一次空頭支票,信用就完了。再如賣瓜的說瓜甜,除非賣瓜的人自己試過,否則瓜甜不甜他只能憑經驗估計,不能萬無一失。到底做生意時說謊的行為正不正確?站在佛教徒的立場來看,說謊是錯的。
  
  最近聽人說起紐約的佛青會會長吳本達居士,跟朋友談起自己的生意經時,他總是說他做生意絕對以佛法的觀念為立場,以佛教徒應有的態度來做生意,因此大家很相信他,信用非常好,生意自然越做越大,現在他常現身說法,告訴人家做生意要信仰佛教、深信因果。
  
  四、穩定性格要靠正確的修行
  
  害人的感性就是有心欺騙他人,蓄意使人上當,或者自己的性格不穩。性格不穩的人,經常會發脾氣,而發了脾氣之後又常常後悔。有的人生氣時就去拜佛,可是拜完佛,看到人又發脾氣,發了脾氣再拜佛。我經常遇到這種人,他們告訴我:「師父,我信了佛,知道不應該發脾氣,不應該跟人爭吵,可是,還是發脾氣,還是罵人。」
  
  最近我到中西部去訪問,有一位攻讀博士學位的留學生告訴我說:「師父,很奇怪呀!我不能念經,只要上午念經,下午一定跟我太太吵架。」我說:「這不對呀!你念了經以後,應該有慈悲心才對呀怎麼還會跟太太吵架呢?」
  
  他說:「師父,我念經的時候就是希望下次不要吵架,結果念完以後準會吵架,我怕發生的事,準會發生。」我說:「你一定不會念經,你是不是一邊念經,一邊想下午不要吵架,不要發脾氣,你如果用這種心態念經,你本身的心情,已經在波動了,這樣念完經,火氣自然就來了,就會吵架。」
  
  他的太太在旁聽了說:「師父,我先生就是不聽我的,我叫他念經的時候身心要放鬆,他就是不聽!」
  
  我告訴他說:「我現在告訴你,你以後誦經時要心平氣和地誦,如果氣急敗壞地誦念修行,怎會避免情緒化呢?」
  
  上面這個例子,不是菩薩不靈,也不是沒有感應,而是本身不會修行,修行的態度有問題,這個留學生以感性來誦經,以感性來修行,修行的結果還是感性的。
  
  人的情緒是需要調劑的,學佛是一種修養,能夠使我們心平氣和,心平氣和以後,自然而然地,理性便會勝於感性。如果時時刻刻為了某種目的而修行,一心只想快點達到目的,這會引生感性的情緒問題。
  
  五、在動中轉感性為理性
  
  念佛誦經是有用的,但並不是念了佛,誦了經,就一定會變得比較理性。現在我傳授幾點轉感性為理性的方法:
  
  (一)第一個原則──把心收回來
  
  把自己的注意力從外面收回來,不要把注意力注意對方,不要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接觸到的事象上面。然後,注意自己的呼吸,想想看:當自己生氣時,或者情緒激動時,是怎麼呼吸的?是不是氣急敗壞?因為心情和氣息是息息相關的。
  
  (二)第二個原則──用心想
  
  把注意力放在呼吸的感覺,再用心想一想自己的心在想什麼?若能想到,現在的自己在想什麼,則剛才那個叫你生氣或不如意的念頭,就已中斷,不會再讓你生氣下去了。
  
  (三)第三個原則──把眼睛閉起來
  
  當你生氣時,甚至握起拳頭準備揍人之際,趕快把眼睛閉起來注意呼吸,也許剛才跟你吵架的人還在氣頭上,還在衝著你罵個不停,這個時候,你閉起眼睛告訴你自己:「等一下再來,等一下再奉陪。」對方看你閉目不理,以為你發病了,或者以為你已認輸了,他也不會有更激烈的動作了。
  
  「深呼吸」和「注意呼吸」不同,光做深呼吸還是會緊張的,注意呼吸就不一樣了,注意呼吸之後,你就發現心情會隨著呼吸的出入而平靜下來。
  
  六、在靜中調和情緒
  
  以上是平常遇到情緒不穩定時的處理方法,是在動態中使用的。下面我再介紹各位在靜態中如何調和自己的情緒,也就是在靜中使情緒平衡的方法。請各位:
  
  把眼睛閉起來。
  
  把頭部和臉部的肌肉放鬆。
  
  把肩膀也放鬆。
  
  把身體的重量靠在椅背上。使身體的重心置於臀部與坐墊之間。
  
  把身體上有感覺的部位都放鬆。
  
  眼球不要動,眼球不用力,才是最放鬆的,把頭腦中所有的東西統統放下來。
  
  如此靜坐二、三分鐘之後,請各位把眼睛睜開,這是一種休息,一種頭腦和肌肉的休息,經過了休息之後,我們可以發現連自己的情緒也跟著放鬆了。
  
  佛法強調解行並重,很多人雖然懂得很多的道理,但是不能實修實證,光知道這些道理而沒有實際去做,還是不夠的。
  
  凡事斤斤計較,或拿自以為是的標準的尺寸來衡量他人、要求他人,看起來好像是屬於理性的,但卻是很痛苦的感性態度。譬如:有些學佛的朋友,懂得一些戒律的常識,也知道佛教徒應該怎麼做,然後拿著戒律的尺寸來評斷出家人,事實上,人家把戒律放在心中,而你拿著戒律的尺碼放在口頭,只是自尋煩惱而已。
  
