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不是為了快樂——前行修持指引 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著/姚仁喜 譯

不是為了快樂——前行修持指引 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著/姚仁喜 譯

第十四章 有關修持的忠告

[日期:2016-05-19] 來源:  作者: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著/姚仁喜 譯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以情緒(煩惱)為道
在《維摩詰所說經》(梵VimalakirtiSutra)中,文殊師利菩薩指出蓮花無法在在乾旱之處生存,只有生根於潮濕的泥土才會盛開。同樣的,只有那些我執與情緒(煩惱)大如須彌山的人,才能生起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1]

情緒在心靈之道的每個階段,都能派上用場。譬如說,如果你是屬於「貪愛氾濫」的人,也許可以嘗試去遵循特意避免讓貪愛付諸行動的法道;或者,也可以嘗試容許貪愛來主導自己的行為,但不被它伴隨而來的蔽障所困。正如文殊師利菩薩所說:「一切煩惱,為如來種」。[2]

你千萬別因自己巨大的情緒而感到挫折或被它征服,也不必自困於這種想法 ——認為在最終證得心的本質之前,要完全克服這些情緒會是多麼困難,甚或無望。誠如堪布恩加(Khenpo Ngaga)所說,一切的染汙都是暫時的。他所說的完全正確,我們的染汙是暫時的,因此相對地就易於捨棄與凈化。然而,若不經過修行,我們會因為對它們太 過於熟悉,而無法覺察它們。也正因如此,它們不會自動崩解,這點值得我們謹記在心。然而,由於情緒確實是暫時的,因此,即使是以最少量的禪定修持,也很容 易令它們分崩離析。

金剛乘弟子們常有沙文主義的傾向,他們以為「以情緒為道」是金剛乘的獨門秘訣,因此一有機會都如鸚鵡學舌般地重複。但他們錯了,根據蔣貢·康楚·羅卓·泰耶所說,所有三乘都包含如何「以情緒為道」的教法。
 
三乘的方法——捨棄、轉化與了知
 
蔣 貢·康楚·羅卓·泰耶根據「捨棄」(abandoning)、「轉化」(transforming)與了知(knowing)三種行為,來教導三乘。他的 教授不僅提供了如何修持佛法的實際建議,更明確地定義了聲聞乘、菩薩乘與金剛乘。他也提供了三種處理「貪愛」的主要方式如下:
 
  1. 聲聞乘的方法是以壓制、拆解與勸阻,來「捨棄」貪愛。
  2. 菩薩道的方法是「轉化」貪愛,因此你不必然要捨棄它,但是不允許以狂野、未調伏或有害的方式隨意地任其出現。
  3. 金剛乘的方法是「了知」一切貪愛的本質。修行者以全然的「無作」來圓滿這種「了知」,亦即不順從於情緒。同時,不對貪愛生起厭惡,當然也不以轉化它而將它捨棄或矯正。單純地只是覺察它,就足以保證我們不會陷入它的遊戲。

密咒乘的方式是「不造作」。在無造作的境界中,只是單純地去認知。
 
聲聞乘的方法——捨棄
 
聲聞乘的方法是,每當情緒生起時,便試圖去阻擋或捨棄它,提醒自己輪回生命的徒勞無益,並且分析沉溺於情緒所會帶來的痛苦。當你開始明白與情緒妥協無法帶來任何真正的快樂,因而對它們感到厭惡時,你就距離培養「出離心」稍微更靠近了一步。

在實際上,每當貪愛生起時,就會造成痛苦,雖然在某些方面它似乎會令人快慰,但所有的情緒最終都會造成痛苦。欲望可能帶來「極喜」的感受,或至少是某種的滿足,但是同時,它也會滋生希求更多類似體驗的期待,以及擔心它不再發生的恐懼,這都讓痛苦無可避免。
聲聞乘的修行者藉由類似「不淨觀」[2]的 修持,來捨棄貪愛的情緒,這種禪修也被稱為「觀無常」。想像你面對著擁有醉人美貌、令人意亂情迷的對象,正當激情上升時,你去分析此情欲對象,分解他 (她)身體的每一部分。剝開肌膚露出血、膿與黏液,切開腸子來看糞便。你很快就會知道,在這種檢視之下,沒有人能保持「美麗」。突然之間,你所垂涎的對象 就不再吸引你,不再令你癡迷,因為他們身上並無本具珍貴或值得愛慕的東西。

