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學佛淺說 王博謙居士著

學佛淺說 王博謙居士著

何以應當戒殺?

[日期:2010-07-17] 來源:轉載  作者:王博謙居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何以應當戒殺?

殺是佛門五戒之首,修行人入手第一要緊的事。現在有一種人,說天地間生物是應當人吃的;又說如果人不去吃,那豬、羊、雞、鴨,世界上就要容不下了。(試問人不吃貓,何以世界上的貓,並不多呢?)種種的謬論,真是誤盡世人。我今將人生應當戒殺的理由演說一番。戒殺的理由,有三不忍、三不敢。怎樣是三不忍呢?同有形體,同有知覺,同有痛苦。犧牲他無限之痛苦,來飽我一時之口腹,天下忍心害理之事,莫過於此。試觀異類眾生,當被執之時,或驚走,或哀鳴,甚至登屋跳牆,逃死不得;與人類忽逢患難,恐怖驚惶有何分別?又觀異類眾生,皆臨刑之際,或五臟已刳而雙眸猶視,或咽喉初斷而兩足猶伸,鱔破肚而仍游,魚入鍋而尚躍:與人類橫被刑戮,種種慘痛,有何分別?又觀異類眾生,殺一羊而群羊落膽,捕一鳥則群鳥驚飛;與人類當劫掠屠城之際,或見父母血肉淋漓,或見妻孥節節支解,有何分別?返身易地,觸目酸心。其不忍一也。三界之中,六道輪轉,多生眷屬,大半墮落旁生。我今日所殺之生,所食之肉,安知非前生眷屬?父母尊長,呼號鼎鑊之中;兄弟妻孥,宛轉刀砧之下;可憐肉眼,不見不知。一念及此,何能下箸?其不忍二也。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軀殼雖殊,性靈不異;待到機緣成熟,總有發心之時,總有成佛之時。所以一切眾生,皆是未來諸佛;我今殺一生,如同殺一佛;我今食一肉,如同食佛肉。其不忍三也。怎樣是三不敢呢?諸經所說:人復為羊,羊復為人,(專說羊者,包括一切畜生在內。)互相瞰食,生生世世,業報循環,無有已時。今生我幸為人,食禽獸之肉;他生我為禽獸,人亦食我之肉。因果無差,酬償有分;屠宰烹烙,在所難逃。若欲跳出此關,惟有發誓:即今日始,世世生生,永不再食他肉。此不敢一也。世界一切殺運,皆是眾生殺業造成,日積月累,殺業如山。所以少則數十年,多則百年,天地必大開殺運一次,以勾清此帳。是故慘遭鋒鏑,都是前生食肉之人;欲求人不殺我,必先我不殺他。古人說:「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又說:「欲得世間無兵劫,除非眾生不食肉。」此不敢二也。殺生者貪口腹之小樂,種地獄之深因,真是可怕。宋慈雲懺主有偈云:

汝聽殺生者,死墮地獄處;鐵城高八萬,四萬由旬量,長廣亦復然;

滿中猛火炎,表裏皆洞赤。猘狗守四門,獄卒聲雷震,兩眼如電光;

驅汝殺生人,入中而受苦。力士執鐵矛,矛身長一丈,利刀闊八寸,

望胸撞罪人;胸入背上出,苦痛不可聞;千萬億歲中,受斯極大苦。

汝聽食肉人,死墮阿鼻獄;鐵屋亦高廣,八萬出旬量。四門猛火炎,

南北苦交徹;鐵牆鐵羅網,鐵枷鐵杻械;一一火燒之,皆令其洞赤。

食肉受斯苦,百千萬億歲。

凡人當食肉時,想著以上地獄種種痛苦,竟敢再食?此不敢三也。

有此三不忍、三不敢,世界無論何人,都應戒殺;不獨是修行人,至於修行的人更應當戒殺。日日殺生,日日食肉,念什麼佛,念什麼經。楞嚴經說:「殺心不除,塵不可出。」有人說:我不特殺,我不自殺,買吃熟肉,便無罪過。不知人人如此,熟肉店必定開得愈多,殺業必定更重。譬如殺生者是強盜,食肉者是窩家,能說窩家沒有罪麼?況且口腹我享,殺業人當,這種居心,更不可問。現在發心修行的人,往往不能便吃長素,只吃花齋,循序漸進,原也未始不可;不過總嫌未能澈底發慈悲心。既無大菩提心,如何能得大菩提道呢?孟子上有一段故事,我說與列位聽聽。有一個偷雞的,每日偷他鄰人家一隻雞。有朋友告訴他說:這偷雞不是君子做的事。偷雞的說:我請減少一點,每月偷一隻雞,等到來年再不偷,好不好?孟子說:你要不偷就趕快不偷,何可等到來年呢?正好與吃花素的做一比例。我奉勸列位,既然修行,便要澈底認真;大家勇猛精進,速發菩提大心!

【書籍目錄】
第1頁: 第2頁:人何以要學佛
第3頁:樂是苦的因 第4頁:因果輪迴及天堂地獄果然有麼?
第5頁:出世間法仍以世間法為根本 第6頁:佛道容易成麼
第7頁:在家人也能學佛麼? 第8頁:愚笨人也能學佛麼?
第9頁:女人也能學佛麼? 第10頁:修行人不可修人天福
第11頁:修行人應當修淨土 第12頁:念念阿彌陀佛就能成佛麼?
第13頁:學佛應當念什麼經典做什麼功課 第14頁:修行人要精進不可懈怠
第15頁:何以應當戒殺? 第16頁:修行人懺除婬念的方法
第17頁:大乘小乘的分別 第18頁:真心與妄心的分別
第19頁:修行人降魔的方法 第20頁:臨終的一念
第21頁:佛學與學佛的分別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