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宗教與體驗—修證篇(人間佛教系列10) 星雲法師著

宗教與體驗—修證篇(人間佛教系列10) 星雲法師著

從古德行誼說到今日吾人修持的態度

[日期:2010-07-31]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星雲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每一個人都應該從現實苦空無常的世界中,找一個安身立命的理想世界。那麼,如何到達理想世界,來實現理想的生活呢?這必須要透過修持和實踐,使我們離去痛苦、雜染而得到快樂清淨。茲以古德的行為為例,來做我們今日修持的榜樣。
  
  .古德的行誼
  
  古代高僧大德的行誼有何特殊之處?首先,以歷代高僧大德四種處事的態度來說明他們的行誼典範。
  
  一、從清高樸素看古德的行誼
  
  (一)僧稠大師
  
  南北朝的僧稠大師,有一天,齊國的文宣帝特地前來拜訪他,他卻坐著不肯到門外迎接,弟子們對他說:「今天來的是皇帝,請師父屈駕到門外去迎接一下吧!」僧稠大師聽了仍然坐著,連動都不動一下,齊文宣帝並不因此而責怪僧稠大師。
  
  皇帝走了之後,僧稠大師說:「不是我喜歡在皇帝面前擺架子,不去迎接他。過去在佛陀時代,有一位賓頭盧頗羅墮尊者,因為到門外七步去迎接優填王,致使優填王失國七年,才又恢復王位。我身為人天師範,因此,我不願出去迎接齊文宣帝而使他損了福德,所以我坐在這裡,祈求他國基鞏固。」
  
  在泰國,不管你身分如何,只要出家披上袈裟,雖是國王將相,也要對你頂禮致敬;同樣的,地位尊貴如僧皇的出家人,只要脫去袈裟,也就跟平民一樣了。
  
  從僧稠大師不迎接帝王的事跡,及佛教國家恭敬三寶的行為看來,出家為僧,為人天師範,自有其值得禮敬之處。
  
  (二)道悅禪師
  
  隋朝時,朱粲造反,在他洗劫寺廟之後,不知前面路途如何走,要求道悅禪師帶路,道悅禪師坐著不動,朱粲怒斥說:「怎麼不走?」
  
  「我是比丘,不是帶路的人。」
  
  朱粲說:「你是比丘,好!」
  
  說著就把手上大刀按在禪師的脖子上,繼續說:
  
  「你要頭嗎?」
  
  道悅禪師說:「頭可以不要,但是腳跟是我的根本,我不能改變我的根本。」
  
  道悅禪師不為叛賊引路,正說明僧寶僧格的高尚。
  
  (三)憨山大師
  
  明朝的憨山大師,十二歲出家,十九歲受戒。受戒之後,背上生了嚴重的瘡,醫生束手無策,他只好求助於三寶,心中對著佛陀發願,要虔誦《華嚴經》十部,希望能懺悔業障,發了願之後,不可思議,他背上的瘡便不藥而癒。背痛好了以後,大約有一個月的時間,每天的生活好像夢遊一樣,對世間的種種榮辱毀譽,都不放在心上,甚至在街上,張著眼睛卻看不到人,也看不到房子,這個時候的他,心已經棲息於另外一個世界了。
  
  憨山大師本是住在江南,氣候溫和,他感到在這樣的環境修行,不容易刻苦自勵,便到北方寒冷的氣候去磨鍊自己。到了北方,天氣嚴寒,單薄的衣服難以支持,北方人見了,同情的說:「這個出家人好可憐啊!只有這件單薄的衣服,窮得這樣子。」憨山大師說:「我有三衣一缽,足以抵過萬鍾的富貴。」
  
