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清心語錄 慧律法師著

清心語錄 慧律法師著

601~700則

[日期:2010-08-11]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慧律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601~700則
  
  ◆在生命的成長過程中,時常會因某種人生觀改變而帶來震憾,改變當然是種可喜的進步,但依然還是要以平常心看待之。
  
  ◆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缺乏自信乃是失敗的主因。
  
  ◆對別人最強烈的說服力,是自我成熟。
  
  ◆要成功不需要什麼特別的才能,只要把你能做的小事做得好就行了。
  
  ◆實力是要有人生體驗才能培養出來的,從人生的體驗中,自然就會獲得很好的覺悟。
  
  ◆志氣是蘊藏在心中的自強火種,使我們努力向前的原動力。人的質料是天生的,但是人的志氣卻能培養出來,志氣往往比天分來得重要。
  
  ◆理性的使命乃是在於發現真理。因此,理性的濫用,亦即用理性來遮蓋真理、歪曲真理,必造成極大的害處。
  
  ◆與人交往的時候,若能給對方較多的,或更高一層的尊重,才真正對他有所助益。
  
  ◆向上級謙恭是本份,向平輩謙虛是和善,向下級謙遜是高貴,向所有人謙恭是安全。
  
  ◆一個人最需要有一顆善良的心,只有善良的人,始能激發他人自覺和自尊而奮勉努力,彼此互助以善意對待,於人於己,都有益處。
  
  ◆不要有任何期待,不要預設任何立場,此時此刻,安詳、自在,才是最重要的。
  
  ◆美好的關係,都建立在溝通上,而溝通,則是以信任為基石。
  
  ◆人若沒有知恥心,便好像病入了咽喉,雖有好藥也吃不下。
  
  ◆人生在世,最重要的生活態度就是「利人」。如果一個人不懂得付出,而一面只求接受的話,他的生命,可說正在死亡邊緣。
  
  ◆一個人的生命,非得跟其他所有人之生命密切連結在一起不可,因為萬物是以「和諧一致」貫穿在一起的,生命的一切現象,成立於他們密切的關係之中。
  
  ◆假如一個人已準備好,隨時接受一切對自己有所啟示的事物,人生的意義,對他就會變得非常明白。但,假如一個人,心中決定保持,對自己方便而已經成為習慣的生活,認為不該對此加以破壞,那麼,對他而言,人生的意義,便永遠模糊不清。
  
  ◆我們活著,不能不知道我們為什麼而活,人必須弄清楚的首要事情,就是「人生的意義」。
  
  ◆金錢買不到純潔的心靈,因為純潔的心靈,要有正直的行為;金錢買不到健康,因為健康的秘訣,在於正常的生活;金錢買不到幸福,因為幸福是一種純然的心境;金錢也買不到智慧,因為智慧是靠自覺培養。
  
  ◆凡事皆退一步想,遂覺天寬地闊,否則憂積在心中,不但有害身體,且能致病。
  
  ◆聰明人,往往從別人的錯誤中,糾正了自己的錯誤。
  
  ◆改變習慣並不容易,習慣包含慣性,會推著我們繼續去做熟悉的事情。
  
  ◆一個人要脫離種種已經接受的習慣,是需要非常大的努力。然而,內在完成的第一步總是跟脫離習慣不可分。
  
  ◆任何一本書的影響,莫過於使讀者開始作內心的反省。
  
  ◆不可輕視任何人,當我們心中對某人湧現出惡劣的情感,或可恥的猜疑之時,要立刻消除它。別人的言行,我們必須以善意、率直的心來解釋。
  
  ◆有人擁有許多,仍在汲汲求取,我擁有不多,也不求取。他們擁有很多仍覺貧乏,我擁有少許卻很滿足。他們窮,我富有。他們乞求,我給予。他們吝嗇,我付出。他們營求,我生活。
  
  ◆若你每天的發心,都是願眾生歡喜,你自己也會解脫。
  
  ◆在深海中,一種身上會發磷光的魚類,海藻等物臨近它時就會發亮,而它卻不曉得這光亮乃發自它身上。「聖者」,雖然瞭解自己對別人發生了某些影響,卻不感覺他的給予。
  
  ◆你所擁有的思想,或你一向的行為,終究會變成你為善或為惡的力量。
  
  ◆最崇高的理想,就是一個不必逃避人類社會和人生,而本性仍能保持原有快樂的人。如果,一個人離開城市,到山中去過著幽寂的生活,那麼,他也只不過是第二流的隱士,他,還是環境的奴隸。
  
