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黃帝內經四季養生法:人體的春夏秋冬  作者:徐文兵

黃帝內經四季養生法:人體的春夏秋冬  作者:徐文兵

春季話養生(二) 清明

[日期:2016-06-10] 來源:  作者:徐文兵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後人讀這首詩的時候也會有哀思之情油然而生。然而,哀的情緒過度對身心無益。下面,徐堂主就來說說如何認識、化解哀和怨。

  清明節是人們踏青掃墓,追憶懷念逝去的親友,寄托哀思的時候。國家恢復傳統,把清明節列為法定假日,也正是順應、恢復了這個優良的傳統。

  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在緬懷死者的時候,正常的人難免會產生哀傷、悲痛的情感。只要這種情感能得到正常的表達和流露,很快就會平復。但是我們也看到,有些人悲哀過度,長期沉浸在不良情緒中不能自拔,並且還會感染影響其他的人。

  所謂哀,就是欲愛而不能,心有餘而力不足。在自然規律面前,人是軟弱無力的,誰能扭轉乾坤起死回生呢?如果非要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只能徒然耗傷自己的心氣心血,直到心如死灰。常言道哀莫大於心死,指的就是這種狀態。所以節哀順變才是理性健康的心態和作為。

  對於總是處於哀的狀態的人,他們需要的是被關愛被治療。中醫所用的艾灸療法,最適合這種哀傷、哀痛、悲哀的人。艾灸釋放出的如同母愛般的溫暖和氣味,能夠溫補鼓舞人的氣血,遠比其他治療的效果要好。「灸」的上面是久,意思就是長久的溫暖才能透達人的內心。

  黯然神傷的人、失魂落魄的人艾灸的穴位最好選擇任脈的神闕穴,也就是肚臍,艾灸的時間應該長一些。

  怨就是在所願不得、所欲不遂以後出現的失望、不滿的情緒。把這種不滿情緒表達出來就是責怪、譴責、抱怨、埋怨, 長期不滿的積累稱為積怨。中國古代詩詞有一派被稱為閨怨詩,都是抒發居家婦女的情慾得不到滿足的感情和情緒,代表作就是王昌齡《閨怨》:「閨中少婦不知 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詩中說得也很明白,為了讓丈夫外出博取功名,導致自己在春日中落寞孤單。

  怨的反義詞是恩,也就是別人做了充分滿足自己心願的事。心願的願說白了是人的理想,而理想能否變成現實,又取決 於很多條件。心願是因,客觀條件具備是緣,因緣結合才會有果。可惜很多人都在真誠地發心許願,卻不去順應自然規律,積極創造條件去結緣。更何況客觀規律往 往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所以不稱心、不如意的事情常常會發生,等不如意的結果出現了,有怨天尤人的,也有自怨自艾的。

  人生天地間,被父母撫養成人以後就當獨立自主、自食其力,能從精神、物質上滿足自己的需要,對別人的幫助應該本 著有則更好、沒有也無妨的態度,這樣期望值降下來,失望就少一些,怨也就無從談起了。所以《黃帝內經》推崇的境界就是「以恬淡為務,以自得為功」。恬淡就 是心平氣和,不是慾火焚身;自得就是能自我滿足。這樣對別人的壓迫、強求也會少一些,無論親人、朋友、同事與你相處也就輕鬆舒服一些。

  古人推崇「以恬淡為務,以自得為功」。恬淡就是心平氣和,不是慾火焚身;自得就是能自我滿足。這樣對別人的壓迫、強求也會少一些,無論親人、朋友、同事與你相處也就輕鬆舒服一些。

  老子所謂理想的「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生活畢竟是不現實的。人是群居社會性的動物,注定要與別人發生各種關係,進行物質、能量、信息的交換。有所付出就有所期待,有需求,也就會有不滿。善於調節這種關係,就能化解怨恨,走向圓滿。

  從中醫診斷來講,怨和哀一樣都是虛證,應當用補法。急則治標的話,化解怨的方法就是去盡量滿足人的慾望,虛則補之。但是有的怨是源於心火、慾火過亢,與現實反差過大,從緩則治本考慮,還是應該降格以求,不要過於攀比、貪婪為好。

