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病由心生(珍藏版):健康心裡,幸福一生 作者:才永發

病由心生(珍藏版):健康心裡,幸福一生 作者:才永發

第三部份:大膽地與人交往(4)

[日期:2016-05-25] 來源:  作者: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每一個人都需要來自親人、朋友的關懷和幫助,尤其要珍惜自己在困境中得到的關懷和幫助。一個懂得珍惜的人,才會懂得付出,才會在他人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
  
  幫助別人,不一定是物質上的幫助,簡單的舉手之勞或關懷的話語,就能讓別人產生久久的激動。如果你能幫助曾經傷害過自己的人,不但能顯示出你的寬容,而且還有助於「化敵為友」,為自己營造一個更為寬鬆的人際環境。
  
  3.心存感激
  
  接受過他人無私的幫助後,不要做「馬大哈」,應當在心中常存一份感激,這會使你的人際關係更加和諧。情感的紐帶因為有了感激才會更加堅韌,友誼之樹必須靠感激來滋養,才會枝繁葉茂。
  
  古人說,「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做到,但你至少可以堅持「投之以桃,報之以李」,時時處處想著別人,感激別人。因為有了感激,你才會成為一個好家人、好朋友、好同事。
  
  4.同頻共振
  
   同頻共振,指的是一處聲波在遇到另一處頻率相同的聲波時,會發出更強的聲波振蕩,而遇到頻率不同的聲波則不然。人與人之間,如果能主動尋找共鳴點,使自 己的「固有頻率」與別人的「固有頻率」相一致,就能夠使人們之間增進友誼,結成朋友,正所謂「兩人一般心,有錢堪買金;一人一般心,無錢堪買針。」
  
  5.真誠讚美
  
   「每個人都喜歡讚美。」林肯如是說。人類行為學家約翰·杜威也說過,人類本質裡最深遠的驅策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希望被讚美。因此,當別人有值得褒獎 之處時,你應毫不吝嗇地給予誠摯的讚許,以使得與他人的交往更加和諧而溫馨。讚美,好比是友誼的源泉,它像一種理想的黏合劑,不但會把老朋友團結得更加緊 密,而且還可以讓互不相識的人因此而成為朋友。
  
  6.詼諧幽默
  
  在人際交往中,機智風趣、談吐幽默的人往往擁有更多的朋友,大多數人不願同動輒與人爭吵,或者鬱鬱寡歡、言語乏味的人交往。幽默可以說是一種潤滑劑,它使煩惱變為歡暢,使痛苦變成愉快,將尷尬轉為融洽。
  
   馬克·吐溫就是一個幽默的人。有一次,他要去一個小城,臨行前別人告訴他,那裡的蚊子特別厲害。到了之後,正當他在旅店登記房間時,一隻蚊子在馬克·吐 溫眼前盤旋,這使得職員尷尬萬分。馬克·溫卻滿不在乎地說:「貴地蚊子比傳說中的不知聰明多少倍,它竟會預先看好我的房間號碼,以便夜晚光顧、飽餐一 頓。」一句話逗得服務員不禁哈哈大笑。結果,這一夜馬克·吐溫睡得十分香甜。原來,當天晚上旅館全體職員一齊出動,驅趕蚊子,免得這位受人歡迎的大作家遭 受蚊蟲叮咬。幽默,不僅使馬克·吐溫擁有一群誠摯的朋友,也因此得到陌生人的「特別關照」。
  
  7.寬容大度
  
  人與人交往,難免會出現磕磕碰碰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多一分寬容,就會使你贏得一個綠色的人際環境。「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不要對別人的過錯耿耿於懷、念念不忘。生活的路,正是因為有了寬容才會越走越寬,否則只會把自己逼進死胡同。
  
