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成功的理念 -- 迷悟之間11 星雲法師著

成功的理念 -- 迷悟之間11 星雲法師著

災難知多少

[日期:2010-07-31]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星雲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災難知多少
  
  中國以往有「談災色變」的老話,現在廿一世紀雖然科學昌明,但災難的發生依然令人「談災色變」。
  
  說到災難,自然界造成的災難,有颱風、地震、海嘯、旱災、水災、熱浪、火山爆發、沙塵暴、龍捲風、森林大火等。另有人為的災難,如:戰爭、搶劫、綁 票、車禍、情殺、仇殺、冤獄、代災受難等。甚至政府專橫,製造白色恐怖,乃至經濟風暴,造成供需失調,市面產品缺貨,糧食不足等,這些災難可以說無時無刻 環伺在我們的生活裏。
  
  除了以上這許多外來的災難外,自己內心製造的災難,也為數不少,諸如瞋恨、嫉妒、欲望、自私、謊言、造假、偽裝等。可以說,人生處處有災難,時時有災難,每一個人的身心所觸之處,好像隨時都有地雷、手榴彈,只要一不小心觸及機關,就會受災受難。
  
  災難的處理,用政治來預防,用經濟來解決,用科學來消除,還是不夠。災難一旦發生的時候,已是一個結果,只在「結果」上計較,為時已晚。我們應該注意 的是災難發生的「原因」,從「因」的上面去處理、去預防;「因」是根,根本的原因不存在,後面又怎麼會有不好的「結果」呢?
  
  例如,房屋倒塌,必定是基礎不良,或是由於偷工減料;你能從「因」上去預防,房屋怎麼會倒塌呢?車禍很可怕,你能在平時保養好車輛,訓練好駕駛技術, 開車時遵守交通規則,如此又怎麼會輕易發生車禍呢?刀槍血光之災,都是因為平時造下了仇恨;你不去跟人結怨,怎麼會有被刀槍傷殺的結果呢?
  
  災難的造成,與人心有關,必須要改心換性,要重新修改自己的基因業力,積功德、結善緣、開智慧、明事理、起正見、消罪愆、做善事,如果自力不能健全,要想消除那許多的災難,就比較困難了。
  
  其實,災難也不是太可怕,人吃五穀雜糧,怎麼會不生病?處在多變的娑婆世界,怎麼可能沒有災難?如果真有災難發生時,我們除了預防、遠避以外,有時面 對災難,處變不驚,自然以歡喜心接受人間的災難,所謂「視死如歸」,建立「幸福是生活,災難也是生活」認知,你不必怕災難,災難可能因為你的泰然處之,自 然就會遠你而去。
  
  災難知多少?災難之多,多如恆河沙數。我以不變應萬變,我以生死一如視之,我以安危同等之心處之,我又何必在乎什麼災難呢?《人間福報》2003年1月13日
【書籍目錄】
第1頁:遺產 第2頁:我是主人
第3頁:豢養 第4頁:警察
第5頁:東西 第6頁:勇氣
第7頁:邪命 第8頁:淬煉
第9頁:成人之美 第10頁:飯桌上
第11頁:跑江湖 第12頁:為夜生活辯白
第13頁:唱反調 第14頁:自我調侃
第15頁:成功的理念 第16頁:枷鎖
第17頁:要有反應 第18頁:花語
第19頁:居家之道 第20頁:登山
第21頁:扁鵲之言有感 第22頁:自我調適
第23頁:見光死 第24頁:大家樂
第25頁: 第26頁:毒蛇喻
第27頁:落幕之後 第28頁:重新估定價值
第29頁:沉潛 第30頁:想像力
第31頁:上台下台 第32頁:手足
第33頁:克難 第34頁:流轉
第35頁:山和海 第36頁:養分
第37頁:邊緣人物 第38頁:系列服務
第39頁:迷路 第40頁:補強
第41頁:人間的迷信 第42頁:災害
第43頁:星火燎原 第44頁:善惡相知
第45頁:壇的意義 第46頁:好奇心
第47頁:數字迷信 第48頁:變與不變
第49頁:白開水 第50頁:讓座
第51頁:笑話 第52頁:恭維
第53頁:不倒翁 第54頁:保存期限
第55頁:發展 第56頁:大死一番
第57頁:手段 第58頁:日日新
第59頁:除舊更新 第60頁:缺點
第61頁:眼淚 第62頁:作秀
第63頁:貪小便宜 第64頁:知音
第65頁:氣候 第66頁:變調
第67頁:手套 第68頁:夾心餅乾
第69頁:播種 第70頁:風度
第71頁:災難知多少 第72頁:公德心
第73頁: 第74頁:災難
第75頁:保護 第76頁:治心
第77頁:本性 第78頁:侵略
第79頁:性能 第80頁:
第81頁:表現 第82頁:享受犧牲
第83頁:迷思 第84頁:花花世界
第85頁:面子 第86頁:走出去
第87頁:作品 第88頁:改造
第89頁:三陽開泰 第90頁:善知識
第91頁:做人 第92頁:情感表達
第93頁:觀點 第94頁:繳費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