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生活的智慧 證嚴法師著

生活的智慧 證嚴法師著

卷四

[日期:2010-08-01]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證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把握眼前的心念

    春秋戰國時代,群雄並起,據地稱王。當時有一位燕國童子,聽說趙國有很多戲劇文化和學藝者,走路的步伐很好看,便特地前往趙國學了幾年的步伐。結果,非但學不好,甚至忘了自己原來走路的方式,到後來只好用爬的爬回燕國。
   這雖是一則很荒謬的故事,但是卻有很多人像那位燕國童子一樣,將本具的真如自性迷失了。本具的自性能(又可稱為佛性)就像我們自然走路的步伐——出生後,只要是健康的孩子,經過一段時間的成長,他就自然學會走路。
   從嬰孩至童年,走路是一項很自然的本能。但是,那位燕國童子卻偏偏捨棄自己原來的步調,去學戲子的步伐;結果不但沒學成,反而連原本的能力都失去了。所以說,我們若想求真如佛性,一定要向原有的本性去探求。
    有一次,慈濟護專辦懇親園遊會,學生和家屬及懿德母姊們,大家都集合在操場上,由學生發號施令;家長和懿德媽媽、爸爸們則聽候號令,大家一起遊戲,連校長 夫婦也參加了。學生們是那麼的天真,當需要幾條領帶時,就不分是校長或家長的,統統拿來運用;也不管彼此是否認識,大家都玩在一起。要幾根頭髮,也是很高 興地把頭伸出去,要長、要短,皆任君選擇;還有拿鞋帶、褲帶當道具的,也一樣不管認識與否,只要有就拿來運用,連校長的鞋子也被借走了。
   玩「兩人三腳」的遊戲也是一樣——不分身份高低、不論年齡老幼,大家玩在一起。奔跑時,若跌倒了再爬起來,不計較輸贏,一切都由學生判定;只要眾人玩得高興就好,這也就達到遊戲的目的。
   人生與此相同,每個人若能守住這分天真,人與人之間不要有任何計較;也不管輸贏,只要盡了自己的本分就好。在人生道上,千萬不要迷失自己;不管老少,本性都是相同的。
    學佛,首先要反妄歸真,瞭解自己的本性。但是,我們常會迷失自己的心念。比如說了一句慷慨話後,也許等一下就要後悔;也許因昨天的行為或人事上的疏忽,今 天就感到後悔。凡夫的人生,常會因往事而後悔,就是因為當下的那一念沒有掌握好,沒有徹底的瞭解自己。因此,我們要守住當下現前的這一念。
   常有人問我:「師父,您這一生有什麼計劃?」我都會說:「有一個遠大的目標,不過卻是時時把握住現前的每一秒。」因為現前的一念若能守住,就不會做錯事、講錯話,也不會懈怠、懵懂了。
   佛陀說:「見性學道難」——因為人經常會迷失「現前」的這一念。總之,學道不難;只因無法守住當下的心念,才會變易為難;若能守住現前的這一念心,並徹底瞭解自己的本性,那就很容易了。

