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有病不要亂求醫:長命百歲的絕世真經  作者:孫恩棣

有病不要亂求醫:長命百歲的絕世真經  作者:孫恩棣

第一部份:中醫王道,西醫霸道(2)

[日期:2016-05-26] 來源:  作者:孫恩棣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我們之所以說“中醫王道”,說的是中醫在治療過程中會考量怎樣保護病人的元氣,減少藥物對人體自身元氣的傷害。

  中醫的特點是“治人”,而不是“治病”。中醫擅長通過增強人體自愈力達到祛病的目的。中醫理論形成時,並沒有艾滋病,現在卻能在艾滋病治療上起很大作用,就是因為中醫治的不是艾滋病毒,而是被艾滋病毒感染的人。
  
  “開門逐寇”與“關門打狗”
  
  盲目提升免疫力,也是一種常見的對抗性思維,中醫視之為庸醫的做法。
  
  中醫的治療原則是“開門逐寇”,而不是“關門打狗”。在清代醫家陸以湉所撰的《冷廬醫話》裡,提到了宋代大文豪蘇軾自醫致命的例子。
  
  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即公元1101年,66歲的蘇軾從海南回來,在江蘇儀征的渡口遇到了一位故人——大書畫家米芾。米芾約他到附近的西山游覽。這時酷暑難當,但蘇軾又不好駁老朋友的面子。游覽的舟中悶熱不堪,蘇軾解衣露坐,貪風納涼。
  
  晚上,蘇軾覺得疲憊、燥熱,就到舟外乘涼以解暑氣,還服用了很多冷飲。半夜,忽然暴下急瀉不止,及至第二天凌晨,已經是全身軟弱乏力,疲憊不堪。
  
  早飯時蘇軾特意服用了黃谝粥,感覺舒服了很多,中午又被一幫老朋友約去聚餐。盛情難卻,在筵席上,蘇軾突然又腹瀉不止,朋友見他身體不舒服就送他回船休息了。
  
  蘇軾赴宴之後,病勢陡然加重,更加暴下洩瀉。從此胸膈作脹,飲食不進,夜不能寐。於是,蘇軾讓僕人將人參、茯苓、麥門冬三味中藥煮成濃汁來喝。
  
  幾天以後,熱毒轉甚,繼而全身高熱不退,齒間流血。這時,蘇軾仍然迷信人參、茯苓和麥門冬等補藥,繼續服之不輟。但病情日漸嚴重,各種藥物都用盡了,也沒什麼效果,半個月後就病發身亡了。
  
  蘇軾旅途勞頓,加之忽冷忽熱,所以引發疾病。用今天的觀點看,很可能患的是腸胃型感冒。如果他用清熱解暑之藥,慢慢調養幾日也就可以了。
  
  但學問淵博的蘇軾,還是給自己開錯了藥方。黃谝、人參、茯苓都是提升免疫力的補藥,蘇軾先是誤食黃谝,後又用人參補氣,犯了“虛不受補”的大忌。
  
  外邪不除而食補藥,就好像“關門打狗”,只會越補症狀越重,這就是他最後牙齒流血的原因,所以,清人陸定圃在《冷廬醫話》中作了這樣的評論:“病暑飲冷暴下,不宜服黃谝,殆誤服之。胸脹熱雍,牙血泛濫,又不宜服人參、麥門冬。噫,此非為補藥所誤耶?”
  
  中醫更重“緣”
  
  一些反中醫人士常說,中醫連病毒都搞不清楚,怎麼治病?
  
  徐文兵先生在《中醫太美》這本書中這樣解釋這個問題:我們經常簡單以為,有因就有果,有因必有果。事實上,世界上的事情並不是這樣的。
  
  人們常說,“有志者,事竟成”。可是,“有志者,事不成”的例子也有很多。有因不見得有果。
  
  病毒、細菌,只是個“因”。有了它就會出現病理症狀嗎?說中了甲型H1N1病毒,會造成感染,會高燒、腹瀉、肌肉酸痛,然後會死人嗎?答案是,不一定。
  
  因為這中間還有個“緣”字,“因”——“緣”——“果”。
  
  緣,就是具備了條件。有一個生長條件,才會有結果。
  
  如果你自己的身體不給它提供發病條件的話,就算是你感染了,也會相安無事。
  
  所以,中醫關心的不是那個“因”。
  
   這好比家裡進了賊,你沒有必要當時弄清楚這個賊姓甚名誰,哪方人士,哪個門派後才去把他趕走。來了賊,要麼關門打狗,把它暴揍一頓,也把自家壇壇罐罐打 爛;要麼敞開大門,合力把它趕出去,然後,再總結經驗,把自家籬笆扎緊,至於那個賊是誰,就沒必要知道了,只要看護好自家的院子就行了。
  
