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生死的幻覺 佐欽白瑪格桑法王著

生死的幻覺 佐欽白瑪格桑法王著

第15章 正確永恆的微妙皈依

[日期:2010-08-11]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佐欽白瑪格桑法王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第15章 正確永恆的微妙皈依
  
  皈依三寶是所有大小乘的基礎,是學修佛法的入門和全部戒律的根基。需要皈依的原因是我們畏懼輪迴痛苦,而只有三寶才能夠把我們從輪迴苦海中救出來,不皈依三寶則脫離輪迴無望,因此,為了從輪迴痛苦中解脫出來,我們必須皈依三寶。?
  
  我們所畏懼的對象總的來說就是六道輪迴,輪迴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生、死兩件大事,生死二苦的根源是有漏之業和所有煩惱,所以,我們應該視有漏業和一切煩惱為敵人。如果我們不修慈悲而僅僅修煉惟一空性,將會遠離諸佛的無量功德,而惟一寂靜的涅槃也很不圓滿。因此,我們應該視惟一寂靜的涅槃如同掉入險境。在修煉佛果的過程中遇到的有背正道之非分心念,我們應該視它為毒。我們都害怕敵人、險境和毒,為了脫離這些可怕的東西,我們必須皈依三寶,這一點從開始修法的時候起,就必須有明確的認識。毫無思想認識地念誦皈依文,不會有殊勝的加持威力,只能作為在微妙皈依境中積修福德,於最終有利於解脫成佛。只是口中念誦皈依文的皈依,不能算作真實增長道證的具格皈依。?
  
  學修佛法的大門是由皈依啟開的,皈依的大門則要由正信啟開。正信分為三種:從前迷妄愚癡的人,在見到諸佛身口意所依之像、上師善知識和聽聞到聖賢傳記等時,心中如果生起清淨喜悅之心,這就是清淨信;知道三寶功德之後,心中渴望自己和他人都能修取那樣的殊勝功德,這是欲樂信;知道只有皈依三寶才能使自己脫離輪迴痛苦,從而視三寶為恆久無偽的皈依對象,這是勝解信。就這樣,在具有殊勝信心和敬仰的前提下,以把一切都交給皈依對象的不變心念來皈依三寶,這是必須具備的皈依條件。佛祖釋迦牟尼在經典中說過:「沒有敬信心的人,不能修出善妙白法,就像被火燒過的種子不能長出綠芽。」三寶雖然具有不可思議的慈悲和加被力,但要把加被引入自己的身心之中,還得依靠惟一的敬信心。?
  
  皈依的本質就是服從。要承認和服從具足智、悲、力的佛陀為導師,並立下誓言:只皈依佛祖,不皈依其他教主,這是因位皈依;承認佛是我們修行的終極目標,修法只求證得佛果,不求其他的道果,這是果位皈依。同樣,我們把微妙教證二法和殊勝僧眾,視為正道和益友,決心除此之外不另找道友,這是因位皈依;承認善法和聖僧為最終修取對象,待自己體悟證法之後,再把相應的教法傳給他人,並且培養殊勝僧眾來延續三寶傳承,這是果位皈依。其他的皈依分類是:知道暇滿難得的人身在世時間不久而生起出離心,因為懼怕往生惡趣,為了修取善趣而皈依三寶,這是下士道皈依;知道陷入輪迴世界後始終脫離不了痛苦,為使自己證得寂靜樂果而皈依三寶,這是中士道皈依;生起大慈悲心之後,祈願自己具有把眾生引入圓覺果位的能力,由此殊勝願心而皈依三寶,這是上士道皈依。在這個皈依法裡,根據大小乘共有的理論,要相信佛陀為導師,法為正道,聖僧為修道益友,從而皈依體悟證法者——佛和佛僧心中具有的善法。?
  
