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如何無憂無懼過生活(How To Live Without Fear And Worry) 達摩難陀法師著

如何無憂無懼過生活(How To Live Without Fear And Worry) 達摩難陀法師著

第十五章 道德:生命中的神聖和尊嚴

[日期:2010-08-16]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達摩難陀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第十五章 道德:生命中的神聖和尊嚴

道德意識如同一道藩籬,保護了自家和鄰居免于被搶奪。

道德和倫理形成了理想社會、經濟、政治和宗教的核心。假如愛是生命的血液,那麼道德就是人的脊椎。缺乏道德的生命是危險的,但是,缺乏了愛人的心,生命將形同枯槁。生命的品質隨著道德開化而增長,當道德覺醒時,體內就會充滿了愛。既然人非生而完美,人們就必須經過努力才能發展美德。

道德的開發,是人生重要的一環。但是,人們常誤解了道德的定義,以為公認的體面外表,如穿著、禮儀、矯柔做作和偽善就是道德。人們忘了這種傳統的道德定義是人為的,受社會制約的,無法隨著時間改變,因此比較容易過時。適合當時氣候或場合的穿著,卻可能隨時變得不合宜。穿著完全是習慣的問題,並非深沉的道德課題。習慣不能與永恆的宇宙定律混為一談。

語言使我們的思想和行為產生差異,但它卻不能完全影響我們對事物的認知和理解。飲食習慣和宗教信仰仍然是我們知覺的指標,雖然一個人的價值觀時常掩蓋了事實的真相。

由這些特殊的傳統、課題和渴望中,有些人相信只有他們的思想是正確的,而且依循此觀念來行事,這種本位主義是不健康的。認知和信仰乃是根據過去的經驗、日常需要和對未來的期望而建立起來。

道德是什麼?它是判斷正當行為與否的標準和原則。在巴厘文中,它是Sila,意思是道德發展的自我準則(戒律)。它意味著個人準則的建立並非來自對懲罰的恐懼,而是來自於追求純潔的動機——愛、獨立和智慧,瞭解自己和自我是一種幻覺。

馬來人有句俗諺:

你可以事先後悔;事後的悔恨是無益的。

當蘇格拉底遇見他的老師時:蘇格拉底年輕時去了一間妓院。當他正要離開時,看到他的老師正好經過。這個年輕人感到不好意思,想要偷偷地溜走。但是,老師走近他並問他為何要避不見面。蘇格拉底說他對自己的作為感到羞愧,他的老師勸告道:「你在有所行動之前,就該對自己感到羞愧了。那麼,你就不會對你現在所為感到羞愧。」

罪惡毋需導師就可學成,

但美德的培養卻需要一位教師。

好的習慣難以養成,卻容易接受;

壞的習慣容易學會,卻令人難以忍受。

道德是獲得永恆祝福的第一步,也是心靈的基礎。少了堅實的基礎,人類無法擁有進步和心靈的增長。缺乏道德的個人不但瀕臨危險,也將危害周遭的人。只有在道德基礎已建立的情況下,人類才可能發展個人的心靈和智慧。這樣的努力可引導個人脫離低層次的生活,邁向積極的高層次心靈生活。最後,到達幸福歡樂的頂端。

學習過程需要實地練習才能進步;釋尊曾說過:「一個有智慧的人若不學習佛教教義,就如同色彩美麗的花朵,少了香味。」美德的教導需要格言和實際例子,最佳的例子就是釋尊以豐富的熱情貢獻於人類社會。釋尊的道德和哲學應該要人仔細研習和實行,最重要的是被人所瞭解。因此,只單純的獲取書中的知識,而不加以理解,將無助於我們解決問題。

不要成為任何經典的奴隸:從前有個人建立了一套宗教禮儀,人們皆尊敬他,視他為有學問的人。有些人遵照他書中的指示來行事,經過數年後,這本書包含了愈來愈多的指示說明,並且建議信徒在做任何事之前,應先參考這本神聖的書籍。於是,信徒們皆將這本書當作日常生活的指南。有一天,當這位領袖走過一座木橋時,不小心跌落河中。雖然他的周遭有許多信徒在身旁,但他們卻不知道在這般景況下該如何做。所以,他們翻閱聖書找解答。

