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劉太醫談養生:病是三分治七分養 作者:劉弘章 劉浡

劉太醫談養生:病是三分治七分養 作者:劉弘章 劉浡

煎熬開胃湯的方法

[日期:2016-06-04] 來源:  作者:劉弘章 劉浡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1要把藥物放在干淨的玻璃鍋或者鋁鍋裡,鍋不能有怪味。不能使用含有大量銅離子的銅鍋,不能使用含有大量鎳鉻離子的不銹鋼鍋,不能使用含有塑料的不粘鍋,不能使用含有大量釉質的陶瓷鍋,不能使用含有大量鐵離子的鐵鍋。
  
  也不要使用現代的沙鍋,因為現代制造沙鍋的砂子,已經不講究選料了,含有許多有害的雜質;因此,在山楂的果酸作用下,這些有害雜質就會變成溶於水的離子而產生毒性。
  
   當然鋁鍋也不理想,因為含有鋁離子,有促使動脈硬化之嫌,但是不致癌。當然最好是玻璃鍋,可是有些國家的市場,沒有大的玻璃鍋。因此大量生產大的玻璃 鍋,是非常必要的。2放一升涼水,泡上半個小時,把藥物浸透,把干藥變成濕藥,再把泡藥水倒去不用。注意,干藥不能直接煮,因為干藥吸水會糊鍋,也熬不 透。因此,泡藥工序歷來是熬中藥的規矩。
  
  3然後放一升涼水,蓋上蓋兒;大火熬開,再變小火熬半小時,把藥汁倒出來。
  
  4再放一升涼水熬。
  
  5把煎熬兩次的藥湯,放在保溫壺裡保溫,渴了就喝,不限次數。注意!不能喝冰冷的藥湯。
  
  6熬成的藥湯大約有1500毫升,每次喝100毫升左右,要一小口,一小口,慢慢地喝。這樣才能讓胃舒服,一點點去增強胃氣。
  
  7藥湯千萬不要加糖,吃糖會降低饑餓感,也不要加蜂蜜。
  
  8熬藥的水量可以自己調節,能喝多少熬多少。但是要在當天喝完,不要喝隔夜的藥湯。
  
  9注意!年齡小於14歲或者大於70歲以及體重不足50公斤者,開胃湯的劑量要減半,熬藥的水量也要減半。
  
  十請注意!每種疾病有各自的開胃湯,在下面的文章中會一一敘述。
  
  這種小湯藥,中醫叫藥引子,是為後面的治療打基礎。基礎打不好,治療就會不順利。
【書籍目錄】
第1頁:明朝以囚試醫(1) 第2頁:明朝以囚試醫(2)
第3頁:明朝以囚試醫(3) 第4頁:明朝以囚試醫(4)
第5頁:什麼是生命 第6頁:每個人都有饑餓感的體驗
第7頁:劉純的開胃湯 第8頁:現代醫學如何解釋胃氣
第9頁:開胃湯的草藥(1) 第10頁:開胃湯的草藥(2)
第11頁:購買開胃湯需要注意的問題 第12頁:煎熬開胃湯的方法
第13頁:喝開胃湯要注意什麼 第14頁:吃什麼提高抗病能力
第15頁:動物蛋白什麼情況下易吸收 第16頁:牛奶與肉湯(1)
第17頁:牛奶與肉湯(2) 第18頁:牛奶與肉湯(3)
第19頁:是藥三分毒 第20頁:飲食誤區
第21頁:食物的治療作用(1) 第22頁:食物的治療作用(2)
第23頁:注意幾樣平性的食物 第24頁:喝肉湯同時要喝果汁
第25頁:喝肉湯和果汁的副作用 第26頁:內髒療法是無稽之談
第27頁:所謂提高免疫力 第28頁:肌無力的病因
第29頁:粘液性水腫(中醫古稱陽虛水泛) 第30頁:重症肌無力(中醫古稱筋痿)
第31頁:多睡症(中醫古稱過力脫氣) 第32頁:話說陽萎
第33頁:現代醫學如何解釋陽萎不育 第34頁:性淡漠(中醫古稱不欲近房事)
第35頁:陽萎(中醫古稱陽萎) 第36頁:女子的陰萎表現
第37頁:肥胖性生殖無能症(古稱肥人不育) 第38頁:多內分泌腺功能減退症
第39頁:感冒的危害 第40頁:感冒的危害(2)
第41頁:上呼吸道感染(中醫古稱感冒) 第42頁:非典型肺炎(中醫沒有此病名)
第43頁:急性氣管炎(中醫古稱風熱犯肺) 第44頁:大葉性肺炎(中醫古稱肺熱)
第45頁:霍亂的病因 第46頁:急性痢疾(中醫古稱滯下)
第47頁:急性胃腸炎(中醫古稱食瀉) 第48頁:可疑霍亂(中醫古稱霍亂)
第49頁:疰夏的病因(1) 第50頁:疰夏的病因(2)
第51頁:夏季熱(中醫古稱疰夏) 第52頁:肝炎
第53頁:肝硬化(中醫古稱水鼓) 第54頁:艾滋病(中醫沒有此病名)
第55頁:性病(中醫古稱花柳病) 第56頁:太監如何淨身(1)
第57頁:太監如何淨身(2) 第58頁:太監如何淨身(3)
第59頁:糖尿病並發腦血栓(古稱消渴偏枯)(1) 第60頁:糖尿病並發腦血栓(古稱消渴偏枯)(2)
第61頁:跌打損傷 第62頁:腹膜後血腫(中醫古稱瘀血腰疼)
第63頁:子宮肌瘤(中醫古稱經來結塊) 第64頁:紅斑狼瘡(中醫古稱鬼臉瘡)(1)
第65頁:紅斑狼瘡(中醫古稱鬼臉瘡)(2) 第66頁:類風濕性關節炎(中醫古稱歷節風)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