原諒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有一位富家小姐,據說她也是名企業家之一。她對現實有很多不滿與厭惡感,心中有許多煩惱。她問我:「如何才能心平氣和地追求到人生的目標?」我說:「人,生活於世間,只要有所追求就不會心平氣和。」
   接著她又說:「師父!難道您不會因追求而有所煩惱嗎?」我說:「這種問題我無法回答,因為我從不去追求任何一件事,因此,從未有過追求的得失感。」
   從上述對話中,我們不難瞭解:物質富有的人生不見得快樂,而過平淡的生活也不會有任何欠缺的失落感!因為只要心境踏實,不覺得缺少什麼,就不會有追求的煩惱。許多物質富有的人們,內心永遠不滿足、永遠覺得有欠缺,這實在是苦惱無邊的人生。
    另外,還有一位小姐問我:「成功的標準,到底如何訂定?」她的問題,我覺得很奇怪。成功怎會有標準呢?人心追求的目標無窮無盡,如何才算成功呢?我回答: 「當你心滿意足時,你就成功了;如果不滿足,就沒有所謂的成功。成功的意思就是滿意,成功沒有固定的標準。其實,快樂或煩惱都只是一種觀念、心境而已。」
    記得有一次,一位慈濟委員帶了七、八位先生女士來看我。委員說:「師父,他們的母親在幾天前被一位酒醉的駕駛人撞死。他們原本非常不諒解,堅持要肇事者賠 償。後來,我勸告他們說:『能原諒別人就是福。』又講了許多類似的案例,讓他們的心情平靜下來,並且告訴他們:『原諒對方就是功德。把心平靜下來才能好好 溝通,您們的母親也才能入土為安……。』」
   委員接著又說:「他們聽了之後,覺得很有道理。畢竟,人命的價值不在於那幾十萬元的賠償費,他們決定讓母親入土為安。後來,雙方都很心平氣和地溝通。肇事 者酒醒後非常自責,而且受害家屬對他那麼寬厚,他更深感慚愧!他跪在老太太的靈堂前,至誠地懺悔說:『我一時酒醉犯下大錯,而大家竟然對我這麼寬厚,讓我 非常感動。我原本是個不負責的人,喝酒後經常打罵太太。現在我要以行動表示真誠的懺悔,從今天開始,我絕對不會再喝酒,也會對家庭負起責任。』」
   我向委員說:「你能夠讓受害家屬心境平和,進而感化一位浪子回頭,真是功德無量啊!」他們其中的一位先生說:「這都要感謝師父!因為有您平時所說的法,才使我們理智地處理這件事。為了報答師父的法恩,我們願意捐出一百萬元,讓母親遺愛人間。」
   這也是所謂的「得饒人處且饒人」,學佛就是要學得「不管遇到什麼事,都要以平靜的心去處理」,如果追求不盡,那就永遠不會快樂。

跨出第一步
   時間可以使人完成大業,也可以成就個人的道業。每一個人自呱呱落地後,都會歷經幼年、少年、中年、老的睥人生過程;從幼年開始是學習的階段,到了中年便是奮鬥的時期,而老年時就要享受這段人生的成果。所以說,「時間」可以完成人生的學業、道業與事業。

   合抱之木發於毫芒
    佛陀一再教育我們:人生,一定要謹謹慎慎,並以一顆最真誠的心,從開始的「因」到最後的「果」。「因」,是非常微小的東西。比如一棵生長在山中的大樹,靜 觀這棵樹,必須好幾個人手牽手才能圍繞。所謂「合抱之木,發於毫芒」——這棵大樹的「因」,就在小如毫芒的種子之中。
   毫芒,是比喻最渺小、最細微之物。一棵巨大高聳的大樹,其根源只是一粒很小的種子;這個渺小如毫芒的種子(因),在山林中慢慢生長、茁壯,終成一棵高聳、 巍峨的大樹(果)。大家想想,這要經過多少個酷夏嚴冬、多少歲月的累積,才能長成合抱的巨木呢?從「因」到「果」,就是需要時間啊!
   修行或學習任何事物,就像走路一樣——「千里之路,始於初步」。不論多遠的路,一定要跳出第一步;這最初的第一步,你若不願意跨出去,就永遠不會到達目的 地。同樣地,學佛法、世間法或任何工夫也是如此。不管要學什麼事情,一定要下定決心,付諸行動埋頭苦幹,才能學有所成。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關於修行與修道:「修」是修養,「行」是兩隻腳踩在土地上走,「道」則是自凡至聖的規則,學佛便稱為「修行」或「修道」;但是,如果只憑藉理論、光說不練,將永遠不能達成修道的目的。所謂「坐而言,不如起而行」,佛陀的教法不是口頭上的理論,而是要我們身體力行。
   常有人說:「我已經做很多了。」其實,這種人一定沒做什麼事。因為自以為做很多事的人,往往太自滿自大,器量又小;就像一件器皿,裝不了多少東西就滿出來了。我們日常使用的器具,愈深容量愈大,許多東西裝進去仍有空間;人也要有這種深廣大量的心才行。
   在日常生活中,要時時刻刻做好事,但不必放在心上,因為我們並沒有做成多少好事。即使如古人所說的「日行萬善」,終其一生也無法將全部的善行積微成山;但是,如果一天做了一件壞事,那就成為「惡貫滿盈」了。
   一個人平日做好事,是理所當然、應該做的;既然是應該做的事,就不算什麼!但你若是做壞事,那就不應該;哪怕只是一點一滴,都會破壞了自己寶貫的「人生」。
    所以,學佛一定要像走路一樣。一個人從幼年學走路到現在,不知走了多長的路,但是腳底下並沒有帶著路走;腳下若是走一步路一步路,絕對無法「進步」。我們 走過的路只有留下足跡,腳上並不會染到污濁的泥土;人的一生,應該也要如此。縱然今天赤著腳在路上行走,沾染了一些泥土塵埃,晚上也必須洗淨雙足之後才可 以上床睡覺。
   總而言之,兩隻腳應該走路,但不應該拖泥帶水。修行的心也應該像這樣,時時刻刻警惕自己做好人、做好事,謹慎於修養心性。

