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法海釋疑 妙蓮老和尚開示

法海釋疑 妙蓮老和尚開示

居塵學道

[日期:2010-08-17]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妙蓮老和尚開示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居塵學道
  
  問:唉!我非常用心栽培我的兒女,可是兒女偏偏都很壞,不孝順、不聽話。為什麼我會生個不孝順的孩子?
  
  答:要想兒女孝順你,自己要先以身作則孝順父母。生個不孝順的孩子,要反省自己有沒有孝順父母?你沒有好因,那能得好報?做了佛弟子要覺悟、要正思惟、要痛改前非,懺悔以往對父母的不孝。聞到佛法覺悟了,自己先好好奉行孝順之道。
  
  更要明白,一家人都是有因緣才來聚會,並非無故而來,每個人都是來受報的。所以說:「兒女本是債,討債還債,無債不來」,兒女進了你家的門只有兩件 事:不是來討債就是還債。不過通常是討債的多,還債的少。來還債的當然是孝順的兒女;若生個討債鬼,因你前世欠他的多,今生就要多施他一點才能還債。那是 你自招的,恨他做什麼?你欠人錢當然要還債,還了就沒事,不必那麼苦惱。前生沒有修福修慧,今世想要大富大貴,兒女都是那樣虎父生虎子,沒有因怎會有果 呢?
  
  當然人都會往好的地方想,希望自己的兒女能當總統、做大官;想是這樣想,還要看他們有沒有那種福,沒有福報強求不得的。如果你子女有福報、有本事,時 間到了,一定會得到應得的富貴。誰不希望兒女成龍成鳳?可是要看你兒女是不是龍種鳳種?他們的根性如何?不要在此打妄想了。好好的真心修善事,等待美好的 福報來。
  
  照這樣說,是不是就不理子女隨他們去發展?也不是!做父母的當然要盡自己的能力去栽培他們;但如果你已盡力去教導卻還是教不好,那你已盡心力了,在事上就不要強求,強求只是徒增煩惱、傷害身心。身心要安樂才能學佛、才能修道。將世事看開點,身心就安詳,才好學道。
  
  要想為兒女求福,那就多為兒女做功德。如果兒女本身有福,再一培養就馬上有感應;如果沒福,那就要多多培養、多種善根,來世也能得感應。哇!要等來世,太慢了,其實你今生一切都是前生定的呢!
  
  問:我的媳婦不好,家裡一天到晚吵吵鬧鬧的,好苦惱!根本無法修行。有沒有方法可以改變?
  
  答:我們佛教徒要覺悟,覺悟就能看破、放下、得大自在,不要老是煩家裡這些事。不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佛教徒要把這些事看開一點,隨緣消舊業,不要 為這些事太苦惱,否則怎麼修行?當然家裡是有太多的煩惱,可是你若用智慧眼來看,那有真正過不去的事?說起來都是芝麻綠豆般的事,也是自己心眼太小了,才 有那些苦惱;你把心量放寬大點,沒有事的。你不要庸人自擾又擾亂了家人!
  
  俗語說:「忍一時之氣,免百日之憂」、「忍一句煙消雲散,退一步海闊天空」、「少說一句話」,好多事就是被那一句、半句話弄得天翻地覆,其實那有什麼天大的事情?但是愚癡的人偏偏自找煩惱,所謂「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說來說去還是自己的業障重。
  
  在一個家庭中,大家彼此都要互相讚歎,不要互相指責對方;尤其學佛的家庭,一定要組成佛化家庭。家人相處以和合為貴,才不會產生煩惱。如果學了佛還常 生煩惱,那別人看了會譏嫌:「怎麼學佛了還有這麼多煩惱?」人家以為一學佛就自在了。當然學佛是能自在,可是你沒得到佛的智慧、沒有依佛說的而行,那雖然 信佛,也是得不到佛家的自在啊!
  
  既學佛了,不要還跟世間人一樣,同家人爭爭吵吵的,那有什麼用?那不是更苦嗎?家和萬事興,學佛嘛!佛化的家庭應該是快樂的。「無量壽經」你不念、「阿彌陀經」你不念,偏偏在家裡念苦經,爭是爭非的,那怎麼可能沒煩惱?把是非話吞下肚,你就沒煩惱了。
  
  其實佛化家庭,太太不要同先生爭;做丈夫的要特別愛護太太,不要一天到晚罵太太;做兒女的要孝順父母,做父母的要慈悲兒女;尤其做媳婦的要孝順公婆, 做公婆的也應該慈愛媳婦。怎麼樣愛法?就是把媳婦當親生女兒一樣,你不要認為她是媳婦,是別人的女兒;媳婦也把婆婆當自己媽媽一樣,這樣家庭就沒有苦惱 了。
  
  做媳婦的應該感謝公婆,為什麼?因為你的丈夫是公公婆婆把他培養好好的送給你,成為你終身的依靠伴侶;這就是難捨能捨,將兒子捨給你,公婆對你的恩德 多麼大!要朝好的方面想。朝好的方面想就安樂自在,大家都好。媳婦恭敬婆婆,婆婆當然會慈愛你,千萬不要說:「她是我婆婆,不是我媽媽。」那錯了!有這種 想法,不但自己苦,家裡的人也跟著苦。苦是沒智慧的人自找的,有福慧合家快樂呢!
  
