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打開滿足之門 堪忍法師著述

打開滿足之門 堪忍法師著述

二、修行之道

[日期:2010-08-11]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堪忍法師著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二、修行之道

──設法消除召引苦難的消極心態,增長帶來安樂的積極心態

發心

發願:由於聽聞這次說法的每一個字,你能夠當下證悟整個菩提道次第,尤其是菩提心,同時也能夠令一切有情如此應驗。祈願這次說法的每一個字,當下調伏其他有情的心;整個菩提道次第,尤其是菩提心,在一切有情心中生起。

聽聞這個教法,你的內心會得到受用,將來還能夠因此而利益他人。由於你先前曾經發願,要廣泛地利益其他眾生,所以當你向別人解說這個教法,每一個字都會格外有力。現聞

法的時候,這樣發願,將來自己說法,很容易就能夠調伏其他人的心,令菩提道在他們心中生起,這是願心的力量使然。

聽法的時候,如果禪思這是一切諸佛在引導我們,那會對自己相當有幫助。這麼禪修,使自己覺得和諸佛的連繫更加緊密。由衷地感受一切諸佛正在教導我們,引領自己達到解脫乃至成佛的安樂。內心這樣禪修,使自己領受一切諸佛的加持。

思惟:為了量如無邊虛空的一切如母有情,無論要歷經多少劫數或多麼艱辛,我必定要證得一切種智,消除一切無明,圓滿一切成就。因此,現在我要依循傳承上師的一脈法門,如法地恭聆聖教。

現在我們有幸在菩提伽耶,這個最偉大、神聖、寶貴、千佛降世的聖地,應該好好地把握機會,在短時間內儘量累積最多的功德。所以,請大家用心地聽法。

萃取寶貴人身的精華

在《啟開佛法之門》一書的開端,羅卓‧堅贊首先禮敬上師、諸佛、菩薩及聖眾。

願一切眾生利樂之源的佛法興隆。我祈請佛法得以廣布,所有眾生得享大樂。

然後重申這本書的標題:《啟開佛法之門:菩提道次第修心初階》。接著是:

我向與十方一切諸佛菩薩無二無別的上師

無垢蓮足下禮敬、歸依。

這樣地禮敬、依止,使我得以一切圓滿。

我虔敬地依止、禮拜上師─本尊。

我對那些至心求法的行者心懷悲憫,因而我打算在此揭示如何修行聖法。我要宣說教法,令身披飾教的碩學之士歡喜,並講解大學者的論著及上師的諭示。請大家恭敬、一心不亂地聆聽。

羅卓‧堅贊禮敬的是克珠仁波切,亦即宗喀巴大師的心傳弟子之一。不僅羅卓‧堅贊如此,其他的婆羅門、帝釋天以三界一切眾生,咸同禮敬克珠仁波切。

三世諸佛之本─至尊上師的聖口宣說:

「這次獲得寶貴的暇滿人身,應該儘量萃取其精華。因此,請好好地考察你的心和禽獸的心差別何在。」

請考察一下禽獸的心。禽獸會想:「我要得到快樂,不要受寒、饑餓。」如果你也是那樣想,就和禽獸無異。因此,你務必要萃取人身精華,切莫貪戀此生。

寂天菩薩在《入菩薩行》中也說:

寶貴的暇滿人身,十分難得。如果現在不設法從中獲益,來世怎能重獲人身呢?

質疑來世怎能重獲人身,意謂著除非你能設法從今世的人身獲益,否則不可能再獲人身。為什麼必須從這世的寶貴人身獲益而且再獲人身呢?因為不想受苦而想得樂;你不可能想受苦而不想得樂。有了這世寶貴的人身,我們才有機會創造離苦得樂的因。

苦樂都肇自於自己的心,並非外求而來。自己的心既是樂之因,也是苦之本。得樂或息苦都必須在自心之內下功夫。工作室就在你的內心。你必須消除召來苦難的心念,同時也要認知、明白錯誤的思惟方式,以及帶來安樂、正確的思惟方式。這得靠像佛法般的正確教法。你要設法在自心的工作室內,透過聞、思、修,祛除召引苦難的消極心態,增長帶來安樂的積極心態。