自然最美
   修行學佛,重要的不在於找「境界」,最主要的應是「自然」。每個人來到世間,都帶有一分很美的自然之美;只要多數人受到後天社會習氣的薰習,使得習慣變壞了。若不能順於自然,則所追求的理想常會與環境相違背;只要順於自然,就是美的境界,也就是天性。
   學佛,常會聽到「反觀自性」這句話。一般人經常讓心念緣著外境奔馳忘返,不知反觀自照;若能徹底瞭解自性,便能「明心見性」,這也是修行最主要的目標。
   孔子有一回帶學生到龍門瀑布郊遊。他站在低處看到急水流花從高處奔瀉而下、溪水滾滾奔流的壯觀情景時,不禁說道:「水瀉兩萬四千尺,浪花直衝四十里。」可見,龍門瀑布多麼壯觀。
    孔子看那雄壯的景色不禁入神,忽然間,他發現遠處有一個人在瀑布的急流中沉浮著,便趕緊要學生準備救人。正當準備之際,水中的人卻一直游靠過來,原來他是 在游泳。他在水面上悠哉游哉,還逍遙自地吟詩呢!在這深廣的溪流中,湍急的浪濤對他而言,根本不構成威脅。那位泳者高興地爬上岸後,孔子好奇地問道:「你 在激流之中游得這麼逍遙自在,到底有什麼特別的道力?」
   泳者簡單地回答:「我並沒有什麼特別的道力,只是喜歡水呀!而且我習慣在水中游泳,並不覺得瀑布的水很湍急,這是我喜歡的自然境界呀!」孔子聽了大有所悟!
   孔子對國政曾失望地說:「幫無道則隱。」也就是說,當政治混亂時,他寧願隱居起來;但是,當他看到這位泳者在激流之中仍能逍遙自在時,深深覺悟到:「在險惡、混亂的環境中,只要抱著歡喜、無爭的心態,未嘗不是很好的修養場所。」
   人創造環境的美,環境卻無法塑造人的美。在醜陋的環境中,只要有一群祥和的人,環境也會變得祥和美好的。人只要有一口清新自由的空氣、呼吸順暢,就是最逍遙自在的人生。像那位在浪濤中游泳的人,因為喜歡自然環境,因此自得逍遙,沒有人我是非的紛爭。
   希望人人時刻點然心燈、反觀自性,不要讓心馳逐於外;只看到別人的錯、別人言語不好聽,而忘了自我反省。