千萬別把佛教徒的「觀無常」與「不淨觀」誤認為是正當性的蔑視,或是對人體、女性的污辱。藉由將一個美麗的整體分解為不太美麗的部分(血、膿等),它的目 的是在平息我們的欲望。這是毫無風險的修持,因為它要我們做的只是單純地面對所癡迷的對象,讓我們看見其原始而未加修飾的真相而已,但我們通常都會發現, 這些真相令人難以「下嚥」。

一般而言,這種聲聞乘的方法,要比滿布風險與陷阱的秘密金剛乘更適合我們修持。聲聞乘教法不僅單純、直接且坦誠,同時它也針對著不變的日常真理,例如「諸法無常」、「諸漏皆苦」等。
 
菩薩乘的方法——轉化
 
除了應用聲聞乘的方法之外,菩薩乘還強調轉化情緒的方式。怎麼做呢?例如,發願自己能吸收所有眾生的嫉妒,使得他們因而都能徹底斷除嫉妒。運用這種方式,就能轉化我們所有的情緒。

身為佛教徒,你所接受的教導大都認定瞋恨是負面的情緒。因此,對於自己在心中所生起的任何瞋恨傾向或念頭,你的第一個反應就是要排斥它。而你排斥它的理 由,是因為你珍愛「自己」,因此你成為一個自我中心者。身為自我中心者,你不要讓瞋恨、嫉妒或任何其他負面的情緒,威脅到自己成為公認的「好」佛教徒的機 會。

然而,根據菩薩道更廣大的見地,排斥你的瞋恨其實是一種缺點。想要排斥壞的,而只想保留好的,表示你仍被我執所染汙。因此,當菩薩道修行者注意到自己的瞋 恨是地,她反而應該想:「瞋恨確實不好!但我不是唯一深受其苦的人,一切眾生都飽受其苦!所以,願我能為一切眾生承擔瞋恨、嫉妒與驕慢。」從相對的層次而 言,當你承擔他人的痛苦時會如何?在根本上,你忤逆了「我執」的願望。

所以,假如你的我執想要成為眾生中最神聖、最無上者,以炫耀它毫無貪欲或嫉妒的話,那麼這絕對是你應該修持以便對抗並抵制它的法門。藉由持續不斷地如此修 持,我執會變得愈來愈小,直到它終無立足之地。一旦如此,你的情緒會變成什麼?屆時,它們就會像稻草人或海市蜃樓般地無有生命。你能想像沒有一個「你」或 「我」會是什麼狀態嗎?你所有的瞋恨與貪愛會到哪裡去?你該如何是好?

菩薩也了知情緒是和合而成的現象,它們終會耗盡。究竟而言,既然情緒並非真實或永久存在之物,因此它是無自性的。如果情緒不是本具空性的話,它們就會是「真實的」,因此轉化便毫無可能。具備了這種理解,菩薩因而能轉化自己的情緒。
 
金剛乘的方法——了知
 
金 剛乘告訴我們,任何時候當貪欲或其他情緒生起時,只要「看著」(watch)它,別做任何事情——不要造作。但這是一個很容易被誤解的指導,當情緒生起 時,「不要造作」單純地意指「不要做任何事」。它並不表示如果你正在街上行走就應該停下來,找張長椅盤腿而坐,並試圖去「看著」情緒。此處的重點是當你注 意到情緒時,大部分的人都習慣於追隨它,而非「看著」它。當感受到貪愛時,我們就跟從自己的貪愛;感到憤怒時,我們就跟從自己的憤怒,或者僅僅只是壓抑它 而已。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處理情緒呢?完全不要造作,只要看著它就好。當你注視情緒的那一剎那,它就會消失。初學者會發現情緒很快會再次出現,這不要緊,重要的 是,當你開始看著自己情緒的瞬間,它們立刻就會消失。即使只消失了一瞬間,「情緒消失」的這個事實,便意味著智慧的曙光在片刻之間出現了。「了知」所指的 就是認知此赤裸的覺性。

