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歸依三寶 如本法師著

歸依三寶 如本法師著

學佛為什麼要歸依三寶?

[日期:2010-08-15]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如本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學佛為什麼要歸依三寶?

開門見山,乾淨俐落一句話:歸依三寶就是要我們迷惑於五欲(梵語panca kamah)六塵(梵語sad visayah)的眾生,顛倒夢想的眾生,昧於事理的眾生,是非、善惡、好壞分不清的眾生,對人生觀與宇宙觀邪知邪見的眾生,全部能夠導歸正知正見,讓沉淪於六道的我們,通通能夠離苦得樂,破迷啟悟,破邪顯正 ,轉凡入聖,因而成就佛道,圓滿佛道,若能如此,是名正知正見歸依三寶;若不如此,不名正知正見歸依三寶。

有心學佛的人應該歸依三寶,歸依(梵語sarana)了三寶的人,是名入室佛門三寶弟子,若有心學佛而不歸依三寶,是名徘徊三寶門外弟子,沒有歸依不能構成名副其實的度內三寶弟子。有歸依三寶的人,是名度內三寶弟子;有學佛而無歸依三寶的人,不名三寶弟子。

有些人不明白佛法真實道理,執理廢事,不肯歸依三寶,而說有心虔誠學佛就好了,何必歸依三寶呢?這種人可以說外行人說外行話,往往一般人一聽到這些話,會覺得蠻有道理的,但在正知正見三寶照明之下,這種道理是大錯特錯的,在思想上犯了很嚴重的錯誤觀念。

曾經有一位學佛很虔誠的弟子。

向我說:『師父呀!我學佛以來有五年了,我覺得有歸依無歸依都一樣,師父啊!你覺得如何?』

我說:『你是凡夫眾生呢?還是佛菩薩聖人呢?』

他說:『這還用說嗎?我當然是一位標準的凡夫!』

我說:『你說對啦!正因為你是凡夫眾生,所以才須要歸依三寶;假使你已經成佛了,那何必多此一舉呢?佛要歸依誰?佛(梵語Buddha)已經究竟福慧圓滿,一切功德具足,佛不必歸依啦!佛自己本性已經大光明大自在啦!三明(梵語tri-vidya)六通(梵語sad abhijnah)、十力、十八佛不共法、四無所畏、萬德莊嚴,所有一切諸法皆盡通無餘,無障無礙,故名佛、如來、世尊、人天導師。』

他說:『根據師父你這麼一說,我非歸依不可嗎?』

我說:『凡夫眾生不歸依三寶的話,如同水中的浮萍,無依無靠,浪跡天涯,隨波逐浪,漂來漂去:無有定處;又如同孤兒,無父無母可依靠,浪跡天涯,無人扶助,甚為可憐!

同樣的理由,我們有心學佛向佛,而不歸依三寶,而我們又是道道地地的凡夫眾生,對真理不明白,對欲望那麼迷惑,心染於五欲六塵,顛顛倒倒的,不明白人生觀與宇宙觀,一概不知,又是邪知邪見,昧於事理,那麼這樣的話,就免不了迷惑於花花世界,心不能做主。

妄想紛飛,由於無知而造了無量無邊的業障(梵語karmdvarana),那就不得不隨業力流轉,輪迴(梵語samsara)六道,受盡無量無邊的痛苦,痛苦悲傷所流的眼淚就難以斗量了,因此沉淪苦海,難以自拔,與欲望相應,日夜相續,自己不知不覺,這就是眾生輪迴的路線。』

他又說:『過去我都是我行我素,任性無知,今天已經前後會通,有所醒悟,我歸依三寶的因緣時節應該到了!』

我說:『阿彌陀佛!是應該到了,不然的話,除非仁者心中必有一物!』

他說:『師父啊!何謂心中有一物?』

我說:『歸依終了還是要歸依,遲早要歸依,若是不歸依,心中必有一物,此一物就是你心中還有執理廢事的意念,不然就是自己太自尊、自卑、自傲、害羞、怕人譏笑、自高、傲慢、貢高、這些心裏意識,在佛門稱為業障(梵語karmavarana),禪宗裏頭稱為心中有一物,此一物障蔽我們的清淨本性,無法光明自在。

今天仁者已經能體會貫通,恭喜你,過去的你已經死了,現在的你才是真正的你,因為你過去觀念錯覺無知,隨錯誤觀念而走,今日茅塞頓開,恍然覺悟,頓入正知正見,今後依正知正見而走,可得轉凡入聖,離苦得樂,所以 我說過去的你已經死了,現在的你才是真正的你,你已經跟佛法相應了,恭賀你能發此心願歸依三寶,我隨喜你的歸依能夠成就!』

因此,這位學佛的仁者,他與我因緣相遇,佛法相談之下,聽了這席佛法的開示,情不自禁的落淚直哭,這正是佛門所說的一句話:無量劫所種的善根,現在當下善根流露,歸依三寶自然成熟,落淚哭泣自然成熟哩!

因此,我們要知道,在佛經聖典中,十方三世諸佛都勸學佛的人,要歸依三寶、修學三寶、成就三寶,終了成就佛道。

【書籍目錄】
第1頁:自序 第2頁:學佛為什麼要歸依三寶?
第3頁:歸依三寶有限制或忌諱嗎? 第4頁:歸依的意義
第5頁:何謂三寶? 第6頁:三寶有何分類?
第7頁:三寶有六義 第8頁:歸依三寶的次第
第9頁:歸依三寶的程序與方法 第10頁:歸依三寶應有的認識
第11頁:歸依三寶的功德與利益 第12頁:歸依三寶後,心靈感受如何?
第13頁:歸依三寶後,如何護持三寶? 第14頁:未歸依佛門者 令速歸依佛門 早登覺悟彼岸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