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禪的世界 聖嚴法師著

禪的世界 聖嚴法師著

從佛教看我們的居住環境

[日期:2010-07-19]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聖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從佛教看我們的居住環境

  二十多年前我在日本留學,當時日本的環境受到非常嚴重的破壞,例如:東京灣的水不能養魚,灣內的魚不能食用,東京市內的空氣也受到污染。但是日本人意識得快,做得也快,幾年內便做了河川疏浚的工作,污染問題也在逐項解決。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今日台灣的污染問題比二十年前的日本更嚴重,人們雖然有環保的意識及要求,可是環保觀念卻是非常模糊,總是在威脅到個人的利益及家庭的利益時,才想到環保,對自己沒有切身關係、迫切需要時,便漠不關心,甚至製造污染,破壞環境。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一、台灣環境質量日趨惡化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一)空氣、水污染:台北市空氣非常壞,走一圈市街,會發現鼻孔內是黑的、髒的,坐在汽車裡也不能呼吸到乾淨的空氣。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去(一九九二)年我到夏威夷旅行弘法時,發現當地的水資源非常有限,政府嚴格限制人口移入及居民人數,主要是因為水的供應出問題。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二十年前,台北北投的地下井水可以飲用,現在挖井,井水足綠色發臭的,這是因為地面受到污染,連帶波及地下井水。北投人若沒有自來水供應,生活就會有問題。同樣的,如果陽明山的水源受到污染,居住在北投、陽明山一帶的人,生活也將受到威脅。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台灣是一個海島區,如果我們再不好好珍惜水資源,將來恐怕必須利用海水淡化方式才能取得飲用水。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二)森林破壞:不只是台灣,全世界的原始森林已經越來越少,造林做得少而慢,卻砍伐得多而快。由太空攝影,看到地球的許多原始林遭砍伐,就像是一隻野狗身上長有一塊塊的癩瘡,如果不好好治療這隻狗,牠便很快會死亡。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我們必須珍惜森林的資源,多種樹木,讓台灣環境免於受到破壞。
㊣七葉佛教書社 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 版權所有㊣
  (三)土地破壞:台灣的面積相當小,為了種種的生產,土地被建築物佔有,也被農業開墾破壞。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一九七五年我去美國紐約時,長島是全美生產洋山芋最豐富的地區,幾年前發現洋山芋有毒不能再食用,其原因是使用太多農藥、肥料,破壞、刺激了土壤,因此政府下令,這片土地必須廢耕十年以上,使地力再恢復。
㊣七葉佛教書社 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 版權所有㊣
  以前農禪寺附近,一到傍晚,尤其是春天之後到秋天為止,都可以聽到青蛙叫聲,如今已經很難再聽到了。過去四處可以看到鷺鷥蹤跡,現在也已經很少看到牠們的足跡了。
㊣七葉佛教書社 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 版權所有㊣
  二、眾生皆享有生存權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慈悲,是認為地球上一切眾生都應該受到人類的平等關懷,因為只有人類有慈悲心,其它動物則不知何謂慈悲。「慈悲」二字是佛教對人類的定義:人受到教育的影響、佛法的薰陶,而產生了慈悲心。有了慈悲心,便應該平等地關懷一切眾生,因為所有的眾生皆享有生存的權利。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自然界的生物,有一個循環的生存原則,就是食物鏈,什麼樣的生物吃什麼樣的東西,然後回過頭來產生同樣的循環,這是無可奈何的事。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由於人為的破壞,現在生存於地球環境的眾生,已不能自然的循環滋生,許多動物已失去生存的權利。人類也是眾生的一分子,我們無權剝奪、破壞其它眾生的生存權利,而是應該讓他們也有生存的環境與空間,這也是慈悲的佛教徒應該要做到的地方,因此我們至少要做到不濫捕、不濫殺。