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在家律學概說 果清律師講述

在家律學概說 果清律師講述

甲五、在家菩薩如何將戒持好

[日期:2010-08-15]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果清律師講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甲五、在家菩薩如何將戒持好

乙一、受戒

接著第五大科講在家菩薩如何將戒持好?第一我們要先受戒。我們要學戒嘛!學戒要先受戒。要受戒,你要找有德行的師父,不可以隨便找一個就為你授了。你受戒的時候可以找,這個可以選擇,這是開許的。不可以隨便找一位師父就為你授了,因為受戒是要得戒體的,所以這個可以找的。但是平常我們都用平等心一律的恭敬供養,不要分這位有修行、那位沒有修行,不要這麼分別。我們對師父都是平等恭敬供養,不要分彼此。這樣子,我們才能得到福德。不可以,這一位師父沒有修行,而就輕慢他。輕慢,你就造罪,就不能夠得到福德了。所以,這個要緊,不可以隨便。

受戒的時候,要好好的觀想,要領納戒體。怎麼領納戒體?這個受戒的時候,師長都會告訴你的。好比我們受五戒,正式得戒的時候,是在三皈依的地方。三皈依拜下去,也要觀想,對十法界有情無情的眾生—「誓斷一切惡,無惡不斷。誓修一切善,無善不修。誓度一切眾生,無一眾生而不度者。」再觀想十法界微妙的戒法,由我們心業力開始動湧起來。觀想好了,聽引磬的聲音,再起來。然後,第二遍皈依,拜下去。要觀想,對於前面也是一樣,對十法界有情無情眾生—「誓斷一切惡,無惡不斷。誓修一切善,無善不修。誓度一切眾生,無一眾生而不度者。」再觀想十法界微妙的戒法已經湧升虛空,如雲如蓋,蓋在我們受者的頭頂上。這是第二遍觀想。第三遍觀想的時候,跟前面一樣,對於十法界有情無情眾生—「誓斷一切惡,無惡不斷。誓修一切善,無善不修。誓度一切眾生,無一眾生而不度者。」再觀想我們身體好像虛空器量之身,然後盡虛空遍法界微妙的戒法由我們的頂門注入身心,充滿正報,納受成為五戒的戒體。所以五戒得戒體就是在三皈依的時候,你就要好好觀想,這個才能得戒體的。這個就是受戒。

乙二、學戒

第二步,受了戒之後,我們就要好好學戒。學戒分成兩個部份,第一要讀誦。譬如你受了在家六重二十八輕的菩薩戒,你就要常常讀誦。把戒本最好都能夠背誦起來。所以通常誦戒,半月半月誦戒,是說誦戒,不是讀戒。誦戒的意思就是背誦,把戒本能夠背誦,才叫做誦戒。不是照著本子念過去,這個叫做讀戒。我們受了什麼戒,就要將這個戒本背起來。背起來有什麼好處?也就是遇境逢緣,就想到大體的、粗略的開遮持犯;你就知道這一條不能犯,犯是什麼罪過。所以你要背。不要受了戒之後,就把戒本束之高閣,戒本都找不到了。遇境逢緣,犯不犯都不曉得,就糊里糊塗隨便造作,就犯戒了。所以戒本要背,還要半月半月誦戒。找同樣受過六重二十八輕的同參道友,半月半月誦戒。誦戒有它的儀規,起先要禮佛、要懺悔,依照那個儀規去做,然後才誦戒。所以自己平常就要把它背誦起來,然後半月半月誦。或者沒有伴的話,自己在家裡的佛堂也可以。有同參道友,我們就聚集起來,大家共同誦戒。這個就是讀誦方面的。

第二部份,也就是要解義。解義,好比我們現在請法師來為諸位講解裡頭的開遮持犯—開緣、遮止、持戒、犯戒,種種的相狀。諸位就要好好學習,才能夠了解裡頭的義理。這是第二部份,學戒。受戒是第一部份,第二就是學戒。學戒又分成兩小部份,讀誦跟解義。

乙三、持戒態度

接著第三持戒的態度是什麼呢?持戒的態度要輕重等持。輕戒、重戒,平等心受持。不要說現在是末法時代,我只要執持重大的戒法就好了,輕的戒法就隨隨便便,放逸懈怠,這個不可以。我們要曉得輕戒是守護重戒的。你輕戒假如小心謹慎都不毀犯的話,你的重戒絕對犯不到。所以要輕戒、重戒平等心去受持。就好像帶持浮囊,又好像草繫比丘一般,又好像驅毒龍的公案。