  做婆婆的,要把媳婦當成比女兒還要好,你的女兒好是好,但已經嫁出去了,別人家的人嘛!遠水救不了近火;現在的媳婦雖是外來的,但她是你家的人,你好好的愛護媳婦,媳婦快樂,你的兒子也就快樂。你不愛護媳婦,她跟你兒子吵架,那不是害了自己的兒子?
  
  做婆婆的一開口講話,就是我的媳婦怎樣怎樣的不好;一天到晚講這些,是不是顛倒?媳婦不好,你就讚歎她嘛!「我的媳婦多麼、多麼好!」你在人家面前把 媳婦不好的說成好,媳婦自然會想:「我的婆婆多麼慈悲!」自然會起慚愧心、會改變的、會更加孝順你。本來媳婦很好,你要是說她壞,她想:「我婆婆在外面講 我的壞話,那我就做個壞樣子給她看。」凡夫心就是這個樣子。要好好地改變自己,萬事先要求自己。
  
  問:跟一些親友講佛法,希望度他們信佛,可是怎麼講也聽不懂;聽懂了也不相信甚至反對。對這種人有什麼辦法?
  
  答:這種人業障重,你就為他們稱念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求佛菩薩加被他們業障消除,使他們開智慧、接受佛法、修學佛法,將來利益一切人。你這樣為他們回向也是行菩薩道。你以稱聖號的功德廣施一切眾生,這樣念一句佛回向一切眾生,就具足無量的無漏功德。
  
  另一方面,行菩薩道「布施」更是切要。為什麼?「未成佛道,先結人緣」嘛!同人家結好緣,我們說好話他才會聽;沒緣,雖然你說的是好話,他不見得會聽。當然真正有智慧的人,只要你說的是真理、是好話,不但會聽、會服從,也會起恭敬心;次一等的就不是這樣子了。
  
  所以我們要多修布施,自己培福德,也可以令他人有福德,這是件最好的事。我們能以清淨法、無漏法回向一切眾生,這就是廣大的法施功德。法施易行,只要 我們至心隨口念一聲佛布施給人,就是一種法施。若無福不富裕,要財施就難了。然而身若健康有力,為人效勞、為人幫忙,這是身財布施,也叫做內財布施呢!施 捨是好事,奈何你不大願意啊!
  
  問:佛家強調行菩薩道要布施,在家弟子布施那一樣功德才大、才好呢?
  
  答:這也是多數人想問的。其實功德大、功德好的當然有,最重要的,布施要適合時候--對方需要的時候你供給,那真是大功德。對方正需要時,你能供給人 家,人家多麼感謝!對方不需要的,你何必多此一舉呢?比方人家渴了你送飯,他吃不下去喔!飯當然是好,可是渴了要施茶給他啊!人家飢餓了,施茶水不是時 候,是需要施飯。
  
  同樣的,佛弟子供養三寶也要適時,適時的你有什麼就貢獻什麼;當然你若沒有,心雖想也不可能。像佛教徒一般都是想:供佛像的功德大,所以都搶著供佛 像。供佛像當然功德大,能得相好圓滿、身心安康、見者都歡喜。但如果沒個道場,佛像供在那裡?這樣講起來,供道場也是重要,有道場供佛才能禮拜、共修喔! 那修道場的功德也不下於供佛像的功德了。道場既能供佛又能供人修行,你看那個好呢?
  
  可是有了道場沒人來住持,光有道場有什麼用?人就是道場的靈魂,可見人還是最重要的;有佛還要有法,法要人弘揚、佛要人讚歎。照這樣說,供僧更是重要的了。況且有僧才能弘揚佛法呀,你才有師父呀!
  
  我們現在正是佛前佛後的末法時代,這是八難之一;釋迦佛已滅度,彌勒佛還未生,我們好像孤兒一樣。佛法怎樣來弘揚呢?佛不自弘,法也不能自己來宣揚, 這完全要靠僧。所謂僧能弘道,僧能擔荷如來家業,尤其現在僧寶正是缺少的時候,所以你們要敬重佛法,特別要寶貴僧伽、要供僧、要護僧。
  
  我講到要供僧,這不是講拿水果、紅包、茶飯來供僧而已,當然那也是供僧。我叫你們供僧是供什麼呢?就是把你們家裡的好寶寶送到佛寺來,跟著長老出家,將來成為大法師,擔荷如來家業、廣度眾生,這才真正是供僧呢!將家人親戚朋友推薦到三寶門中做護法、義工、加入行列!
  
  換句話說明白點:你們家中若有好兒孫、好丈夫,你能勉勵他們出家修行,以此功德回向西方,將來能同生佛國,永在佛陀懷抱,沒有愛別離之苦,但受團聚無量壽樂,豈不快哉也!此時若不修大布施,將來大限一到也是各飛前程,何日方有會聚之時呢?牢記:終有一日大限到啊!
  