  古德們視榮華富貴如過眼雲煙。同樣的,如果我們能對物質減少一分,我們的人格就能昇高一分;我們對世間的情念減少一分,我們的道念就能增加一分。
  
  二、從忍讓謙虛看古德的行誼
  
  (一)白隱禪師
  
  有一位白隱禪師,非常有德行,門徒也很多。距離他的寺院不遠,有一戶開布店的人家,全家都是白隱禪師的信徒。可是他們家的女兒卻和一位行為不正的年輕人發生關係,還沒有出嫁就要做媽媽,實在很沒有面子,做父親的一再逼問女兒,到底是和誰造的孽種?女兒深怕一講出來,他的男朋友會被父親打死,所以一直不肯講。後來經不起父親的一再逼問,她忽然念頭一動,爸爸最尊敬白隱禪師,因此就說:「爸爸,我肚子裡的小孩是跟白隱禪師有的。」爸爸一聽,整個人像天崩地裂一般,萬料不到竟有這樣的事,白隱禪師是他最敬重的人呀!他怒氣沖沖的拿著木棒,找到白隱禪師,不由分說的痛打一頓:
  
  「你這個壞傢伙,你和我女兒做的好事!」
  
  「我和你的女兒什麼事啊?」
  
  「哼!你還耍賴!」說著,對白隱禪師又是一頓毒打。
  
  白隱禪師覺得不太對勁,但仔細一想對方的話,明白一些端倪,他心想,這個時候辯論也沒有用,而且又是關係著一個女孩子的名節,唉!算了!
  
  小孩呱呱落地以後,女孩的父親把小孩抱到寺院一摜,丟給白隱禪師說:「這就是你的孽種,還給你!」
  
  從此白隱禪師做了這小孩的褓姆,天天帶著小孩化緣奶汁,到處遭受辱罵與恥笑:「這個壞和尚!」「這個不正經的和尚!」但是白隱禪師不論受到如何蹧蹋,仍是默默的撫養這小孩。
  
  在這之前,小姐的男朋友早已嚇得逃跑到外地去了,過了好幾年,他回來找這位小姐,問起過去的事。小姐說:
  
  「你這個沒心肝的人,你走了,我沒有辦法,只好說這個小孩是跟白隱禪師有的。」
  
  年輕人一聽馬上說:「你怎麼可以誣衊禪師呢?他也是我的師父。我們真是罪過啊!現在怎麼辦呢?」
  
  小姐說:「只好去向白隱禪師懺悔!」
  
  聽了女兒表明事實真相,父母親心裡感到無限的懊悔,立刻帶著全家大小,向白隱禪師陪罪懺悔。白隱禪師聽了以後,也沒生氣,只簡單的說:
  
  「這小孩是你們的,你們就抱回去吧!」
  
  受侮辱、受委屈,一點也不辯論,這種修行,實在不容易。我們被人冤枉,受到委屈,沒有關係,時間會為我們洗清一切。別人會冤枉我、欺侮我,因果、佛菩薩不會冤枉我、欺侮我。
  
  (二)慈航菩薩
  
  汐止彌勒內院,有一位肉身不壞的慈航菩薩。他在世時,有一次,說了一段他自己的故事給我聽,他說:
  
  「你看,我這麼胖,肚子這麼大,人家都笑我像彌勒菩薩,但是我過去並不是這樣,身材很瘦的。怎麼會胖起來呢?有一年,我在福州幫忙傳戒的戒期,有一次上廁所去解手,匆忙之間,忘了帶衛生紙,幸好大陸叢林的廁所一個接著一個,我對旁邊的人說:『喂!你有沒有紙?』那個人揚手遞過紙來,我順手一接,發覺竟是這個傢伙用過了的,害我捉了一手的大便,我沒吭聲,誰叫我不帶紙呢?後來戒期結束,我分了八十塊銀洋,放在包袱裡,剛好拿衛生紙給我的那個人在那裡,他主動幫我搬行李,後來我發覺銀洋少了很多,無可懷疑的,一定是這個傢伙動了手腳。那時銀洋的價值很大,但是我心裡想,錢用完了,還可以再得到,一個人的名節一旦毀了,一生都完了,為了這一點,也不再追究,反過來再拿幾個銀洋給他。後來這個人買了許多東西,別人懷疑他的錢到底是從那裡來的?但我一直沒有道出這個底細,從此以後,我就胖起來了。」
  
