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寶王三昧念佛直指白話淺譯 法宣法師白話譯

寶王三昧念佛直指白話淺譯 法宣法師白話譯

揚佛下化之力第十六

[日期:2010-08-06]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法宣法師白話譯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揚佛下化之力第十六

以上所敘述的種種方便,皆是眾生發起信心進行上求佛道之心。而卻不知道我阿彌陀世尊下化眾生之願力,種種的方便善巧,無所不至,超過於眾生上求佛道之心有百千萬倍,沒有辦法可以比喻。如經典中所謂的,阿彌陀佛的慈悲光明,遍照於十方的一切法界。普遍覆蓋一切眾生,作其廣大的救護,不令其墜墮於生死苦海當中。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周遍於十方的一切法界,普遍接引一切眾生,作其廣大的攝受,不令有任何的漏失。阿彌陀佛的五陰六入十八界之身,普遍同於十方的一切法界,普遍顯示於一切眾生,令彼能夠了悟佛法,不令其退轉於佛道。是故十方世界的一切眾生,皆是我們阿彌陀佛的願力所攝持之對象。猶如彼慈愛的母親,愛護疼惜幼小的嬰兒,抱在懷中乳哺養育,不令其失去正念。世間的父母愛護子女,但只是一世的時間,一生的果報盡了即休止。阿彌陀佛憐念眾生,則是生生世世而不捨棄。

以如是義理之緣故,能在我阿彌陀佛的大願之中,只要一稱其名號,即能滅除八十億劫生死重罪,這是真實有其意旨也。這是因為我阿彌陀佛之願力,希望能夠常常在世間之中,救度苦難的眾生。眾生若是能夠念佛,豈不會很快速地便能相應,就譬如母親救拔其嬰兒於水火的災難之中,何必等待子女去請求她。子女若是能夠請求母親救護,則母親必定倍加慈愛。而彼眾生歷劫以來逃逝於如來慈父的身邊,自己甘心退失而生死輪迴,其之所以沒有受到救拔者,實在是因為眾生自執於六道生死而太難救度了!

縱使有人五逆的罪業全部都造作,十種惡業充滿於自心,曾經毀謗佛法和種種的妄語,虛妄誑亂地談說佛法,無有罪惡而不造者。臨命終時,本來應當墮於阿鼻地獄,其地獄之形相已經現前。像這種必定入於地獄之人,若是能夠遇到善知識,教導開示而令其念佛,此人因為痛苦的逼迫,能夠起於一念悔改之心,能以十聲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名號者,尚且能夠改變地獄之相成為極樂淨土,而得往生西方世界。何況那些能夠以淨土法門的觀想修行等而自我莊嚴,以及能夠先懺悔排除所造之惡業者,豈不能夠必定相應。譬如昔日有人,因為畏懼老虎而爬上樹木,因為驚恐而不覺失聲稱念「南無佛」三個字。後來遇到釋迦牟尼佛而得道。何況是彼人因命終痛苦所逼,勇猛努力地稱念十句佛號,而不能感應彰顯。

問曰:我聽說阿彌陀佛的願力遍於一切之處,如今觀察師父您此說法,只能救拔彼即將入地獄之人,以及尚未命終之人。而那些已經進地獄惡道者,似乎是不能救脫。如果不能救脫,則知道阿彌陀佛和諸佛的願力,乃是有其不周遍之處嗎?

答曰:你難道不曾聞佛經中所說的,一切諸法之所以生起,其實乃是唯心所現。一切的因果和世界微塵,皆是因為心而成就其體性。若能了悟一切諸法尚且不離於眾生之心,豈又能夠離於阿彌陀佛本心之體,而使其願力有所不遍之處呢?

問曰:若是如此,為何地獄之人長久劫以來受種種的痛苦,而未曾聽說有人去救護呢?

答曰:你又應當觀察如今市集村落當中,屠戶肉店之內,聚集眾生而殺之,日日夜夜而不休止,未曾聽聞有人能夠停止其殺生也。殺生之因既然不能停止,地獄之果報也無人能救也。然而所殺的是在彼眾生身上,而果報卻在我人身上,此只是因果業力之難以脫逃,豈是阿彌陀佛的願力有所不遍,而使得地獄之中無所救護呢?