明辨善惡

今生我們遇到佛法,尤其是大乘佛法,開示圓滿正覺的究竟解脫道。我們幸遇大乘上師,而且獲得圓滿的人身,因此有機緣實踐佛法。

從今天、此刻起,我們還有若干年、月、日、時、分、秒可活。死後的命運取決於每一天、時、分、秒。在解脫生死輪迴以前,死後只有兩條路可走:苦趣或善趣,沒有第三條路了。每天、每小時、每分、每秒都是下決定、做準備的時機。在死亡來臨之前,每天、每小時、每分、每秒,我們都能夠自由抉擇;你可以決定不要墮入苦趣,往生善趣。每一天、每分鐘都關係重大,因為每一天、每分鐘我們都在逼近死亡。由衷地慎重考量!你還有機會抉擇投生到那一趣,並預作準備。生命中每一刻都十分重要,非常珍貴。

龍樹菩薩在《寶蔓論》中說:

貪嗔癡的行為是不善業,苦趣的眾生由此產生。反之,善業引生善趣的眾生,生生世世受樂。

龍樹菩薩進而解說,暫時和究竟的安樂、日常生活的問題以及永無止境的輪迴之苦等等,一切都取決於自己的心,以及自己的善業或惡業。

任何行為都涉及兩種動機:因果動機及臨境動機。因果動機,是做任何事情的原始動機,亦即做某件事情時,內心升起的第一個念頭:起始的意業。在因果動機趨動你去造身語業的過程中而起的內心的念頭,稱為臨境動機,亦即隨後的意業。

因此,業和念頭有關。善趣眾生的果報身(天或人)和惡趣眾生的果報身(地獄、餓鬼或畜生)都是自心的思惟方式、動機的結果,這其中主要是因果動機創造出來的。

在達到資糧道的忍位之前,我們還沒有把握不會墮入惡趣。但是一旦達到了,就有十足的信心不再投生惡趣。當我們達到見道,超脫貪愛,就不再造惡業,亦即斷除輪迴的因。不過,直到消除一切煩惱障之前,死後都唯有兩條路可去:惡趣或善趣。到底走那一條路,完全取決於業,尤其是意業、動機。

阿底峽尊者的心傳弟子種敦巴曾經請示:「出於俗慮所造的業,果報如何?」阿底峽尊者答道:「果報就是它本身。」我想「它本身」的意思是唯有受苦。為了弄清楚尊者的答案,種敦巴再問了一遍,這次的問題是來世的果報如何。阿底峽尊者答覆:「地獄、餓鬼、畜生道!」意思是說,任何基於貪戀今世而造的業都是惡業。

一般而言,招致投生惡趣果報的惡業,是以十不善業為例:殺、盜、淫、妄、兩舌、惡口、綺語、貪、嗔、邪見。此外,例如受具足戒的比丘造的惡業,有不同的層次,包括他勝(波羅夷)、墮(波逸底迦)、以及各對應說(波提提舍那)。帕邦卡‧巔千‧寧波在《掌中解脫》中說,他勝的果報是投生難以忍受的熱地獄苦趣;墮是投生黑繩地獄;最輕的罪─各對應說的果報是墮入等活地獄。當我們在修淨障的法門,諸如金剛薩埵禪修或禮懺,同時懺悔已經造下的一一惡業,千萬要記住,惡業的定義是:凡是出於貪戀今世而造的業,都是惡業。記住這個比較廣義的惡業定義,我們就會以更開闊的觀點,看待必須淨除的惡業。否則我們的懺悔,會相當局限。此外,不要只想到這一世的惡業,還要溯及無始以來的過去世。

我們或許可能自認為在修行,其實我們不是沒有發心,就是發心微弱,而且修得不夠徹底。我們或許持咒,不過由於心思散亂或沒有定力,善行相當微薄。修法結束的時候,我們往往沒有回向所累積的功德,或是懷著慢心回向,因而削弱功德。或即使我們把功德回向證得佛果;但是,嗔心、邪見足以摧毀功德,延遲證果達好幾劫之久。

我們所造的善業微不足道。就是造了若干善業,也不夠徹底。然而我們造的惡業卻力量強大。假使死亡馬上來臨,我們勢必墮入惡道。一旦墮入惡道,就連自求來世安樂和解脫的修行機會都沒有了。既沒有機會為自己修行,也沒有機會為了利他而修行。我們會完全陷在苦難之中。再造再多的惡業,就這樣,死了又投生惡趣,不知道要漂泊多久,難以算計!

