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黃帝內經二十四節氣養生法:人體氣象學保您全家健康 作者:王彤

黃帝內經二十四節氣養生法:人體氣象學保您全家健康 作者:王彤

第二部份:芒種謹防梅雨傷(1)

[日期:2016-05-20] 來源:網路轉載  作者:王彤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我們在稱贊名醫時往往會用到“藥到病除”這個詞。其實有時藥不到,病亦除。中醫博大精深,是祖先留給我們的一筆無形財產,只有懂得挖掘之人,才能從中得到無窮的寶藏吧!
  
  中午瞇一會,不怕“夏打盹”
  
   俗話說“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一到夏天,人們總感覺頭腦昏昏欲睡,一點精神都沒有。我們前面說過,芒種時我國南方進入“梅雨”,北方的降 水量也開始多起來。濕邪彌漫,身之所及,呼吸之所受均不離濕熱之氣。脾又主肌肉,脾被濕邪所困,四肢就會倦怠,人也會感到渾身乏力,頭腦不清楚。所以夏天 經常感到困倦也就不足為怪了。
  
  “夏打盹”在醫學上被稱為“夏季倦怠症”。現代醫學認為,夏季氣溫升高後,皮膚的血管和毛孔擴張, 這樣皮膚的血流量就會大增,供應大腦的血流量就會減少。大腦為了自保,就會降低興奮性,人就易產生困倦。此外,由於新陳代謝的速度也會加快,對氧的消耗也 大增。大腦在缺氧的環境下工作效率就會降低,從而使人體感到困乏疲倦。
  
  如何來解決這個問題呢?累了要吃飯,困了自然就得休息。所 以對於夏日經常感到困倦的人來說,中午小憩是個不錯的辦法。咱們中國人一般都有“午休”的習慣,中午“瞇”上一會,就會感覺輕松許多,其實這與人體自身的 規律是息息相關的。按照中醫子午流注的觀點,中午11點到下午13點為午時,此時氣血流注心經,為人體“合陽”之時。午時屬馬,大家應該知道,農人在拉磨 時一般用驢不用馬,為什麼這樣呢?因為馬的性子很烈,您若給它一鞭子,它會一直跑下去,一直跑到死為止。所以馬是用來上戰場的,因此才有了“馬革裹屍”這 個成語。而驢就不一樣了,您只要哄著它,它就干活,它上不了戰場但是拉得了磨,於是驢就被用來做家庭苦力了。
  
  有道是“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所以馬是用來養的。若是戰馬都養不好,這仗肯定打不贏。那麼如何養呢?最好的辦法就是睡覺了。
  
   國際睡眠專家鍬曼特曾將午睡比喻為身體的“潤滑劑”,生命的“加油站”。這是因為,夏天人體為了御暑,氣血都跑到外面來了,大腦的供血量就會減少。再加 上一個上午的緊張工作,身心需要充分的休息才能復蘇。而中午適當的小憩便可使大腦得到休息,氣血得到回流,從而迅速消除疲勞症狀。因此可以說,午睡不僅是 必要的,而且是必需的。
  
  但午睡也是有些講究的。一般認為,午睡時間以少為宜,最少20分鍾,最多也不宜超過1小時。如果睡得時間 太長,就會影響晚上的睡眠,這樣反而不好了。如果想使午睡達到最好的養生效果,需有兩個條件,一為靜,二為涼。“靜”就是安靜,開著電視聽著音樂睡是不行 的。周圍汽車笛聲嘈雜也不行。但是蟲鳴、鳥鳴卻不用避,因為這些均為大自然的聲音。“涼”是指清涼,但並不是要您在睡覺時開著空調。實際上,睡覺開空調是 養生的大忌,這樣會使寒邪趁機侵入人體。這裡的涼是自然的清涼,但注意不要吹過堂風,那樣對身體也是極為不利的。還有就是,吃過飯後不要立即午睡,最好等 吃下去的東西都消化了再休息。對於時間比較緊張的上班族來說,中午可以先睡一會,然後再吃飯,這樣既可以休息好,又不至於影響到健康。
  
  此外,還可以通過飲食來調節“夏打盹”的狀況。我們說過,夏打盹與脾的關系十分密切,所以平時可以多吃一些具有健脾祛濕效果的食物。比如山藥薏米粥、蓮子粥、扁豆、荷葉茶等,都有清熱化濕的效果。胃口調理好,就會精神百倍,也就不容易瞌睡了。
  
  “夏打盹”是人們在夏季常見的一種生理現象,所以不必太過擔心。芒種的養生特點就是做到精神放松、適當午休、飲食清淡,這樣對於應對夏打盹是極為有效的。
  
  防治空調病,多備藿香正氣水
  
   過了芒種,不僅雨水多起來,氣溫也升高了不少。那炎炎的太陽讓人恨不得天天待在低溫的冷氣環境裡。辦公室有空調,坐車開空調,空調是“清涼的使者”,同 時也是“健康的殺手”。待在空調環境裡過久,就會產生頭暈、打噴嚏、流鼻涕等症狀。如果衣著過於單薄,還會引起關節酸痛、頸肩麻木等症。這在醫學上稱為 “空調綜合征”,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空調病”。
  
