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入中論講記 法尊法師譯講

入中論講記 法尊法師譯講

釋佛地諸頌

[日期:2010-08-11]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法尊法師譯講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釋佛地諸頌

如淨虛空月光照,生十力地復勤行,

於色界頂證靜位,眾德究竟無與等。

此下顯佛果功德,此正證佛果也。上二句顯成佛因,謂三大阿僧祇劫,福智二資糧圓滿之十地菩薩,智光徹見諸法,所知障最極微細,如淨空月,無纖毫雲翳。十力謂佛果,十地為成佛親因,故名生十力地。於此再精進,即成佛果。成佛之處,要在色界最高處摩醯首羅天,十地菩薩即是摩醯首羅天王。於彼天入金剛喻三昧,斷盡所知障而成佛。此與小乘所說不同。小乘說佛證道,定在南贍部洲菩提樹下等,乃指化身佛示現成道而言。大乘所說,就報身佛言也。證靜位者,謂證佛果位。靜者,謂不起作意,任運度生,不思惟分別,此是應度此不應度,此時應度此時不應度,自能應機施化也。眾德究竟者,謂一切功德圓滿。無與等者,謂唯佛與佛,乃可相比,餘無能及也。

如器有異空無別,諸法雖別性無差,

是故正智同一味,妙智剎那達所知。

此顯剎那頓成佛果也。器喻世俗諦,空喻勝義諦。世俗諦中蘊界處等,雖有千差萬別,而勝義諦之無我性無有差別。猶之瓶盆桌椅等物雖異,而彼諸物之空,無有差別。正智,謂正見法性無有顛倒之智慧。以諸法無我性唯是一味,故佛位微妙之一切種智,於一剎那能通達宇宙萬有之真理。所知即宇宙萬法也。所謂成佛能頓成者,即指與十地菩薩齊等之有情而言也。

若靜是實慧不轉,不轉而知亦非理。

不知寧知成相違,無知者誰為他說?

此外人難佛證靜也。靜即寂滅性,謂諸法實理,寂靜離言,無生無相,不可思議。既離言思,智應不於上轉。轉者生也,謂智應不能於彼生起。若智不緣彼而生,又能知彼,則不應理。不知與知相違,不知云何能知?尚不能知,無有知者,云何而為眾生宣說諸法真理耶?

不生是實慧離生,此緣彼相證實義,

如心有相知彼境,依名言諦說為知。

此答慧可於靜轉也。靜即不生。不生是諸法真理,慧即見其不生。此佛慧即緣彼諸法真理而證真實義。如眼識緣青色境,有青色相現,即說彼知青色。此應成派許佛智亦有影相,唯非同凡夫境界。凡夫所現影相,執為所緣法真相。佛智影相,與諸法實相無異,不執為實,是其不同。然勝義諦中,無能知所知對立之相,故亦不可說知不知。要於名言諦中,方可安立為知也。

百福所感受用身,化身虛空及餘物,

彼力發音說法性,世間由此亦了真。

此答有能說者也。經云:曼殊師利應知,不生不滅即如來增語。法身既以法性為體,故不能以言說宣示眾生。然由三大阿僧祇劫六度萬行所感之受用身,及所示現之化身,能為眾生宣說法性。乃至佛力加持虛空亦能發音說法,如常啼菩薩,志誠求大般若,感得虛空發音,為示方所。加持餘物亦能說法,如極樂世界水鳥樹林,皆能說法。但令機感相投,盡虛空皆是善知識,以佛充滿法界故。以是之故,法身雖離言說,眾生由報身等發音,亦可了知法性。

如具強力諸陶師,經久極力轉機輪,

現前雖無功用力,旋轉仍為瓶等因。

如是佛住法性身,現前雖然無功用,

由眾生善與願力,事業恒轉不思議。

此顯不加功用自能利生之理。如勇健陶師,經久極力旋轉機輪,後雖放捨不用力旋轉,不作功用,然以前力所引勢力,機輪自能旋轉,仍為製瓶之因。眾生善根,喻如製瓶之泥。佛往昔度生大願,與三大阿僧祇劫精進修行之福德力,喻如陶師經久旋轉機輪之力。證法性身,最極寂靜,不作功用,如陶師放捨機輪,不復用力旋轉。不作功用自能任運度生,喻如機輪放捨之後,自能旋轉製瓶也。

盡焚所知如乾薪,諸佛法身最寂滅,

爾時不生亦不滅,由心滅故唯身證。

此顯報身為能證也。佛智如火,盡焚一切戲論分別影相。證法身時,能證之智,與所證之境合一。所證之境,既寂靜離言,生滅俱不可說,能證之智亦復如是。既境智俱寂,云何於名言諦中,安立為證法身?故唯依報身,安立為證,以報身始有色相,可以詮說故。