「了知」情緒,就是理解到:由於情緒沒有根源,因此它不存在,也從未曾存在。有些人談到情緒,尤其是負面情緒時,就把它們看成某種執意要入侵你的可怕邪魔之力,但它們完全不是如此。

當你感到憤怒時,只管看著自己的憤怒;不是看著憤怒的原因或結果,而只是看著憤怒情緒本身。當你注視著自己的憤怒時,會發現沒有任何東西你可以指著它說:「這是我的憤怒。」而理解到該處毫無一物存在,就是所謂的「智慧初開」(dawn of wisdom)。
 
同時運用捨棄、轉化與了知
 
你可以將這三種方法一起練習。例如,當你走在街上,突然感到強烈的瞋恨時,便可以同時運用捨棄、轉化與了知。
 
  1. 提醒自己瞋恨只會引來更多的痛苦,因此發怒有什麼用呢?不論引起你憤怒的是什麼,它都純粹是自己顯相的產物。能在一瞬間了悟自己所感受的情緒是徒勞無益的,這就是在修持聲聞乘的徵象。
  2. 發願承擔所有眾生的憤怒,願他們因而能徹底地斷除憤怒。如此,你就是在修持菩薩乘。
  3. 只是看著你的情緒而不加任何造作或批判,這就是與金剛乘相關的修持。

最後的忠告
 
其他的修持方法
 
如 果你的日課是修持前行,並且依照傳統方式在累計每項修持的話,那麼你就按照法本上的順序去做,但要把大部分的時間花在你要累積的修持上。如果你正在累積大 禮拜的數量,那麼就花最多的時間在修持「皈依」上,然後再念誦「生起菩提心」、「金剛薩埵淨化」、「供養曼達」與「上師瑜伽」等其餘的修法。等到完成了十 萬遍的大禮拜,你還是從「皈依」開始修持日課,但把最主要的座修放在「生起菩提心」上,然後再念誦「金剛薩埵凈化」、「供養曼達」與「上師瑜伽」來結束修 法。如此完成每項前行修持,直到完成你要累積的數量為止。

一般認為,修行者都應該累積每項修持達十萬遍,常常還要累積至少一百萬遍的「蓮師心咒」,並且依照前行法本上的順序去進行。但是,你的上師有可能不會指示你這樣做,而是各花一段時間,例如四個月或一百個小時,去修持每一項。

你也可以按照不同的順序來進行。例如,如果你有時間又有大量的精力,那麼便可以在早晨累積大禮拜,晚上累積與「供養曼達」。之後,當你不想那麼活動身體 時,便可以用靜坐來累積「百字明咒」。不論你怎麼做,目標始終應該是累積每項修持至少達十萬遍。這就是所謂的「完成前行」。

你一定要以「皈依」與「生起菩提心」開始,並以回向你的修持給一切眾生的究竟幸福與證悟做為結束。

如果你要做前行閉關,修持的方式是相同的,但你應把一天分成三座或四座,並且在每座之間都要從頭到尾完成前行。
 
閉關
 
閉關時間的長短沒有一定,可以從一週末到整個一生,至於你的修持時程有多嚴格,全視自己的情況而定。

做前行閉關,你無須設置繁複的壇城,而你所需要的儀軌物也在本書前面提過。

如果你要閉長關(一年至三年),最好自己規畫一個比較寬鬆的時程。如果你的閉關時間很短(一、兩天或一周),那麼時程就要安排得緊湊一點,因為如果時間有限,最好儘量抓緊每一時刻。

你結界的嚴密程度,完全取決於個人的需求與情況。如果閉關的時間長於一個月,要在結界範圍內包括醫生、水電工、牙醫,以及在緊急狀況下可能需要召喚進來的人。

不論是結界或解界都無須太多儀式,我注意到,一般對這種儀式大張旗鼓的人,通常都不太能守住他們的界限。在修持的空間結界,是為了提醒自己閉關的意義在於從散亂中抽離,而這種抽離只有自己才能有能力做到,沒有其他人能夠或應該將它強加於你。