  忍耐,是一種陰德,可以增加福報。所以,如果有人欺侮你、冤枉你,不必傷心,要感到歡喜,因為他為你送來了福德。
  
  (三)鳩摩羅什大師
  
  翻譯經典的鳩摩羅什大師,他最初跟隨槃頭達多出家,跟他學習小乘佛法,後來鳩摩羅什習得大乘佛法,槃頭達多知道後,反拜他為師,成為大乘小乘互為師父的美談。
  
  這種以真理為師,不計較名位,互相忍讓、謙虛的精神,實在值得我們效法。
  
  三、從處世泰然看古德的行誼
  
  (一)圓瑛法師
  
  佛教開大座的講經,開始有信徒代表迎請法師,講完經以後,維那法師會說:「打引磬,送法師回寮。」等於國賓離開時,放禮炮送他一樣。有一次,圓瑛法師講經圓滿了,維那法師有些緊張,竟然把「打引磬,送法師回寮」,呼成:「打法師,送引磬回寮。」圓瑛法師聽到維那法師這麼一喊,馬上回答:「不用打,我自己回去。」處世泰然的大師,不論好壞之境,總能一笑置之。
  
  (二)弘一大師
  
  四大高僧之一的弘一大師,對於物質上的生活享受,一向處之泰然。有一次,他的好朋友夏丏尊教授來拜訪他,和他一起用餐。餐桌上只有一碟菜,夏丏尊吃了一口,實在難以下嚥,又不好意思嫌棄,只好苦著一張臉說:
  
  「這菜好鹹。」
  
  弘一大師面不改色的吃著菜,歡喜的回答:「鹹也有鹹的味道。」
  
  即使是用了幾年破爛的毛巾,他還是不願意汰舊換新,一再婉拒別人的好意,仍是一貫的笑說:「還可以用嘛!」床舖爬滿了臭蟲,換成別人片刻也難安住,但是他卻夜夜無憂,一覺到天明。
  
  (三)重顯禪師
  
  宋朝的重顯禪師,想到浙江的雪竇寺去參學,路途上遇到夙有德望的長者鄉親,他聞知禪師要到浙江雪竇寺參學,就自告奮勇的說:「雪竇寺的住持大和尚,和我是相交多年的好友,我寫封介紹信給你,你帶著信給他,一定會受到禮遇的。」重顯禪師感謝長者的好意,帶著他的介紹信上路,經過幾個月的跋涉,終於到了浙江雪竇寺。
  
  時光匆匆,重顯禪師在雪竇寺已有五年了。有一天同鄉的長者來拜會住持和尚,談起此事,探問重顯禪師的近況:
  
  「當時我替他寫了介紹信,不知道有沒有交給住持和尚?」
  
  住持聞語,十分訝異:
  
  「這個人確實已進禪堂參修,倒是沒收到你說的信。」
  
  於是,住持派人把重顯禪師找來。同鄉的長者問:
  
  「你為什麼沒有把我寫的介紹信給住持和尚呢?」
  
  重顯禪師回答:
  
  「出家人應是一無所求的隨緣參學,介紹信所帶來的特別待遇,只會使我生起傲慢,反而障礙我的修行。因此,我並沒有把你的信轉呈住持,今日你既已到此,我就把信還給你吧!」
  
  重顯禪師五年來隱晦自泰,不求聞達,那種磊落灑脫的氣度,沒有幾個人可以等齊相比的。他得到住持和尚的欣賞,將管理雪竇寺的重責大任交給他,光大門庭,令禪宗大樹法幢,後人尊稱他為雪竇重顯禪師。
  
  現在的人,都禁不起人情冷暖的考驗,也經不起折磨考驗,所以從古代大德的行誼看來,我們知道,他們對世間好壞都能處之泰然,也因此才能成為一代大師。
  
  四、從忠孝勇敢看古德的行誼
  
  (一)道楷禪師
  
  宋朝的道楷禪師,他的德行節操也是難能可貴的。有一次,皇帝要賞賜紫袈裟給他,並封號為定照禪師,道楷禪師視功名富貴如浮雲,不肯接受。皇上再派開封府尹李孝壽說明皇上獎賞之意,他仍然不肯接受。皇帝生氣了,派人去捉拿,使者知道道楷禪師是很忠誠的人,藉故問說:「禪師身體有病吧?」
  
