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心的對話—聖嚴法師與達賴喇嘛的對話

心的對話—聖嚴法師與達賴喇嘛的對話

佛教對於東方文化的影響

[日期:2010-08-14]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法鼓山智慧隨身書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佛教對於東方文化的影響
  
  聖嚴法師著
  
  佛教發源於印度,創始者是釋迦悉達多王子,他的年代,依據南傳善見律的眾聖點記之說,是於西元前四八五年為入滅年,世壽八十歲。最初的一百多年之間, 佛教文化大概是在印度境內傳播。至西元前三二三年,孔雀王朝的第三代阿育大王即位,十七年後皈依佛教,並派遣大批僧侶,赴世界各地傳揚佛法,便將佛教推展 到全亞洲的鄰近諸國,其中包括南方的金地(錫蘭、緬甸),北方的中國,其時正好是秦始皇時代。
  
  最早的漢譯佛經,始為後漢明帝永平十年(西元六七)迦葉摩騰及竺法蘭來到洛陽,於白馬寺譯出《四十二章經》。傳到藏地則再晚六百多年,於唐太宗貞觀十 五年(西元六四一)左右,分別從漢地及尼泊爾伴隨公主下嫁藏王而傳入佛教。直到西元第八世紀末(七八一年),還有印度僧與漢僧的一場頓和漸的公開大辯論, 那是藏王赤松帶贊親自主持的,留下的雙方記錄,都說對方落敗。來自印度的是寂護的弟子蓮華戒,來自漢地的是禪宗的大乘和尚,不論那場辯論的勝負屬誰,當時 的藏王尚對居住敦煌的曇曠馳書問法,表示對於漢傳的禪宗,並未忽略。但在西元第八世紀之後,印度的密教便源源不絕地傳到西藏形成了藏傳佛教的特色。
  
  因此,佛教文化的開展,分作三大系:1.南傳巴利文系的上座部。2.北傳由梵文漢譯的大乘佛教。3.藏傳由梵文藏譯的密教。若以時代區分,南傳巴利文 系是印度早期的部派佛教,即所謂小乘;漢傳梵文系是印度中期的大乘佛教;藏傳梵文系是印度晚期的大乘密教。其實此三系的內容,都曾傳入到了漢地,唯中國的 漢文化背景,對於小乘佛教及大乘密教,似乎不能吸收消化,所以部派佛教的阿毘達磨繁瑣哲學,在漢地無法弘揚。晚期大乘的密教,在傳入西藏的同時,漢地也有 唐玄宗時代的所謂開元三大士:善無畏、金剛智、不空,傳入大量的密教聖典,此後隨著蒙古人統治中國而第二度將藏傳密教由蒙古民族帶入漢地,可是迄今未能在 漢文化中生根立足。
  
  漢傳佛教,雖經過約一千年的翻譯,才由於印度佛教的滅亡而終止了譯經事業,但是漢傳佛教的成長是在魏晉南北朝的三百年之間,漢傳佛教的成熟是在隋代及至中唐期間,所謂中國佛教的大乘八宗,都是在成熟期中形成的。
  
  1.隋代的智顗(西元五三八∼五九七年)開創天台宗。
  
  2.吉藏(西元五四九∼六二三年)開創三論宗。
  
  3.隋唐之間的道綽(西元五六二∼六四五年)及善導(西元六一七∼六八一年)開創了淨土宗。
  
  4.唐初的道宣(西元五六九∼—六六七年)開創了四分律宗。
  
  5.法相宗由玄奘三藏(西元六○○∼六六四年)從印度引進中國,完成一宗之說的是他的弟子窺基(西元六三二∼六八二年)。
  
  6.唐初的杜順(西元五五七∼六四○年)、智儼(西元六○二∼六六八年)、法藏(西元六四三∼七一二年)累續發展而開出了華嚴宗。
  
  7.禪宗雖起於梁武帝世(西元五○二年即位,五九四年歿)菩提達摩來華,為第一代祖師,其實要到唐高宗迄唐玄宗之世的六祖惠能(西元六三八∼七一三 年)及其門下的荷澤神會(西元六六八∼七六○年)、青原行思(西元?∼七四○年)、南嶽懷讓(西元六七七∼七四四年)等人,才正式完成。
  