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三、佛教的居住環境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大家都知道,釋迦牟尼佛誕生於印度一個小城邦內,這個小國有一個王家的私人公園,一直到現在還是佛教的八大勝地之一,叫藍毘尼園,位於現在的尼泊爾境內。釋迦牟尼佛時代,公園內滿處都是樹木花鳥,五年前我到那裡朝聖,當時的花草樹木,由於人為因素,現在只見一片荒涼的殘跡,令人傷感。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釋迦牟尼佛修行的地方叫作苦行林,是經常有許多出家人在那兒修行的森林,現在只剩下幾棵樹,象徵著當地還是歷史上的苦行林,這也令我非常難過。釋迦牟尼佛成道後,馬上去度化他的五位弟子,當時他們正住在鹿野苑的園林裡,如今亦是一片荒蕪。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再看看釋迦牟尼佛一生中幾處最重要的弘法和培養弟子的地方,例如:只園、竹園、庵羅樹園等,都是著名的花園、公園,當初是成千成百的出家人,共同過著修行生活與集會的地方,那是在水邊、在樹下。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釋迦牟尼佛是在拘屍那羅城的娑羅雙樹間涅盤,我在印度時只看到一棵,那還是後來補種的。釋迦牟尼佛的一生和自然環境密切地結合在一起,但是現在的自然環境已經受到嚴重破壞。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佛教在釋迦牟尼佛涅盤後傳到中國及世界各地,出家人大部分也是在城郊,村落邊緣,有樹有水的地方修道、生活,以便托缽。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中國佛教徒中一定聽過一句話:「天下名山僧佔多。」我把「占」字改為「建」字,成為「天下名山僧建多」,我們看到中國大陸的名山古剎,都是代代的僧人建立起來的。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許多僧侶住在一起修行的地方,稱為「大叢林」,而眾多出家人、許多佛教徒共同聚會的場合,稱為「清淨海會」,像大海一般清淨,像水一樣從四面八方匯聚到大海,正如今天諸位參加這場演講,也可稱之為「清淨海會」。可見佛教跟山林與海水的關係是多麼親切。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四、惜福的生活觀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現在談談佛教的生活觀念。佛教的生活觀是要知福、惜福、培福、種福,才叫作「有福」。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大家都希望有福報,例如:中國人過年時喜歡把「春」、「福」二字倒過來貼,象徵春到、福到,春天到了,希望也來了;希望來了,福報也跟著來。但是,真正的福,應該是先知道「有福」,才可能會珍惜福報,因為福報得來不易。「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可是種瓜不一定得到瓜,種豆也不一定得到豆,有瓜一定是種了才能得,有豆也一定是種了才能得,即所謂種善因才能結善果,一定要珍惜得來不易的福報。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和十幾、二十年前相比,生活在今日的寶島台灣,我們的福報實在太大了,跟今日中國的大陸比起來也是如此。我們應該知道自己生活在福報之中,不要浪費,揮霍福報。這就等於我們存在銀行的錢,是辛辛苦苦賺來的,不是不勞而獲從天上掉下來的,我們必須珍惜它才能保有它,不但珍惜它還得增長它,使福更多,福一多,生存的保障也越多。否則有多少福報就用多少福,生活便沒有安全的保障了。為了更安全、更幸福,我們必須培福、種福,才能有福。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可是自然資源似乎是來得太容易,我們往往浪費了還不自知,不管吃的、用的,我們都在不知不覺中浪費了許多。尤其是現在的年輕人,對惜福的觀念還不能接受和瞭解。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二十多年前我在日本,有一次看到一對父子在吃飯,兒子吃飽後拿了一塊甜點和一個蘋果,都各咬了一口就丟掉了,他的父親便說:「兒子啊!爸爸小的時候想吃塊甜點都很不容易,也不可能一個人吃掉一整個蘋果,你怎麼把這些都浪費、糟蹋掉了呢?」兒子回答道:「爸爸,你太古板了,你小時候可憐沒東西吃,現在冰箱裡隨便拿,都有許多東西可以吃,我已經吃飽了,這些東西又不好吃,為什麼不可以丟掉呢?」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這是我在日本親眼經歷的一則故事,在座很多人或許也遇到過這樣的情況,甚至多少也有這種觀念。因為資源豐裕的緣故,我們工作一天可以買到許多蘋果,如果不好吃或吃不完便覺得可以丟掉,但是沒有想到丟掉這些東西,等於是浪費資源,同時也製造了環境的污染。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一天之中,如果製造的垃圾越少,我們的生活便可以保持得越清淨,若任意浪費資源,對環境的破壞便越多,這是相互循環的道理。許多人把自己家裡的垃圾往外丟,卻在走過街頭聞到這些垃圾臭味時,都不約而同地掩鼻而過,就是沒想到這都是自己製造出來的惡果。