我們不僅每一秒鐘都在逼近死亡,也更趨近寒熱地獄。前面我說過,我們一直在逼近死亡,其實,比那個更嚴重的,我們正不斷地趨近惡道。

三種層次的安樂

如果你瞭解菩提道次第,就知道可以從這世的寶貴人身獲得的利益。首先,是來世的安樂,意指獲得善趣的果報身,諸如天、人。第二層的利益,是解脫生死輪迴,永遠免除業和煩惱的束縛。第三層,是達到無住無憂的境界,亦即究竟證悟,消除二種障礙:煩惱障及所知障。這三大利益或三種層次的安樂,就是寂天菩薩,在我前面引述的偈頌中指出的,我們應該善用這世的寶貴人身,擷取菁華。

為了獲得這三種利益,必須依循菩提道次第的三士道。第一階是下士道。阿底峽尊者在《菩提道燈》中說明如下:一個人如果發心,完全斷除對今生的貪著,並在來世獲得善趣的果報身,就應該了悟惡業的過患,捨離十惡業,力行十善業。這個人防護三業,持守戒律,目的僅在於獲得來世安樂,稱為下士。

第二階是中士道。中士見到整個生死輪迴,肇自業和煩惱的蘊身,唯苦無樂。由於受報的蘊身,被煩惱的種子染汙,會再引生來世的輪迴。中士了悟輪迴純粹是苦,猶如置身火坑,於是想要擺脫,徹底出離輪迴;輪迴及其盛事,毫無吸引力。中士的目標,在於自求解脫輪迴,擺脫業及煩惱的束縛。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必須修習戒定慧三學。

接著是第三階的上士道,完全捨棄自我愛惜,轉而愛惜其他眾生,發願為了利他,成就佛果。完成這個心願的方法,是透過經乘,亦即波羅密多乘,修習六度的菩薩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在這個基礎上,根器更高的大上士,進而修習果乘,亦即金剛乘。

修習上士道,有賴於先修習中士道,意謂一般必須具足捨離整個六道輪迴的發心,力行三學。修習中士道,則取決於下士道的前行,意謂一般必須具足斷除貪著今生的發心,持守戒律,諸如十善等等。此處使用「一般」一詞,是因為下士道是中士及上士道的基礎,而中士道是上士道的基礎。

《啟開佛法之門》也說明了三士道如下:

凡實踐佛法或世間法者,是為了求來世得到天人身,這種人稱為下士。以這種發心所做的一切行為,都只是輪迴的因。

凡是想要解脫輪迴而修習佛法,厭棄一切輪迴的行為,這種人稱為中士。所有這樣的行為,都是善業,都會成為解脫輪迴的因。

凡是所作所為,不僅為了自求解脫,而且是為了令一切眾生得到解脫,這種人允稱為偉大、無上士。這樣的作為,就是成就佛果的因。

三士的區別完全在於不同的發心。

「士」必須是我剛才描述的三種之一。我們應該考察一下自己的心,看看是否歸屬這三士的任何一道;如果都不是,就應該設法趨入三士道。

人面獸心

正如班禪喇嘛洛桑‧邱吉‧堅贊在其著疏阿底峽尊者的《菩提道燈》中的解釋:

如果人生的目標只是想要獲得現世之樂,這樣的人,實際上不是「士」,而是凡庸眾生。

老鼠、蚊子之類的畜生,想的無非是現世樂,一切作為都為了追求這個,所以是凡庸眾生。他們所作所為,無足為奇,就僅僅是為了這一世。我們擁有人身,尤其是暇滿人身,應該日夜不懈地努力,不要甘為凡庸眾生,像這些愚癡的畜生一樣。全天二十四小時之中,行住坐臥等等,應該努力做得比這個更好;我們的所作所為不應該像畜生那樣。換句話說,不應該和那些不具有寶貴人身的眾生一樣過生活。

這要靠我們的用心。必須不斷地觀照內心,把自己的心識當做對鏡,全神貫注地像間諜一樣,看住自己的心。這樣我們就自由了,能夠明辨邪見或不善的發心、以及正見或良善的發心。明辨自己的發心,才能自由地把不善心識轉化為善心。這樣,我們的生命就會超越畜生,達到做人的目的;人生就會變得有意義。否則,就會像在宗教舞劇中穿戴本尊的面具及劇服的演員一樣,我們雖然戴了人的面具;但內在卻像野獸一般;我們是人面獸心。

在《入菩薩行》中,大菩薩寂天說:

雖然獲得這個自由身一次,如果現在不修善,一旦墮入惡趣,愚癡無知,而且不斷地受苦,那時我該怎麼辦?