在罽賓國有一條龍叫做阿利那,牠的性情非常不好。牠住的地方靠近僧伽藍,屢次都來擾亂僧伽藍。當時有五百羅漢共同集合起來,運用禪定神通的力量,都不能夠驅遣這一隻毒龍。後來有一個人,他也不入禪定,直接到這個地方來,而彈指告訴毒龍:「賢善遠此處去!賢善遠此處去!賢善遠此處去!」龍就乖乖的永遠離開了。這些羅漢就問他。他就說:「我也不運用禪定力。直接是對於佛陀的戒法小心謹慎,守護輕戒猶如重禁」,守護輕的戒法就好像重大戒法一樣的,而絲毫不敢毀犯。所以這一隻毒龍受到戒德的感召,牠就乖乖離開了。你看,持戒的功德多麼殊勝。所以要輕重等持。好好護持守護輕的戒就好像重禁一樣。第二見到毀戒破戒的人,我們不要生起輕慢心。說:「我持戒很莊嚴。你看,你都破戒了」,就看不起對方,這個不可以,不要生起這種心。要生起大悲憫之心,而更加精勤的守護戒法,這樣才對。

乙四、持戒原則

第四,持戒的原則是什麼呢?要少欲知足。我們少欲則少苦惱,知足則常樂。《遺教經》上說:「汝等比丘,當知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惱亦多。少欲之人,無求無欲,則無此患。」「汝等比丘」,就是等於我們七眾的弟子。應當了知,假若多貪欲的人,多貪欲這個就是起惑了。「多求利故」,這個是造業。「苦惱亦多」,這是受苦。起惑、造業,就受苦。「少欲之人,無求無欲」,「無求」他的業障就去了。「無欲」,惑障就去除了。業障、惑障都去除,自然就「則無此患」,就沒有苦報,換句話說,苦障也就去除了。惑業苦都去除了。這個是講到少欲。還有知足,說了:「汝等比丘,若欲脫諸苦惱,當觀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樂安隱之處。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不知足者,常為五欲所牽,為知足者之所憐愍。是名知足。」《遺教經》又說「汝等比丘」,假若想要脫離諸多的痛苦憂惱,應當好好的觀察知足這一法。知足這一法,就是富樂:因為他沒有貪愛的緣故,所以是富;沒有憂惱的緣故,所以就能夠安樂。「安隱之處」,「安隱」是什麼呢?往近來講,可以解脫三塗的苦惱。由遠來說,可以超越兩種的生死—分段生死、變異生死。所以富樂,這個就是清淨之因;安隱就是清淨之果。有清淨的因,就能夠獲得清淨之果。所以知足就是富樂安隱之處。知足的人,他雖然臥在地上,猶然非常的安隱快樂。不知足的人,雖然處在天堂,也不稱合他的心意。不知足的人,雖然是富有,然而他心裡卻是很貧乏。知足之人,雖然是貧困,但是他心裡非常富有。不知足的人,常常被五欲牽著鼻子走。五欲就是地獄的五條根,就是牽他墮落地獄去了。「為知足者之所憐愍」,被知足的人所憐愍。這個叫做知足。這個就是講到持戒的原則。

乙五、持戒威儀

接著,持戒要注意威儀。我們六根對著六塵,不要虛妄分別,要「常爾一心,念除諸蓋」。要常爾一心,要念除諸蓋。諸蓋是什麼呢?貪欲蓋、瞋恚蓋、睡眠蓋、掉悔蓋、疑蓋。這些煩惱都要把它去除。我們一舉一動要攝護根門,六根門頭要守護好,不要隨便的虛妄分別。不虛妄分別,就不取著。不取著就沒有生死的苦果。可以說,我們就能夠獲得解脫。

乙六、懺悔

接著第六就是懺悔。假如我們從受戒以來,對於戒法輕的、重的都不曾毀犯,這個叫做本淨,本來清淨。假如受了戒,你有所毀犯,但是你肯發露懺悔,這個叫做懺淨,懺悔恢復清淨。所以《涅槃經》這麼說:「菩薩摩訶薩,常不犯惡。」「菩薩摩訶薩」,就是大菩薩。常常不會犯到惡法。「設有過失」,假設他的身口意有了過失,「即時懺悔,於師同學,終不覆藏」,對於師長、同學,終究不覆藏他的過失。能夠發起大慚愧心,自己責備自己。「不敢復作」,不敢再去造作。對於輕的罪過,生起重大罪過的想法。你看,大菩薩都是如此的。這就是講到懺悔恢復清淨的辦法是非常切要的。我們都要如此,有了過失就應當趕快發露懺悔,不要使令它隔宿。對於諸多的小罪,要生起大的恐怖畏懼之心。應當要恭敬佛陀所制的禁戒。要善於護持譏嫌的這些小戒,輕的戒。