  8.密宗在中國完成了組織化及體系化之各種聖典的傳譯者,是有開元三大士之稱的無畏(西元六三七∼七三五年)、金剛智(西元六七一∼四一年)、不空 (西元七○五∼七七四年)。由此可見,中國漢傳佛教大乘八宗的完成,是在隋代迄中唐的二百年之間。嗣後便進入中國佛教的爛熟期,大乘八宗之中,也只剩禪宗 一枝獨秀了。
  
  漢傳佛教的譯經事業,雖然持續了一千年,魏晉以前為萌芽期,南北朝時代為成長期,隋唐時代為成熟期。其中主要的偉大譯師,有五位,也都是出現在西元第 三世紀中至第八世紀初的四百四十年之間,那就是:1.鳩摩羅什(西元三四四∼四一三年)、2.真諦(西元四九九∼五六九年)、434.玄奘、4.不空、 5.義淨(西元六三五∼七一三年)。前兩位出現於南北朝時代,後三位出現於初唐迄中唐期間。
  
  憑藉教義內涵普遍弘傳
  
  佛教漢化的完成,也是經過魏晉南北朝的醞釀,迄隋唐時代才陸續地形成。其實,漢傳佛教原先共有大小十三宗。除了以上所舉的八宗之外,尚有以東晉時代的 道生為主的涅槃宗,以《涅槃經》為依歸。鳩摩羅什門下的僧導及僧嵩等人,依《成實論》創立成實宗。以《十地論》為依歸,出現南北兩派地論宗;南道派主將慧 光,北道派的主將是道寵。以《攝大乘論》為依歸,由真諦三藏的弟子群建立了攝論宗。玄奘編譯出《成唯識論》,由其門下的窺基等成立了法相宗;玄奘譯出《俱 舍論》,由其門下的普光、法寶、神泰等,加以注疏,成立了俱舍宗。如此的五宗,雖各有若干部論疏,唯其傳持不久,便漸衰弱,有的被淘汰,有的成了同性質的 大乘宗派一個階梯,階段性的任務完畢,便衰退了。例如成實宗流入三論宗,地論宗為華嚴學派所攝,俱舍宗終被唯識宗的光芒淹沒,涅槃宗則由於天台宗也重視 《涅槃經》而告衰退。
  
  天台宗的智顗,依《法華》、《涅槃》、《大品般若》諸經及《中論》、《大智度論》等,著有三大部五小部等大量作品,建立三止三觀的實踐體系,五時八教 的教理體系,判攝釋尊的一代時教,氣勢壯闊,對於教法的統合整理,所作的貢獻,在中國佛教史上,堪稱空前。華嚴宗是承受北道派的地論宗,以及攝論宗和唯識 學派的影響而產生,到賢首法藏(西元六四三∼七一二年)而集大成,著有《華嚴探玄記》,《華嚴五教章》等許多部書,都是組織謹嚴,思惟縝密而廣徵博引。天 台宗主張性具,華嚴宗主張性起,兩家都提倡觀行,兩家又都主張淨土信仰。到了宋初,又有一位永明延壽禪師(西元九○四∼九七五年)出現,他以《楞伽經》 「佛語心為宗」的禪宗立場,又以《華嚴經》的角度,融合大小諸宗,所謂性相合流,會歸於由「頓悟成佛」而至「一念成佛」的禪淨雙修,完成一百卷的大書《宗 鏡錄》。此在漢傳佛教史上,應該也都是一次又一次的結集。到了明末的蕅益智旭(西元一五九九∼一六五五年),繼永明延壽的餘緒,也主張性相融會,整合包括 天台性具、唯識法相、禪宗、律宗,而歸淨土;又整合全體三藏聖典,撰有一部《閱藏知津》,也可算是一次聖教的結集。
  
  佛教文化,所以能夠不借武力和經濟力的威脅利誘,純粹憑藉它的教義內涵而弘遍亞洲諸國,如今也受到西半球歐美人士的歡迎,其原因就在於佛教的適應力 強,彈性度高,遇到任何狀況,都會保持無我而尊重對方的立場,講空,也講有;講解脫,也講入世;講出俗,也講隨俗。特別是佛法不違世法而淨化人間,佛教徒 弘法不為自己求名聞利養和權力地位,但為人間大眾離煩惱之苦、得解脫之樂,只希望能有為人付出奉獻的機會,不與人爭長論短,比高比低。所以到了中國,對於 儒道二家的固有文化,一向站在肯定的立場,稱之為人天善法,也是佛法的共同基礎。
  