一個嚴格的閉關應該有相當長時間的座修與相當短時間的休息,而且完全不與外界溝通,不論是面對面或經由電子郵件、簡訊或其他任何形式。你也絕對不該主動從電視或廣播裡找尋訊息。

如果你決定進行短暫而嚴格的閉關,第一座可以在淩晨三點開始。七點開始用早餐,然後修第二座。午餐可以在中午左右,然後修第三座。第四座則在晚餐之後。晚餐時間可由你決定,每次休息時間的長短也由你決定,這都取決於你的意志力與精進的程度。

閉長關時,最好有個不在閉關的人幫助你,例如幫你帶來食物,或幫忙買藥品,或各種必要的採買等。

如果你要更講究、更多的閉關配件,請你去請教閉關上師,或已經完成過閉關的人,或參考閉關指南。

重要的是要在整個閉關過程中,持受所有你在第一天所立下的誓言。一個好的建議是,絕對不要在一開始時許下過多誓言,然後在閉關過程中再想辦法通融。比較好 的建議是,立下有彈性又能兌現的誓言,然後日復一日地自我規範。以此方式閉關,你就不會因為破戒的「業」而受到染汙,而且還會因為做得比本來承諾的更多, 而積聚更多的福德。
 
睡瑜伽與醒瑜伽
 
想要把日常的睡眠活動變得有價值的人,可以嘗試修持「睡瑜伽」(Sleep Yoga)。當你上床躺下時,觀想並專注蓮師在自己的心間。在目前的階段,如此做即可。

在早晨時,蓮師從你的中脈升起並端坐於頭頂。你可以念誦下列《龍欽心髓前行》中的特別祈請文來引請上師,或從其他來源選取任何一段。

上師,請關照我!從我內心綻放的虔敬蓮花之中,大悲上師升起!我唯一的皈依!
我飽受過去業與混亂情緒之苦,為了保護我於此不幸中,請安住我頭頂(大樂之壇城)做為珍寶嚴飾,令我生起所有的正念與覺知,我祈請!


睡眠時,「上師住於心間」的概念是一種象徵性的教法,亦即告訴你外在上師其實是自己的佛性。當然,在第二天早晨醒來時,身為二元對立眾生的你,仍然會認為外在上師是個於你之外的人,為此,金剛乘教導我們要把上師從心間升到頭頂。

很多人覺得依照既定的時程進行時,修行比較容易,他們也喜歡聽鈴聲的召喚來修行。對某些人而言,有個時程表是很好的,而共修雖然很重要,但要記得它的目的是在啟發個人的修持。

個人的修行最為重要,如果你有時間,應該去做正式的前行閉關,每天修持三到四座。你也可以用累積前行做為日課,如果不想一次就先完成十萬遍大禮拜,然後才 開始累積「金剛薩埵」等其餘修法的話,你也可以先做兩萬遍大禮拜,然後累積兩萬遍「百字明咒」,再回去繼續累積大禮拜。另一種選擇,你也可以同時累積所有 的四加行。不論你做何決定,我建議你專注于每項修法的「融入」部分,而且在你的心與上師的心相融之後,盡可能地安住於那種「不可分別」的狀態之中,愈久愈 好。
 
進步的徵兆
 
修 行中進步的徵兆是什麼?我們能期待些什麼?我們是否應該等待上師的信號或獎勵?根據噶瑪·恰美仁波切所說,我們不會有任何覺受,沒有任何特別的夢境,也毫 無清凈的顯相。當你的出離心、傷悲之心與虔敬心在心中如火般熾燃時,往昔噶舉派的上師會讚揚這是「徵兆之王」(King of all signs)或「無兆之兆」(sign of no-sign)。最值得你珍視的徵兆,包括:對佛法修行日益增強的胃口;覺察到所有從事之事都徒勞無益;與舊習氣產生的結果生起日趨強烈的衝突;還有, 雖然你仍有心參加朋友的派對,卻被一種覺得毫無意義、純屬浪費時間的惱人感覺所困擾。

