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蓮池警策 圓因法師述

蓮池警策 圓因法師述

(二一)

[日期:2012-08-14]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圓因法師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二一)

人間大惡

◎人世間有一個大惡,而且是舉世所有人皆犯的大惡,但是這個大惡,舉世皆習以為常,舉世皆不以為非,這個大惡就是—「吃肉」。吃肉這個大惡,造成了舉世無數的悲慘不幸,癌症惡疾,更造成了無數的鰥寡孤獨,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因為楞伽經云:「食肉與殺同罪」,吃肉就是殺生,每天吃肉就是每天犯殺罪,既造殺業必受殺報,這是因果必然的道理。換句話說,人世間最大的罪惡,最大的不幸就是吃肉殺生。

人間大善

◎人世間有一個大善,而且是舉世所有人皆可實行的大善,但是這個大善,舉世皆毀謗輕蔑,舉世皆阻撓批評,舉世皆輕忽鄙視不願意為之,這個大善就是—「放生」。放生這個大善,讓人們免於戰爭殺禍,災難險阻,更成就了人們健康長壽,團圓美滿,富貴安樂的願望。因為藥師經云:「放諸生命…病得除愈,眾難解脫。」「放生修福…令度苦厄,不遭眾難。」放生是救急救命的行為,而眾生最寶貴的是自己的生命,所以放生的功德至大,非其他任何小善所能比擬。既植放生救命的功德,必得物類感恩,龍天護持,諸佛歡喜,必得至大福報,這是因果必報一定的道理。換句話說,人世間最大的善行,最大的福德就是贖命放生。

荒謬

◎可惜的是,一般人都只注意於斷小惡,卻不注意於斷大惡。願意改掉許多壞的習慣,但談到戒殺吃素,卻總是捨不下吃肉殺生的大惡習;一般人都只注意於行小善,卻不注意於行大善。願意去做形形色色各種善行,但談到贖命放生,卻總是畏首畏尾,不願為之。末法時代,眾生的愚痴無知,荒謬可憐,莫過於此!

得不償失

◎譬如一個水桶漏水(修行有漏),我們一定要趕快把破洞補起來(持戒改過),最首要最急迫的,當然是補最大最嚴重的破洞(吃素戒殺)。如果放著最大的破洞不補,卻一直去補其他的小洞,桶還沒補好,水早就漏光了,這種人做事修行一定是事倍功半,得不償失,永遠沒有辦法成功。

選擇

◎譬如一個水桶想要加滿水(累積功德),我們一定要拿水管加水(布施行善),而水管那麼多種,我們一定是趕快選最大最好最粗的水管加水(贖命放生),這樣子效果才會明顯。如果放著最大最好的水管不用,卻執意拿細細小小的水管來加水,水桶想要裝滿水,大概是難上加難。

最重要的二件事

◎修行中的我們就像是一個水桶,我們努力持戒,就是努力補破洞,以防止我們千辛萬苦積下來的功德有漏。持戒第一戒殺,殺生是戒律中最首要最注重的。不管是五戒、十戒、比丘戒、菩薩戒,第一重戒都是戒殺。所以持戒第一當先以吃素戒殺為急。我們努力行善,就是努力加水,以累積更多的福德資糧。行善第一放生,因為放生就是救急救命的行動,善緣最深,福德最大,十善第一為不殺生,推而廣之,就是放生,可以想見放生功德之大。所以行善第一當以贖命放生為先。

放生即放自心未來諸佛

◎蕅益大師在「靈峰宗論」中對於放生剖析得非常清楚:「殺生即殺自心未來諸佛,放生即放自心未來諸佛,若放自心未來諸佛,即真念佛三昧,修此念佛三昧,是恆轉法華經百千萬億部也。」

放生,慈悲三昧水

◎蕅益大師說:「欲即人心證佛心,轉劫濁成淨土,術莫於放生。放生一法,惟擴與久,一杯水不救車薪火,設人各一杯焉,一杯不已再一杯已,杯水多,車火未有不滅者,今殺運紛紛,並同分惡業招威,非慈悲三昧水,孰能熄之。」

放生道理甚深

◎其實,放生的道理很深很深,低劣愚下如我等凡夫,只能依教奉行實踐,尚不能領悟放生的真諦於萬一。放生是放自心未來諸佛,放生是真念佛三昧,放生是恆轉法華經百千萬億部,放生是慈悲三昧水,這種對放生有深刻的了解與體認,也只有如蕅益大師這般具有甚深修持與高超智慧的祖師大德,才能夠有所領會。

戒殺放生事簡理深

◎印光大師嘗言:「戒殺放生之事,淺而易見。戒殺放生之理,深而難明。」我們雖不能如祖師那樣地理事圓融兼備,但只要我們能親身力行,老實放生,在事上真正實行下功夫,無限的功德同樣可以親得。最怕的是,自己什麼都不懂,卻只會批評毀謗,不僅自己不願意去放生,更用世智辯聰,各種邪知邪見,去阻撓別人放生,這種人無形中殺死了無數無邊的生命,未來地獄酷刑是絕對逃不掉的。

佛法是覺悟的教育

◎佛法是一種覺悟的教育,覺悟到人間最大的罪惡就是吃肉殺生,我們就趕快改正過來,馬上持齋茹素;覺悟到人間最大的福善就是贖命放生,我們就趕快身體力行,馬上廣為提倡;覺悟到自己以前對於吃素放生多所誤解批評,自己趕快懺悔,趕快改過,誓不再犯,這就是有所覺悟的人,也才是真正的學佛弟子!

【書籍目錄】
第1頁:「蓮池警策」序 第2頁:(一)
第3頁:(二) 第4頁:(三)
第5頁:(四) 第6頁:(五)
第7頁:(六) 第8頁:(七)
第9頁:(八) 第10頁:(九)
第11頁:(十) 第12頁:(十一)
第13頁:(十二) 第14頁:(十三)
第15頁:(十四) 第16頁:(十五)
第17頁:(十六) 第18頁:(十七)
第19頁:(十八) 第20頁:(十九)
第21頁:(二十) 第22頁:(二一)
第23頁:(二二) 第24頁:附錄:李炳南老居士開示念佛方法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