㊣七葉佛教書社 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 版權所有㊣
  台北縣、台北市為了垃圾問題,產生許多爭執,台北市希望把垃圾倒到台北縣,台北縣說:「我們不需要垃圾。」同樣的問題在美國也發生過。有一次在紐約港口停泊兩大船的垃圾準備出海,但不知要運到那一個島,被發現後,便處處被嚴密地監視著,這兩條船在海上漂流幾個月後又回到紐約。這足以說明本來雖未想要害人,最後卻害自己。我們製造垃圾時好像與己無關,其實關係是非常密切的。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佛教徒的另一個生活觀念是寧靜、清淨、整潔、簡樸,這便是修行。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有一個統計顯示,在美國食物被吃掉的只有百分之四十至六十,被丟掉的也是百分之四十至六十;也就是說,一半被吃掉,一半被糟蹋掉了。其實我們吃東西時,只要拿夠吃飽的份量就可以了。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現在不論在台灣或西方的餐廳用餐,大家都有一種習慣,如果不剩下一些,就表示這個人不懂禮貌,是貪吃。請問這種習慣好嗎?淺而易見的,這樣不但增加清洗碗盤人的麻煩,流出去的菜渣也會污染大地、水溝及海洋,既浪費資源也破壞環境。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台灣現在沒有人餓死,但世界上有三分之一的人口,還生活在飢餓的邊緣,如果我們不惜福,不過簡樸的生活,將來台灣可能會發生同樣的問題。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五、自然環保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山河、大地、陽光、空氣、水和我們生存的空間,都是自然環境,更重要的是,我們不能沒有土地讓我們生存、活動。從佛教的觀點而言,不論地面、地下、空中、水中、城市或山林,無一處不是眾生的家園。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台北市的基隆河曾經是清澈的,現在都變綠、發臭了;早期高雄市的愛河是乾淨的,後來工業發達,住民越來越多,廢水排到愛河,使得愛河變成臭河。現在愛河還是臭的,基隆河還是綠的,河裡還可能會有水族動物嗎?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空中應該是沒有問題的,但工廠密集的地方,鳥兒不敢飛過去,飛過了便會中毒。我曾經在日本大阪經過,那是一個工廠密集的城市,空中已很少有鳥飛過,若有,也是生命力相當旺盛的種類。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本來大地無處不是眾生生存的家園,現在,眾生的家園是越來越少了,不僅城市受到污染,鄉村和山林也一樣被污染了。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梨山下有一個達見水庫,水庫的水質本來可以飲用的,後來因為上遊山坡被農民使用及農場開發,水已經有毒不能飲用了。在佛教的觀念裡,每一處空間都是眾生生存的地方,如今環境受到巨大的改變,人口雖然增加了,人類生存的空間與環境卻越來越少了。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六、珍惜資源做環保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佛教也認為,任何一個空間方位,無一處不是佛菩薩救濟眾生的地方及修行的道場,因此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石一沙,都被看成是修道的地方,所謂:「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如來。」青青翠竹、鬱鬱黃花都是如來說法的型態,我們把整個的自然環境都當作是諸佛的法身,為我們說法,給我們恩惠。所以對任何一樣東西都要珍惜,用它、吃它是為了要維持生命,而生存是為了要修行,要自利利人。除了必須吃、必須用的東西之外,便不該浪費,否則便是有傷慈悲。  