譬如有人,頗為了知經典之義理,能夠符合於佛陀的妙心。然而於身業的殺盜淫三者,口業的妄語、綺語、兩舌、惡口等四種口業,因為承襲宿世習氣的緣故,不能消滅去除。因為惡業未消滅之故,其人臨命終時,無法遇到善知識提攜鼓勵其念佛,因而直接入於地獄之中,蒙受無量無邊之痛苦。

此人雖然受諸痛苦,而其善因並不曾消滅,於其種種的痛苦事相當中,皆能觀照而覺察,觸到境界之時皆能悟到其是唯心。既然悟到其是唯心,也能了知眾生與諸佛乃是同一個體性。以其乃是同一體性故,則知道自心即是如來微妙清淨之身。由於能夠覺察了悟眾生與諸佛是同一之故,則正當其人受於地獄之痛苦時,皆悉如同夢中之事,了悟其痛苦煩惱之相,即是菩提。

由於此心對於自心的真相之了知純熟而無錯謬故,因此又能促使彼多劫的地獄極痛苦之果報,於一短暫的時間而輕受痛苦。因此其雖然在地獄中廣受種種眾苦,卻沒有痛苦之相。反而生起代一切眾生受苦之心,是以不求能夠快速出離。

以其如是微妙正解合乎於佛心之故,彼人昔日所曾供養之佛,乃至於曾經於其名號或形像之處所而歸依禮敬之佛,以及經卷中所信解的佛,或是稱念阿彌陀佛機感相應之佛。彼種種諸佛則必定如同此人所悟解之境界,還再現出如是廣大如同虛空之量,威德無窮熾盛光明之佛,其有無量的相好神通,莊嚴巍巍光明赫奕。來到彼人受苦地獄其最上的頂部,垂下金臂彈指作響,以慈悲之法音而告敕開示其人。

並於諸佛相好之肢體,放出廣大的光明,其慈悲之法音隨著其光明,直至地獄最深淵最根本的底部,其地獄當中所有的鐵城、鐵門、鐵網、銅柱,乃至於刀山、劍樹、鑊湯、鑪炭等一切的受苦之具,承受佛光的照射者,無不摧毀破碎如灰飛煙滅。如同影像、如同輕風,了無任何的蹤跡。又彼地獄之中一切的牛頭馬面,鬼吏獄卒,乃至傷人的銅狗鐵鷹,鐵蛇鐵嘴、諸多惡蟲惡鳥等,承著佛光之照射故,轉變而現出如同菩薩之相,對於地獄之眾生慈悲相視親愛憐念。

其受於地獄痛苦的此人,以及一同在地獄受苦之死囚,忽然恢復了本有的心地,增益其善心善念。不但見到彼佛之光明,又聽聞其慈悲的告敕開示。就如同在極深的井底,仰望虛空的青天白雲一樣。舉起眼光向上而視,見到佛陀殊勝的身相,因此心中踴躍歡喜,以至誠心頭面頂禮,懺悔過錯自我責備。與其一同在地獄受苦之眾生,共同發起菩提心,然後隨著佛光而直接上昇,脫離地獄到達佛所之後,得到佛陀的摩頂授記,然後頭面接足至心作禮。一旦聽聞佛陀的說法,應念便能悟解佛道,隨即便能飛行自在遊戲神通,亦能清淨如佛之國土,與佛一同生活居處。就如同大菩薩一樣,成就無上的佛道,普遍教化一切眾生,難可窮盡其究竟。

問曰:若是從因果來說,則此佛光只有照射具有勝解之人出於地獄,其他的眾多獄囚並沒有參與,如何同一時間都可以出離地獄呢?