  在不共密宗法門裡,身口意三門都要供養給上師,要依靠本尊,視空行為助友,用這種方式皈依三根本。尤其在大圓滿妙法中,要皈依這樣的捷徑勝道:把「脈」依為化身,「氣」修為報身,「明點」淨為法身。然後,觀想因位粗氣脈明點為三昧耶行者,觀想智慧微細氣脈明點為智慧勇識,依靠這樣的皈依對象來修取清淨佛果。本性金剛皈依是:在以上皈依對象聖意具有的二智所包容的智慧或本性空性、自性光明、慈悲遍滿這三者無有分別之體,作為修取果位來皈依。總之,要用以上種種心願和修習來進行皈依。?
  
  觀想皈依福田或皈依境的時候,要把自己所在的地方,由原來的不淨山河大地和房舍等觀想為七寶築成的清淨佛土。這個淨土美麗華貴,七寶大地平坦寬廣,前方中央有一棵五個枝頭的如意寶樹,那寶樹花葉紛繁,果實纍纍,樹枝覆蓋了東南西北天宇,樹上佈滿了多寶瓔珞和鑾玲。中間稍高的枝頭上有八隻獅子托舉的寶座,寶座上鋪有寶蓮和日月輪墊,輪墊中央坐有三世諸佛的聚合體、無與倫比的慈悲之源、與聖主根本上師無二無別的鄔金蓮花生大師。
  
  蓮花生大師法體潔白紅潤,一面二臂,雙足以國王游舞式安坐於八大獅子抬舉的蓮花寶座之日月坐墊上,右手以期克印握持金色五股金剛杵,左手定印之上平托天靈蓋,天靈蓋內有盛滿無死本智甘露的長壽寶瓶,瓶口以如意寶樹嚴飾。蓮花生大師法體從內到外分別穿著白色金剛密衣、藍色咒士衣、紅色法衣和紫色披風,頭上戴著得見解脫寶蓮帽,帽頂金剛杵上插有雕翎,掛有五彩纓子。蓮花生大師與象徵無變大樂與微妙淨空雙運無別的佛母益西措嘉空行母雙運,佛母尊身潔白、左手持有盛滿甘露之天靈蓋、右手持彎刀。?
  
  在蓮花生大師的頭頂上方有大圓滿傳承諸上師法身普賢如來、報身金剛薩垛、化身極喜金剛、將巴謝寧大師、熙日森哈大師、加那蘇扎大學士、比瑪木扎大學士、鄔金蓮花生大師、赤松德贊法王、毗盧遮那大譯師、益西措嘉空行母、龍欽繞江大師、仁真·吉美林巴、吉美·加衛尼固、白瑪班扎大師、鄔金·丹增洛布、先盤·卻吉郎瓦、吉美·擁丹貢布等聖尊具足華貴裝束,層層疊坐(上者的座墊未接觸到下者的頭部)。
  
  前方枝頭上面坐有佛祖釋迦牟尼、賢劫一千零二佛和無數十方三世諸佛;右方(蓮花生大師的右方)枝頭上坐有以佛子三部聖主為首的八大菩薩,以及圍繞主菩薩的菩薩僧眾;左方枝頭上坐有舍利弗和目犍連聲聞二勝子,以及圍繞二勝子的聲聞、緣覺僧眾;後方枝頭上面有法寶經典和虹光普照的書架,最上層為大圓滿六百四十萬品續部法寶。?
  
  如意寶樹四枝頭下面的眾多枝葉上面,坐有智慧化身和業現成就的護法神眾。眾父系護法神面朝外,正在施行阻止外障侵入的利業;眾母系護法神面朝內,正在施行阻擋成就外流的利業。?
  