想要獲得這個具足八暇十滿的寶貴人身,就像是一個夢;好比乞丐在垃圾桶中撿到了一百萬元一樣。

寂天菩薩明白地指出,如果不修心行善,就會墮入惡趣或建宋(ngen song,藏音)。「建」(ngen)意為邪惡,指惡業;「宋」(song)意為「去」。在此是指,由於惡業,一個人就得去;也就是說,心識會投胎到畜生、惡趣或地獄眾生。

例如,如果投胎為狗、豬或蟲,會愚癡得連善惡的定義都不懂。即使有人在畜生的耳邊,解釋這些定義達千百劫,它就是無法瞭解其意。因此寂天菩薩說:「一旦生在惡趣,愚癡無知,而且不斷受苦,那時該怎麼辦?」那時我們毫無辦法;我們完了!所以,在投生惡趣之前,我們要是聰明,就得加緊修行。

擁有寶貴的人身,使你能透過善行佛法來修心。你可以累積許多善行,不過你要專注的主要善行,那就是依菩提道三士的次第修心。重點是依菩提道次第修煉你的心。

禪修菩提道次第

帕邦卡‧巔千‧寧波在開示菩提道次第時說明,直接禪思菩提道次第,即使僅是禪思像宗喀巴大師的《福德本頌》這樣的祈願文,也很有幫助。直接禪思的意思是,我們念誦菩提道次第的祈願文,思惟其意義;這樣修習,就是直接禪修整個菩提道。這樣的修習,遠比持誦幾百萬遍的真言,甚至見到佛陀更重要。這是可能理解的。為什麼?閉關的時候,為什麼要禪修上師相應,視上師與本尊無二無別?為什麼要禪修本尊,並念誦那麼多真言?都是為了幫助我們完成菩提道。我們不證悟菩提道的三主要道(出離心、菩提心、空性),就無法完成密乘之道。我們也許可以有某種程度的若干經驗,但卻不能夠圓滿菩提道。

例如,不瞭解空性,則無法成就淨光,幻身或無學道的雙運,這牽涉到徹底清淨的聖身和聖意。此外,我們最起碼要發菩提心,否則即使連拙火之類的禪修,都不是成佛之因。沒有真正證悟菩提心,無法體驗圓滿次第的淨光及幻身。要達到淨光,亦即法身的因,以及報身之因的幻身,必須累積無量的功德。而實證淨光及幻身,所需的無量功德,其肇因即是菩提心。

做本尊閉關的時候,我們誦持的每一遍真言,都是為了在內心實證菩提道次第。修上師相應,也是為了得到加持,以便在內心實證菩提道次第。一切修行,都是為了這個緣故。

除非在我們的內心實證三主要道,否則無從證悟成佛,完成密乘之道。縱使誦好幾百萬遍的真言,或甚至見到佛陀,除非實證三主要道,否則無法證悟成佛。帕邦卡‧巔千‧寧波說得很有道理,要完成密乘之道,就必須在共道─菩提道次第或三主要道上修心,這中間沒有捷徑。

直接禪修菩提道次第,即使只做一回,遠勝於其他修法,因為這會在我們的心流留下整個成佛之道的種子,遲早能夠實證整個道次第,實際帶領我們證悟成佛。如果略過菩提道次第的禪修,不管閉多少關,修多少別的法門,我們的心都不會有什麼變化。即使持誦了幾百萬遍的真言,手指和念珠全都磨破了,我們的內心依然如故。

何以什麼事也沒有發生?何以內心一點也沒有變化?何以沒有任何證悟?我們的心還是老樣子,甚至更糟!這是因為沒有在菩提道次第中,在菩提道次第的每一步驟上,老實地修心。忽略了這門主修,就有捨本逐末之虞。

西方有許多競賽:賽車、賽馬、賽跑、競走。在此,為了追求來世安樂、解脫及證悟成佛,我們應該以修行佛法和生命競賽。最起碼,應該努力使兩者同步。我們的生命一分一分,一小時一小時,一天一天地消逝,我們應該一直修習佛法,把生命佛法化。如果一個人無法把一整天化成佛法,至少要設法做到半天。(但這個意思並不是說,你只要修行到中午,下午就不用修了!)

【書籍目錄】
第1頁:序言 第2頁:一、轉化心識
第3頁:二、修行之道 第4頁:三、捨棄今生
第5頁:四、轉惡為善 第6頁:五、斷除欲望
第7頁:六、調伏內心 第8頁:七、憶念無常與死亡
第9頁:八、「我」不足愛惜 第10頁:九、愛惜其他眾生
第11頁:十、唯有修行一途? 第12頁:十一、回向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