  ◆享受你自己的生活,不要與別人比較。
  
  ◆凡事要多為別人設身處地的著想。多一分寬容即少一分爭執,多一分慈悲即少一分對立,你的心胸將會更寬廣,因為它再也不是一個只有自我的空間,而是可以包容一切眾生的世界。
  
  ◆衡量一個人傑出與否,取決於他能否經得起挫折和考驗。
  
  ◆我們應該感謝為我們指出缺點的人,當然,缺點並不因被指正而消失,但我們會因為缺點,而良心感到不安,而從那些缺點之中走出來。
  
  ◆積蓄的池水,因不流的緣故,遂生腐敗的細菌。怠惰之人,亦復如是。
  
  ◆傷人的話,絕口不說。久而久之,你就是一位親切的人了。
  
  ◆恨不能止恨,愛才能止恨。如誤會永遠不能用辯論中止,它需要方法、和解及體諒對方來化解。
  
  ◆唯有借助同情的力量,來寬恕別人所犯的錯誤,你才能與他人和平相處。
  
  ◆我最大的願望是絕不發怒、永遠說真話、親切溫和,不責難任何人,以忍耐對待暴躁的人,以善意對待傷害自己的人。
  
  ◆工作本身並無苦與樂的區別,端看我們自己的心態而定。
  
  ◆一個聰明人,他知道自己的愚昧,而一個愚人,會自以為他什麼都懂。
  
  ◆為了將一件事情做得正確、做得好,必須知道做的方法——這是任何人都瞭解的。而想生活得舒適、活得好,也一樣必須先知道該怎麼生活。
  
  ◆不把必然會失去的東西,硬據為己有的人,才是最富有的。
  
  ◆你給予人的,終究還是你的東西,而你所把持不放的東西,早已是失落的東西。
  
  ◆一個人在承認一切之後,他自會沒有懼怕的。「心靈安適」,就是一個人在承認一切之後的心境。
  
  ◆外界事物之意義,即是你生命經驗本身之意義。
  
  ◆快樂的微笑及愉悅的心情,是保持生命健康的唯一藥石,它的價值是千百萬,但卻不用花費一分錢。
  
  ◆「快樂」是人類最優異的資質,快活的人,不會探聽他人的隱私,不會非難他人,更不會挖苦旁人的缺點,挑剔別人的毛病。他會毫不吝嗇的體貼別人,給眾生歡喜,給眾生希望。
  
  ◆獲得快樂的方法就是——不要為能力無法達到的事而煩惱。
  
  ◆以愉悅的心情接受任何一件事物,而不要以懷疑的眼光來看,必能有一番新的景象。
  
  ◆常向光明快樂的一面去看,那就是成功的秘訣。
  
  ◆「微笑」是你的隨身寶,也是開啟人際關係的金鑰匙,你應該好好地把握住它。
  
  ◆常露微笑、常保和善、常施小惠,即能外得人和,內得心安。
  
  ◆微笑永遠受人歡迎,它是大自然中消除煩惱的良方,但它不能買,不能求,不能借、也不能偷。縱使你拋棄了它,任憑是誰也不能將它占為己有。
  
  ◆朋友之間最珍貴的贈品,是原諒與寬恕。
  
  ◆善於寬恕的人,他的心是長在傷害構不到的地方。
  
  ◆外表謙和,能使周遭的朋友,易於同你相處。
  
  ◆時常讚美別人的人,自己本身一定具有更多值得讚美的長處和修養。
  
  ◆懂得施捨給予之人,是永遠不會匱乏及空虛的。因為,在他那慈悲施予的心田中,已播下更豐足的種子,來滋養喜悅的生命。
  
  ◆真正的謙讓,是最高的與一切的美德之根本。
  
  ◆真正善良謙虛的人,可以從他們對事物的熱心(忘我)狀態看出來,他們只問耕耘不問收穫。
  
  ◆人都有脾氣,卻常常抑制不住,而發生許多原可避免的爭執。我們要做到心平氣和,必須從小處著眼,以智慧觀照,久而久之,自然會收到大功效。
  
  ◆人與人之間的和諧,是美好生活的必要條件,而傲慢則為它的最大障礙;也就是說,即使被人譭謗、被人誤解的時候,仍要謙遜忍受,因為,唯有謙遜,我們才能替自己或別人的關係帶來和平。
  