此寂滅身無分別,如如意樹摩尼珠,

眾生未空常利世,離戲論者始能見。

此答云何利生之難也。此身雖無分別,不作功用,然能隨機說法利益眾生。如三十三天如意樹,亦如龍王頂之摩尼珠,隨眾生福業所感,令五欲所需,隨意自至。彼樹與珠,亦不作功用,自有如是之力。如是佛身亦不作功用,恒常利生,盡生死際。然此身非凡夫所能見,如阿彌陀佛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一須彌尚非肉眼所見,一海邊際尚非肉眼可得,如是佛之身相,凡夫云何可見。若報身佛為眾生說法,恐眾生聞之,將如大風振耳,無從辨其語義矣。是故唯見道之菩薩乃見,非凡夫見。

能仁於一等流身,同時現諸本生事,

自生雖已久遷滅,仍了無雜現一切。

此下九頌顯等流身功德。等流身為報身示現與地上菩薩及聲聞說法之身,又不同於八相示現之化身,乃報身功德之所等流,故曰等流身。佛於一等流身,同時可現往昔一切生中之事,往昔之生雖久已遷滅,然由果追因,因力存在,因位之力,俱可於果位表現,如華嚴經廣說。

何佛何剎能仁相,諸佛身行威力等,

聲聞僧量如何行,諸菩薩身若何等。

演說何法自若何,如何聞法修何行,

作何布施供佛等,於一身中能普現。

此釋一身現諸本生事,舉一作布施為喻也。謂作此布施,於何佛世,在何國土,彼佛身相光明種姓云何,修何種行,具何威力,聲聞弟子若干,各修何行,菩薩弟子若干,身相若何,演說何等之法,謂三乘一乘等差別;自身若何,或生富貴家,或生貧賤家,乃至或生鹿象等畜生中;以何因緣而得聞法,所修何行,以何物施,施與何人,經幾何時,於一身中,皆能普現。

如是持戒修忍進,禪定智慧昔諸生,

彼等無餘一切行,於一毛孔皆能現。

此例餘五度,及餘諸行,如修布施,皆能顯現。不唯於一身中顯現,於一毛孔亦能顯現。

諸佛過去及未來,現在盡於虛空際,

安住世間說正法,救濟苦惱眾生者,

彼初發心至菩提,一切諸行如己行,

由知諸法同幻性,於一毛孔能頓現。

此顯三世諸佛,從初發心,乃至成佛,一切諸行,亦如己行,能於一毛孔中同時頓現,以了知諸法如幻之理故。

如是三世諸菩薩,獨覺聲聞一切行,

及餘一切異生位,一毛孔中皆頓現。

此顯不唯能現三世諸佛之本身事,乃至一切菩薩獨覺聲聞異生之事,亦能頓現。

此清淨行隨欲轉,盡空世界現一塵,

一塵遍於無邊界,世界不細塵不粗。

此顯空間大小無礙。如此諸佛菩薩所行六波羅密等清淨功德,皆能不作功用,任運顯現,自在無礙,能令盡空世界現一塵中,亦能令一微塵遍無邊世界。此華嚴十玄門大小相容一多互攝之理也。

佛無分別盡來際,一一剎那現眾行,

盡贍部洲一切塵,猶不能及彼行數。

此顯時間三世無礙。能以盡未來際眾行,於一剎那同時顯現。乃至盡未來際,示現無礙也。

處非處智力,如是業報智,

知種種勝解,種種界智力,

知根勝劣智,及知遍趣行,

靜慮解脫定,等至等智力,

宿住隨念智,如是死生智,

諸漏盡智力,是謂十種力。

此總標十力也。十力具足成就,即是佛果,此即以十力顯示佛果也。

彼法定從此因生,知者說此為彼處,

違上非處無邊境,智無礙著說名力。

此別釋處非處智力也。處即因義。彼法從此生,或從此得,即說此為彼法之因。若布施為大富多財之因,修三學斷煩惱是得解脫之因,佛為現量證知者,即說為處。若彼法不從此法生,不從此法得,如作惡而求人天樂,外道苦行而求解脫,彼因不能得此果,即說彼為非處。是處非處,於無邊處智無礙著,皆悉能知,乃名為力。此處非處智力為總,餘九為別。

愛與非愛違上相,盡業及彼種種果,

智力無礙別別轉,遍三世境是為力。

此別釋業異熟智力也。愛業謂感樂果之業。非愛謂感苦果之業。違上謂雜業,非純善業亦非純惡業也。盡業謂斷盡生死之無漏業,業果深細,久遠之業,雖大阿羅漢,亦難徹見,唯佛悉見無礙。