  我常想到愚蠢的人啊!有多餘的錢卻不布施,錢能永遠在身邊嗎?有錢不布施能真快樂嗎?有「人」不布施出家修行,你有福嗎?情感聚在一家,冤枉忙碌一世,最後見閻羅王!就算你能活百歲也是白白等死!
  
  聰明的人啊!既有福遇到三寶,何不將身供養三寶,自他同得解脫?這種好事何樂而不為呢?蠢人就是好不為,所以你名叫可憐的人!
  
  問:供養凡夫僧有功德嗎?
  
  答:高僧傳裡有一則典故,有一次唐太宗請問玄奘大師:「供養凡僧也能求福嗎?」玄奘大師說:「是啊!」又說偈云:「泥龍雖不能致雨,禱雨必祭泥龍;凡 僧雖不能降福,求福必供凡僧。」意即你不要以為出家人還不一樣是個凡夫?供養凡夫僧有什麼功德可求?其實凡僧雖不是真羅漢,但他有二百五十條比丘戒、有三 衣披搭在身,這就值得人天供養、求大福報。你能削髮捨俗服嗎?你能捨家嗎?你不是大丈夫何敢捨!
  
  因為凡夫僧雖未證羅漢果,仍有貪瞋癡三毒,可是雖有三毒,卻不敢造殺盜淫。為什麼不敢?有戒律在,他知道犯戒都是害人的,害了人自己不會得到解脫,所以不敢毀壞眾戒。凡夫僧因有持戒的功德,所以能堪受人天供養,令供養者得福,由此福緣,可入解脫道呢!
  
  就如逢大旱時望天降甘霖,想求龍王下雨,那還是要焚香拜一拜泥巴做的龍王喔!有假像方能引起至誠心,這點要明白。古人的芳蹤不會比我們笨吧!我們不安愚學古人芳蹤,所以我們就沒古人良知、佛法功德!
  
  問:一般人的感覺是出家人對世間不盡責,如果大家都出家,苦惱的家人怎麼辦?就沒有人照應他們了。
  
  答:一句話--這都是凡情、凡夫的想法。你說:「我要是出了家,家裡還有老、還有小,這不是令他們受苦了嗎?」你以為你在家裡,他們就沒有苦了,是不是?說不定就因你在家,他們更受你的苦呢!你不信嗎?
  
  觀世音菩薩為什麼倒駕慈航?釋迦佛為什麼還要來此世界八千返?你還怕沒人救他們?這是杞人憂天。千佛萬佛都會來說法、會來度眾生的!老和尚不說法,就沒人來說嗎?會說法的人多得很啊!用不著擔心,放心好了!你要是發心出家,出家的功德會保佑你家人萬事平安。
  
  問:發心出家是不是要看因緣?
  
  答:當然要看因緣,佛法講萬法皆是因緣而有嘛!但是因緣是人造作的,一切唯心造喔!因緣不是自然的,不是守株待兔就有兔子跑到手中。你若真心想出家, 就當下培福即可。大丈夫聞道就能夠行;今天聞道今天行已經遲了,還要待什麼時候?不能夠等待了,等待是靠不住的,要快想辦法做到!坐在那兒想不如站起來 行,大丈夫必然如此,否則萬事蹉跎。
  
  問:如果大家都跟老和尚出家,這世界不就沒有人了?
  
  答:告訴你!大家都出家,像老和尚一樣,這世界不就變成清淨國土了?我們也用不著求生西方,當下這裡就是佛國,大家都修梵行了嘛!什麼叫做梵行?沒有 結婚,修清淨之行。到那時候人都是蓮花化生,你還怕這個世界沒人嗎?這個世界還不夠苦?牢獄之地嘛!這就像有人跑到監獄裡說法,把監獄的人都度出來,監獄 都空了,你還希望監獄的人滿滿的嗎?這是沒有問題的,怎麼沒有問題還要生出問題?佛法那有問題?佛法是圓圓滿滿的嘛!真奇怪!愚笨人偏有那麼多的奇怪問 題,好的他不思惟!
  
  講到沒有結婚,我就順便告訴諸位!已經「結婚」的,打了「結」、「昏」迷了!沒辦法改了,唯有大丈夫才能改。沒有結婚的青年!你們不要找麻煩、找結打 喔!自己一個人多麼自在、解脫!如果結了婚,想打佛七,先生要問太太、太太要問先生,許不許可你來打佛七還是個問題呢!兩個人一打結,很多事情就很麻煩。 結不開,昏了頭腦,最後還昏到閻羅王那裡交保!
  