  雖然如此,理性還是有好處的,有理性的人,能事理分明,能有冷靜的頭腦來處理人及事的問題。
  
  事和理要分明,有些人只懂理不懂事,不通人情世故,以致弄成灰頭土臉,所以我們也常聽人家講:「你這個人怎麼這麼不懂事呢?」事和理性往往是不能夠相應的;你也許可以說得很有道理,但是真正去做的時候,又不一定能做得那麼好。臺灣有一位教授是教經營管理學的權威,故被一家企業公司聘為總經理,結果在上任不到半年就辭職不幹了,他的心得是:「我只適合教管理,並不適合做管理。」所以現代的科學家要講經驗科學。至於理論科學,只有可能性,不能說一定會成功。
  
  在佛法來講,事與理是要分清楚的,事是事──事有時不是用嘴巴能夠講得通;理是理──理由或觀念是能夠用語言說得通的。當你看事的時候,就不一定非要用理來做要求不可,事在基本上應該是合理的,但是在事情發生的時候,運用之妙,存於一心,若用已經決定的現成理論來做標準,就可能行不通了。
  
  七、事理分明,拔箭為喻
  
  關於這點,佛經中有一個例子:在佛世的印度當時,有六十幾種學派,對於宇宙人生,每一個學派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說法。佛的一位弟子就去問佛:「人生宇宙的起源是什麼?」佛回答說:「我不告訴你這些,我只告訴你一個譬喻:若有一個人在戰場上中了一支箭,這支箭還帶著毒,我現在問你,你要先研究這支箭從那個方向射來?或先研究這支箭是什麼人射的?或問這支箭是什麼人做的?這支箭的毒,究竟是怎樣淬上箭簇的?或者你是趕快把箭拔出來,先救人要緊呢?」佛的弟子答:「當然是要先拔箭救人。」
  
  由這例子,我們可以知道,佛法是講求實際的,是主張以解決眼前的緊急問題為原則,而不必講太多不切實際的理論。因此,處理事情的時候,就是處理事情,可是,處理事情的背後,一定有其原理,處理事情的原理,未必就是邏輯的口頭思辯的理論,而是一種自然的規律,是人人都希望的這個樣子。釋迦牟尼佛講這個中毒箭的譬喻,本身就是理。
  
  「戒」是不應該做的事,不可以做;應該做的事,不可不做。「定」是想要做的事,必須以冷靜的頭腦來做,能夠達到不做的目的也需要冷靜。有的人明明知道不應該做的事,卻偏偏去做,這就是頭腦不冷靜;修定的起碼工夫,是使人達到穩定情緒的目的。譬如:每天早上起來能夠拜佛、念佛、打坐,都有助於情緒的平穩。
  
  信心也非常重要,信什麼呢?例如:信仰觀世音,早上起來拜了觀世音菩薩,相信出門的時候菩薩會保佑你,心裡就不會慌張,不會恐懼,心情就比較平穩。自信心重要,宗教的信心更重要,這種信心能夠幫助我們,安定我們的心。信仰是感性的,卻有理性的功能。
  
  八、感性和理性必須調和
  
  講到「感性和理性必須調和」,請問各位:「水火相不相容?」(臺下答:不相容)其實,常識的水火不相容,未必是真理,水需要火,火也需要水,這叫「水火相濟」,這是正常的現象,如果水還是水,火還是火,不相調節,我們的生活就要面臨絕路了,請問:如果都是火,好不好?
  
  同樣的道理,如果都是水,好嗎?應該是彼此互相調節,才是和諧有用。「乾坤」和「陰陽」,是相攝或相剋呢?感性和理性是相攝或相剋呢?所以從人的立場來講,慈悲是感性,智慧是理性。同樣的,對一位大修行人來講,當他有智慧功能表現於外的時候,一定有慈悲的行為利益眾生,當他知道什麼是慈悲的時候,他也一定是一位有智慧的人。因此感性和理性,一定是互為表裡,互相調和。
  
  佛法不離世法,常聽有人對我說:「師父啊!我是俗人,說俗話,做俗事,只怕您會笑。」我說:「如果世間沒有俗事,沒有俗法,我還能做什麼事啊!」所以,出家人看到所有的俗事,全是出家人應該關懷的事,只不過出家人是用佛法來安慰、來疏導世間的俗人俗事。(一九九二年十一月十三日聖嚴法師講於紐約臺灣會館)
【書籍目錄】
第1頁:自序 第2頁:虛與實
第3頁:慈悲與智慧 第4頁:自私與無我
第5頁:自我與無我 第6頁:理性與感性
第7頁:人生觀的層次 第8頁:安心之道
第9頁:清明心的重要 第10頁:心靈環保
第11頁:話夢人生 第12頁:生命與死亡、學問與生活
第13頁:照顧自己,關懷他人 第14頁:談生涯規畫─立足點與方向感
第15頁:淨化人生的責任、權利、義務 第16頁:二十一世紀的佛教徒
第17頁:讀經與修行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