  道楷禪師說:「沒有。」
  
  使者又說:「只要說有病,就可以不受處罰了。」
  
  道楷禪師說:「我怎麼可以說身體不好來欺騙皇上,來獲免受罰呢?不可以的。」
  
  對一般人而言,皇帝要頒發獎賞,那是求之不得的事,道楷禪師卻保持修道高操的風範,蓮池大師曾讚歎道楷禪師:「榮及而辭,人所難也;辭而致罰,受罰而不欺,不曰難中之難乎!」他的清高,以及無欺的勇敢精神,真是令人敬佩不已!
  
  (二)法遇法師
  
  晉朝的法遇法師,侍奉道安大師為師,是位大根器的人,有四百多人跟隨他學習佛法,有一次,有一位遊方僧喝了酒,法遇知道以後,只加以處罰而沒有遷單開除。道安大師知道這件事,認為犯了佛門嚴重的戒規,卻不嚴格執行戒法,如何領眾豎立法幢?所以立刻準備竹筒,內中裝一竹杖,派人送給法遇法師,法遇法師打開竹筒看見竹杖,明白是為了喝酒這件事,遠勞師父憂慮,心中慚愧萬分,馬上敲鐘集眾,供起香案,自己伏在地上,請維那法師用竹杖鞭打,代替道安大師處罰自己訓眾不嚴的過錯。
  
  這種事情,若是換了現代的年輕出家人,一定先打碎竹筒,折斷竹杖,然後說:「這個老傢伙,太愛管閒事了。」回想古代大德,他們那種尊師重道,孝敬師長,勇於認錯的態度,實在是我們所應學習的地方。
  
  (三)法沖法師
  
  唐朝貞觀初年,朝廷下令,凡是不經政府許可而私下度人出家者,判處死刑。有許多私自剃度的出家人,就逃到法沖法師處避難,使得糧食缺乏。法沖法師親自到縣府,請求布施道糧,並說如果要判死刑,他可以頂替眾人的罪。官府受到他的勇敢與大義所感動,冒犯法網周濟糧食給他。
  
  一般人為了個人的利益,容易生起勇氣;但為大眾的利益,犧牲自己的生命,這種勇氣就會有所計較了。古代大德常常為了大眾的利益,為了佛法的延續,表現出勇敢的精神,甚至犧牲生命都在所不惜。
  
  .修持態度
  
  上述是古德們的行誼,其次,談論我們應有的修持態度。
  
  一、在觀念上應有的修持態度
  
  在我個人修行或教學的體驗中,我認為觀念的正確與否,對一切修行或事業,有著重要的影響。正確的觀念,好比八正道中的正見,如果觀念不正,則無論信仰、求法,甚至做人處事,都有可能失之毫釐,差以千里。
  
  我認為學佛修持,必須先具備四種觀念:
  
  (一)佛教重於寺廟
  
  當今不少佛教徒只知道護持師父,不知道護持教團、護持佛教。出家僧眾只知為寺院辛勞,但不知為佛教奉獻。佛教與他們好像沒有什麼關係,所以,到處的寺院都有辦法,就是佛教會沒有辦法。
  
  有一些寺院,非但對佛教提不出貢獻,反而成為復興佛教的累贅者。寺院是靠佛教而存在,但現代的佛教卻不能因寺院而興隆。所以我們應該先建立佛教比寺院重要的觀念。
  
  (二)大眾重於自己
  
  佛教是一個重視大眾的宗教,佛陀也常說大眾所在才是佛陀慧命之所在。沒有大眾,就沒有佛國。所謂「要成佛道,先結人緣」。這說明了佛教對大眾福利的重視;不重視大眾,一切就都不是佛法了。
  
  大陸上的叢林選任住持時,第一個條件是看他有沒有供養心,有供養心的人,才會注意大眾的利益。遺憾的是許多佛教徒,只知道自己的擁有,不知道全佛教的前途。所以學佛修持,應先具有的觀念是:大眾第一,自己第二;佛教第一,寺院第二。
  