  從前的女子當然要結婚,靠男人生活嘛!現在女子都獨立生活了,你還要結婚找麻煩做什麼?你們都是好青年,如果精神沒寄託、不信佛,那當然結婚是情有可 原。信佛的人,精神有寄託了,為什麼不好好回歸家呢?回家,回什麼家?回到佛家來嘛!再把你的精神力量貢獻到人間,這多麼偉大!這才是人生的意義,不空到 人間走一遭。
  
  人為萬物之靈嘛!結婚,就只為一個太太、一個先生,這一輩子就為了一、二個人,人生就這樣嗎?太沒有意義了!人從出生到離開母親懷抱、讀小學、中學、 大學,辛苦了二十幾年,想要事業成就,披星戴月地搞一輩子,最後又搞來一個太太(丈夫)。結婚對象好還好,不好的又要離婚;自由談戀愛還要離婚,這怎麼講 呢?唉!自己找煩惱、找苦受。
  
  結婚,結婚又怎樣?結婚就是受苦啊!大家把念頭轉一轉,好好自修度他,多麼好!顛倒凡夫以苦為樂,清淨之樂當作苦,太顛倒了嘛!
  
  結婚打結了,你不要打死結,要打活結喔!什麼叫做死結、活結?知道嗎?活結一拉就開了,死結怎麼拉都拉不開。
  
  有蓮友答:我個人的想法,這個死結就是說,你先有了男女之間的私情,然後又生了孩子,又結了一個親情,對丈夫、子女放不下,這個結就更深。所以我就把它認為是更深一層的死結。
  
  答:對!對!對!有道理。好有智慧喔!但是你的智慧是不是鋼刀?能不能斬死結?能斬就活結。
  
  蓮友:還請老和尚開示!
  
  答:在人間當然是希望夫婦甜甜蜜蜜的,兩個人白頭偕老。最怕的就是同床異夢,一天到晚吵鬧,好像冤家一樣。其實夫婦是冤家,這是活結,好容易解;因為 彼此感情不好,你要打佛七,他就說:「好!好!好!你快點去!」假如感情太好,他就說:「你怎麼能去?你走了就剩我一個人!」這就是死結。你們要了透情, 方可有理智修解脫法出苦海!
  
  老和尚這樣講有沒有錯?老和尚懂不懂得世間法?有人講:「童年出家,那懂得世間法?」其實你們才真的不懂世間法呢!你把「無量壽經」打開看看,下卷說 的完全是世間法。世間人好可憐啊!你們要是打活結,就跟老和尚留在靈巖山寺;打了死結,並不是我不要,是你自己不願意跟老和尚修行喔!夫復何言!
  
  問:老和尚以前斬釘截鐵地說過,出家才能了脫生死,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我現在有了家庭,想要出家修行,又有種種的障礙,打了死結又解不開,怎麼辦呢?
  
  答:辦法多得很,怎麼沒辦法?大丈夫就有辦法,凡夫就沒辦法。死結用手當然是解不開,你用剪刀一剪不就開了?用鋼刀一斬就開了,有什麼難的?那個結所 包的還不都是污濁邋遢的東西?根本手一揮就丟開了,還要它幹什麼?還要解個什麼?不錯,真理不容情,但凡夫是有情的,怎麼辦?
  
  如果你真的解不了也有方法啦!有什麼方法?你自己認為這樣也放不下,那樣又放不下,在人間總是還有人情溫柔的包袱;與其放不下這個包袱,那就擔起來好 了。你就好好孝敬父母,把兒女教養好,時時讚美出家學佛,到一個時候,把兒女送去出家修行,補充一下你的不足,這是最好的辦法啊!希望你下決心做到;做 到,你往生西方有分。
  
  所謂「一子出家,九族超升」,何止九族超升?你看釋迦佛他一人出家成道,到現在三千年後,整個五大洲都有了佛法。乃至要想世界和平,大家信佛才有希 望;不信佛戰爭是愈戰愈盛,怎麼能和平?大家沒一點忍辱嘛!要想世界和平是有辦法喔!只要善用方法就好了,世間沒有什麼過不去的事。如果你用惡法那就麻煩 了!大家鬥,最後同歸於盡!
  
  問:自己出不了家,怎麼辦呢?
  
  答:大家念佛就是出家最好的辦法。為什麼要念佛?我們平時說:為菩提道求生西方,實實在在是為了出家。出家有兩種:一種是剃髮染衣,只是出凡俗之家而 已;像我老和尚這樣。第二種是最高無上的出家,所謂出生死之家、出九界之家;像我們這樣有信、有願來念佛,信願行三種具足,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世界,這 是究竟「出」三界「家」;花開見佛、成佛道,那就叫做「出」九界「家」,到達佛陀之家,究竟圓滿。
  
  大家若有信願來念佛,生西方必定是萬修萬人去。這不是騙人的,是佛陀所說最圓滿究竟之法,就看你做得好不好了;做不好當然不能成就,做得好今生就萬修 萬人去。沒有生西方不是法不靈,而是你自己沒做好!就像不會燒飯的人,不依方法就燒不好;不會掃地的人,地就掃不好。如果依方法掃,怎麼會掃不乾淨?連掃 地都不會,你如何掃身心之地呢?
  
  念佛的道理也是如此,世出世間法都要用心學、要勤快做,做得歡喜;不要做得好苦惱,甚至做得心不甘情不願的,像按牛吃水一樣。你一面修行,一面還在貪 戀塵世,這樣、那樣的,認為修行苦;你心不入道,心還在世間,如何出世間、如何生西方呢?因果是最分明的。大家聽清楚、聽明白了吧!聽明白了,請不要忘 記,更要能做到啊!
  