  皈依福田中的諸佛、菩薩和護法神都在放射光芒,都在向我們展露慈喜法相,他們用慈悲法眼注視著我們,以具足智、悲、力的悲心牽繫著我們,以美妙動聽的梵音使我們脫離惡趣苦海。
  
  接著,觀想自己的右邊有此生父親,左邊有此生母親,前面有以怨敵和魔障、宿業債主為首的顯為人相的全部六道眾生。自己領頭念誦皈依文的時候,眾生都跟著大聲念誦。身體要禮敬膜拜,心裡要恭敬發誓:直至普天如母有情都證得菩提勝果,除了三寶福田之外沒有其他的皈依對象,我等將誠心皈依惟一利樂之源——三寶佛眾。
  
  在積修皈依次數的過程中,能閉關修習最好,至少要積修十萬次皈依。閉關結束或修習告一段落時,我們要以敬信之心再一次觀想皈依福田,觀想從諸佛諸眾身中放射出無數光芒,光芒照至自他眾生的剎那間,自他眾生都融入皈依境諸佛眾身中。然後,皈依福田中的諸佛眾都融入上師蓮花生大師體內,與蓮師和合無二。最後,蓮花生大師化為光,消失在無觀法界中,讓自己的心在無觀空性法界入定片刻。這一切結束之後,要把善業回向給利樂眾生的事業。?
  
  我們要在恆具正知正念的基礎上,長期觀想以上皈依福田的諸佛眾。走路的時候,觀想皈依福田就在右肩上方,成為我們圍繞禮轉的聖依;靜坐的時候,觀想皈依福田在頭頂上空,成為我們祈禱的聖依;睡覺的時候,為了把重複迷妄攝修成光明,觀想皈依福田就在心際中央;吃飯的時候,觀想皈依福田就在喉間,成為我們供養的聖依。就這樣,在所有行坐食臥等生活中,我們都不離明觀皈依境佛眾,並把一切都托付給三寶、誠心皈依三寶、努力念誦皈依文。?
  
  在皈依三寶的時候,我們不僅要誠心皈依,而且要修持皈依戒學。
  
  皈依戒學中的三應斷戒分別是:皈依佛寶之後不皈依世間神天;皈依法寶之後不傷害眾生;皈依僧寶之後不與外道邪見者交往。
  
  三應修戒分別是:皈依佛寶之後,視如來佛像為真佛而禮敬供養;皈依法寶之後,視如來法典經文為真法寶而禮敬供養;皈依僧寶之後,視出家僧人為真僧寶而禮敬供養。
  
  三類似戒分別是:經常供養三寶;經常念誦皈依文;依止聖人賢師學習善法和依法修行。
  
  如此皈依和修習戒學雖然有無量無邊的功德,但最根本的收穫就是自己已經成為合格的佛門弟子。皈依三寶之後,可以除滅疾病的痛苦,斷滅人與非人的侵害,淨滅前世的垢障,世世代代與三寶光明不分離,直至三寶幫助我們證得佛果,所以皈依三寶具有無量無邊的功德。?
  
  皈依三寶和承認四法印的佛門弟子,與非佛教徒和皈依外道邪法者之間,無論從身心快樂和此生與恆久的利益等方面相比,都會有很大的差別。真正的佛門信眾無論在何時何地,都能做到不寂寞、不絕望、不說他人是非、不與他人結怨、不胡思亂想、不在散逸無記中虛度年華,他們經常會誦唱佛經、持修心咒,並且心中充滿敬信、勇氣和喜悅。佛門信眾無論走到哪裡,都會帶著祈禱發願事業成就和快樂的心情踏上路途;無論做什麼事,都會想到因果取捨,不會為求眼前利益而做出不合情理或背離人道佛理的壞事。佛門弟子吃飯的時候,會供養三寶而積修福德;睡覺的時候,會觀想三寶總集本體上師於心際而使加被不離。幼小的時候,能誦修增智心咒而聰明有智慧;少年時期具有善法言行而成為優秀高尚的人才;青年時期不做背離因果規律的壞事使自己和他人都相安無事;老年時期具足修行福德而有備無患。當死亡來臨的時候,熟悉死亡的佛門弟子不會有任何恐懼心理。死亡之後,具有善法修德的佛門弟子,能夠依靠善法而踏上解脫妙道。?
  