【書籍目錄】
第1頁:健康和幸福是人類的終極渴望 第2頁:四季論養生
第3頁:春季話養生(一) 元宵節 第4頁:春季話養生(一) 國際氣象節
第5頁:春季話養生(一) 春季飲食 第6頁:春季話養生(一) 春困
第7頁:春季話養生(一) 失眠、早醒 第8頁:春季話養生(一) 入睡困難
第9頁:春季話養生(一) 多夢 第10頁:春季話養生(一) 睡眠呼吸障礙
第11頁:春季話養生(一) 睡眠姿勢 第12頁:春季話養生(一) 臥室與臥具
第13頁:春季話養生(一) 春捂秋凍 第14頁:春季話養生(一) 煩
第15頁:春季話養生(一) 躁 第16頁:春季話養生(一) 二月二
第17頁:春季話養生(一) 春天放風箏 第18頁:春季話養生(一) 春日吃菜
第19頁:春季話養生(一) 春日吃菜(1) 第20頁:春季話養生(一) 春日吃菜(2)
第21頁:春季話養生(一) 春天花會開 第22頁:春季話養生(一) 春天花會開(1)
第23頁:春季話養生(一) 春天花會開(2) 第24頁:春季話養生(二) 春日話肝
第25頁:春季話養生(二) 春日話筋 第26頁:春季話養生(二) 肩周炎
第27頁:春季話養生(二) 春分 第28頁:春季話養生(二) 花粉症
第29頁:春季話養生(二) 口苦 第30頁:春季話養生(二) 歌詠情
第31頁:春季話養生(二) 手舞足蹈 第32頁:春季話養生(二) 三月三
第33頁:春季話養生(二) 肥胖 第34頁:春季話養生(二) 脂肪
第35頁:春季話養生(二) 膏肓 第36頁:春季話養生(二) 消化
第37頁:春季話養生(二) 寒食節 第38頁:春季話養生(二) 清明
第39頁:春季話養生(二) 飢餓 第40頁:春季話養生(二) 食飲有節
第41頁:春季話養生(二) 閉經 第42頁:春季話養生(二) 眩暈
第43頁:春季話養生(二) 厭食症 第44頁:春季話養生(二) 小兒厭食症
第45頁:春季話養生(二) 暴食症 第46頁:春季話養生(二) 膏粱
第47頁:春季話養生(二) 糟糠 第48頁:春季話養生(二) 谷雨
第49頁:春季話養生(二) 春茶 第50頁:春季話養生(二) 春茶(1) 
第51頁:春季話養生(二) 夢境與健康 第52頁:春季話養生(二) 夢境與健康(1)
第53頁:春季話養生(二) 夢境與健康(2) 第54頁:夏季話養生(一) 無厭於日
第55頁:夏季話養生(一) 睡子午覺 第56頁:夏季話養生(一) 夏季話養生
第57頁:夏季話養生(一) 出汗 第58頁:夏季話養生(一) 夏季飲食
第59頁:夏季話養生(一) 若有愛在外 第60頁:夏季話養生(一) 夏天化濕
第61頁:夏季話養生(一) 漫話風濕 第62頁:夏季話養生(一) 濕熱病
第63頁:夏季話養生(一) 濕疹 第64頁:夏季話養生(一) 艾草
第65頁:夏季話養生(一) 菖蒲 第66頁:夏季話養生(一) 五毒
第67頁:夏季話養生(一) 五毒(1) 第68頁:夏季話養生(一) 自汗
第69頁:夏季話養生(一) 盜汗 第70頁:夏季話養生(一) 小兒盜汗
第71頁:夏季話養生(一) 手心出汗 第72頁:夏季話養生(一) 腳汗
第73頁:夏季話養生(一) 西瓜 第74頁:夏季話養生(一) 荷花
第75頁:夏季話養生(一) 荸薺 第76頁:夏季話養生(一) 槐花
第77頁:夏季話養生(一) 桑樹 第78頁:夏季話養生(二) 牡蠣
第79頁:夏季話養生(二) 海蝦 第80頁:夏季話養生(二) 鮑魚
第81頁:夏季話養生(二) 海參 第82頁:夏季話養生(二) 魷魚和烏賊
第83頁:夏季話養生(二) 中醫治上火 第84頁:夏季話養生(二) 中醫治上火(1) 
第85頁:夏季話養生(二) 中醫治上火(2)  第86頁:夏季話養生(二) 中醫治上火(3) 
第87頁:夏季話養生(二) 小暑——話解暑 第88頁:夏季話養生(二) 急救三寶
第89頁:夏季話養生(二) 洩瀉 第90頁:夏季話養生(二) 五更瀉
第91頁:夏季話養生(二) 情緒性腹瀉 第92頁:夏季話養生(二) 中氣下陷
第93頁:夏季話養生(二) 闌尾炎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