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祈願正法重現 慧律法師著

祈願正法重現 慧律法師著

何謂正法

[日期:2010-08-16]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慧律法師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何謂正法

學佛須具正知見,開悟更須正知見。欲得正知見,理應依法修行。何者為法?法是佛陀的發現和教導;是事事物物皆存在;是勝義諦的經驗。

真理不能創造,因為其本來即存在。釋迦世尊發現世間宇宙、人生的真理,發現緣起性空、三法印的真理,體悟到眾生皆有如如不動之清淨本性,皆有成佛之可能,為令具縛沈溺看破世間假相,了幻非實,遠離妄執,乃不辭辛勞,慈悲宣說。

每一個時空皆是緣起性空,法就存在於每一動點、每一角度,行住坐臥皆是法的展現。眼見耳聞,於一切生滅無所住著,念念消歸自性,歸無所得。

小乘破我執,證我空。大乘破法執,證法空。勝義諦(第一義諦)乃是究竟義,謂空空,即是連空的觀念亦破除。若不起心動念,則無染污,切勿知見立知,便可見本來面目。修學之始,以守住、保任、觀照為用功初階,日久工深,自可當相即道,見處即真,一切相皆屬緣起性空,見一切相即是佛性之影現。

弘一大師言:「佛法是真能破除世間一切謬見,而與以正見;佛法是真能破除世間一切迷信,而與以正信;佛法是真能破除世間一切惡行,而與以正行;佛法是真能破除世間一切幻覺,而與以正覺。」世間義理甚淺,行之卻很複雜;出世義理極深,行之卻很簡單。人生在世若未逢正法,當可謂福薄障重。何以故?無因緣了生死故。

今所謂正法,舉凡四諦、十二因緣、六度、四念處、五停心觀、八正道、三十七道品......皆屬之。萬法回歸自性,名為正法。若離體說法,即名相說。離現前一念清淨本性,即是外道。《金剛經》云:「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蓋五蘊本空,若以見聞覺知求法,乃是求見聞覺知而非求法。唯有放下妄想,不被相黏住(蓋相乃因緣聚合,當體即空。),方可入萬人之中,如入無人之境。究竟而言,本來無一物也。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如盲龜值浮木。聽聞無上大法,自當信受奉行。是以成就佛道之七聖財,以「信財」為首;淨土三資糧,亦以「信」為先決條件,可知「信」乃生死長夜之明燈,當以法為船筏,心領神會,信解行證,直達涅槃(於生死當下見涅槃)。

然值此末法,邪說橫流,異端並起,談玄說怪,不一而足。欲修道者,當以三法印、一實相印,為界定正法之準繩,審慎揀擇。

倘能掌握佛陀教法之真正精神——三法印、一實相印,即得正法之精髓。

三法印係指: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印者,認可、驗證之意。藉此三者根本教理,得以判別印證法之正邪,故稱「三法印」,其內容梗概,開演如下:

⊙諸行無常:意指世間一切事物,皆在剎那間遷流變異,無一常住不變。有為諸法概皆無常,眾生執以為實,認假作真,而起諸妄想,或求長生不老,或徒務粉飾色身,不識「亙古不變」,仍不免「剎那生變」,無常者乃是世間之自然法則,此方是「真常」。了悟變化無常乃是生命的特徵,於一切境,隨遇而安,在悲智雙運中,得見生命之究竟義。想得到幸福,就要從真理下手。真理要從心下手,心要從悟下手。悟就要從觀照無常下手。能觀照就有大慈悲心,因為能觀照無常,就沒有得失的觀念。一旦失去什麼,就不會感到痛苦,因為你知道——這就是無常。

⊙諸法無我:意指世間諸法,無論有為、無為,皆是緣起幻有,並無恆常不變、獨立存在之實體或主宰。世尊殷勤囑咐:應於二六時中觀照「無我、無我所」。此色身乃四大假合之幻軀,凡我之物皆是為我所用,非我所有。若真有我,何以我之心緒、生死皆非己能掌控?足見「我」無從主宰「我所有」,有「我」即生對立,而我執則為一切眾生之通病,唯有放下我執,方可覓得真我。唯有了知無我,始能與世界和平共處。

⊙涅槃寂靜:此係佛教之中心思想,意指不生不滅,身心俱寂之解脫境界。若離開涅槃思想,佛教就形同生滅的世間法,只能稱之為勸善,不能體會因性本空,果性本空之非因非果甚深奧義。未入正信者,每以涅槃為死亡,此乃嚴重之誤解。倘如其所言,則死亡又為另一生命之開端,豈非生死未了?眾生長嬰(18)輪迴之苦,乃受業力所牽,作主不得。唯有佛陀為究竟死亡,以其死即不復再生,不生則不滅,蓋已打破無始無明,徹見本來面目,此允稱為佛教最可貴之處。

凡人皆貪生畏死,因世間他事,皆有解決之道,唯獨死亡,無可商量。聖者超脫物外,於現實生活中,即是不生不滅之涅槃妙心,所謂:「不染六塵名護法;不生妄想名涅槃。」心外見法,名為外道;若悟自心,即是涅槃。生死與涅槃本無距離,只在當下一念間。若體悟本性,生死、涅槃皆不可得。吾人但不造生死業,即得大涅槃;若求大涅槃,即造生死業。

⊙一實相印者,指真實無二,離諸虛妄之大乘義理。即吾人所謂真如、法性。倘能在緣起法中,遠離種種知見,內外俱空,活生生的現象界,便是寂滅之清淨心。了悟萬法如夢幻泡影,即見本體空性。雖處處如幻,亦處處實相。只須幻相看得開,實相自顯現。

三藏十二部,浩如煙海;八萬四千門,多似恆沙。欲以有限生命,開啟永恆慧命,當以法四依為根據,藉此入道。

⊙依法不依人:正法有二,一為世俗正法,係指文字三藏,事相上的大藏經,一為勝義正法,指證得無漏(真空無生)之理。行者應以教法、真理為憑,不可盲目信靠緣起幻有之臭皮囊。蓋法可脫在纏諸苦,指引菩提之道。人則難免主觀我見,若不契佛說,則當捨離。

⊙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三藏中有了義經與不了義經,前者指中道實相之諦理,後者乃為弘範而權巧之方便宣說。兩者權衝,自當依了義經方能究竟解脫。

⊙依義不依語:語言文字為傳達義理之工具,其作用在詮釋真理,然究非真理。切不可捨本逐末,率爾依循表相文字,斷章取義,而輕忽其中所欲傳達之內在意涵。

⊙依智不依識:智者,非世智辯聰,而是真實圓滿之般若智慧。識者,乃迷惑妄心攀緣塵境所生之虛幻認知及覺受。行者當以般若為依憑,不應以人間情識為指歸,方可得證究竟涅槃。

佛子當信解正法,更當護持正法。就事相而言,要竭盡所能護持三寶,就理體而言,尤應護持當下之起心動念。

【書籍目錄】
第1頁:引言 第2頁:緣起
第3頁:苦由何來 第4頁:徹見宇宙人生真相
第5頁:修行乃出苦良方 第6頁:正知正見的重要
第7頁:何謂正法 第8頁:修學入道有二途
第9頁:振興佛教的當務之急 第10頁:舉弊救偏 -- a對佛教的誤解
第11頁:舉弊救偏 -- b修行人常犯的通病 第12頁:舉弊救偏 -- c制度、法令的問題
第13頁:結論 第14頁:註解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