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黃帝內經四季養生法:人體的春夏秋冬  作者:徐文兵

黃帝內經四季養生法:人體的春夏秋冬  作者:徐文兵

春季話養生(一) 春日吃菜(2)

[日期:2016-06-10] 來源:  作者:徐文兵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當春風吹來綠色,嫩綠的榆錢就一串串地綴滿枝頭。雖然每年能吃到榆錢飯的時間沒幾天,可在那個糧食缺乏的季節, 它和槐、柳等植物的春芽起到了「承上啟下」 的作用!所以每年榆錢花開的季節,每家每戶都會吃幾天榆錢飯。鬧饑荒的時候,還有人剝榆樹的樹皮磨成粉吃。窮苦人家都是把榆錢和糧食拌在一起做成菜糰子 吃。我現在發現,越是在窮苦的時候,人們生活往往越健康,而現在的人們都是大魚大肉吃得多,蔬菜草木吃得少。

  把新鮮的榆錢採摘下來以後,洗乾淨,可以直接吃,也可以配上其他菜涼拌著吃,還能配上木耳、肉片一起炒著吃。另 外就是做菜糰子,用榆錢拌上玉米面、黃豆粉,再加一些鹽、蔥末、薑末,放到籠屜上把它蒸熟,色香味俱全,能喚起人的食慾,而且主食、蔬菜搭配合理。還可以 做湯,比如做西紅柿雞蛋湯,最後可以把榆錢放進去。

  《博物誌》也說:啖榆,則瞑不欲覺也。就是說吃了榆錢,能非常安穩地睡個好覺。它和合歡,還有萱草,也就是金針菜一樣,都有非常好的心理、精神治療作用。

  榆錢不僅甘甜鮮美,是種很好的食材,而且也是藥材,有很好的治療作用。榆樹籽、榆樹皮和榆錢都是很好的中藥。榆 樹為什麼叫榆樹?榆樹的「榆」跟我們說的愉快的「愉」同根同源,吃了榆錢,能讓人產生愉悅的、歡快的心情,特別是能夠讓人睡個好覺。所以,嵇康在《養生 論》中說「豆令人重,榆令人瞑」,就是說吃豆類食品能增加體重,而吃榆能讓人暈暈乎乎的,類似喝點小酒,沒醉微醺的狀態,很舒服。根據《修真錄》記載,從 前有個仙女睡不著覺,吃了榆錢和榆樹葉以後,覺得全身輕鬆愉快,然後酣眠不醒,睡了個好覺。

  《本草拾遺》中說:「主婦人帶下,和牛肉做羹食之。」就是說,將榆錢與牛肉一起燉著吃,還可以治療婦女的白帶過 多。還有的書上說,榆錢能夠養肺益脾,「下惡氣,利水道,久食令人身輕不饑」。就是說吃完榆錢以後,能促進胃腸蠕動,利於排便,放出惡臭的廢氣,經常吃還 能讓人體重減輕,改善那種食慾過分旺盛,老想吃東西的症狀。所以,在今天來看把榆錢作為一個減肥藥也是非常好的。

  把吃榆錢的時間放在晚上,尤其是對於一些患有失眠的病人,睡覺前吃點榆錢飯,一舉兩得。

  另外,我們還用榆錢泡酒外用,治療手足癬和體癬。方法是把新鮮榆錢浸泡於75%的酒精裡面,在遮光、密封條件下保存3天後壓搾去渣。洗淨患處,塗擦該藥液,每天3~5次。如果用干榆錢,要先用開水泡漲,再浸於酒內。

  5芫荽

  芫荽就是香菜,原產地為地中海沿岸及中亞地區,在漢代由張騫出使西域的時候引入,所以又被叫做胡荽。在北方一般 在秋冬播種,春季收穫。芫荽本身有一種濃烈的香氣,很多人特別是小孩子不喜歡香菜的味道,可能終生不吃香菜。我是在小時候,在姥姥慢慢誘導下開始吃香菜, 也適應喜歡上了香菜的味道。

