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小方治大病  作者:家庭中醫藥雜誌編輯部

小方治大病  作者:家庭中醫藥雜誌編輯部

第一部份 第三章:在生活中養生 在養生中生活(2)

[日期:2016-06-10] 來源:  作者: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不過,芒果雖好,食用時卻有應該注意的地方。過敏體質者要慎食,吃後要及時清洗掉殘留在口唇周圍皮膚上的芒果汁 肉,以免發生過敏反應。即使本身沒有過敏史者,吃數個芒果後也會即時有失聲之感,故一定要有所控制。最好是將芒果果肉切成小塊,直接送入口中。吃完芒果 後,及時漱口、洗嘴,以免果汁殘留,引起不適。此外,由於芒果的性質帶濕毒,若本身患有皮膚病或腫瘤者,應謹記避免進食。而且芒果含糖量較高,糖尿病患者 應忌食。一般人也不宜大量進食芒果,否則易引起皮膚黏膜發黃,並對腎臟造成損害。食用芒果應避免同時食用大蒜等辛辣食物,以防出現發黃現象。

  (編輯 王濱生)

  人間仙果話荔枝

  廣州‧沈爾安

  荔枝是我國嶺南特有的珍貴水果,盛產於廣東、廣西、海南、福建、台灣等省(區)。全球共有的300多個荔枝品種 中,僅我國廣東、海南兩省就佔了170多種。古人推崇荔枝,有「海內如推百果王,鮮食荔枝數第一」之譽,甚至把它稱作人間仙果。不僅一騎紅塵「妃子笑」, 為品嚐荔枝而願「長作嶺南人」者也大有人在。

  中醫認為,荔枝性味甘酸而溫,入脾、肝經,有甘溫益血、益人顏色、益心、填精髓、養肝血、止煩渴等功能,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民間也一向把荔枝視作重要的滋補果品。

  據現代研究分析,荔枝果肉含糖量在70%以上,居多種水果之首。此外,還含有蛋白質、脂肪,磷、鈣等礦物質和維 生素C、A、B,以及葉酸、檸檬酸、蘋果酸和多量精氨酸、色氨酸等成分,有助於人體的滋養、補益。尤其是荔枝具有「嚼疑天上味,嗅異世間香」的誘惑力,所 以備受世人的青睞。

  研究表明,荔枝對大腦組織有補養作用,能明顯改善失眠、健忘、神疲等症狀。它富含的維生素C和蛋白質,對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也有裨益。

  荔枝除鮮食外,還可製成罐頭、果汁、干脯、荔枝膏、荔枝醬等食品。另外,將荔枝剝殼後浸酒,或將茶葉浸泡鮮荔枝汁後曬乾製成荔枝茶,泡飲時飄逸出的陣陣荔香,沁人心脾,別具風味,堪稱食療佳品。

  荔枝還可用於以下幾種病症的輔助治療:

  1.病後體弱:鮮荔枝60~150克,去皮、核後食用,連續半個月。

  2.氣血不足,面色萎黃,失眠健忘或婦女產後虛弱、貧血:鮮荔枝100克,去皮、核,切成小塊;另將大棗10枚洗淨,先入鍋內,加清水燒開後,放入荔枝和白糖少許;待糖溶化燒沸,裝入湯碗,製成荔枝大棗羹,常食。可甘溫養血,益人顏色,健脾養心,益智安神。

  3.呃逆:荔枝7枚,連殼燒灰存性,研細末,以開水調服。

  4.脾虛久瀉:荔枝幹30~60克,去皮後,加紅棗5個,水煎服,每天早晚各1次。若為老人五更瀉,可用荔枝幹每次5粒,蓮子(去芯)5枚,粳米1把,一起煮粥食用。

  荔枝一身是寶。中醫認為,荔枝核能散寒祛濕,入肝經血分,行血中之氣,是治因寒而致的疝疾、胃痛等症的良藥。如 荔枝核研末,醋調服7克,治胃痛及婦女小腹血氣刺痛。荔枝核、小茴香各15克,炒黃後研細末,每次服5克,1日3次,治疝氣、疼痛等。荔枝殼則能治痢疾、 婦女血崩及小兒痘瘡。如荔枝殼、石榴皮各16 克,甘草10克,水煎服,治痢疾等。

  值得特別指出的是,荔枝性偏溫熱,多食能「上火」,甚至出現發熱煩渴、口乾衄血之症。食用過多還可能發生血糖降低性昏厥,即一般所稱的「荔枝病」。

  該病多發生在荔枝成熟季節,以幼兒多見。輕者可見頭昏噁心、臉色蒼白、四肢無力等症,嚴重者會出現抽搐、瞳孔縮小、脈搏細速、呼吸不規則並突然昏迷等現象,如得不到及時治療,可並發肺炎、肺水腫、心衰、休克而危及生命。

  據分析,荔枝誘發的低血糖症,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1.由於貪食荔枝影響了正常食慾,如飯量減少、不吃早餐等,減少了機體從其他食物中攝取的營養,造成體內營養缺乏和血糖含量減低。

  2.荔枝中含有豐富的果糖,暴食後可大量進入機體的血液中。因肝臟中的轉化酶一時來不及將血中的大量果糖轉變為葡萄糖,不能被機體吸收利用,血液中的葡萄糖濃度反而降低。

  此外,荔枝內含一種叫 -次甲基環丙基甘氨酸的物質,可以降低血糖。大量進食荔枝後突發的低血糖症,可能與這一物質有關。受此啟發,近年用荔枝及其提取液治療糖尿病的研究,已取得可喜的進展,證實有降血糖及調血脂的作用。