  8.誠懇道歉
  
  如果你不小心得罪了別人,應當真誠地向對方道歉,這樣不僅可以化解矛盾,而且還能促進雙方心理上的溝通,緩解彼此的關係。
  
  解放戰爭時期,彭德懷元帥有一次錯怪了洪學智將軍,後來彭德懷拿了一個梨,笑著對洪學智說:「來,吃梨吧!我賠禮(梨)了。」說完兩人一起哈哈大笑起來,誤會就此消除。
【書籍目錄】
第1頁:內容簡介 第2頁:第一部份:養身先養心(1)
第3頁:第一部份:養身先養心(2) 第4頁:第一部份:養身先養心(3)
第5頁:第一部份:身體各部分與情緒的密切關係(1) 第6頁:第一部份:身體各部分與情緒的密切關係(2)
第7頁:第一部份:身體各部分與情緒的密切關係(3) 第8頁:第一部份:身體各部分與情緒的密切關係(4)
第9頁:第一部份:身體各部分與情緒的密切關係(5) 第10頁:第一部份:身體各部分與情緒的密切關係(6)
第11頁:第一部份:身體各部分與情緒的密切關係(7) 第12頁:第一部份: 撥開心靈迷惘的雲霧(1)
第13頁:第一部份: 撥開心靈迷惘的雲霧(2) 第14頁:第一部份:撥開心靈迷惘的雲霧(3)
第15頁:第一部份:撥開心靈迷惘的雲霧(4) 第16頁:第一部份:撥開心靈迷惘的雲霧(5)
第17頁:第一部份:撥開心靈迷惘的雲霧(6) 第18頁:第二部份:駕馭情緒的上下起伏(1)
第19頁:第二部份:駕馭情緒的上下起伏(2) 第20頁:第二部份:駕馭情緒的上下起伏(3)
第21頁:第二部份:駕馭情緒的上下起伏(4) 第22頁:第二部份:修補人格的心理缺陷(1)
第23頁:第二部份:修補人格的心理缺陷(2) 第24頁:第二部份:修補人格理缺陷(3)
第25頁:第二部份:修補人格理缺陷(4) 第26頁:第二部份:修補人格理缺陷(5)
第27頁:第二部份:修補人格理缺陷(6) 第28頁:第二部份:突破意志的心理障礙(1)
第29頁:第二部份:突破意志的心理障礙(2) 第30頁:第二部份:突破意志的心理障礙(3)
第31頁:第二部份:突破意志的心理障礙(4) 第32頁:第二部份:突破意志的心理障礙(5)
第33頁:第二部份:突破意志的心理障礙(6) 第34頁:第二部份:走出不良行為的心理桎梏(1)
第35頁:第二部份:走出不良行為的心理桎梏(2) 第36頁:第二部份:走出不良行為的心理桎梏(3)
第37頁:第二部份:走出不良行為的心理桎梏(4) 第38頁:第二部份:走出不良行為的心理桎梏(5)
第39頁:第二部份:走出不良行為的心理桎梏(6) 第40頁:第二部份:走出不良行為的心理桎梏(7)
第41頁:第二部份:走出不良行為的心理桎梏(8) 第42頁:第三部份:搬走工作壓力的重石(1)
第43頁:第三部份:搬走工作壓力的重石(2) 第44頁:第三部份:搬走工作壓力的重石(3)
第45頁:第三部份:搬走工作壓力的重石(4) 第46頁:第三部份:搬走工作壓力的重石(5)
第47頁:第三部份: 掀掉家庭壓力的牢籠(1) 第48頁:第三部份: 掀掉家庭壓力的牢籠(2)
第49頁:第三部份: 掀掉家庭壓力的牢籠(2) 第50頁:第三部份: 掀掉家庭壓力的牢籠(3)
第51頁:第三部份: 掀掉家庭壓力的牢籠(4) 第52頁:第三部份:大膽地與人交往(1)
第53頁:第三部份:大膽地與人交往(2) 第54頁:第三部份:大膽地與人交往(3)
第55頁:第三部份:大膽地與人交往(4) 第56頁:第三部份:大膽地與人交往(5)
第57頁:第三部份:大膽地與人交往(6) 第58頁:第四部份:健康理智地追求「性福」(1)
第59頁:第四部份:健康理智地追求「性福」(2) 第60頁:第四部份:健康理智地追求「性福」(3)
第61頁:第四部份:健康理智地追求「性福」(4) 第62頁:第四部份:正確認識老年的到來(1)
第63頁:第四部份:正確認識老年的到來(2) 第64頁:第四部份:正確認識老年的到來(3)
第65頁:第四部份:百病不患的心理訓練法(1) 第66頁:第四部份:百病不患的心理訓練法(2)
第67頁:第四部份:百病不患的心理訓練法(3) 第68頁:第四部份:健康人生靠自己(1)
第69頁:第四部份:健康人生靠自己(2) 第70頁:第四部份:健康人生靠自己(3)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