「救命!救命啊!」這位大師叫著:「我不會游泳!」信徒們說:「請等一下,大師,不要沉下去啊!我們仍在翻這本聖書,裏面一定有當你掉下水時,我們應該怎麼做。」

當他們還在翻書想要找到適當的方法時,這位大師已經溺斃了。

這個故事要傳遞的訊息,是我們不應被過時而保守的想法所局限,以至忘了使用我們本身所擁有的知識,而應該運用一般常識,將聖經應用在日常生活之中。隨著環境的變遷,新的知識和發明不斷出現,我們必須學著適應它們,並且有責任地去使用它們來創造人類的福祉。

道德指引和年輕人

輿論皆認為今日青少年的道德感已經淪喪,當然這並非指所有的青少年,但確實有不少的人行為叛逆和對當今的社會現象產生困惑。他們的行為和習慣違反了公共寧靜,使得愛好和平的無辜人們遭受淩辱和痛楚。

在某些方面,父母親必須為這些青少年的壞習慣和缺乏關愛負責。現代心理學者鼓勵父母親對小孩寬容,但卻給予青少年過多的自由,使得他們為所欲為。通常,父母親花太多心思在追逐物質的滿足,卻忽略了孩子。為了防止道德的沉淪,父母親有義務將世界上最偉大的宗教引薦給孩子們。

在教導道德倫理的過程中,採用何種宗教並不重要。任何宗教皆有一套道德準則來規範信徒,使人類過著文明的生活。同時,宗教可回饋社區居民對信仰的支持和尊敬。假如教徒間產生了歧視、敵意和嫉妒,那將是件不幸的事。

保有善心還是行善

撒哈迪斯在他的《佛教倫理學》中曾說道:「一般來說,道德有兩種解釋(1)保有善心;(2)行善。」前者是真正的道德,後者僅是為了達到目的的方法。個人可保有善心,便可做善事。但是,很少人能保有善心。有些人表面上的舉止是有利他人,但實際上做的是利己之事。這種行為的動機來自渴求晉升、祝福、進天堂或獎勵之故。或者,因為害怕遭受懲罰下地獄而行善。以上這些善行皆源於自私的心態,所以佛教認為保持善心方是真正的道德。

承認自己罪行的人,勝過那些佯裝無罪的人。莎士比亞在他的劇作中表達了上述的理念:馬克白夫人慫恿丈夫殺死國王前,先將蛇蠍般的臉孔佯裝成純潔的玫瑰花般。對於在光天化日下犯罪的人,我們能夠輕易地找到。但對於偽善者的惡行,總是在事情變得無可救藥時,我們才發覺他們的企圖。

一個人雖然富有、幸運和享有往生善報,卻不具有美德與善心,就如同以積蓄為生的人,一直從他的積蓄內拿錢來花用,卻不再儲蓄。當金庫耗光後,他將是精神上的貧者。對於他悲慘的景況,他該怪誰呢?神還是命運?都不是!他只能責怪自己。

對於人類而言,何者為其行動準則?實在令人難以抉擇。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知道影響抉擇的準則,如同水也有其一定深度,輪迴也是如此。若給予適當的環境,輪迴將得到順其自然的結果,達到最高修為。這是自然的演化,而非獎懲的後果。對於意志不堅強者而言,佛教的教誨有助於鼓勵他們向上,制止他們被邪惡所吸引。

哲學家桑塔亞納曾指出:「人生所面臨的最大難題並非在善與惡中做抉擇,而是在善行與善行間做一抉擇。」當年輕時,我們並不能瞭解欲望之間有著許多矛盾。一個年輕男孩可以在面對未來的許多計畫時躊躇不前。但對成年人而言,他必須放棄許多計畫來完成他的責任。

對於情感的處理方式也是如此,我們可以諒解年輕人一再轉換他們的興趣,但若成年人的舉止如上述的年輕人般,此事就成為一件笑柄。成年男子穿著屬於年輕人的休閒服,成年女人仍在為洋娃娃打扮,皆是令人感到可悲的畫面。他們尚未學習到成長需要許多的犧牲,才能達到偉大的目標——這個目的地充滿了成熟的愛和完整的成就。