貪等生力之所發,有劣中勝種種欲。

餘法所覆諸勝解,智遍三世名為力。

此別釋種種勝解智力也。眾生由貪等善不善心所之力,發為種種不同之意樂勝解,各有劣中勝三等差別。此各各不同之勝解,表現於外,則人人能見,然有時為他所映蔽覆藏,則唯佛智始能見矣。

諸佛善巧界差別,眼等本性說名界,

正等覺智無邊際,遍諸界別說名力。

此別釋種種界智力也。界謂本性,眼等本性空無我性,說名為界。又界謂種姓,空宗謂眾生同一種姓究竟成佛,唯識則謂有五種種姓差別。佛智於無邊際眾生界姓,悉能了知。

遍計等利說名勝,處中鈍下說名劣,

眼等互生皆了達,種智無礙說名力。

此別釋根勝劣智力也。根具說有二十二根,謂眼等六根、男根、女根、命根、苦等五受根、信等五根、未知當知根、已知根、具知根也。根有利中鈍三等,利者名勝,中鈍名劣。二十二根攝一切雜染清淨之根。眾生之根,若勝若劣,佛悉了知。

有行趣佛有行趣,獨覺聲聞二菩提、

天人鬼畜地獄等,智無障礙說為力。

此別釋遍趣行智力也。趣謂趣向,行謂所行之道。或修大乘行趣佛道,或修二乘獨覺聲聞道,或修五戒十善人天道,或作十惡五逆而趣三塗惡道。佛悉了知無礙。

無邊世界行者別,靜慮解脫奢摩他,

及九等至諸差別,智無障礙說名力。

此別釋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也。行者謂修禪定者。所有修諸禪定之因及方便,各各行者所修,佛悉了知。

過去從癡住三有,自他一一有情生,

盡情無邊並因處,彼彼智慧說名力。

此別釋宿命智力也。癡謂無明。從無始來,由無明流轉生死,自他一一有情,族姓、壽命受用眷屬作業、無邊有情、過去所經,皆悉了知。

盡虛空際世界中,一一有情死生時,

於彼多境智遍轉,清淨無礙說名力。

此別釋死生智力也。此即天眼通,能知未來多生之事,盡未來際。

諸佛一切種智力,速斷煩惱及習氣,

弟子等慧滅煩惱,於彼無礙智名力。

此別釋漏盡智力也。能斷煩惱得解脫,亦能知已斷煩惱得解脫,名漏盡智力。小乘能斷煩惱,而不能斷習氣;且只能自知漏盡,不知他人漏盡。大乘斷煩惱,習氣亦斷;且能知他人,何處何時以何因緣,而得漏盡,智無障礙。

妙翅飛還非空盡,由自力盡而回轉,

佛德無邊若虛空,弟子菩薩莫能宣。

如我於佛眾功德,豈能了知而讚言,

然由龍猛已宣說,故我無疑述少分。

上以十力總讚佛功德已,此二頌佛之功德無窮,讚莫能盡。佛從初發心,即為利益無邊眾生,三大阿僧祇劫積集無邊福智資糧,乃至十地得無邊佛妙智灌頂之三摩地,如是功德廣大,猶如虛空,無有邊際,不唯諸菩薩不能宣說,即佛自宣說,盡未來際,亦不能盡。如大鵬鳥,破空飛去,有時飛還,乃力盡而還,非已到虛空邊際而折還也。如是諸佛菩薩,說佛功德,雖有時止息,亦非佛之功德有盡。我者,月稱菩薩自稱。如我有漏凡夫,佛之功德,非我境界,豈能了知,實無由讚揚。然由龍樹菩薩所造寶鬘論法界讚等,略窺少分,故敢稱述也。

甚深謂空性,餘德即廣大,

了知深廣理,當得此功德。

此結出佛功德也。佛之功德,謂由福智二種資糧圓滿成就。智謂通達甚深空性之慧,福謂除慧以外其餘一切廣大功德,從修布施等因,乃至成就十力等果,皆攝於此。此甚深廣大二種般若,即是大乘,若能了知修證,即可成就如佛之功德。