因此,你不必時時刻刻以完成修法為目標;相反的,你應當接受「自己的心靈之旅將永無終點」的見解。你的旅程起始於希望親自帶領一切眾生獲得證悟,所以,直到那個願望達成之前,你身為菩薩的事業,將永無止息。
 
致謝詞
 
不論是否有價值,動念寫這本語無倫次的書,最初是在馬丘比丘(Machu Pichu)的一座山頂上產生的,而終稿於我印度比爾(bir)的家中。

本書的內容是以二○○一年我在德國西爾茨(Silz)所給予的教授為基礎,在那次教授之後,大家花了很多的時間與精力做了錄音的文字稿(有些弟子將它複印 並分發到各處),後來欽哲基金會(Khyentse Foundation)出版了由香奈兒·格魯納(ChanelGrubner)編輯過的版本,並且提供了免費下載。

然而,每次我聽自己給過的教授或閱讀文字稿,幾乎都無法理解自己所說過的話,更糟的是,我發現自己經常無意間以錯誤的訊息誤導了聽眾。所以,從很多方面而 言,由於我擔憂在西爾茨所犯的錯誤會有業果,才促使我重新組織並矯正了那些有關《龍欽心髓前行》的教授,《不是為了快樂:前行修持指引》這本書因而產生。

如果本書能帶來任何極為微小的利益,那麼,首先且最主要的,要歸功於所有令我敬畏的上師們,儘管我仍對這些智慧與慈悲的輝煌化身們竟然曾經行走過這個世界的事實深感困惑。

如果本書讓人可閱讀或能理解的話,都是由於一位在此生名為潔寧·休茲(Janine Schulz)的英國女士。還有許多人飽受做牛做馬的編輯之苦——由於我不可靠的習性、不完整的句子與缺乏耐心的傾向;還有很多人犧牲了寶貴的時間,對原 稿提供了建設性的批評或各種資料。他們包括黃靜蕊(Jing Rui)、朵瑪·甘特(Dolma Gunther)、艾莉賽·德·格蘭德(Elise de Grande)、許功化(Florence Koh)、諾雅·鐘斯(Noa Jones)、凱薩琳·佛罕(Catherine Fordham)、阿利克斯·夏基(Alix Sharkey)、汪海瀾(Helena Wang)、尼瑪·楊晨(Nima Yangchen)、貝瑪·亞伯拉罕(Pema Abrahams)、亞曆克斯·特力索裡歐(Alex Trisoglio)、邵新明(Sin-ming Shaw)、史提夫·克萊因(Steve Cline)、雅各·萊西裡(Jacob Leschly)、亞當·沛爾西(Adam Pearcey)、安妮·班森(Ann Benson)、賴裡·默梅爾斯坦(Larry Mermelstein)、凱洛琳·吉米安(Carolyn Gimian)與比丘尼錦巴(Ani Jingpa)等。我們活在一個完全由因緣所構成的世界裡,因此在寫作本書中不免需要費用。

在此,衷心感謝拉堤有限公司(Rati Ltd.)慷慨地負擔了我所有的花費。

對於那些設法隨意翻閱本書幾頁的人,雖然不太可能從所讀到的文字中獲得任何利益,但是,願你至少被佛法徹底迷住,不論經由何種方式。
 
譯者後記
 
這是一本當代版的《普賢上師言教》。

宗薩·欽哲仁波切以其深廣的悲心與浩瀚的智慧,為金剛乘道上的學子寫下了這本關於金剛乘「前行」的指引。《不是為了快樂——前行修持指引》一書,不只是前 行修持不可或缺的指南,更是一部滿盈「竅訣教授」的精要法教。金剛乘的修行者,無論是做「前行」或任何其他修持,一定會如我一般,發現在仁波切特有的詼諧 與叮嚀的智慧話語之下,本書處處充滿了讓我們得以導正缺失、免於執著的珍貴教誨。

