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黃帝內經二十四節氣養生法:人體氣象學保您全家健康 作者:王彤

黃帝內經二十四節氣養生法:人體氣象學保您全家健康 作者:王彤

第二部份:小暑避暑濕(2)

[日期:2016-05-20] 來源:網路轉載  作者:王彤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那要如何判斷自己是不是有宮寒?您可以在生活中尋找一些蛛絲馬跡。有痛經、黃褐斑、性冷淡、月經延期甚至閉經、腰膝酸 冷、四肢不溫等症狀時就要引起注意了。並且每次月經到來,如果經血顏色黯黑、白帶色白清稀且帶有腥味,面色黯黑或蒼白無華,舌色黯淡,舌苔白而且水滑也是 這方面的問題。子宮來不得半點疏忽,它是每個母親孕育寶寶的“溫床”。子宮溫暖,體內氣血才會運行通暢,按時盈虧,子宮裡的“寶寶種子”才會發育,但是, 一旦子宮出現宮寒,血氣遇寒就會凝結,身體的形貌不能保持,裡面根本沒有適宜的溫度供胎兒生存和發育,因此,這也是部分女性朋友不孕不育的重要原因。
  
   在盛夏,防寒首先應該從飲食做起,盡量少吃冷食,尤其是剛從冰箱拿出來的食物。不過,像西瓜、綠豆等食物,即使是在常溫下,其本質也是寒性的,因此,對 待這一類食物則要適可而食。至於具體吃多吃少,根據個人體質來定,像體燥、火氣大的人可以多吃一點,但也別太多,雪糕一天不能超過兩個。如果現在有兩樣食 物擺在你面前,一樣熱的,一樣涼的,一般人都是沒有順序吃的。其實,最好是先吃熱,再吃涼,這樣避免涼氣在下被熱氣壓到子宮的危害。
  
  平時沒事喝杯紅糖姜茶可以化解寒氣。您只需要在茶杯裡倒入些許紅糖和一片姜,用開水沖泡即可。如果放在餐前吃的話,不僅能主動化解所吃食物的寒氣,也有助於緩解痛經等症狀。若是遇到下雨天,還可以自己在家多煮些姜茶喝,生姜也可以多放幾片,對潮濕天氣驅寒是比較好的。
  
   既然說到月經,就有兩種情況要區別對待。一個是血熱。經血顏色過於鮮艷就是血熱的表現,一般表現為經量過多的症狀。這個時候的重點就應該放在清火上面, 如可以喝點菊花茶等。另外一個是炎症。一般情況下,經血有異味、白帶多就是炎症的表現。這時應該注意的是,保持平時以及經期的衛生情況,同時可以采取用洗 液清洗外陰。
  
  其次,就是空調房裡的保護。不管您是穿吊帶還是短裙,一定要准備外套或者披肩遮蓋在肌膚裸露的位置。頸部、肩膀、背部、腰部、腿部、膝蓋甚至腳,都不能受涼。所以怕冷的女性,絲襪也是防寒的重要道具。在空調房待久了,可以去戶外走走,有助於體內寒氣發散出來。
  