  在日常生活當中,修行佛法可以幫助我們樂極不生悲、痛苦不絕望、孤獨有伴侶。沒有比三寶更好的皈依對象,所有苦樂攝入正道之後,不會為小小成就感到驕傲,也不會因小小挫折感到氣餒。相反,那些不承認因果報應的人,不知道造罪要體受報應,故而遇到對自己有利的事,就會毫無顧忌、不擇手段地去做,不管是否破壞了他人的快樂。如果兩個自私自利的人相遇在一起,他們之間將會爾虞我詐、你死我活地明爭暗鬥。如果這樣的風氣盛行下去,那麼人人都會只顧此生利益,貪戀此生輪迴,不會有人想到往生大樂。他們只是癡迷於毫無意義的輪迴小作業。最後,當死亡來臨的時候,只能空手赤裸裸地進入往生世界。
  
  不思因果報應的人,從小就學會殺生奪命,少年時期和惡友交往,中年時期做自私自利的事情而害人害己,年老無力的時候,整天無所事事地喝酒、吸煙、玩麻將。這種人正在造罪等死,待他們不久被放進棺材之後,將要體受的痛苦無需再多說。
  
  現在,當我們口渴的時候可以喝到各種可口的飲料,肚子餓的時候可以吃到各種美味佳餚,身體冷的時候可以穿上舒適保暖的衣服,天氣炎熱的時候可以享受空調帶來的涼爽。還有,我們病了可以醫治,累了可以休息。現代科技也給我們創造了很多便利條件,有舒適的床墊沙發、快速的電梯和便捷的飛機等等,此生所需物品實在是應有盡有,而且還在不斷地豐富和完善。?
  
  今天,有少數精通科技知識的人,他們的能力足可以毀滅整個地球。少數國家依靠自己的科技和經濟實力,也幾乎可以統治全球。然而,就是這樣的人,當他們面對死亡的時候,也只能是做一口棺材而已,除此之外,他們無法做任何有用的事情,也不知道該做些什麼。
  
  我們活著的時候有父母親友作伴,有大量的物質可以享用。但如果把此生的萬兩黃金和念誦一次六字大明咒的功德在死後的中陰世界做個比較,那份量將會大不一樣,萬兩黃金根本不及誦咒功德的千萬分之一。
  
  當我們身患絕症的時候,病痛使身體骨瘦如柴,口鼻中不斷地流出粘液,沒有能力吃飯服藥,屎尿和嘔吐物污滿全身,最後,在張開雙唇、緊閉牙齒中走向死亡。此時此刻,我們不僅不能帶走一針一線的財物,也不能帶走珍視為「我」的血肉身軀。在絕望中進入死亡次第的時候,我們所貪戀的財物不僅不能提供任何幫助,而且還會使我們產生貪慾心而製造不好的業因。?
  
  我們用畢生造業、受苦或欺詐換來的財產,死後卻不能享受其中的一點一滴,只會被後人瓜分佔有。如果那時後悔就已經晚了。我們死後除了求助於善法之外,其他任何東西都幫不了我們,因此,善法一詞一句的功德和作用遠遠超出了世間全部財寶的價值。如果到死後才知道善法的價值,那就只能怪自己生前沒有頭腦、愚癡迷妄。?
  