  總之,荔枝雖然美味誘人,但不可連續多食,尤其是兒童。如出現上述「荔枝病」症狀時,可立即給服糖水,或用荔枝 殼煎湯飲服,方法是用荔枝殼50~100克,洗淨置鍋內加清水400毫升,濃煎去渣取汁150毫升,分2~3次服完。若病情較急重者,則應迅速護送到醫院 救治。

  (編輯 王濱生)

【書籍目錄】
第1頁:前言 第2頁:第一部份 第一章:每個人都自己最好的醫生
第3頁:第一部份 第一章:每個人都自己最好的醫生(1) 第4頁:第一部份 第一章:每個人都自己最好的醫生(2)
第5頁:第一部份 第一章:每個人都自己最好的醫生(3) 第6頁:第一部份 第一章:每個人都自己最好的醫生(4)
第7頁:第一部份 第一章:每個人都自己最好的醫生(5) 第8頁:第一部份 第一章:每個人都自己最好的醫生(6)
第9頁:第一部份 第一章:每個人都自己最好的醫生(7) 第10頁:第一部份 第一章:每個人都自己最好的醫生(8)
第11頁:第一部份 第一章:每個人都自己最好的醫生(9) 第12頁:第一部份 第二章:讓我們的身體四季如春
第13頁:第一部份 第二章:讓我們的身體四季如春(1) 第14頁:第一部份 第二章:讓我們的身體四季如春(2)
第15頁:第一部份 第二章:讓我們的身體四季如春(3) 第16頁:第一部份 第二章:讓我們的身體四季如春(4)
第17頁:第一部份 第二章:讓我們的身體四季如春(5) 第18頁:第一部份 第二章:讓我們的身體四季如春(6)
第19頁:第一部份 第二章:讓我們的身體四季如春(7) 第20頁:第一部份 第二章:讓我們的身體四季如春(8)
第21頁:第一部份 第二章:讓我們的身體四季如春(9) 第22頁:第一部份 第二章:讓我們的身體四季如春(10)
第23頁:第一部份 第二章:讓我們的身體四季如春(11) 第24頁:第一部份 第二章:讓我們的身體四季如春(12)
第25頁:第一部份 第二章:讓我們的身體四季如春(13) 第26頁:第一部份 第二章:讓我們的身體四季如春(14)
第27頁:第一部份 第二章:讓我們的身體四季如春(15) 第28頁:第一部份 第三章:在生活中養生 在養生中生活
第29頁:第一部份 第三章:在生活中養生 在養生中生活(1) 第30頁:第一部份 第三章:在生活中養生 在養生中生活(2)
第31頁:第一部份 第三章:在生活中養生 在養生中生活(3) 第32頁:第一部份 第三章:在生活中養生 在養生中生活(4)
第33頁:第一部份 第三章:在生活中養生 在養生中生活(5) 第34頁:第一部份 第三章:在生活中養生 在養生中生活(6)
第35頁:第一部份 第三章:在生活中養生 在養生中生活(7) 第36頁:第一部份 第三章:在生活中養生 在養生中生活(8)
第37頁:第一部份 第三章:在生活中養生 在養生中生活(9) 第38頁:第一部份 第三章:在生活中養生 在養生中生活(10)
第39頁:第一部份 第四章:小病可以自己治 第40頁:第一部份 第四章:小病可以自己治(1)
第41頁:第一部份 第四章:小病可以自己治(2) 第42頁:第一部份 第四章:小病可以自己治(3)
第43頁:第一部份 第四章:小病可以自己治(4) 第44頁:第一部份 第四章:小病可以自己治(5)
第45頁:第一部份 第四章:小病可以自己治(6) 第46頁:第一部份 第四章:小病可以自己治(7)
第47頁:第一部份 第四章:小病可以自己治(8) 第48頁:第一部份 第四章:小病可以自己治(9)
第49頁:第一部份 第四章:小病可以自己治(10) 第50頁:第一部份 第四章:小病可以自己治(11)
第51頁:第一部份 第四章:小病可以自己治(12) 第52頁:第一部份 第四章:小病可以自己治(13)
第53頁:第一部份 第四章:小病可以自己治(14) 第54頁:第一部份 第四章:小病可以自己治(15)
第55頁:第二部份 第五章:三分治病七分養 第56頁:第二部份 第五章:三分治病七分養(1)
第57頁:第二部份 第五章:三分治病七分養(2) 第58頁:第二部份 第五章:三分治病七分養(3)
第59頁:第二部份 第五章:三分治病七分養(4) 第60頁:第二部份 第五章:三分治病七分養(5)
第61頁:第二部份 第五章:三分治病七分養(6) 第62頁:第二部份 第五章:三分治病七分養(7)
第63頁:第二部份 第五章:三分治病七分養(8) 第64頁:第二部份 第五章:三分治病七分養(9)
第65頁:第二部份 第五章:三分治病七分養(10) 第66頁:第二部份 第五章:三分治病七分養(11)
第67頁:第二部份 第五章:三分治病七分養(12) 第68頁:第二部份 第五章:三分治病七分養(13)
第69頁:第二部份 第五章:三分治病七分養(14) 第70頁:第二部份 第六章:藥補不如神補
第71頁:第二部份 第六章:藥補不如神補(1) 第72頁:第二部份 第六章:藥補不如神補(2)
第73頁:第二部份 第六章:藥補不如神補(3) 第74頁:第二部份 第六章:藥補不如神補(4)
第75頁:第二部份 第六章:藥補不如神補(5) 第76頁:第二部份 第六章:藥補不如神補(6)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