佛得不動身,化重來三有,

示天降出胎,菩提轉靜輪,

世有種種行,為多愛索縛,

佛以大悲心,咸導至涅槃。

此頌化身功德也。此二頌藏文原是一頌,以文多句長,今譯為二頌。不動身謂法身及報身。以色界天身,一般眾生無由接近,故重現化身,重來三有,示現從兜率陀天,下降王宮,入胎出胎,中間學習書數,逾城出家,雪山苦行,示同凡夫,及諸外道。後更棄捨苦行,受牧女乳糜,浴尼連河,於菩提樹下,成等正覺,轉大法輪。所以示同凡夫者,令眾生知佛與常人無異,自信亦可成佛故。示同外道者,令知無義苦行,不能解脫生死故。靜輪者,謂此法輪,能息眾生煩惱最寂靜故。世間眾生,以有貪嗔等種種煩惱,為貪五欲等,不求勝果,如被繩索結縛,不得出離。佛以大悲,示受生死,欲導彼等,咸至涅槃也。

離知真實義,餘無除眾垢,

諸法真實義,無變異差別。

此證真實慧,亦非有別異。

故佛為眾說,無等無別乘。

此顯佛唯說一乘法也。離知真實義,無餘方便,能除煩惱眾垢,故除顯真實義外,無別佛法。然諸法真實義,唯是一味,不以異時異地,而有變異差別。由所證義無別故。能證之慧亦無差別。故佛說法,究竟唯有一乘,說三乘者,是方便說,如「法華」藥草、化城、窮子等喻所顯。

眾生有五濁,能生諸過失,

故世間不入,甚深佛行境。

然由佛善逝,具智悲方便,

昔曾發誓願,度盡諸有情。

此顯大悲不捨眾生故方便說法也。眾生由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之所染污,謗法造罪墮落顛倒,故不能信解悟入甚深真義佛所行境。然佛由昔發「眾生無邊誓願度」之宏願,不能以眾生不解遂方便棄捨眾生,故仍各應根機方便說法也。

以是如智者,導眾赴寶洲,

為除眾疲乏,化作可愛城。

佛令諸弟子,念趣寂滅樂,

心修遠離已,次乃說一乘。

此即引「法華」化城喻也。

十方世界佛行境,如其所有微塵數,

佛證菩提劫亦爾,然此秘密未嘗說。

直至虛空未變壞,世間未證最寂滅,

慧母所生悲乳育,佛豈入於寂滅處?

此二頌顯佛身不滅也。初頌示釋迦牟尼無量劫前久已成佛。十方世界佛所行境,世界之數已不可知,況於將此無邊世界碎為微塵之數。佛證菩提以來,所經劫數,亦復如是,然此秘密,未嘗宣說。唯於寶積經中父子相見會中,有懷疑佛之國土,何故如此穢惡不淨,佛言過去無數劫有因陀羅王佛,國土一切莊嚴,勝於極樂世界。最後謂:彼佛為誰?眾莫能答。時文殊菩薩,從東方不動世界佛會中,一彈指頃,從彼處沒,於此間出,謂彼佛即釋迦世尊。故佛成佛之時,距今若干時劫,實非凡夫能測。而自今以後,盡未來際,虛空界盡,眾生界盡,佛之悲願乃盡。若眾生一人未證最寂滅果,佛亦不入涅槃。以佛為慧母所生,大悲乳母之所育,決不棄有情趣寂滅也。

世間由癡啖毒食,如佛哀愍彼眾生,

子毒母痛亦不及,以是勝依不入滅。

此喻顯大悲之痛切也。如幼子無知食毒,慈母所有痛苦憂惱;佛見眾生由無明癡覆,啖五欲毒食,哀愍痛切,猶有過之。故眾生無明未盡,佛決不忍入涅槃。勝依者,謂佛為眾生最勝依怙也。

由諸不智人,執有事無事,

當受生死位,愛離怨會苦,

並得罪惡趣,故世成悲境,

大悲遮心滅,故佛不涅槃。

此二頌顯大悲不入滅之理,此在藏文,亦是一頌,每句各十五字。世間眾生,由無知故,於緣生法執為實有,墮在常邊;於因果等,撥為斷無,墮在斷邊。由墮常故,流轉生死,受一切苦;由墮斷故,造諸罪業,入於惡趣。故一切世間,無非佛所悲念之境。由大悲力所遮止故,佛心無由入於寂滅,故不涅槃也。

【書籍目錄】
第1頁:前言 第2頁:正釋頌文
第3頁:釋十地諸頌 第4頁:第二菩提心離垢地
第5頁:第三菩提心發光地 第6頁:第四菩提心焰慧地
第7頁:第五菩提心難勝地 第8頁:第六菩提心現前地
第9頁:第七菩提心遠行地 第10頁:第八菩提心不動地
第11頁:第九菩提心善慧地 第12頁:第十菩提心法雲地
第13頁:釋佛地諸頌 第14頁:結義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