  (三)護法重於護人
  
  今日佛教,護法的人少,護師的人多;護佛的人少,護神的人多;護教的人少,護人的人多;護道的人少,護情的人多。到處都以人為中心,不以法為中心。佛法需要的,不易引起大家的注意;師父需要的,信徒爭先恐後的護持。遺憾的是有些法師不推動佛教的教育、文化、慈善等事業,只看中自己寺院的利益,甚至只顧個人的利益。佛教的四依:「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智不依識,依義不依語,依法不依人。」其中依法不依人,更是佛教徒在觀念上首應建立的修持態度。
  
  (四)退讓重於爭取
  
  佛法告訴我們凡事要忍辱,名利之前要退讓三分,不幸的是許多人沒有學到佛法的退讓,仍然一如世法的爭取,甚至為了爭權奪利,不惜公堂相見。
  
  有一首偈語說:「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低了頭,就能看見水中天;退了步,就能把秧插滿田,這實在是耐人尋味的話。
  
  二、在生活上應有的修持態度
  
  我們不能以物質生活為滿足,要進一步探究精神的生活;不能以世樂為樂,應一心以佛法為樂。在生活上,我提出四點應有的修持態度:
  
  (一)精神重於物質
  
  佛教並非不重視衣食住行,生活離不開物質,但是完全生活在物質裡,就會被物質所囚,所以我們要擴大精神領域,才能超越物質的生活。
  
  後唐的全付禪師,力辭朝廷頒賜的袈裟,使臣奉命再往,他仍推辭說:「吾非飾讓也,恐後人效吾而逞欲也。」佛教中的大德,精神世界富有了,就不再介意外境物質的有無。像希遷禪師以石頭為家、大梅禪師以松子為食、高峰禪師冬夏一衲、大隨禪師八十行腳……這些大德不管肉體上怎麼困苦,物質上如何貧乏,他們仍然堅持精神勝過一切,這就是學佛修持的受用。
  
  (二)修行重於言說
  
  中國自明清以來,佛教徒大都非常理解佛法,擅於談玄說妙,講說佛法頭頭是道。遺憾的是少有實證的功夫,一個對於宗教沒有實際體驗的人,其言行難免會走樣。比方說,念佛,曾有過一心不亂的境界?參禪,曾有過心境合一的時際?禮拜,感到莊嚴的人格昇華?誦經,對佛法有大信心,生大尊敬?除了這些形式的修持,對橫逆境界有大忍耐,不生退心?對芸芸眾生,能慈悲喜捨,毫不慳吝?在五欲之前,能去除貪念?在氣恨之時,能去除瞋心?
  
  說到一丈,不如行到一尺。佛法不是哲學,只供我們談論,主要是在生活上表現佛法的行持;這些行持是不在言說之間的。
  
  (三)不變重於隨緣
  
  佛教裡常聽到兩句話:「不變隨緣,隨緣不變」,不變宗旨而能隨緣行道,隨緣生活而能不變所宗,這是很好的修行。但是,不變的人養成墨守成規,增加我執法執,反而成為佛法復興的障礙;隨緣的人有了這美好的隨緣藉口,甚至壞事做盡,也說是隨緣。如果隨緣俗化,隨緣墮落,不如還是堅持佛法的戒律,不變為好。
  
  千餘年來,佛法太隨順世間,太肯隨緣,到今日已成為社會化的佛法;我們希望的是用佛法化導社會,不可為社會所化。佛法中做人的基本五戒是不變的,四諦十二因緣是不變的,菩薩道的六度是不變的,慈悲心、菩提心是不變的。變,是把壞的變為好的,不是把好的變為壞的。佛教徒主要的課題,是把佛教的本來精神、本來面目,實現在人間社會,千萬不可忘記自己的立場,一味的隨緣;在隨緣中要不變所宗才是最重要的。
  