地球上的原始森林已經很少了,但我們卻砍了很多樹木製造紙張。每天我們可以從每戶人家信箱中發現許多廣告印刷品,每次只要一有群眾運動,馬路邊上便可以看到很多宣傳紙張,實際上這些都是一棵一棵的樹被砍倒後製造成的。這樣一來,一方面破壞自然,另一方面又污染自然。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在農禪寺,除了衛生紙,其它的紙都集中給再生紙的製造廠商回收,其實看過後不要的書籍,也應該集中作為再生紙,但願全台灣的人,都能響應這樣的運動。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有一位女居士到農禪寺看我時說:她的丈夫印了許多觀世音菩薩像,因為不莊嚴所以沒有人要,不知如何處理呢?有人教她燒了,有人教她埋了,使她非常煩惱。我則教她拿去當再生紙。因為燒掉一來製造空氣污染,二者浪費資源。當然埋在地下也是可以,但是現在已經沒有多少人能有屬於自家的土地可以埋了,縱然埋了,也造成地下污染。因此最好的方法是回收後,做成再生紙。這位女居士聽後說:「師父啊!這很罪過。」我說:「阿彌陀佛!如有罪過,算是我的,因為是我教妳拿去做再生紙的。妳可告訴菩薩:「請不要責怪我,都是聖嚴法師教我這麼做的。」就可以了。」我是不是真的有罪呢?相信是沒有的。因為印刷成紙張的佛像,當你供養的時候是將它當成一種工具,象徵著佛菩薩,並不是說那便是真的佛菩薩。如何處理則是按照我們的意思,只要不是故意糟蹋它,是不會有罪過的。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尊重自然法則
㊣七葉佛教書社0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0版權所有㊣
  前幾天有人到法鼓山去,他看到那裡有好多台灣本土生長特有的野花、野草,覺得非常珍貴。他說:「啊!法鼓山還有這些花草,法鼓山開發後是不是要把它們都鏟掉呢?」我告訴他:「我們還是要保留這些的,它們是在這裡住了很久的「原住民」,我們一定要尊重它們生存的權利,保護它們。打算蓋房子的地方我們一定要想辦法移植,讓這些植物能綿延下去。」
㊣七葉佛教書社1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1版權所有㊣
  這些原來在台灣島上隨處可以看得到的東西,已經越來越少了,到處濫墾開發,造成這樣的後果。
㊣七葉佛教書社2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2版權所有㊣
  生態的資源非常奇怪,在法鼓山有一棵榕樹,二個星期前還是滿樹的葉子,上個星期我再回去看時,葉子已經被啃食精光了。這棵樹是被非常漂亮的蟲吃的,吃了以後就變成蝴蝶,我覺得這也是值得的。樹葉被吃光後便能養活許多蝴蝶,雖然多數的蟲吃完後便死亡,沒有蛻變為蝶,但是這是自然界生態的自我調節,樹葉雖被吃光,明年一定又會長滿一樹的綠葉。
㊣七葉佛教書社3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3版權所有㊣
  換個角度看,若我們使用農藥噴死這些蟲,樹是否會受到保護是一回事,但生態的循環卻受到破壞了。
㊣七葉佛教書社4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4版權所有㊣
  所以在法鼓山,我們都不會刻意去理會這些蟲,牠們自己會去找東西吃,生與死是自然的循環。人類知道不要做危害自己生存的事,但更進一步要做到尊重其它生物生存的權利。
㊣七葉佛教書社5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5版權所有㊣
  但是若因為放生而破壞自然環境,就必須仔細考慮了。以前放生,是把鳥放到森林裡去,把魚放到潭裡去,可是並沒有考慮到南部的鳥可以放到北部嗎?高山上的鳥可否放到平地?人工養殖的鳥,可否放到高山野外?深水魚、溫水魚都可以任意放到淺水裡及冷水裡嗎?這些大家都是沒有考慮過的。
㊣七葉佛教書社6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6版權所有㊣
  因此,以往的放生是非常愚蠢的。例如:石門水庫一年會撈一次魚,都有許多人前去放生。許多年前我們在新店溪的上游放生,魚剛放掉,還不熟悉環境,很快就被撈起來了,這些人是在看到我們把魚倒下後,趕快把船開出來,明目張膽的把魚撈走。
㊣七葉佛教書社7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7版權所有㊣
  現在我便呼籲不要再放生,因為放出去的魚和鳥很可能會死在無法適應的自然環境裡,若魚死在水的源頭裡,人們便喝那些死魚的毒素了。
㊣七葉佛教書社8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8版權所有㊣
  我們要改變放生、護生的觀念,應該把放生的錢拿去做珍稀野生動物的保育、醫療,讓這些動物有一個調養的地方,復健後再放回原來生存的環境,這才是真正的放生,否則就不是慈悲,而是殺生。