  ◆該做的事,就誠心誠意去做,則永遠不會慌忙失措,也不會悲觀或憤慨不平,反而會使你安定,並充滿歡喜的來面對所有事情。
  
  ◆健康,就是擁有一付好脾氣。
  
  ◆和而敬之,則每個人的心,自然變得清淨,自己的周圍,也將變得極具明潔。
  
  ◆嫉妒的人,誠然是自尋苦惱。
  
  ◆真正的美德,是背地裏所做的一切事情,都可以公諸於世的。
  
  ◆心胸開朗的人,必然心地光明,並顯得平和、寧靜。
  
  ◆以善對待惡,比以惡對待惡,更容易、更富有智慧。
  
  ◆唯有開朗的心情,才能為我們提供冷靜。
  
  ◆真實的話語,經常是單純的,是每個人都能瞭解的,而且,含有最深刻的思想。
  
  ◆自信,可以使我們的心,寧靜而穩重。
  
  ◆禮貌的對待每一位眾生,就是承認那個人和自己一樣具有人性的尊嚴,並可養成一種平等待人的習慣。
  
  ◆給別人帶來陽光的人,不可能把自己排拒在光明之外。
  
  ◆「正義」是永恆的太陽,世界無法拒絕它的到來。
  
  ◆吾人一旦開展出,徹底覺悟後的精神力量,生活才有了真正的意義與價值。人生的本質,並不在於肉體生活,「肉體」,只是盛裝著這股內在力量的器皿,一切表面的物質,都只是為這股精神力量而存在。
  
  ◆個人,是微不足道的,正當你看清楚這點是,才能成為個人物。
  
  ◆倘若你覺得你蹙緊著眉,你應該讓愉快的思想,把它舒展開來;倘若你感覺你將要說出嚴訶不仁的話,那想法子換一種令人歡喜的話來說。你若要控制你的環境,先要學習控制你自己。
  
  ◆人生的陰影,多半是我們站在「自我」的燈下而影現的。
  
  ◆確實有許多人,只執著於自己的所見,且以其所僅見的部分,相互爭論。
  
  ◆認為自己比別人聰明,是真正的受騙之道。
  
  ◆人越不知足,對自己的內在,就越缺乏改善,就越容易把自己的無知表現在外。
  
  ◆若要破除不良的習慣,以產生良好的情緒之前,我們首先,必須改變思考的習慣,因為,一個人心中想什麼,他就是什麼。
  
  ◆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傷害你,除了你自己心中的想法。
  
  ◆擇善固執是好的,但若只恁自己的一念善惡,而不去明辨是非的話,豈不成了擇惡固執。
  
  ◆注意!別讓錯誤紊亂了整顆心。你的過失,是最具有意義的教訓,這也是自我教育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天下事千頭萬緒,一個人處在其中,必須心平氣和,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天下的事,占不得便宜;有了貪便宜的心,便要付出昂貴的懊悔。
  
  ◆讓我們當自己最嚴格的批評家,在自己見不到的地方,更要衷心歡迎,別人建設性的善意批評。
  
  ◆否認自己的過失一次,就是重犯一次過失。
  
  ◆天下並沒有絕對壞的禍害,連最可惡的批評家,對我們也都有益處。
  
  ◆只注意別人,而忽略了自己該做的事,就是捨本逐末。
  
  ◆每一個人,都會列出一張長長的清單,要求他的朋友,應具備那些美德,及良好的品格,但卻很少有人願照著自己的清單,去培養自己的品德。
  
  ◆如果,我們知道每個人,都會互相挑剔對方,我們就不會對別人這麼吹毛求疵了。
  
  ◆我們要隨時不斷的提醒自己,不要用自己的想像,去套在別人身上,而期待他們符合我們的假設。
  
  ◆我們既都是有短處的,又何必攻擊別人的缺點呢!
  
  ◆假如你有一件忿恨的事,或者和某人有點糾葛,不要老是翻來覆去,把你想的、感受的、或者想說的,在心裏一遍一遍的煎熬,因為神經就是這樣磨損的。正如同鞋帶,在每天拉扯的地方磨損一般。
  
  ◆做一個旁觀者,任誰都可以評頭論足,評長論短,但你在下評語之前,是否會共體當事者萬分之一的痛苦和呻吟呢?
  
  ◆為了善道行惡的人,論斷他們的缺點是不必要的,重要的是——喚醒隱藏在他們內心的良知。
  
  ◆說謊所受的懲罰,不在於人家不能相信他,而是在於他不能相信任何人。
  
  ◆一個不肯原諒別人的人,就是不給自己留餘地。
【書籍目錄】
第1頁: 第2頁:001~100則
第3頁:101~200則 第4頁:201~300則
第5頁:301~400則 第6頁:401~500則
第7頁:501~600則 第8頁:601~700則
第9頁:701~800則 第10頁:801~893則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