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處處無家處處家(1991) -- 星雲日記12 星雲法師著

處處無家處處家(1991) -- 星雲日記12 星雲法師著

菁華語錄

[日期:2010-08-15]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星雲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菁華語錄

■處處無家處處家

人有了家,心中有了事,
有所住就有所不住,
有所住就不自由。
出了家,無所住而無所不住,
實乃「處處無家處處家」。

◎讓孩子從小就有自食其力的觀念,是為人師長、父母的責任。
◎官職越高越要嚴以律己,才能取信於民。
◎人與人相處,講話實在是一大藝術,很多不必要的誤會、口角皆因「說話」而起。
◎縱然周知天下事,不知進退,總是愚人。
◎菩薩有三法,常懷至誠︰未曾欺佛,不自欺身,亦不欺誑一切眾生。
◎希聖希賢希天,此等地位豈肯讓他人佔去;立功立德立言,這般事業還須屬自己承擔。
◎有人住在人我是非裏,有人住在榮華富貴裏,有人住在名聞利養裏,有人住在眷屬情愛裏。實「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因為有所住即為非住也。
◎讓佛法走入人間、社會,是現代佛弟子的使命。
◎為人必須要求自我的健全,才能兼收自受用、他受用的效益。
◎素食可以培養慈悲心、耐力和溫馴的性格,又能健康、長壽。
◎人生大事,生死問題各半。一般人朝誦《普門品》,暮念《阿彌陀經》,就是要解決生死的問題;念觀音菩薩,意謂「了生」,念阿彌陀佛,意謂「脫死」。
◎開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與己何所不容。

■六根作道場

一個人要轉煩惱為菩提,
必須要好好處理自己的六根
眼、耳、鼻、舌、身、意,
所謂「熱鬧場中好修行」。

◎功名富貴皆人世浮榮,惟胸襟浩大是真受用。
◎在修行的路上,八正道可以讓我們人格完成、佛道完成、自我完成,讓我們幸福快樂、美滿生活、天下人我一如。
◎眼的修行──
一、要修慈眼,用慈眼關愛一切眾生。
二、要修慧眼,用慧眼辨別是非。
三、要修法眼,用法眼觀看事情。
四、要修佛眼,用佛眼瞻仰人間。
◎耳的修行──
一、要善聽,將不好的話聽成好話。
二、要諦聽,注意聽且不會聽錯。
三、要兼聽,聽了這個還要聽別人的看法。
四、要全聽,不斷章取義,要把話聽完。
◎念念慈悲,是立德、立言、立功之本。
◎在世間除了慈悲外,歡喜也很重要,跟活潑開朗的人在一起,自然會感染到信心和光明面;反之,與悲觀者相處在一起,只會了無生氣,看不到陽光。
◎人生榮辱禍福皆業,該來的不必避,不該來的則不用去擔心。
◎寺廟對信眾的功能︰
一、修身養性,培養宗教情操。
二、聽經聞法,可以增長信心。
三、齋飯素食,廣結善緣功德。
四、道友聚會,能夠以會會友。

■無為而治

課徒是為人師者的責任。
對徒眾,
我是採「無為而治」的教育方式,
只要不違背常住的原則,
都隨大家的興趣、特長去發揮。

◎只要對人有益而無害者皆是善事,不僅要盡心去做,更要多多益善。
◎對事情不要看一時,不要只看表面,要在生活中找出自我的一片空間,因一沙一石都有無限的世界。
◎「圓滿」並非易事,修行的層次每個階段都不同,故其境界要自我突破,學無止境,道也是一樣無止境。
◎人的「歹命」要如何改?從身口意開始,這「因」與「果」間還需要靠「緣」來成就,故培緣首重結緣,結緣可以改變人的心境及環境。
◎修道者要有出家眾的出離心(淡泊、耐煩)與在家眾的人間性(熱情、主動)。具備這兩種性格,才能做弘法利生的事業。
◎諸佛菩薩之所以成道,皆從「發願」來。
◎學佛首重歡喜,這種法喜是金銀財寶所不及。
◎保持內心清淨之方,不外往好處想,往善事看。
◎自我訓練,隨時精進,接受各種生活的考驗,不要把自己定型。
◎真正的修行非口說,非意念上想,非標榜給人家看,而是要切身力行的去實踐。
◎行路難,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間。
◎知命者不怨天,知己者不怨人。
◎要如何擁有人生?把自我融入大自然中,如花予人欣賞,如山水予人遊玩,如橋梁予人通過,如樹蔭予人乘涼,如甘泉予人止渴……

■相由心生

一個人是否有修行,
看其相貌即可知道,
因為「相由心生」。
不管做任何一件事,
都要確實,不要虛晃。
一個有修有德者,
皆從委屈、磨鍊、吃苦中成長的。

◎要讓知識、學問、見解有所受益,必須要多看書,並養成做筆記的習慣。
◎對現代的僧青年,期望大家要常常在一起研習、溝通,自然就無門戶之見。儘管各家宗風並不一樣,但不妨彼此交流。
◎經得起受教者,可以用棒喝;經不起的,只好用慈愛。慈嚴同尊,是佛門教育的特色。因此,藉宗教力量來輔導學生人格身心的塑造,是目前教育當務之急。
◎雖不主張趕經懺,但並非不做功德佛事,因為佛事經懺其實就是在做了生脫死的事。對死者寄以無限祝福(脫死),對生者廣結善緣(了生)。
◎同樣的佛事經懺,有人談價錢,有人論佛法,心田不同,其功德也不會一樣。
◎身體上的病不算嚴重,最難治的是心理上的病。
◎耐勞,更要耐怨;尊人,更要重己。
◎要發揮穩定社會功能,如何建立共識?
一、保有心外的財富,更要保有心內的財富。
二、擁有都市的生活,更要擁有山林的生活。
三、提倡慈善的事業,更要提倡文教的事業。
四、掌握有形的資源,更要掌握無形的資源。
◎「感動」的感覺,是最沒有詞彙可以形容的。
【書籍目錄】
第1頁:處處無家處處家 1991/7/1~1991/7/15 第2頁:六根作道場 1991/7/16~1991/7/31
第3頁:無為而治 1991/8/1~1991/8/15 第4頁:相由心生 1991/8/16~1991/8/31
第5頁:菁華語錄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