㊣七葉佛教書社9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9版權所有㊣
  許多人買烏龜放生,並在龜背刻字,可憐的烏龜便受到殘忍的虐待,一次次破人捉來再刻上字再放生。如果我們不放生烏龜,牠們便會生存得很好,不會經常破人捕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八、生活環保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養成「惜福重於享福」的習慣就是一種美德,這個觀念一直很難被人接受。一部分的經濟理論家說:「鼓勵消費便是刺激生產,消費得越多生產量越高。」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但是也有相反的意見,因為天然資源有限,世界上的資源只會越來越少,不可能越來越多。現在我們利用大量的鋼鐵生產機械,大量的石油供給能源,沒有想到地球本身是個「有限公司」而非「無限公司」,不可能無限的供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我經常這樣比喻:人身上有皮膚、血、肉與骨骼,地球也一樣有骨、有血、有肉,我們使用自然資源,等於是把骨頭一塊塊拿出來用,把血液一桶桶的抽出來用,抽多了以後會貧血,沒有血便死亡,那時候的地球就成為一個死掉的、無人居住的星球。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想把資源從外太空或其它星球運回來的可能性是很小的。為了人間淨土能在地球上實現,我們應該珍惜自然資源。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社會上的搶劫、綁票、偷竊,看起來這些人以為只是損害他人。有些犯人更是異想天開,認為如果犯案被捉到是自己倒霉,沒被逮到是自己福氣,這種觀念是全然的錯誤。因為我們的自然環境及社會環境,就像是同一個人的身體,只要身體上任何一部分受到傷害,一定會影響到全身其它部分的健康。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自害害人是最愚蠢的,短時間也許會以為是自己受利,若從長時間看,一定會遭受到一定程度的報應。
㊣七葉佛教書社A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A版權所有㊣
  九、禮儀環保
㊣七葉佛教書社B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B版權所有㊣
  人與人的關係是建立在禮貌之上,但是今天社會上懂禮貌的人太少了,發自內心真正懂禮貌的人更少。有些人是為了自己的生意,和自己有利害關係時,不得不說幾句有禮貌的話,表現出禮貌的行為,若對於不相干的、疏遠的人,卻沒有禮貌。
㊣七葉佛教書社C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C版權所有㊣
  在日本,見到人時,一定會互道早安、午安及晚安,孩子要出門上學及回家之時,也都會稟告父母親。
㊣七葉佛教書社D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D版權所有㊣
  我曾經在台灣看到一位年輕人等車時,東張西望踩到一位老人家,他一看是一位老人被踩了一腳,便趕快跑,一句對不起的話也不說。老人便追上去對年輕人說:「對下起啊!我的腳嚇了你一跳。」這老人是希望年輕人記取這個經驗,以後踩到別人要說一聲對不起。
㊣七葉佛教書社E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E版權所有㊣
  站在佛教的立場,有三個禮儀項目:
㊣七葉佛教書社F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F版權所有㊣
  (一)身儀的禮讓、禮敬:佛教徒合掌、軍人敬禮、一般人鞠躬都是禮貌,行、住、坐、臥,待人接物中,謙讓、誠懇的態度也是一種禮貌。
㊣七葉佛教書社G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G版權所有㊣
  (二)口儀的讚美、慰勉:有時即使對方錯了,也要慰勉一下,對的更應該讚美才是。對方如有二點正確、八點錯誤,我們應該讚美他對的二點,而慰勉錯誤的八點,告訴他現在雖錯了,但是下次一定會改善。
㊣七葉佛教書社H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H版權所有㊣
  對父母師長等長輩,對諸佛菩薩乃至祖先,也可用身儀、口儀來表示我們的尊敬。對活著的人要讚美、慰勉,對亡者也該讚美他們在世時的美德。
㊣七葉佛教書社I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I版權所有㊣
  (三)心儀的真誠、懇切:我們應該用真誠懇切的心來敬上禮下,對人對事都以感恩感謝的心來接觸,如果心裡不誠懇,任何一個外表的禮儀,做得再莊重都不能感動人。