亞里斯多德說:「理想中的人類是樂於幫助他人,但卻為了他人幫助了自己而感到不好意思。」由上述說法可知給予他人善意的行為通常被認為是高尚的行為,而接受他人的幫助卻是卑下的。但是,在佛教的教義中,無論是給予或接受,都不應有高高在上或矮人一截的想法,不應有秘而不宣的動機,也不應該有希冀物質或心靈回報的念頭。如此一來,我們的行為動機將是純潔的,不包含一絲一毫的私心。

透過宗教來改造個性

樹木是經由本身的果實而廣為人知;同樣地,真正的宗教必須有永恆的結果。因此,透過它的結果,我們可以判斷一個宗教的價值。

當個人信仰某一個宗教時,該教義應該可以改進個人的行為。倘若他仍如以往般貪婪、懷恨和善妒、不為受苦者感到悲憫、受到輕微刺激即以刀刃相見,那麼,該宗教即不具有勸善的能力。

個人所信仰的宗教若只限於情感或崇拜,該宗教將不具有價值。除非,他的行為舉止也因此變得彬彬有禮。但是,怒氣若仍存在於內心,外在的進步只是假像。

真正能淨化人心的宗教,應該能讓我們瞭解到生命的本質,以及隨之而來的各種幸福,我們不但能愉悅地接受,當幸福離去時,也能坦然地承受結果。威廉‧貝克進一步地說明這項事實:

能把握瞬間喜悅的人,

將永浴于燦爛的陽光中。

實踐教義能使個人由自身擁有的東西中,體會到心靈的轉換,而非一味地奢求夢中閣樓。表面的物質享受不能使個人變得神聖,只有內心的澄淨和模範的生活才有此種力量。特權、階級、膚色、財富和權力並不是做紳士所必須的條件。只有良好的特質能使個人變得偉大,值得人尊敬。

你的財富可以粉飾住處

但是,只有美德能裝扮自己

你的服飾可以點綴外在

但是,只有你的行為能夠代表你

道德的實踐不應該只限於個人,而是需要社會全體一致地實踐。若想擁有一個安寧的社會,人們不應省略心靈的修為。人們或許認為他們可以恣意行事不受懲罰,甚至采行電視所誤導的價值觀。但是,無人能規避行惡所得到的後果。由道德實踐者所組成的社會,才能夠得到寧靜。

除此之外,生活在和平、幸福的社會,居上位者更需確切地實踐道德規範,因為他們的行為舉止將影響居下位者。佛陀曾說:

一個國家的統治者若是公正且富善心,閣員們也會變得公正而富善心。當閣員們是公正且富善心時,將影響高級職員們。當高級職員們是公正且富善心時,下屬將受其影響。當下屬們變得公正且富善心時,全國的人民也將變得公正且富善心。

【書籍目錄】
第1頁: 第2頁:為何憂傷
第3頁:第一章 恐懼與憂慮 第4頁:第二章 我們的困擾
第5頁:第三章 我們為何受苦 第6頁:第四章 精神虐待及健康的心靈
第7頁:第五章 抑制怒氣 第8頁:第六章 自私的隱憂
第9頁:第七章 克服嫉妒及私心 第10頁:第八章 應付敵手及批評
第11頁:第九章 控制不穩定的情緒 第12頁:第十章 養兒育女的重擔及喜悅
第13頁:第十一章 對死亡的恐懼 第14頁:第十二章 何必為未來憂心
第15頁:第十三章 如何找到真正的快樂 第16頁:第十四章 在鬥爭和衝突間找尋平和
第17頁:第十五章 道德:生命中的神聖和尊嚴 第18頁:第十六章 你創造了自身的運氣和命運
第19頁:第十七章 為他人的福祉犧牲自我 第20頁:第十八章 有禮貌的言談
第21頁:第十九章 慈愛的價值 第22頁:第二十章 容忍、耐心和滿足
第23頁:第廿一章 為愛所挫 第24頁:第廿二章 愉快的婚姻生活
第25頁:第廿三章 你的美貌 第26頁:第廿四章 累積自身的福祉
第27頁:第廿五章 與他人和諧相處 第28頁:第廿六章 人們可以改善周遭環境
第29頁:第廿七章 人性的尊嚴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