  三寶是最殊勝的怙主、救星和皈依所在,三寶永遠都平等對待眾生,沒有絲毫的偏頗之心,三寶能給我們永恆的救助。世間的權貴,如果我們給他進供錢財或貴重禮品,他也許會給我們做點事情;如果不給他好處,他不僅不會給予幫助,甚至還有可能禍害我們。親人和朋友,在我們富足顯赫的時侯,會爭著拜訪來往;相反,當我們貧窮落難時,他們會躲得遠遠的,很少有幾個親友會來登門探望。還有,當我們青春年少的時候,會有很多人願意和我們交朋友;但是到了暮年,你會發現朋友越來越少。等到我們死亡之後,就會有很多人不願再提起我們的名字,甚至有人不願走進我們住過的房子,他們害怕你變成亡鬼。
  
  當我們活著的時候,如果皈依和祈求三寶,就能脫離世間八畏懼等痛苦,能得到很多快樂。等到死亡來臨之時,我們早已經有了幫助自己不受惡趣痛苦的皈依所在,因此,我們可以滿懷信心地面對死亡。有了以上的信心和喜悅,我們會活得幸福快樂,活得健康長壽。當我們認識到所有的美好事物都依賴於三寶的慈悲和上師的加被,到那個時候我們會對三寶和上師信心大增。當我們認識到所有的遭遇都是前世業緣的報應時,我們就可以把惡緣轉化為修法的助緣。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發願:自己擁有的快樂願眾生都有,自己遭受的痛苦願眾生都不受。除此之外,我們還要有慈悲善良的心。這樣,不僅我們自己能夠得到此生和往生的快樂,而且還能淨化周圍人群的心靈,使人人都生活在快樂和幸福之中。譬如,家庭裡面長輩的思想和言行就能夠直接影響到晚輩人,如果這個長輩心狠手辣,那麼他的晚輩很可能和他一樣心狠手辣,經常傷害他人,這樣的人中毒刺會使左鄰右舍都無法過安穩的日子。還有,如果一個地方的君主或領導具有利他之心,那麼,他管轄區域內的法律政策就能服務於人民、造福於人民,那個地方的百姓自然就可以過上幸福快樂的日子,國泰民安也就隨之實現了。相反,君主傷害人民,人民就會起來反抗,國家就將陷入一片混亂之中。?
  
  修學佛法的人,當吸納氣息的時候,要觀想把眾生的全部痛苦都吸入到自己體內;當吐出氣息的時候,要觀想把自己的全部快樂都施給眾生。這樣的人,在所有的見、聞、思、觸當中,都在發願救度眾生,故而與其結緣者,都能免入邪道。因此,我們要努力學做時時發願度眾生的佛門善眾。
【書籍目錄】
第1頁:佐欽白瑪格桑法王簡介 第2頁:譯者的話
第3頁:序 -- 我和我生長的地方 第4頁:第1章 昨天和明天的盡頭
第5頁:第2章 生命的奧秘 第6頁:第3章 無常的人生
第7頁:第4章 未來的神聖事業 第8頁:第5章 微妙正道的路徑
第9頁:第6章 內在的寂靜甘露 第10頁:第7章 邁向恆久快樂的步伐
第11頁:第8章 魔術遊戲般的無常 第12頁:第9章 虛妄和欺騙
第13頁:第10章 三苦囹圄 第14頁:第11章 永恆解脫的指路明燈
第15頁:第12章 如意寶藏 第16頁:第13章 緣起因果的規律
第17頁:第14章 西方極樂淨土 第18頁:第15章 正確永恆的微妙皈依
第19頁:第16章 微妙心寶 第20頁:第17章 清淨的明月
第21頁:第18章 無量福源 第22頁:第19章 殊勝身供施
第23頁:第20章 取得如意妙果的捷徑——上師相應法 第24頁:第21章 臨終的和合往生
第25頁:第22章 死亡徵兆——時間明鏡 第26頁:第23章 贖死與延年長生
第27頁:第24章 無常的死亡之路 第28頁:第25章 除滅二取迷妄頑症
第29頁:第26章 無念氣輪 第30頁:第27章 修煉三門的要法
第31頁:第28章 根除輪迴的污穢種子 第32頁:第29章 無動寂靜的禪定
第33頁:第30章 脈、氣和明點的作用 第34頁:第31章 成熟灌頂的重要性
第35頁:第32章 大圓滿總綱 第36頁:第33章 面對新世紀的話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