  (四)法樂重於世樂
  
  信佛學佛,不是為了受苦而來,是為了追尋快樂而來。有些人以為信佛學佛以後,不能吃好的,不能穿好的,五欲不可貪,六塵不可染,進一步還要行布施,學忍辱。其實佛法不是叫我們不要快樂,佛法是重法樂不重世樂,世間欲樂不去一分,佛法法樂就不能增加一分。世樂是短暫的,染污的,信佛學佛的人不知體證法樂,不知從慈悲布施、忍辱行道,以及各種修持法門中體證快樂,實在是非常可惜的事。
  
  在僧團裡,許多出家學道的人,遠離故鄉,拋棄親人,過著簡單的雲水或茅蓬的生活,他們正是「吾有法樂,不樂世俗之樂」。不能獲得法樂,仍然喜歡世樂的人,在佛法裡是不容易生根成長的。
  
  三、在世法上應有的修持態度
  
  人生於世間,不能離開世法,佛法也不能離開世間法,所謂「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求菩提,猶如覓兔角」。那麼,在世法裡我們應抱持何種的修持態度呢?以下茲提出四點略作說明:
  
  (一)法情重於人情
  
  世法依人情,佛法則不依人情。因為超脫了人情人性,才能有道情佛性。
  
  一位有錢有勢的「護師」信徒,想要扶乩跳童,問他的皈依師父:
  
  「師父,我能扶乩嗎?」
  
  師父迎合說:「能扶!能扶!」
  
  另一個問:「師父,我生性歡喜吃牛肉、羊肉,可以嗎?」
  
  師父也說:「可以,可以方便!」
  
  「寧教老僧墮地獄,不拿佛法作人情」,寧可窮死、餓死,寧可不建寺院,沒有信徒,也不可說出違背佛法的話,做出違背佛法的事。
  
  唐朝的從諫大師,中年出家後就從未回家,過去俗家的孩子長大了,非常思念父親,希望能見父親一面,經過多方打聽,知道父親駐錫處,不遠千里跋涉,終於找到那所寺院。他從小離開父親,不知父親的樣子,剛巧一個大和尚開門出來,他問道:
  
  「請問大德,從諫師父在嗎?」
  
  「你找他做什麼?」
  
  「他是我的父親……。」
  
  從諫大師用手一指東邊說:「在那邊!」
  
  孩子走後,從諫大師把門一關再也不開了。學佛的人,如果每事都在人情裡周旋,就會離道很遠,唯有把佛法看得比人情重,才能獲得佛法的利益。
  
  (二)清淡重於攀緣
  
  人情很濃,修道很淡。學佛修行的人,入門後首先要學習過清淡的生活。
  
  物質生活缺乏,不用太放在心上,要在心上找尋比物質更寶貴的東西;人情生活缺乏,不用太放在心上,要在心上找尋比人情更重要的法情。
  
  不能安於清淡,就不能與佛法相應。大乘佛法裡雖有多采多姿豐富的內容,例如菩薩戴的是寶冠,掛的是瓔珞,甚至佛界如琉璃世界、極樂世界都是那麼富有,那麼堂皇,但是那一切仍是從清淡中去莊嚴的。
  
  (三)化他重於被化
  
  出家弟子要化他,在家弟子也要化他。一般佛教徒度眾的熱忱,總不如其他的外教。有一些佛弟子熱心化他,但由於自己所信所修不夠,不但不能化他,反而被他化去了。所以,本身必須具足信心、定力、辯才、慧解等資糧,才有度化他人的力量。
  
  (四)有道重於有財
  
  依世法而言,人生最重要的是有錢,但在佛法上,人生最重要的是有道。究竟是財重要還是道重要?從人間立場來講,財也重要,道也重要。佛教如果沒有淨財,怎麼養眾和度眾?怎麼興教立業?大眾如果沒有道行,怎麼安身立命?怎麼超然解脫?可見財和道都重要,不過比較起來,我們學佛修持,仍然是有道重於有財。
  
  一般而言,賺錢的人多,辦道的人少,因為在現實的生活裡,錢比較重要。但是水、火、盜賊、貪官污吏、不肖子孫等五家共有的錢財,就算擁有它,也是煩惱重重,危險不已。而且,財有用完的時候,道是受用不盡的。
  