  上了大學才知道,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胡荽,辛溫香竄,內通心脾,外達四肢,能辟一切不正之氣,故痘瘡 出不爽快者,能發之。」在人患了風寒感冒的時候,用香菜煎湯熏蒸同時連湯帶水趁熱服下能發表散寒。碰上麻疹、痘疹透發不暢的時候,我們可以取香菜泡酒擦皮 膚,或水煎,趁熱熏鼻,或蘸湯擦面及頸部,可以加速痘疹發出。

  芫荽本身是一味很好的中藥,能夠發表透疹、消食開胃、止痛解毒。

  香菜還是溫中健胃養生食品。如果有寒痰、冷飲、食積、瘀血停滯在腸胃,日常食之,有消食下氣、醒脾調中的作用, 特別適合寒性體質、胃弱體質以及腸腑壅滯者食用,可用來治療胃脘冷痛、消化不良。和橘皮、生薑一起放入粳米粥內,製成香菜粥,可以增強散寒止痛、健胃消食 的功效。

  《日用本草》中說芫荽能「消谷化氣,通大小腸結氣」,治頭疼齒病,解魚蟹毒。芫荽食法可單獨炒食,也可與牛肉、豬肉等炒食,並可解除水禽和水產品的異味寒毒以及豬羊牛下水的異味。

  由於芫荽香氣濃郁,不適合過長時間的煎煮,所以在煎湯煮菜的時候我們一般都在出鍋時,把芫荽切碎撒進去。這和煎 煮中藥的時候有的中藥比如薄荷、鉤籐需要後下是一個道理。最好的吃法就是涼拌,有個著名的涼菜——老虎菜就是這麼做的,把青椒、蔥白、黃瓜切成細絲,拌上 香菜,撒上鹽和香油、醋就成了,清脆爽口,是很好的開胃菜。如果單吃寒性的黃瓜、西紅柿、生菜做的涼拌菜或者是沙拉,不用辛溫的食材去反佐,不僅不會開 胃,反而會麻痺胃口,傷害自己的消化功能。

  養生藥膳:芫爆肚絲,養護腸胃、提高消化功能

  下面我給大家推薦一道養護腸胃、提高消化功能的藥膳——芫爆肚絲:

  把熟豬肚或熟羊肚、牛百葉切絲,放入沸水鍋裡焯一下,撈出瀝水待用。然後把香菜擇洗乾淨,去葉切成寸段。把鍋置 旺火上,放油燒至六成熱時,將肚絲滑油,然後撈出瀝油,原鍋中留些許底油,燒至七成熱時,將肚絲、香菜段及調味料加入,快速顛鍋拌勻,然後勾芡、淋油,出 鍋裝盤即成。製作這道菜關鍵在於一個爆字,就是火大油熱,快速出鍋。這樣可以完整保留芫荽的香氣。

  最後還要提醒大家:它只適合做配角,不能一次大量食用。本身沒有什麼食積的人吃了,容易出現腿腳痿軟的現象;有口鼻、肛門、陰道出血的人,動輒自汗、夜晚盜汗的人也不適合吃芫荽,否則會加重病情。芫荽屬於發物,能誘發痼疾。