  再告訴諸位!念佛求生西方是真正的出家--出三界之家,能免六道輪迴,乃至成佛,人人可行。淨土法門三根普被,「老少總堪修,男女皆有分」。剃髮染衣 之出家只是出世俗之家,還是在三界之內,人生之苦還是要受。所以在這苦世界要好好修行,一不小心,修不好反而會墮落。希望諸位要往好的做、要往殊勝的做。 不要只是凡情作祟,那你永是苦惱鬼!
  
  念佛人人可念,信佛學佛人人可信可學,但是出家就不是人人可以的。佛陀所制的戒律中有規定,六根要齊全、五官要端正、身體要健康、頭腦要靈敏,還要發道心等,具足這些條件才可以出家。否則你出家不但不能替佛法爭光,還成為佛法敗類,那出家入佛門真是出得冤枉!
  
  出家後就與佛、法並稱為三寶,是人天之師,要能替佛陀轉法輪、替佛陀化度眾生。所以你們要擁護僧寶,因為佛、法二寶一定要僧寶來弘揚。現在出家人少, 信眾多,五大洲是這麼大、人是這麼多,僧伽不多如何能應付呢?就像我老和尚,真可說是分身乏術,臺灣靈巖山寺還有外國,有很多事情等著我做。臺灣是根,因 為在臺灣才有人出家,這是最重要的。外國發心出家的人太少了,還是要靠國內。
  
  人能弘道,所以要培養人才。當然,要是個材料才能造就,不是材料又怎麼造就得出人才?你們要想造就兒女出家,首先要把他們教導好,成個材料。過去有個錯誤的觀念,送小孩出家是因為小孩子不乖、書讀不好;連人都沒做好,像這樣的人送來出家,那佛法豈不倒楣了?
  
  古老有句話:「好漢不當兵,好鐵不打釘」,這是多麼錯誤的觀念!要「好漢當兵,好鐵打釘」,這樣才能打勝仗、打成好釘啊!你看棟樑若是用爛釘子來釘多 危險!所以出家眾替佛轉法輪要材料好、根機好的。不但材料要選好的,還要有好的師父來教導,善友相助,更要有規矩的道場來參學。有好的材料須要有好的工程 師、好工廠,才有良好產品、成果呢!
  
  我這樣講,你們又聽得怕起來了,覺得自己不行。不要怕!「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不過聽了這句話,女眾不要想:「老和尚講的是男兒,我們女眾就沒分嗎?」不是那樣講。古話常說:「女中丈夫」,女眾有男兒氣、有勇敢,你就是丈夫!當然不能有女孩子氣。
  
  問:我們在這美國莊嚴寺打佛七,有老和尚和各位悅眾師父在帶我們。可是回家後,惰性又來,怎麼辦?
  
  答:所以老和尚要鼓勵人出家,就是這個道理。因為出家人太少了,老和尚回去臺灣,這邊就沒有人度了,所以你們應該要發心,這就叫做「就地取材」嘛!沈 老居士(沈家禎)建這個道場,道場不過是空殼子,沒有人住持怎麼行?人才就是道場的靈魂,所以我鼓勵人出家。你們這些好青年!你們不出家,在世間做什麼? 就算你修世間善亦難出三界苦;出家就能自利利他、了脫生死,何樂而不為呢?
  
  我一看到你們,就愛上你們了!想把你們通通帶回臺灣靈巖山寺,修個十年、八年再回到這邊來化度美國人。我要度兩百萬出家人,也就是希望由兩百萬出家人 度整個大陸,再從大陸化度五大洲各國。先化度我們下一代的華僑,下一代的華僑在各國,了解他們的文化,由他們去化度外國人,將來五大洲都有佛法,那還有戰 爭呢?有佛心就沒有戰爭!所以要想世界和平,除了大家都信佛,沒有第二個條件。有第二個條件就沒有和平!
  
  大家要依佛法修持,努力弘揚,跟著老和尚回靈巖山寺,十年以後,你們就可以回來度眾生了。回來就要度脫你的父母、兒女,否則他們還不是等死?你忍心不救度等待死的家人?
  
  共生地球都是家人呀!
  
  問:打七回家後,如何修行?
  
  答:打過七,念佛的方法大家應該都學到了,至於回家如何用功呢?像來靈巖山寺打佛七,早上兩點四十五分起身,三點十五分做早課,那你回家可不可以也這 樣做到呢?要在家裡用功,首先你就不能和家人同時起來。你們多數是家庭主婦要忙家務事,所以不論什麼時候起身,總要比家人早起一個鐘頭。克服你的懈怠,所 得到的利益真的說不盡呢!
  
  初上來或者早半個鐘頭,慢慢練習、磨鍊,到最後提早一個鐘頭,能早兩個鐘頭那更好。這時你起來漱好口、梳好頭、衣服整理好就可以開始做早課、看經。你可以半個小時讀經,半個小時拜佛;以後進步到看一小時經,拜一小時佛更好。能如此做到,你就是西方國的人了。
  
  拜佛身口意三業精進,是消罪障、增福慧最直捷方便、最穩妥的方法。最起碼每日拜一百零八拜,長久下來,身體決定健康,罪障消除、福慧增長,乃至了生死、成佛道。這是最基本的功夫啊!不做好就沒有希望!
  