  空調病的實質是我們的身體長期吹空調所導致的機能衰退。
  
   人為什麼會產生空調病呢?中醫認為,大自然年復一年重復著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變化規律。“陰陽四時,萬物之始終,順之則治,逆之則亂”,人與天地相 合身體才能健康。夏天天氣熱,人的陽氣都是浮越於外的,氣血也是向外走的。空調雖然給我們營造了一個人工的低溫環境,但寒為陰邪,這樣人體浮越於外的陽氣 就極易受到損耗,從而出現一系列脾、腎陽虛的症狀,如關節酸痛、頸僵腰痛等。
  
  空調病雖不是大病,但卻給我們的生活帶來許多不便。那麼生活中我們應該如何預防空調病呢?有些人想出一個辦法,那就是吹空調時蓋條被子。其實這是一種誤區,蓋被子防的是凍而不是病,這種預防辦法純粹就是徒勞。
【書籍目錄】
第1頁:編輯推薦 第2頁:肝郁兩肋痛,推搓兩肋可養護肝
第3頁:肝郁兩肋痛,推搓兩肋可養護肝(1) 第4頁:引言:順四時、適寒暑養生就是養四季
第5頁:引言:順四時、適寒暑養生就是養四季(1) 第6頁:第一部份:立春助陽生發
第7頁:第一部份:立春助陽生發(1) 第8頁:第一部份:立春助陽生發(2)
第9頁:第一部份:雨水謹防濕邪 第10頁:第一部份:雨水謹防濕邪(1)
第11頁:第一部份:雨水謹防濕邪(2) 第12頁:第一部份:驚蟄順時養陽
第13頁:第一部份:驚蟄順時養陽(1) 第14頁:第一部份:驚蟄順時養陽(2)
第15頁:第一部份:春分要防舊疾發 第16頁:第一部份:春分要防舊疾發(1)
第17頁:第一部份:春分要防舊疾發(2) 第18頁:第一部份:清明當防高血壓
第19頁:第一部份:清明當防高血壓(1) 第20頁:第一部份:清明當防高血壓(2)
第21頁:第一部份:清明當防高血壓(3) 第22頁:第一部份:谷雨適時調情志
第23頁:第一部份:谷雨適時調情志(1) 第24頁:第一部份:谷雨適時調情志(2)
第25頁:第二部份:立夏養心正當時 第26頁:第二部份:立夏養心正當時(1)
第27頁:第二部份:立夏養心正當時(2) 第28頁:第二部份:小滿除濕正當時
第29頁:第二部份:小滿除濕正當時(1) 第30頁:第二部份:小滿除濕正當時(2)
第31頁:第二部份:芒種謹防梅雨傷 第32頁:第二部份:芒種謹防梅雨傷(1)
第33頁:第二部份:芒種謹防梅雨傷(2) 第34頁:第二部份:夏至日吃補
第35頁:第二部份:夏至日吃補(1) 第36頁:第二部份:夏至日吃補(2)
第37頁:第二部份:小暑避暑濕 第38頁:第二部份:小暑避暑濕(1)
第39頁:第二部份:小暑避暑濕(2) 第40頁:第二部份:大暑防中暑
第41頁:第二部份:大暑防中暑(1) 第42頁:第二部份:大暑防中暑(2)
第43頁:第二部份:大暑防中暑(3) 第44頁:第三部份:立秋養脾胃
第45頁:第三部份:立秋養脾胃(1) 第46頁:第三部份:立秋養脾胃(2)
第47頁:第三部份:立秋養脾胃(3) 第48頁:第三部份:處暑防溫燥
第49頁:第三部份:處暑防溫燥(1) 第50頁:第三部份:處暑防溫燥(2)
第51頁:第三部份:白露當養陰 第52頁:第三部份:白露當養陰(1)
第53頁:第三部份:白露當養陰(2) 第54頁:第三部份:秋分防燥涼
第55頁:第三部份:秋分防燥涼(1) 第56頁:第三部份:秋分防燥涼(2)
第57頁:第三部份:寒露防寒涼 第58頁:第三部份:寒露防寒涼(1)
第59頁:第三部份:寒露防寒涼(2) 第60頁:第三部份:霜降宜進補
第61頁:第三部份:霜降宜進補(1) 第62頁:第三部份:霜降宜進補(2)
第63頁:第四部份:立冬養陽補腎精 第64頁:第四部份:立冬養陽補腎精(1)
第65頁:第四部份:立冬養陽補腎精(2) 第66頁:第四部份:小雪溫腎陽
第67頁:第四部份:小雪溫腎陽(1) 第68頁:第四部份:大雪要溫補避寒
第69頁:第四部份:大雪要溫補避寒(1) 第70頁:第四部份:冬至護陽氣
第71頁:第四部份:冬至護陽氣(1) 第72頁:第四部份:冬至護陽氣(2)
第73頁:第四部份:小寒宜養腎 第74頁:第四部份:小寒宜養腎(1)
第75頁:第四部份:小寒宜養腎(2) 第76頁:第四部份:大寒潤肺除惡燥
第77頁:第四部份:大寒潤肺除惡燥(1) 第78頁:第四部份:大寒潤肺除惡燥(2)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