㊣七葉佛教書社J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J版權所有㊣
  在任何儀典中,若用物質的浪費來鋪張,只是資源的損失,講究場面,僅是虛榮的滿足,不是真正的禮儀。
㊣七葉佛教書社K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K版權所有㊣
  唯有以真誠懇切的心儀,讚美慰勉的口儀,謙躬整潔的身儀,來舉行儀典,才是真正有益於社會的禮儀。
㊣七葉佛教書社L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L版權所有㊣
  時下的台灣,在喪葬、祭把的禮儀方面,尚有商討、改良的必要。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大出殯的排場,送葬的隊伍長達幾百公尺,甚至幾里路,阻礙交通。隊伍中又是西樂,又是國樂,加上出家人敲木魚誦經念佛,都透過揚聲器、麥克風大聲播放,對沿途的住家造成噪音污染。
㊣七葉佛教書社M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M版權所有㊣
  還有一種習慣很不好,我曾看過一輛車,車上有一個靈位,大概是剛從火葬場回來,可能除了靈位還有骨灰,車子一邊前進,一邊有人向車外一張張丟著冥紙。
㊣七葉佛教書社N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N版權所有㊣
  這是毫無意義的事。家中如果有人往生,應該念佛菩薩的名號,若是自己念累了或是沒有那麼多人輪流念,可以放「阿彌陀佛」聖號的錄音帶。念佛讓亡者及活人都有一種安慰感,平安且祥和,讓亡者往生西方,令活著的人相信將來自己也會往生西方,如此一來,生與死之間便沒有那麼恐懼,距離亦不再遙遠。
㊣七葉佛教書社O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O版權所有㊣
  台灣另有一種民間信仰也需要改進:把死狗丟進水裡讓牠隨著流水漂向海裡,把死貓掛在樹上日曬夜露。台灣話是「狗死放水流,貓死掛樹頭」,其實狗屍不會被水流到海裡,反而身體會膨脹把河水污染了,貓屍腐爛生蛆,空氣中也會聞到屍臭的味道,危害公眾的衛生。
㊣七葉佛教書社P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P版權所有㊣
  也有人迷信吃了中藥的藥渣,最好倒在十字路口讓人踩了,吃藥的人很快就好。意思是踩藥渣的人會把病帶走,這安的什麼心啊?
㊣七葉佛教書社Q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Q版權所有㊣
  十、心靈環保
㊣七葉佛教書社R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R版權所有㊣
  心靈環保的意思,是要我們從沒有道理的信仰,進步到正信佛教的信仰,也就是理性與感性調和的信仰。
㊣七葉佛教書社S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S版權所有㊣
  台灣多少年來有大家樂、六合彩的賭博遊戲,希望中彩的人就去拜土地公,求夢、求明牌。如果每一個人都求,而土地公都能出明牌,這些橫財從何處來呢?這是非常愚蠢而且不合理的心態,因為土地公不可能印鈔票,鬼神不可能生產任何東西,怎麼可能求得明牌就有橫財到手呢?
㊣七葉佛教書社T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T版權所有㊣
  心理不健康就是心有病:心靈環保是治本的,生活、自然、生態的環保是治標的,若心靈沒有認同環保的理念,一切都會落空。心理健全,環保的工作才能扎根、有效、長遠、廣大。
㊣七葉佛教書社U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U版權所有㊣
  (一九九三年九月八日由台北縣政府主辦邀請,講於板橋市立體育館,林婉淑整理)
【書籍目錄】
第1頁:自序 第2頁:禪坐的基礎方法
第3頁:四念處 第4頁:日常生活中的四念處觀
第5頁:禪修方法的演變 第6頁:禪是什麼
第7頁:禪的智慧 第8頁:智慧與福報
第9頁:禪——自我的提升 第10頁:禪——自我的消融
第11頁:禪與人生 第12頁:禪與生活
第13頁:禪的心靈環保 第14頁:禪的知與行
第15頁:禪與藝術 第16頁:生命的圓融
第17頁:生命的圓融 第18頁:理性與感性
第19頁:提得起.放得下 第20頁:提起與放下
第21頁:無常與無我 第22頁:提升人品的佛教
第23頁:積極的人生觀 第24頁:現代佛教與生活
第25頁:現代佛教青年應有之人生觀 第26頁:人心清淨.環境清淨
第27頁:綠化大地.淨化人間 第28頁:從佛教看我們的居住環境
第29頁:人間淨土 第30頁:附錄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