  早上,初上來就這樣做--誦普門品、拜觀世音菩薩,以後熟悉了,課程就可依個人的時間增加;比方加誦大悲咒七遍或十四遍、二十一遍,功夫久了自然就會 進步。如果可能的話,再誦一卷無量壽經或金剛經;心經應該也要會背誦。所以早課是普門品、大悲咒、十小咒,心經或無量壽經、金剛經,再禮拜、稱念觀音菩薩 名號,這就好了。
  
  你們環境好的人應該設個佛堂,萬一環境不許可,怎麼辦?平時可以用黃布將佛像經書蓋著,做課時把佛像經書請在桌上,再供一杯淨水。如果環境許可,一定 要設佛堂,點個長明燈最好,每日供上水、花、果等。如果不能每日,初一、十五也應該要供。供佛之淨水、果品再孝敬父母、慈愛兒女。這並不需花費太多錢,而 且供佛的錢是應該花的,自己求福慧嘛!求福慧的錢捨不得用,做愚蠢事的錢你歡喜花,真可憐!
  
  晚課又如何呢?吃過晚飯,洗好澡,一般人是看電視,為電視所迷,一看就二、三個鐘頭。但學佛的人與俗人不同,你不要又做電視迷,看電視就有時間,叫你看經、拜佛反而沒時間,那不是顛倒了嗎?把看電視的時間拿來看彌陀經、念阿彌陀佛就夠了,初步能這樣做就很好了。
  
  晚上彌陀經讀熟了,自己的道業要想增進,可以再加上無量壽經,或是普賢行願品,時間久了,功夫進步,能讀淨土五經那更好;不但可以堅固信願行,往生決定有分,而且品位還高呢!先恭喜你喔!
  
  如果家人看電視,吵得你心靜不下來,那最好先到房裡靜坐一下,精神不好就先養息,等他們看過電視、睡覺了,這時候你再起來看經、拜佛一個小時,然後才去睡覺。那時候睡下去,非常舒服安寧,很易消除疲勞,恢復精神。你要善用環境、採取方法,就會無往而不利了。
  
  你們回去就照這樣修行,不是打個七回去一切都放掉了,那叫「一日曝之,十日寒之」,那樣雖精進也得不到大效果,因為「鑊湯停火也成冰」。不怕你不精 進,只要能保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間斷地用功,這就是「小水常流能穿石」。所以用功貴在恆常,不是心血來潮打個七就好了。而是注重平時用功,有打七時到寺 院來大眾共修再精進、再學習、再充電。充電有了光,你本有的佛心就明白了啊!
  
  回家功夫要保溫,就像飯燒好了要保溫,不要使它冷了就隨時都可以吃。所以回去不能懈怠,要好好精進用功。只要你照這樣做到,決定往生有分!你能聽老和 尚的話,照這樣做到還不能生西方,老和尚會來找你,把你帶到西方去。但你要照這樣做喔!你不照這樣做,老和尚是不會來找你的。老和尚講話算數喔!這是我的 大願。
  
  問:我們在家看什麼經好?如何看?
  
  答:當然看什麼經都可以。但如果你問我,那最好是看「無量壽經」。無量壽經是專講淨土念佛法門之經,與阿彌陀經是同一體系;彌陀經是無量壽經的綱要、縮影。讀無量壽經,彌陀經的意義就可完全明白;沒有讀無量壽經,彌陀經中很多內容你也不容易明白。
  
  無量壽經有兩卷,上卷講阿彌陀佛如何發心、如何成就國土,又為何要建造國土。下卷講人間法,講到父子母女、兄弟姊妹,大家同在這個世界,所作所為是什麼。看完此經你就會開智慧,開了智慧你就可以斷惡修善,乃至感到佛果。
  
  初上來一卷可分兩三次看,看熟了,早上看一卷甚至兩卷都可以,充其量也不過一小時。
  
  看經怎樣看?以至誠心把字看得清清楚楚,先不要分別文字的意義。讀經就是在修行,在讀經時不要用凡情,不必思惟經文的意義;用個不思議的心,驀直念去 就好。這樣看經就能消業障、增福慧。想了解經文的意義,那是在另一個時候,文不懂處看看註解,註解看不懂,再親近善知識、問問懂的人。要不恥下問地多問, 問到明白能行,你就有福慧了。
  
  問:誦經要用不思議心,不要去分別字義。如果誦彌陀經、讚佛偈時,幻想極樂世界的景象,這幻想跟觀想怎麼分別?
  