  四、在義理上應有的修持態度
  
  我們修持應依法而修,聖言量是我們修行的準則,學佛修行必先通達佛法的基本義理,如有佛法義理作為依據,則所修所行必定不會有什麼差錯。對於無邊的佛法義理,我們應採取什麼修持態度呢?茲分四點說明:
  
  (一)融通重於宗派
  
  佛教裡有主張專宗修行一門深入的,專宗修行不錯,但不能有宗派的爭執。不管學禪宗、淨土宗或天台宗,所修所學的都是佛法,不要互相非難,應互相尊敬,彼此融通。
  
  有個笑話說,有一位師父兩腿患了風濕病,由兩個徒弟輪流按摩,大徒弟按摩左腿,小徒弟按摩右腿,每次輪到師兄按摩時,師父就讚美師弟的按摩技術,輪到師弟按摩時,師父又說師兄按摩得怎麼好,師兄弟二人每次聽了都滿肚子不高興。有一天機會來了,師兄趁師弟外出,就把他按摩的右腿打斷,讓他回來按摩不到,師父也不會稱讚他了;師弟回來一看自己按摩的師父右腿沒有了,心想一定是師兄搞的鬼,便把他按摩的左腿也打斷。兩個徒弟為了互相嫉妒,逞一時之氣,師父的兩條腿沒有了,被害的不是徒弟而是師父呢!
  
  如同修學禪宗的批評念佛的人靠他力沒有出息,修學淨土宗的人又譏嘲參禪的會走火入魔,各宗派為了自己的教派而歧視別人,損失的還是佛教。
  
  (二)實證重於慧解
  
  修學佛法須要慧解;不重慧解,盲修瞎練是非常危險的。但是光在慧解上著力,在修持實證上沒有功夫,慧解也只是知識,和研究哲學差不多,不能獲得宗教裡的真正利益。
  
  發心修持佛教,必須在生活裡受用、實踐。例如嘴邊常讚美別人,是奉行佛法的言語布施;常體會人我之間的因緣關係,就能悟出眾生原是一體不可分的;勤勞服務,看起來是為別人,其實是為自己;感恩恭敬,看起來是對他人,其實受益的是自己。
  
  學佛人能夠行解並重最好,否則做個老實修行的人也不錯,千萬不可只有世智辯聰,於己無益,對別人也沒幫助。
  
  (三)信仰重於懷疑
  
  佛法有時候從信仰入門,有時候也從懷疑入門。禪宗教育初學者,常常教他們要提起疑情,佛法是不怕懷疑的,但是,如《華嚴經》所言:「佛法大海,唯信能入。」又說:「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在信仰上培養絕對的肯定,才是契入佛門之道。
  
  佛陀的智慧深廣無邊,一般淺知淺學的凡夫,對深廣無邊的佛法都能完全信受奉行,自然不是容易的事,但是信仰而不懷疑,肯定一切而不否定一切,這是對佛法義理應有的態度。
  
  (四)普遍重於神聖
  
  許多人在有意無意間常把佛法義理神祕化,例如孕婦不能誦《金剛經》;家中有死人或女人生產,須將佛像經書遮蓋起來。甚至有些寺廟,請購了《大藏經》,將之束之高閣,說是供養不是給人閱讀的;佛經太神格化了,這是佛法不能普及的原因。
  
  經典的神聖在於其義理、內涵,非文字本身,藉由經書文字而將佛法普遍弘傳,深入人心才是最重重要的。
  
  古德的清高樸素、忍讓、處世、忠孝等各種行誼,可作為我們修行的榜樣;明了在觀念、生活,及世法、義理上應建立的修持態度,使我們在實踐時不致走偏。如此的見賢思齊、解行並重,相信定能安然無礙的進趨佛道。
  
  一九七六年十一月講於台北國立藝術館
【書籍目錄】
第1頁:〈總序〉人間佛教正法久住 第2頁:從佛教各宗各派說到各種修持的方法
第3頁:從古德行誼說到今日吾人修持的態度 第4頁:奇人的修證
第5頁:偉大的佛陀 第6頁:佛陀的樣子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