   接下來要提到最容易被忽視的一個問題——減肥。夏天衣服穿得少,很多女性為了追求骨感美,想借助節食、減肥藥等手段企圖快速減肥瘦身。加上夏季本來吃不 下飯、厭食、消化高等原因,確實有人能在短期內達到效果。但是,這種以非正常手段排出體內多余的水分和脂肪在中醫看來,寒邪很可能乘虛而入,攻擊子宮。所 以,千萬別對脂肪太苛刻,尤其是腹部脂肪,它緊密聯系著子宮健康。如果吃飯怕養胖,那可以多出去走走,多活動活動,不僅促進消化,還有助於活血。如今,很 多小區和公園裡都鋪著鵝卵石,每天晚上出來散散步,快步走在這種路上,突起的鵝卵石能刺激腳底的經絡和穴位,它能疏通經脈、改善血液循環,祛除寒氣,使得 全身溫暖。中醫說的“動則升陽”就是這個理。
【書籍目錄】
第1頁:編輯推薦 第2頁:肝郁兩肋痛,推搓兩肋可養護肝
第3頁:肝郁兩肋痛,推搓兩肋可養護肝(1) 第4頁:引言:順四時、適寒暑養生就是養四季
第5頁:引言:順四時、適寒暑養生就是養四季(1) 第6頁:第一部份:立春助陽生發
第7頁:第一部份:立春助陽生發(1) 第8頁:第一部份:立春助陽生發(2)
第9頁:第一部份:雨水謹防濕邪 第10頁:第一部份:雨水謹防濕邪(1)
第11頁:第一部份:雨水謹防濕邪(2) 第12頁:第一部份:驚蟄順時養陽
第13頁:第一部份:驚蟄順時養陽(1) 第14頁:第一部份:驚蟄順時養陽(2)
第15頁:第一部份:春分要防舊疾發 第16頁:第一部份:春分要防舊疾發(1)
第17頁:第一部份:春分要防舊疾發(2) 第18頁:第一部份:清明當防高血壓
第19頁:第一部份:清明當防高血壓(1) 第20頁:第一部份:清明當防高血壓(2)
第21頁:第一部份:清明當防高血壓(3) 第22頁:第一部份:谷雨適時調情志
第23頁:第一部份:谷雨適時調情志(1) 第24頁:第一部份:谷雨適時調情志(2)
第25頁:第二部份:立夏養心正當時 第26頁:第二部份:立夏養心正當時(1)
第27頁:第二部份:立夏養心正當時(2) 第28頁:第二部份:小滿除濕正當時
第29頁:第二部份:小滿除濕正當時(1) 第30頁:第二部份:小滿除濕正當時(2)
第31頁:第二部份:芒種謹防梅雨傷 第32頁:第二部份:芒種謹防梅雨傷(1)
第33頁:第二部份:芒種謹防梅雨傷(2) 第34頁:第二部份:夏至日吃補
第35頁:第二部份:夏至日吃補(1) 第36頁:第二部份:夏至日吃補(2)
第37頁:第二部份:小暑避暑濕 第38頁:第二部份:小暑避暑濕(1)
第39頁:第二部份:小暑避暑濕(2) 第40頁:第二部份:大暑防中暑
第41頁:第二部份:大暑防中暑(1) 第42頁:第二部份:大暑防中暑(2)
第43頁:第二部份:大暑防中暑(3) 第44頁:第三部份:立秋養脾胃
第45頁:第三部份:立秋養脾胃(1) 第46頁:第三部份:立秋養脾胃(2)
第47頁:第三部份:立秋養脾胃(3) 第48頁:第三部份:處暑防溫燥
第49頁:第三部份:處暑防溫燥(1) 第50頁:第三部份:處暑防溫燥(2)
第51頁:第三部份:白露當養陰 第52頁:第三部份:白露當養陰(1)
第53頁:第三部份:白露當養陰(2) 第54頁:第三部份:秋分防燥涼
第55頁:第三部份:秋分防燥涼(1) 第56頁:第三部份:秋分防燥涼(2)
第57頁:第三部份:寒露防寒涼 第58頁:第三部份:寒露防寒涼(1)
第59頁:第三部份:寒露防寒涼(2) 第60頁:第三部份:霜降宜進補
第61頁:第三部份:霜降宜進補(1) 第62頁:第三部份:霜降宜進補(2)
第63頁:第四部份:立冬養陽補腎精 第64頁:第四部份:立冬養陽補腎精(1)
第65頁:第四部份:立冬養陽補腎精(2) 第66頁:第四部份:小雪溫腎陽
第67頁:第四部份:小雪溫腎陽(1) 第68頁:第四部份:大雪要溫補避寒
第69頁:第四部份:大雪要溫補避寒(1) 第70頁:第四部份:冬至護陽氣
第71頁:第四部份:冬至護陽氣(1) 第72頁:第四部份:冬至護陽氣(2)
第73頁:第四部份:小寒宜養腎 第74頁:第四部份:小寒宜養腎(1)
第75頁:第四部份:小寒宜養腎(2) 第76頁:第四部份:大寒潤肺除惡燥
第77頁:第四部份:大寒潤肺除惡燥(1) 第78頁:第四部份:大寒潤肺除惡燥(2)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