  答:沒有那件事情,你想成有那件事,叫做幻想;確實有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你真真實實地想,這樣想叫做觀想。要正確觀想,讀十六觀經你就明白了,這是觀想不是幻想。
  
  如果你摻雜一點凡情來想,那就是幻想--虛幻妄想嘛!那不就等於在亂想?所以誦經要以不思議心,當然隨文入觀也可以的。隨文入觀就是直接觀,只想經文 的語意,不再想其他意義。想要至心觀想,不但十六觀經的文要讀得清楚,文義也要明白,不要觀錯了!觀錯了等於走錯了路,會著魔喔!經上就說,依經文中所說 來觀才是正觀,除此而觀都是邪觀。
  
  最好你還是聽老和尚話,持名念佛穩穩妥妥的,現在不要弄巧成拙,將來十六觀經讀熟,經義通達,則依經作觀可也。
  
  問:問題是看的只是經上的境界,自己沒有證到那個境界。
  
  答:那是當然的啦!我們不可能完全了知,但你能夠懂得經文一句、二句,照著實行,那就受用了。看了經,能令你具足信心念阿彌陀佛,至心信樂歡喜來念,這樣就對了!這就合乎佛陀的願力了!
  
  問:我有很多朋友都很想學佛,對於初入佛門的人,老和尚您有什麼提醒和指點?
  
  答:人有上、中、下三根,大多數的人是上根、中根,下根的人根性下劣一點;那我們能把上根、中根度了,下根的也就會好了。下根人不大容易度,上根人他自己就會度,普通都是度中根人。中根人都是隨著因緣而轉,只要跟他講佛法就會接受,所以親近良師、益友、好道場很重要。
  
  佛法,什麼是佛法?就是心法。大家都有心,「心即佛」喔!其實人人都是佛--未來佛;我們有的是「萬能的心」,決定可以修成「萬德莊嚴」的大慈大悲 佛,所以修佛道決定能成佛。你看佛法多麼好!多麼高!多麼妙!這是人人可行的,是自家本分的事情,但人卻把這事忘卻了--忘記了自己。只要一提醒,大家都 會修的。你用耐心,多多勸化他,不可急!
  
  問:我們在家修行常常沒辦法「理事無礙」;道理上知道,可是在事相上往往沒辦法無礙,這一點怎麼突破?
  
  答:修行完全是在事相上,不是在理體上,這點要知道。理上我們有一個正確的觀念就好,事修上你沒有做好就不行。修行要理事無礙,理上是那麼講,但畢竟 我們領略不到。就像你沒來過靈巖山寺,聽人家講靈巖山寺是如何的情形;你現在來了,看到靈巖山寺,與你先前聽到、想像的畢竟是不同。所以還是要在事修上做 好。必要有事修,才能證入理體。
  
  問:我現在有排一些定課,比如每天要念多少佛;但定課外還要做很多的世間事,難免起心動念、退道心,怎麼辦?
  
  答:我們是佛教徒嘛!做世間事,只要有殊勝的智慧,正智慧堅固了,一切法皆是佛法喔!金剛經上不是說嗎?「一切法皆是佛法」,只要是利益人的事、善事,都是佛法、都可以做。
  
  或許你會問:「一切法皆是佛法,那貪瞋癡也是佛法嗎?」當然也是!不過我們要舉其善的來做。你真正達到大開圓解,那貪瞋癡性就是佛性、三解脫性!那時就可以談理體了。可是我們離那境界太遠了,現在只要至誠把事相做好就好了。千萬不要只談理而迷事修!
  
  問:這是不是無相修行?也就是金剛經說的:無一切相,修一切善法嗎?
  
  答:對!我們人最苦的就是有相--我相、人相、眾生相,那就好苦了!把這人相、我相、我執、法執破了,就能處處自在安樂了;你能無一切相,把善事做圓滿,斷絕殺盜淫,三毒性就轉成了佛性。
  
  問:可是我執難破啊!有沒有比較好的方法來破呢?
  
  答:難破是難破,但一定要破,你破了就快樂。現在有些執著是免不了的,只要能不太執著就好了。是非煩惱不要執著,執著就是苦。有因緣的話,凡是善法、與人有利益的事,我們能協助的,都要盡力去做!同人結緣嘛!善事執著做好,惡事堅絕不做,此要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了。
  
  問:我有排定課念佛,可是像發菩提心就比較困難了。
  
  答:也沒什麼難的。什麼叫做菩提心呢?凡是利益人的事、好事,你都想去做,這就是有菩提心了嘛!還要有菩提行喔!光有心沒有行,不可的。就像你知道布施好,當然沒錢布施是沒辦法;如果有錢就要布施,布施並不是要你布施幾千、幾萬的;隨分隨力給人一元能做到吧?
  
  問:很想多親近善知識,可是自己俗務繁忙,不容易找到時間;善知識也忙得很,該如何設方便請法?
  
  答:我時常感慨:這個時代要想親近真正的善知識,實在難呀!難如登天。因為現在出家人少,善知識都忙得很;你去請法,他那有時間坐下來同你談?有心人 親近善知識,至多也只是叩頭頂禮罷了!而且要知道,想真正修行,得到佛法的真實利益,並不是一、兩次請法就能獲法益、開智慧,那裡那麼容易?除非你是上根 性,一聞即悟,悟即能行;若是次等根性者,那就可憐哪!不過若能克服艱難,多請法,總是最有利益的。
  
  要想真正修行、真參實學,一定要跟著師父,不能離開善知識。好比嬰孩不能離開父母,小鳥學飛不能離開樹枝。善知識不僅在教理上來指導,他的生活舉止, 行、住、坐、臥,一切都是在為眾生說法。初學的人若懈怠,離開善知識又無道場,縱使修行,亦恐是盲修瞎煉,空費時光而已。
  
  問:居家學佛的人,怎麼有時間長期親近善知識、入道場呢?
  