內謙外讓·行功戒圓
   去(八十)年十二月十六日,在盛情難卻之下,我參加了一項歷史性的活動:南回鐵路通車典禮。
    南回鐵路的通車,使全省環島鐵路接通,這是多麼偉大的工程建設!不難想像,它動用了無數人的心力,逢山開山、無路開路,挖石、造橋、鋪軌……,這些都是辛 苦艱鉅的工程。因為有他們不惜險難地努力付出,才能開出這條美麗、壯觀的南回鐵路。我心裡對這些開路英雄們,懷有最崇高的敬意!
   路,我們天天在走,可是有誰會注意到,踩在腳下這條路的每一寸路面,都是經由許多人付出時間、艱辛勞力所鋪設的?所以,走路也要有感恩心——感恩鋪設道路者,讓我們有一條平坦的道路行走方便。
   人人若能彼此相輔成就、互相合作,社會便能安和樂利。人與人之間,應常彼此感恩,這樣,自然會天天喜悅。
    在人群中不生是非,也是做人應該有的基本修養。經云:「離是非,則行功戒圓。」在人群中辛勤付出,但不受人我是非所困擾,任何環境都不影響謙讓與感恩的 心,就能行功戒圓;立志修行的人若能內謙外讓,戒德自然圓滿。「戒」是規矩,持戒旨在使自己不去犯規,也能防護外來的傷害,這必須受持謙讓與感恩心。
   現代人生活忙碌,更應該保持身忙而心不忙;若心忙,則意必亂——遇到任何逆境,即深感苦惱。這樣的心態即使在最好的物質環境中,也一樣永遠無法圓滿。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修養身心、不去妨礙他人,就不會障礙自己「行功戒圓」。
   因此,生活在世間應時時保持感恩心,像台東到高雄這條南回鐵路,或許離你我很遠,但是大家也應該念開路者的辛勞。何況通車之後,來往於東、南部的人們可以節省許多時間;而交通方便,正意味著生活品質的提高。所以,雖然它遠在台灣的南端,卻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在日常生活中,若能時時以感恩、滿足、歡喜的心來看待週遭的一切人、事、物,就是戒、定、慧具足了。

赤子心
   有一次我行腳到屏東,大同國小的尤老師帶了一位小朋友來看我。這位小朋友送了一本作文簿,和一個裝著一萬五千元、署名「五年甲班小慈濟人全體」的信封給我。他很恭敬地說:「師公,這本作文是要給您看的,這筆錢是要捐給慈濟醫院買病床的。」
    我問:「這筆錢是全班小朋友捐出來的嗎?」他小聲告訴我:「不是啦!其實那是我和弟弟、還有幾個同學的儲蓄,以及打工賺得的工資合在一起的。」我說:「那 你怎麼寫五年甲班的小慈濟人全體呢?」他回答:「師公,雖然是我們幾個人的錢,但是讓全班一起做善事,不是更好嗎?」
   封面上寫著「師公,謝謝您!」的作文簿,原來是五年甲班小朋友寫給我的信。其中,有一篇寫著:
    「敬愛的師公您好!謝謝您給我們紅包,雖然只有三十元,但那卻是師公您無比的愛心和關懷。所以,我要永遠保存起來做紀念。當我們看見紅包外的『佛心師志』 四字時,都紛紛討論它的含義。老師回到教室的時候,知道我們都不瞭解那四字的含義,就解釋說:『佛心』,就是我們要有與佛菩薩一樣的心腸去幫助別人、愛別 人;『師志』,就是以師公您的四大志業『慈善、醫療、教育、文化』作為自己的志業。」
   「師公,我恨不得快快長大,跟隨師公貢獻社會,讓社會充滿愛心。師公,我們這幾天做了一件善事:二甲的一個小朋友被砂石車撞得很嚴重,但是他家很窮。我們 這群小慈濟人知道了,就捐出零用錢給他作醫藥費;我們在短短幾天之內,就捐出了六千元。師公,我們做得還不錯吧!但是尤老師更偉大,他的兒子發生車禍住 院,他還不忘幫助別人,他的精神真令人敬佩呀!」
   另一篇的開頭也提到紅包的事,但後面是這樣寫的:「前幾天,我在路上看到好多孩子在欺負一隻小狗。那些孩子用石頭丟牠,還抓牠的尾巴,甚至騎在牠的背上呢?我覺得那隻小狗好可憐哦!為什麼現在的人愈來愈殘忍了呢?那些人真是沒有公德心啊!」
   也有小朋友提到:「師公,我常想不通一件事:為什麼有些人要開挫魚場呢?這些魚的嘴巴都掛著魚鉤,多可憐啊!假如把人換成魚,想起來有多可怕、多痛苦啊!我們政府為什麼不禁止呢?」
    還有一篇作文更發人深省,這位小朋友除了發願要以慈濟大四志業作為他的志業——「讓全台灣人個個都知書達禮,個個有愛心」之外,並說:「師公,大人真奇 怪!又沒有人規定春節一定要賭博,那大人為什麼都在賭博呢?他們還說小孩子不能抽菸、喝酒、吃檳榔,可是大人在賭博的時候,卻把香菸、酒、檳榔全都拿出 來。我就想:『小孩子不可以,大人就可以嗎?』大人也是人啊!他們的身體也會生病,又不是鋼鐵。所以,我決定長大後,不但要教我的孩子們遵守『三不』—— 不吸菸、不喝酒、不吃檳榔,我自己也會遵守這『三不』。」
   以上,是一群十一、二歲孩子所說的話。孩子的心性,就是如此地純真、清淨無染!我曾一再地告訴大家:父母是子女的模範,父母呈現的生活形態,對孩子的性格 發展有著極大的影響。所以,在子女的成長過程中,為人父母者一定要以身作則來教育孩子;如此,孩子的行為才不致有所偏差,將來也不會有「養子不教誰之 過?」的遺憾啊!