   中醫治療重“緣”,通過改善身體內環境來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就說那個致病的“因”進入到我們的身體後,中醫不用知道這個“因”是誰,但是,中醫會把這 個“因”賴以生存的條件給破壞掉,然後這個“因”在我們的身體裡待不住了,走人,我們的病自然就好了;或者那個“因”沒有走,只是在不適宜的生存環境中一 直待到滅亡。
  
  這就像敵人進攻以後,我方力量不足以抗衡,怎麼辦?那就敵進我退,我走了,但是堅壁清野,不給敵人任何生存條件。這樣,敵人無法在這裡存活,自然就撤退了。
  
  開膛破肚找西醫,固本培元找中醫
  
  一般來講,西醫的專長是危機處理,而中醫的長處則是調理慢性復雜疾病。
  
  開膛破肚找西醫,固本培元找中醫。這是老百姓選擇中醫和西醫的一個樸素認識。
  
  西醫在細菌學方面的發展,克服了大多數的傳染病,無疑為人類做出極大的貢獻,西醫在外科手術方面的長足發展,以及在急救技術上的各種手段,無疑也是中醫無法也不需要替代的。
  
  “唯科學主義者”主張廢除中醫,追隨者竟然很多。但在很多慢性病還沒有找到解決方案的今天,廢除中醫實在是不明智的。
  
  無論中醫還是西醫,知道自己的局限,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這才符合科學的精神。
  
  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
  
  中醫常講“治標”與“治本”。但“標”與“本”是兩個相對的概念,也是一個可以轉化的關系,這就需要認清“標本緩急”。
  
  ◆急則治其標
  
  比如感冒,只要體溫不超過38℃,一般不必服退熱藥。可是,明明體溫已經40℃了,還拘泥於“治標”還是“治本”的問題,就
  
  46
  
  顯得愚不可及了。過高的體溫,對機體有損害,應當采取果斷的降溫措施。
  
  如肝血瘀阻水鼓病人,就原發病與繼發病而言,鼓脹多是在肝病基礎上形成,則肝血瘀阻為本,腹水為標,如腹水不重,則宜化瘀為主,兼以利水;但若腹水嚴重,腹部脹滿,呼吸急促,二便不利時,則為標急,此時當先治標病之腹水,待腹水減退,病情穩定後,再治其肝病。
  
  中醫古訓講究“標本緩急”,即“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高度概括了應對疾病發展變化過程中應采取的治療措施。
  
  某些情況下,標病甚急,如不先治其標病,會影響本病的治療,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在這種情況下就應采取“急則治其標”的原則,先治其標,後治其本。
  
  ◆緩則治其本
  
  如痰濕蘊肺之咳嗽,痰濕內阻是本,咳嗽是標。此時標病不至於危及生命,故治療不用單純止咳法來治標,而應化痰祛濕以治本,本病得愈,咳嗽也自然會消除。
  
  ◆標本兼顧
  
  標本同治適用於標病和本病俱急或並重之時。如氣虛血瘀中風患者,氣虛無力推動血行是本,瘀血阻滯經脈是標。此時標本俱急,須以補氣藥與活血化瘀藥同時並用,這就是標本同治。可見根據病情的需要,標本同治,不但並行不悖,更可相得益彰。
【書籍目錄】
第1頁:序言 健康要有“大局觀” 第2頁:第一部份: 有“病”不一定是壞事
第3頁:第一部份: 有“病”不一定是壞事(1) 第4頁:第一部份: 有“病”不一定是壞事(2)
第5頁:第一部份: 有“病”不一定是壞事(3) 第6頁:第一部份: 有“病”不一定是壞事(4)
第7頁:第一部份:見微知著 第8頁:第一部份:見微知著(1)
第9頁:第一部份:見微知著(2) 第10頁:第一部份:見微知著(3)
第11頁:第一部份:中醫王道,西醫霸道 第12頁:第一部份:中醫王道,西醫霸道(1)
第13頁:第一部份:中醫王道,西醫霸道(2) 第14頁:第二部份:六邪致病
第15頁:第二部份:六邪致病(1) 第16頁:第二部份:六邪致病(2)
第17頁:第二部份:六邪致病(3) 第18頁:第二部份:內傷七情
第19頁:第二部份:內傷七情(1) 第20頁:第二部份:內傷七情(2)
第21頁:第二部份:以夢探病 第22頁:第二部份:以夢探病(1)
第23頁:第二部份:以夢探病(2) 第24頁:第二部份:以夢探病(3)
第25頁:第二部份:以夢探病(4) 第26頁:第二部份:以夢探病(5)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