  答:現在人人都受過教育,在家可以多看看古德、大善知識的嘉言語錄,那就是真正的善知識。像「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應該時常看。「文鈔」看一遍即可, 但「菁華錄」就要一遍一遍仔細精讀,不是看過一遍就算了。就像早上吃過飯,是不是中午就不用吃了?不可以的。要反覆多看,看實際行持之處,要多用功力正思 惟,則你凡夫邪思想就可改變正行了。
  
  看印光大師菁華錄,初看時難免會不明瞭,常看自然就明白。所謂「好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義自知」,有了正智慧,聽人講話就能分辨是非,一些邪知邪見 就騙不了你,而且還能明辨真假善知識。否則,真正的善知識,或許口不會說,看起來苦苦惱惱、平平凡凡的,你卻看不起他;嘴巴很會說而沒有道的假善知識,你 倒以為他了不起。那真是糟糕!為了生死這根本大事,親近善知識是輕忽不得的。大家照這樣做,就不會走錯路了。噢!生在這個世界,要認知好人好事,你要有理 智選擇啊!
  
  「了凡四訓」也應當看。家中如果有小孩,那「了凡四訓」、「太上感應篇」這些好書,都應當教導他們背誦。現代的人早將孔孟儒學置之不理,不重視倫理道德;一個人沒有五倫八德,等於人沒有靈魂,那裡還能算個人?不具人的根本又如何學佛啊!當知人道昇華即可達到佛道。
  
  問:這些書我都看過了,也都明白了!
  
  答:古來高僧大德讀誦受持一部經,都要花個十年、二十年的功夫。只有少數沒有深厚善根又高傲自大的人,看過經典,就認為已經明白了、懂了!以為談的就是那一套,按著自己的意思解義。經典那裡是看一次就能懂了?其實說懂的人是沒有懂,真懂的人會謙虛地說自己還不明白。
  
  修行也是如此,愈修行愈有慚愧心,愈是覺得自己沒修行;只有沒修行的人,才覺得自己修得很好。就好像有道德學問的人絕不會自高自大,反而非常謙卑。 「低頭是稻穗,昂首係莠稗」,愈成熟的稻穗頭愈是低,只有壞的稗麥、雜草頭才抬得高高的。修行要生大慚愧心,要用至誠心,不是光口說而不實行,一定要在 行、住、坐、臥中表現出來。你真明白了嗎?那真恭喜你,明白就要實行呀!實行到家才能真明白呀!
  
  要想真實得到佛法的利益,不但要求解,同時還要行,解行並重。單單求解而不在行門上下功夫,如何能有真智慧?沒有親身體驗,所得到的只不過是書本上的知識而已,與你切身利益是無濟事啊!不能只是吹牛啊!
  
  問:要如何行呢?請老和尚開示!
  
  答:在行的時候,不要好高騖遠,要按部就班,這才是求學的原則精神。像念佛,你就老老實實地「持名念佛」,不要還想修其他的觀像、觀想、實相念佛。什 麼是實相呢?無形無相之真體遍滿太空,你沒有般若智慧是見不到的;修行沒有達到二六時中清涼自在,凡事看破、放下,見一切如「水中月、夢中景」這樣的境 界,那是沒有根機的人可能修觀想、實相?
  
  現在既是生死罪障的凡夫,就老老實實地持名念佛、至心拜佛、受持五戒、常生慚愧心。一方面學佛修行,日常工作還是要照常做,並不是棄之不顧了,是要利 用工作之餘來修行。工作之餘,即使想消遣,也要從事正當的消遣,像運動、戶外踏青這些有益身心的活動,不要做些打麻將、玩牌等不好的壞習慣。要把握時間! 把說閒話、打妄想的時間省下來念佛修行就夠了!成佛有餘了!若不從這些時間力行改變、努力用功,是誰人阻誤了你修行呀!是你自己不振作改良弱點,努力向上 學好人成聖賢。
  
  問:除了印光大師文鈔外,還有什麼淨土法門的書可研究?
  
  答:淨土法門的典籍是千經萬論都有,至於求其簡而精、高而遠的,有蕅益大師所輯的「淨土十要」。不過,這並不是一般在家居士時間上可以研究的,要有時間在這方面專心修學的人才可以。普通人就難求進步了。
  
  其實,只要老老實實、愚而安愚,照著印光大師文鈔中的開示實地去行,決定往生有分!「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如果有福報出家,專心來研究淨土法門,那當然是最好了。
【書籍目錄】
第1頁:緣起 第2頁:正知正見
第3頁:念佛修持 第4頁:居塵學道
第5頁:法義釋要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