  芫荽雖好,也不可久食多食,體質虛弱,病情屬於火熱證,腫瘤病人都不能吃芫荽。

【書籍目錄】
第1頁:健康和幸福是人類的終極渴望 第2頁:四季論養生
第3頁:春季話養生(一) 元宵節 第4頁:春季話養生(一) 國際氣象節
第5頁:春季話養生(一) 春季飲食 第6頁:春季話養生(一) 春困
第7頁:春季話養生(一) 失眠、早醒 第8頁:春季話養生(一) 入睡困難
第9頁:春季話養生(一) 多夢 第10頁:春季話養生(一) 睡眠呼吸障礙
第11頁:春季話養生(一) 睡眠姿勢 第12頁:春季話養生(一) 臥室與臥具
第13頁:春季話養生(一) 春捂秋凍 第14頁:春季話養生(一) 煩
第15頁:春季話養生(一) 躁 第16頁:春季話養生(一) 二月二
第17頁:春季話養生(一) 春天放風箏 第18頁:春季話養生(一) 春日吃菜
第19頁:春季話養生(一) 春日吃菜(1) 第20頁:春季話養生(一) 春日吃菜(2)
第21頁:春季話養生(一) 春天花會開 第22頁:春季話養生(一) 春天花會開(1)
第23頁:春季話養生(一) 春天花會開(2) 第24頁:春季話養生(二) 春日話肝
第25頁:春季話養生(二) 春日話筋 第26頁:春季話養生(二) 肩周炎
第27頁:春季話養生(二) 春分 第28頁:春季話養生(二) 花粉症
第29頁:春季話養生(二) 口苦 第30頁:春季話養生(二) 歌詠情
第31頁:春季話養生(二) 手舞足蹈 第32頁:春季話養生(二) 三月三
第33頁:春季話養生(二) 肥胖 第34頁:春季話養生(二) 脂肪
第35頁:春季話養生(二) 膏肓 第36頁:春季話養生(二) 消化
第37頁:春季話養生(二) 寒食節 第38頁:春季話養生(二) 清明
第39頁:春季話養生(二) 飢餓 第40頁:春季話養生(二) 食飲有節
第41頁:春季話養生(二) 閉經 第42頁:春季話養生(二) 眩暈
第43頁:春季話養生(二) 厭食症 第44頁:春季話養生(二) 小兒厭食症
第45頁:春季話養生(二) 暴食症 第46頁:春季話養生(二) 膏粱
第47頁:春季話養生(二) 糟糠 第48頁:春季話養生(二) 谷雨
第49頁:春季話養生(二) 春茶 第50頁:春季話養生(二) 春茶(1) 
第51頁:春季話養生(二) 夢境與健康 第52頁:春季話養生(二) 夢境與健康(1)
第53頁:春季話養生(二) 夢境與健康(2) 第54頁:夏季話養生(一) 無厭於日
第55頁:夏季話養生(一) 睡子午覺 第56頁:夏季話養生(一) 夏季話養生
第57頁:夏季話養生(一) 出汗 第58頁:夏季話養生(一) 夏季飲食
第59頁:夏季話養生(一) 若有愛在外 第60頁:夏季話養生(一) 夏天化濕
第61頁:夏季話養生(一) 漫話風濕 第62頁:夏季話養生(一) 濕熱病
第63頁:夏季話養生(一) 濕疹 第64頁:夏季話養生(一) 艾草
第65頁:夏季話養生(一) 菖蒲 第66頁:夏季話養生(一) 五毒
第67頁:夏季話養生(一) 五毒(1) 第68頁:夏季話養生(一) 自汗
第69頁:夏季話養生(一) 盜汗 第70頁:夏季話養生(一) 小兒盜汗
第71頁:夏季話養生(一) 手心出汗 第72頁:夏季話養生(一) 腳汗
第73頁:夏季話養生(一) 西瓜 第74頁:夏季話養生(一) 荷花
第75頁:夏季話養生(一) 荸薺 第76頁:夏季話養生(一) 槐花
第77頁:夏季話養生(一) 桑樹 第78頁:夏季話養生(二) 牡蠣
第79頁:夏季話養生(二) 海蝦 第80頁:夏季話養生(二) 鮑魚
第81頁:夏季話養生(二) 海參 第82頁:夏季話養生(二) 魷魚和烏賊
第83頁:夏季話養生(二) 中醫治上火 第84頁:夏季話養生(二) 中醫治上火(1) 
第85頁:夏季話養生(二) 中醫治上火(2)  第86頁:夏季話養生(二) 中醫治上火(3) 
第87頁:夏季話養生(二) 小暑——話解暑 第88頁:夏季話養生(二) 急救三寶
第89頁:夏季話養生(二) 洩瀉 第90頁:夏季話養生(二) 五更瀉
第91頁:夏季話養生(二) 情緒性腹瀉 第92頁:夏季話養生(二) 中氣下陷
第93頁:夏季話養生(二) 闌尾炎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