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有病不要亂求醫:長命百歲的絕世真經  作者:孫恩棣

有病不要亂求醫:長命百歲的絕世真經  作者:孫恩棣

第一部份:見微知著(3)

[日期:2016-05-26] 來源:  作者:孫恩棣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皮膚蒼白。蒼白的皮膚是一種病態,有可能是飲食中缺乏葉酸,鐵質及維生素B12所致。
  
  面色過於紅潤,則有可能是患了心髒病。
  
  皮膚發黃,如果伴有眼睛發黃、小便色黃,則可能是患了黃疸病,嚴重的有可能是黃疸肝炎。
  
  如身上黑痣一直在變大,有時就會轉成皮膚癌,新長出的痣也要注意。
  
  壽斑過多。壽斑又叫老人斑,產生這種斑塊的原因是老年人體內存在過多的“自由基”。壽斑的大量積聚,會使老年人的神經系統功能受到影響,出現記憶力減退,智力障礙等症狀。
  
   手指、腳趾、後背上長有酷似燒灼性水皰的皮膚皰疹,呈單個或多個出現,數周內可以自愈,但反復出現。這可能是患糖尿病的報警信號。此外,大多數糖尿病患 者是“紅臉”,在70例隱匿性糖尿病患者中,63例有不同程度的紅色面孔。還有28例糖尿病患者的足部長有壞疽。當皮膚上出現上述這些“信號”時,千萬不 要大意,最好立即到醫院檢查確診,及早治療。
  
  如果你的皮膚在某一段時間出汗比往常多,可能是由血管自主神經紊亂引起的。香港藝人劉德華曾透露,自己平時睡覺會出很多汗,早上醒來床上都會留下一個“人形水印”,後來看中醫才知道因為身體較虛所致,經過一輪調理後,才有所改善。
  
  留意你的感受
  
  除了用眼睛看到的那些體征外,還有一些症狀純屬主觀感受,這些症狀背後都有哪些發病原因呢?
  
  ◆耳鳴
  
  如果你經常出現耳鳴,一定要加強警惕,它可能跟心髒病、糖尿病的前期症狀有關。平日要注意盡量避免睡眠不足、過度疲勞,多放松心情。
  
  ◆頭暈
  
  頭暈又稱為眩暈,是一種主觀的感覺異常。可分為兩類:
  
  一為旋轉性眩暈,多由前庭神經系統及小腦的功能障礙所致,以傾倒的感覺為主,感到自身晃動或景物旋轉。二為一般性眩暈,多由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以頭昏的感覺為主,感到頭重腳輕。一般性眩暈包括:
  
  1.心源性眩暈:常見於心律失常、心髒功能不全等。冠心病早期。
  
  2.肺源性眩暈:可見於各種原因引起的肺功能不全。
  
  3.眼源性眩暈:常見於屈光不正、眼底動脈硬化、出血及眼肌麻痺等。
  
  4.血壓性眩暈:高血壓或低血壓均可引起眩暈。
  
  5.其他:貧血、頸椎病、急性發熱、胃腸炎、內分泌紊亂及神經官能症等均可引起頭暈。
  
  英國南安普敦大學心理學家約妮在《內科年鑒》中發表其研究報告時表示,運動療法可以減少慢性眩暈的症狀和身體不適,而運動療法開始得越早,效果會越好,最理想是在首次出現頭暈後立即開始。經常頭暈者,只需持續進行一些簡單、輕松的運動,情況便可獲得極大的改善。
  
  ◆心悸
  
   心悸是一種自覺心髒跳動的不適感或心慌感。本證的發生常與平素體質虛弱、情志所傷、勞倦、汗出受邪等有關。平素體質不強,心氣怯弱,或久病心血不足,或 憂思過度,勞傷心脾,使心神不能自主,發為心悸;或腎陰虧虛,水火不濟,虛火妄動,上擾心神而致病;或脾腎陽虛,不能蒸化水液,停聚為飲,上犯於心,心陽 被遏,心脈痺阻,而發本病。
  
  引起心悸的原因很多,大體可見於以下幾類疾病:
  
  心血管疾病常見於各種類型的心髒病,如心肌炎、心肌病、心包炎、心律失常及高血壓等。
  
  非心血管疾病常見於貧血、低血糖、大量失血、高熱、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等疾病以及胸腔積液、氣胸、肺部炎症、肺不張、腹水、腸梗阻、腸脹氣等;還可見於應用腎上腺素、異丙腎上腺素、氨茶鹼、阿托品等藥物後出現的心悸。
  
  神經因素自主神經(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最為常見,神經衰弱、更年期綜合征、驚恐或過度興奮、劇烈運動後均可出現心悸。
  
  為了避免心悸狀況的出現,應該放松心情,避免過度飲酒,還要多吃粗糧、雜糧以及豆類、海藻等富含鈣、鎂、維生素的食物。
【書籍目錄】
第1頁:序言 健康要有“大局觀” 第2頁:第一部份: 有“病”不一定是壞事
第3頁:第一部份: 有“病”不一定是壞事(1) 第4頁:第一部份: 有“病”不一定是壞事(2)
第5頁:第一部份: 有“病”不一定是壞事(3) 第6頁:第一部份: 有“病”不一定是壞事(4)
第7頁:第一部份:見微知著 第8頁:第一部份:見微知著(1)
第9頁:第一部份:見微知著(2) 第10頁:第一部份:見微知著(3)
第11頁:第一部份:中醫王道,西醫霸道 第12頁:第一部份:中醫王道,西醫霸道(1)
第13頁:第一部份:中醫王道,西醫霸道(2) 第14頁:第二部份:六邪致病
第15頁:第二部份:六邪致病(1) 第16頁:第二部份:六邪致病(2)
第17頁:第二部份:六邪致病(3) 第18頁:第二部份:內傷七情
第19頁:第二部份:內傷七情(1) 第20頁:第二部份:內傷七情(2)
第21頁:第二部份:以夢探病 第22頁:第二部份:以夢探病(1)
第23頁:第二部份:以夢探病(2) 第24頁:第二部份:以夢探病(3)
第25頁:第二部份:以夢探病(4) 第26頁:第二部份:以夢探病(5)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