答曰:譬如有一個造惡逆罪之人,遭受於官司之災禍,其入於囚獄之時,由於彼人造一惡業的原因,其他眾多的過失都產生了。而且必定展轉牽累到他的妻子父母親戚、和其所知識的朋友等人,一同受到痛苦的果報。其有佛法勝解的善行人出獄之時,亦復如是,豈不亦令一同於地獄中受苦者,展轉而生起善念,悉皆承受佛陀的慈悲願力,皆得往生於安樂之處。

若是如此,則我們阿彌陀佛廣大的願力,實在是遍於一切時一切處,豈有獨獨不能救護已經進入地獄之中的眾生呢?若說地獄的果報未盡,而卻想要先使其超脫而出,可是在地獄之中沒有行善之因,而卻想要佛光向下慈悲照射,這樣是可能的嗎?如果我們更再以彼地獄眾生之事來反省自己,那麼何不自我懺悔呢。

問曰:如果是等待地獄的果報盡時,佛光再來照射加持。那麼我必定因為果報已盡而自己出離於地獄,何須再由佛光來照射呢?

答曰:若是沒有佛光,地獄報盡之後雖然能夠出離。可是於三惡道之中,不知道要生於何處何道,則必定各個由重報而輕報,展轉於三惡道中經歷於多生多劫,眾多的無量劫,乃至不思議劫,才能夠投生來到於人道之中。雖然生在人中可是猶自貧窮下賤,肢體殘缺不靈活和百種疾病,受於諸多的極大痛苦。又因為種種的求不得苦,使得心中的惡念轉加更甚,如果不做些微的善行,還將墮入於地獄之中。就如同盲人進入於荊棘叢林,有何因由可以脫離呢。

若是其人從地獄出離之後,能夠承蒙佛光慈悲下照之威力,則能轉變重報使其輕受,轉其長劫之果報使其短時而受,轉其眾多果報而使其減少而受。又能夠一旦出離於地獄之後,便能生於有佛之國土。豈可以說不須佛光的加持照射呢?若是作如此見解者,即得廣大的重罪。

佛經中云:「假使三千大千世界其中充滿了大火,如果稱念彼阿彌陀佛者,便能直接越過而不必懷疑。」何況是一己在地獄中之火而不可消滅,即是此義理也。又云:「阿彌陀如來,以其悲心徹底懇切之故,乃至於在無間地獄的大火輪當中,代替一切諸眾生,受諸無量的苦惱,以種種方便善巧而救脫之,令其往生極樂安泰。」更何況是那一些尚未沈淪墮落於地獄之人,而不救護之。

又云:「彼阿彌陀佛慈悲之力,普遍覆蓋於世間一切的眾生,不論眾生對於阿彌陀佛之身,是以刀刃劈砍、或是以眾香塗身而供養,阿彌陀佛以其平等慈力之故,皆無有分別而同樣攝受。」是故阿彌陀佛的大悲願力,其下化眾生徹底懇切之心,於此便可親見。更何況是阿彌陀佛,以種種不同的身形,使其色身如同眾生,於種種的時間處所,作度化眾生之事,這實在是很難以凡夫之知見而可測量。若是不能真實相信,不可以說是真正的了知佛法者。

有人說:「眾生之全體即是佛,不知道誰是能救之佛、和所救之眾生呢?」我只是向他道:「你還欠一個悟道在!」

【書籍目錄】
第1頁:靈峰蕅益大師選定淨土十要第八 第2頁:重刻寶王三昧念佛直指序
第3頁:極樂依正第一 第4頁:斥妄顯真第二(附真妄心境圖)
第5頁:訶謬解第三(堪為前祖吐氣) 第6頁:正明心佛觀慧第四
第7頁:道場尊像念佛正觀第五 第8頁:闢斷空邪說第六
第9頁:開示禪佛不二法門第七 第10頁:示諸佛二土折攝法門第八
第11頁:勸修第九 第12頁:勸戒殺第十
第13頁:勸持眾戒第十一(皆淨業正因) 第14頁:勉起精進力第十二
第15頁:正行第十三 第16頁:別明客途所修三昧第十四
第17頁:三昧儀式第十五 第18頁:揚佛下化之力第十六
第19頁:十大礙行第十七 第20頁:羅顯眾義第十八
第21頁:獨示一願四義之門第十九 第22頁:示念佛滅罪義門第二十
第23頁:略示列祖行門第二十一 第24頁:正示迴向普勸往生第二十二
第25頁:附:破妄念佛說(一名直指心要) 第26頁:舊跋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