談修行
   修一分好心
   提到修行時,很多人會說:「太早了!我現在還要擔負家庭的責任,必須等到責任完成後才能修行。」也有人會說:「太慢了!如果我早知修行的好處,就不至於拖家帶眷的,如今是放不下了。」
   事實上,修行並非出家人的專利;而出家後若不知修行的真義,則同樣無法斷除一切煩惱。
   修行的旨趣在於「明心見性」,我以為「明心見性」這四人字的含義就是「修心養性」。因此,修行就是:於內,「修」心養性;於外,端正「行」為。而這分展現於內、外的功夫,並不限於出家修行的人才能做得到。
   有句話說:「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我們不妨將它改為「人之習性不同,各如其面。」人心應該都是一樣的,都與佛菩薩有著同等的善念愛意;但是,由於人的習氣、觀念不同,以致有不同的反應和行為。所以,我們才必須下功夫修心養性。
   心與性的差別何在?凡夫稱之為心,聖人稱之為性;心性本來是一體的,只是清淨的本性被世間的慾念污染時,它就變成凡夫心了。修行就是要下功夫好好修心,去除心中貪婪、瞋怒、愚癡、驕慢和猜疑。
   往往有人會說:「我心好就好,又何必去修行?」只是我們如何釐定好心的標準呢?例如你在開車時,見到路旁有人受傷,你心想:「我很想上前幫忙,但怕會被誣賴人是我撞倒的。萬一好心沒好報,豈不是自找麻煩?」諸如此類的心念,究竟是好是壞呢?
   真正的好心是要經過洗煉的,要修習到面對遭受苦難的人們時,能夠非常自動、沒有一絲一毫考慮即伸出援手幫助他們;這分顯露美善本性的洗煉工夫,就是修行。
   所以,不管有無宗教信仰,每個人都必須為「修」心養性、端正「行」為痛下功夫。

   灌溉善種子
   修行並非逃避現實、離開人群,修行的目標是要忘記自己的利益得失、不計較自己是否能解脫,而以眾生為重;關心眾生是否能離苦得樂,是修行者的自然風範。
   每個人的身體都有活動的功能,每個人的心靈都有純淨的良知;我們若能為大眾獻出自己的智慧,發揮與生俱來的良知良能,必能造福社會人群。
   不計較自身得失,以眾生為重的修行是佛法的真理;若能將我們平時所學的理法落實在日常生活上,學以致用、成人利己,自然能夠心生歡喜。
   想獲得這種歡喜,要靠長久心來孕育、培養,不可一曝十寒!因此,當我們擁有一顆純良的種子時,就要把握因緣時機,趕緊種入土中;並且要有充足的陽光、水分及空氣,才能成長。
   我們應該把握因緣,好好保護善念;有好因緣與善種子,內外健全,就能使修行的心永不退轉、厭煩。
【書籍目錄】
第1頁:緣起 第2頁:卷一
第3頁:卷二 第4頁:卷三
第5頁:卷四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