再度地,仁波切為了讓全球所有的中文讀者能儘早接觸此書,特別安排在英文書尚未定稿前就進行翻譯。(英文書名為Not for Happiness: A Guide to the So-Called Preliminary Practices於二○一二年三月由香巴拉出版社(Shambhala Publications)出版電子書。)因此,諸位手中的版本是本書全球的第一本紙本書。同時,仁波切也在英文電子書出版後,應譯者請示不明了之處,加 以補充說明。仁波切也提供了今年初在斯里蘭卡拍攝電影時之攝影作品,更為本書增色不少。

我很榮幸能為此書的翻譯獻上微薄之力。我要特別感謝四位同修——曹海燕、周勳喬、馮藝三位女士與溫立明先生,他們在極短的時間內費心完成了大部分的初稿。 也要特別感謝見澈師父再度幫助校對,見澈師父精湛的佛學素養與細膩的校稿功夫,大大地彌補了我學淺又粗糙的譯文。我也要特別感謝徐以瑜女士,她深厚的佛學 底蘊與對藏文的熟稔,隨時給我甚多幫助,也要感謝蘇南·彭措喇嘛(Lama Sonam Phuntsho)對多處名詞的解惑。更要感謝橡實文化的周本驥總編輯,容忍我一再地拖延。當然,本書中文譯本所有的疏漏與錯誤,都是我個人才疏學淺之 過。

在書中,我延續《近乎佛教徒》一書,將「emotion」一詞大都翻譯為「情緒」一詞,一方面在文句上經常比較順暢,另一方面也可避免與當今「煩惱」一詞 的通俗意義相互混淆。同時,我也延續《普賢上師言教》,將「perception」一詞翻譯為「顯相」。另外還有一些詞語,例如談到我們與上師或本尊「融 入」時的「無二」狀態,我有意不將它們統一,希望這種不可言說之境不被固定詞語所限。當然,這些都是我的淺見,尚祈各方大德指正。

當然,最要無限感激的是上師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再度地,在我浮沉於伸手不見五指的漆黑輪回大海中時,仁波切滿盈慈悲與智慧的這本書,恰似悠然出現的閃電,讓我得以在剎那間一瞥航行的方向。

翻譯此書若有任何的福德,謹將之回向我已往生的慈母,以及一切如母的眾生,願他們都速證菩提。
 
姚仁喜 謹記

二○一二年四月三十日
 

[1] [譯注]《維摩詰所說經》第八品〈佛道品〉。於是維摩詰問文殊師利:「何等為如來種?」文殊師利言:「有身為種,無明有愛為種,貪恚癡為種,四顛倒為種, 五蓋為種,六入為種,七識處為種,八邪法為種,九惱處為種,十不善道為種。以要言之,六十二見及一切煩惱皆是佛種。」曰:「何謂也?」答曰:「若見無為入 正位者,不能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華,卑濕淤泥乃生此華。……如是入無為正位者,不生佛法;起於我見如須彌山,猶能發于阿褥多 羅三藐三菩提心,生佛法矣!是故當知,一切煩惱,為如來種。」(《大正藏》卷十四,頁 549a-b)
[2] [譯注]「不淨觀」是指思惟身體各器官與組織(三十二身分,例如頭髮、體毛、指甲、牙齒、皮膚等),或屍體的腐敗之相(例如腫脹、青瘀、膿爛、斷壞、食殘、散亂、斬斫離散、血塗、蟲聚、骸骨等十相),其目的在於藉由觀察色身的醜陋與無常,而減弱對色身的執著。
【書籍目錄】
第1頁:導言——調整你的心 第2頁:第一章 佛法有什麼好處?
第3頁:第二章 因乘與果乘 第4頁: 第三章 前行略說
第5頁:第四章 你的心靈熱身 第6頁:第五章 運用你的想像力
第7頁:第六章 我們為何需要上師? 第8頁:第七章 皈依
第9頁:第八章 生起菩提心 第10頁:第九章 淨除蔽障的修持
第11頁:第十章 供養曼達 第12頁:第十一章 「古薩里」修法
第13頁:第十二章 上師瑜伽 第14頁: 第十三章 「灌頂」與上師瑜伽四灌頂
第15頁:第十四章 有關修持的忠告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