  這是因為大乘佛法,有四依的教誡,所以不強調對於佛陀的人格的崇拜,也不強調對於佛語神聖的待遇,更不會強調某些特定的歷史人物要被當作神格來信仰。 佛在《阿含經》中就已說到,佛以法為尊,而緣起思想是法的重點,緣起法能使人悟見空性而解無明煩惱,所以「見緣起即見法,見法即見佛。」所謂四依,見於 《維摩經·法供養品》、《大般涅槃經》卷六、《大智度論》卷九等,那是:1.依法不依人。2.依智不依識。3.依義不依語。4.依了義不依不了義。在此四 依中,依法不依人是被用得最多、最普遍的。
  
  既然是「依法不依人」,只要能與佛法的立場及原則相應,不論是佛說或是任何人說的道理,都能被佛教徒接受。尤其從大乘佛法的觀點而言,佛法可以有五個 層次,即是:1.人;2.天;3.聲聞;4.緣覺;5.菩薩。人及天的善法,是五乘的共法,聲聞、緣覺雖被稱為小乘,確又是大乘菩薩的基礎。所以佛教傳播 到任何一個民族文化之中,都不會排斥當地的原有文化,倒是能夠提昇當地文化的層次,豐富當地文化的內涵,能與當地文化結合融會,給當地文化帶來新的生機。 這一點,可以從佛教傳入中國的漢藏兩個文化圈中,所產生的力量得到充分的證明。更可以從中國的大乘佛法,延伸到韓日等國,而成為該等國家的新文化,得到證 明。
  
  中國是大乘佛教的第二母國,它在中國立足生根,滋長發展,豐富了中國文化的內涵,中國文化也促成了佛教的轉型,乃是互為因果而共同成長的。經由佛教的 傳播,印度、西域的文化漸漸地被中國民族吸收、同化、創新。當時中國人看佛教文化東來,猶如現代人對於歐美科技文明的態度,可謂如饑如渴,經中國消化後的 佛教,便被傳往韓國及日本,也充實了這兩個國家的文化內容。
  
  佛學成為受人注目的新領域
  
  佛教在中國,到了宋明時代,即走下坡,固由於儒家的排佛運動,也由於佛教沒有出現人才,直到明末清初,始有若干位僧俗龍象,復興了佛教,但也未能創新 佛教的思想層面。到了民國初年,整個中華民族都受到了西方科技文明及民主思潮衝擊,又掀起了時代的革新運動,便有幾位僧俗先驅起來響應,例如太虛大師號召 教制與教理的改革,支那內學院一班學者復興唯識學,印順法師把佛學的焦點回歸到印度的中觀學,若干學者引介日本的現代佛學,若干學者選譯南傳的巴利文藏 經,也有法尊法師等人譯介西藏佛學,文革前後的時代有一班知識份子以唯物史觀的角度撻伐中國佛學,尚有以熊十力先生為首的學者,站在新儒學的立場批判佛 學。不過,不論從正面闡揚佛學,或從反面體檢佛教,而佛教受到現代人的研究,則是事實。也由於有人能從多種不同的角度來研究佛教,探討佛學,便使佛教有了 反省的機會,也有了新生的機會。
  
  到目前為止,佛教的漢傳、藏傳、南傳的三個傳統之間,都已有了互相交往的管道,也都希望能夠學到彼此的長處,以彌補各自的短處。多半已不會光強調自家 的優點而否定他宗的優點。學術的交流,能夠減少固步自封、夜郎自大的心態,並能隨時引進活泉活水,灌溉各自的苗圃,否則便會日漸枯萎而面臨滅亡的危機。
  
  今天的佛教,在國際間,雖尚不是熱門的顯學,但也不是冷門落日之學,除了佛教徒的教育環境及教育修養,普遍提高,東西方的科學家、哲學家、文學家、宗 教家之中,也有不少人涉獵佛教的經論。不僅佛教團體創辦研究所及大學,就是一般著名的大學,也已開設佛學課程。因此,不僅在漢藏及南傳之間互補互動,也與 其他宗教之間互補互動,我本人也常出席類似的對談會,甚至有一所大學邀請我演講「中國佛教與後現代主義」的主題,所以可以斷言,即將來臨的廿一世紀,佛學 也將會成為受世人注目的一大新領域。
  
  (原收錄於《漢傳佛教的智慧生活》)
【書籍目錄】
第1頁:前言 第2頁:佛教對於東方文化的影響
第3頁:佛教及密乘禪定法門簡介 第4頁:漢藏佛教對談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