乙七、加行

接著第七項,講到加行。我們持戒加行的功夫是怎麼樣呢?在家菩薩要廣修六度萬行。在廣修六度萬行的當下,要離一切相。所以在《金剛經》上說:能夠離開一切相,行一切的善法,當下就是證入無上佛果菩提無漏的善因。這個非常殊勝。所以我們廣修六度萬行的當下,要離開一切相。在離開一切相的當下,要廣修六度萬行。所以古德就有兩句話這麼說:「觀空則萬行沸騰,涉有則一道清淨。」假如我們觀空,就是三輪體空。觀空的當下,我們要萬行沸騰,六度萬行熾然地這麼去修行。「涉有則一道清淨」,「涉有」也就是廣修六度萬行的當下,要一道清淨。「一道清淨」是什麼?也就是三輪體空。所以我們不要偏一邊,不要偏於空的一邊,也不要偏於有的這一邊。要空有圓融,合乎中道第一義諦。所以觀空當下,萬行沸騰。涉有的當下,要一道清淨,三輪體空。這個就是加行的功夫。我們在家眾雖然處在不好的環境,有種種的煩惱、事務牽纏,我們要跟維摩詰居士學習。維摩詰居士示現在家的身分,有妻子兒女,但是他絕對不染著。他心心念念都不離開菩提心。心心念念就是在度脫眾生。「猶如蓮花不著水,亦如同月不住空」,就如同蓮花處在淤泥而不染;又好像日月行空不住空的情形一般。要這樣學習。這樣子,你們就難能可貴了。

乙八、具足五種心

接著,第八要具足五種心,我們才能夠將戒持好。哪五種心呢?第一就是菩提心。要具足菩提心,我們才能夠將戒法持好。菩提心是什麼呢?菩提心也就是《觀經》的三心—至誠心、深心,還有迴向發願心。也就是《起信論》的直心、深心、大悲心的內涵。至誠心是什麼意思?我們身口意三業,要至誠懇切的,老老實實的,將一切的惡法都要斷除。所有的虛妄都要盡除。深心是什麼呢?樂集一切善法之心,叫做深心。根據善導大師的解釋,深心也就是深信之心。譬如我們對淨土法門深信不疑,就是祖師或者佛祖都現前要我們改修他法,我們都不改變我們原有的信心,這個就是深信之心。另外好樂積集一切善法之心,也是深心的內容。還有大悲心,迴向發願心。大悲心是什麼意思?「欲拔一切眾生苦」的心,就是大悲心。這個就是所謂的菩提心—上求諸佛的覺道,下化無邊有情的心。然後心心念念不要離開菩提心。離開菩提心修一切的善法,都變成魔業。

第二要有孝順心。什麼孝順心?在《梵網菩薩戒》講到:「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業。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故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而殺而食者,即殺我父母,亦殺我故身」等等。這個就是孝順心。我們持戒要具足孝順心。一切的男子曾經都做過我們的父親;一切的女人都做過我們的母親。「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我生生世世沒有不是從他們受生的,所以六道眾生都是我們的父母。我們既然有孝順心,怎麼會毀犯戒法去惱害眾生?假如惱害眾生,就不合乎孝順之道了。所以有孝順心的話,我們也就不會犯戒。

第三就是慈悲心。慈者予樂,悲者拔苦。眾生沒有安樂,眾生有種種苦惱,我們要拔除眾生的苦惱,要給予眾生安樂,就是慈悲心。我們有這個心也就不容易犯戒,也容易將戒持好。

接著,恭敬心。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要他親近善知識,如法修行,將來都能成佛。既然如此,我們恭敬尊重都來不及,怎麼可以輕慢呢?所以不但對師長,對於良師益友,要好好的恭敬,就是其他同參道友,其他一切眾生,我們都要有恭敬之心。所以印祖也常常開示說:誠敬這一法,三世諸佛再來,都不會變異的。所以這個非常要緊。

第五真心。真心也就是常住佛性之心。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都有真如本性。我們就體念到:一切眾生皆有真如本性,他將來都能成佛。我們怎麼可以隨便惱害他呢?我們要了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這種體性是常住不變的。所以佛性是一切眾生都有當來佛果的這一種體性,這一種體性是以不改變作為意義的。這個也就是前面常住的意思。所以我們要有真心,也就是常住佛性心。

以上,我們假如具足這五心的話,絕對不容易犯戒,一定可以將戒法持得好。

【書籍目錄】
第1頁:甲一、前言 第2頁:甲二、解釋標題
第3頁:甲三、在家律學的重要性 第4頁:甲四、講授在家律學的內容次第
第5頁:甲五、在家菩薩如何將戒持好 第6頁:甲六、結勸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