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水鏡回天錄白話解〈賢聖篇〉 宣化上人著

水鏡回天錄白話解〈賢聖篇〉 宣化上人著

超然忘我──莊子

[日期:2010-07-30]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宣化上人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戰國宋人

◎宣化上人講述於
一九八六年八月二十三日

莊 子名周,字子休,戰國宋人,是議論家,曾為蒙縣漆園小吏,繼承老子之學說,故稱老莊。莊子項瘦、面枯、靴敝、衣破,住茅廬,以編草鞋維生。雖然貧困,楚聘 為相而不就,清高可風。主張自由,無拘無束,何等逍遙!將死時,謂門人曰:「吾以天地為棺槨,以日月為連璧,星辰為珠璣,萬物為齎送。」又曰,在野為鳥 食,在土為蟲吞(註一)。何等達觀!著書五十二篇,有內外雜等。唐稱「南華經」,多屬寓言,其理深妙,會者鮮少。雖有多家註疏,並未窺其堂奧。


贊曰

達人知命 窮且益堅 不屈不撓 無罣無牽
上天為廬 大地床氈 超然忘我 那有大千

又說偈曰

生也有涯知無涯 捨本逐末遠離家
南華經文露端倪 蝴蝶夢裏通消息
眼前骨肉非真境 身後名聲更假迷
自在逍遙離諸執 何分四方與邇遐


白話解

今天講莊子,各位聽了不要生煩惱就想跑。為什麼?因為這是莊子親身經驗的故事。在這兒聽經的有幾個男人,又有一些女人,你們不要說我重男輕女,盡編故事來罵女人。所以女人聽了也不要看自己是女人,男人聽了也不要想自己是男人,這樣就扯平,沒有是非可說了。

古書上有幾句話,這是真的?假的?我是姑妄言之,姑妄聽之,你們不要拿它當真的聽,也不要拿它當假的聽,只聽它一個理論,不要認為這是說是非。這幾句話是:

  青竹蛇兒口 黃蜂尾上針
  兩般猶不毒 最毒婦人心

這是說青竹蛇的口,及黃蜂尾巴上長出的針,這兩種都不算毒,最毒是婦人心 !你看看,這一句話女人聽了多數就不高興。可是自己有短處也不要護著它,應該承認過來就沒事了。雖然說最毒婦人心,你的心要是不毒就好了嘛!為什麼一定要毒呢?

為什麼說這幾句話呢?這是有原因的。在《今古奇觀》中有一首〈西江月〉詞:

  富貴五更春夢 功名一片浮雲
  眼前骨肉亦非真 恩愛反成仇恨
  莫把金枷套頸 休將玉鎖纏身
  清心寡欲脫凡塵 快樂風光本分

「富貴五更春夢」,富和貴就像五更的春夢一樣,春夢就是好夢。「功名一片浮雲」,功名、官位、 權勢,好比空中的浮雲。「眼前骨肉亦非真」,眼前的至親骨肉、六親眷屬也不是真的。「恩愛反成仇恨」,你看有的家庭,夫婦本來很和好的,可是有時就鬧離 婚,甚至太太把丈夫殺了,丈夫也把太太槍斃了,這不是恩愛反成仇恨又是什麼呢?眼前骨肉要真的,為什麼要互相爭吵?互相打架?互相殺呢?這足見大家都是互 相利用,等到沒有利用價值的時候,就要毀滅對方,所以說眼前骨肉亦非真,恩愛反成仇恨。

「莫把金枷套頸」,不要把金子的枷鎖套在脖頸子上!「休將玉鎖纏身」,不要總是用錢財珠寶莊嚴 自己的身體!例如有的人草號叫聖誕樹,因為聖誕樹盡用一些花花綠綠的東西來裝飾,令它很好看,這都是玉鎖纏身之類的。「清心寡欲脫紅塵,快樂風光本分」: 不要有情欲,要清心寡欲,脫離紅塵枷鎖,這才是真正的快樂,真正的本地風光,也是我們每一個人應該守的本分。

為什麼要說這首〈西江月〉詞呢?等看到後面的解釋就知道了。

莊周姓莊名周,字子休,戰國時代宋國人。宋國人本來是很愚癡的,怎麼愚癡法呢?宋國有個種田的 人,憐憫他的小苗長得太慢了,於是就想幫助苗長得快一點,你猜他怎麼幫?在孟子上這麼描述:「無若宋人然!宋人有憫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揠之者,就是 把苗拔高了,苗本來是五寸高,他拔起一寸,變成六寸,可是苗一拔出來,它的根就露出來了。「茫茫然歸」,他一整天幫著苗長高,一棵拔出來一寸,拔完所種的 田,就累得很疲倦,回到家裏。說:「今日病矣!」我今天太疲倦,不夠精神了!為什麼?「予助苗長矣」,我整天都在田裏幫著苗長高。「其子趨而往視之」,他 的兒子趕快跑到田裏,去看看他爸爸用什麼神通妙法令苗長高,這一定要學一學,好接接他的衣缽,得到他的真傳!到那兒一看,「苗則槁矣」,苗都已經乾了!因 為根被他拔出來了,沒有根,苗怎麼會長呢?剛一拔出,還可以支持一陣子,但是現在根都已經透風了,所以就枯死了。(註二

這個宋人就愚癡到這個樣子,幫著苗長高!而莊周雖也是宋國人,可是就不是那麼笨,他不提倡揠苗助長,那他提倡什麼呢?他提倡天然自由的生活,所以莊周和這個宋國的人是不一樣的。

莊周的脖子細細的,面枯無肉,乾巴巴的,但個子一定長得很高,和藤子差不多。這樣細細長長的一個人,也就是一個怪人。他喜歡老子的學說,清淨無為,就立志出世,學習老子,所以世人稱他們為「老莊」。

莊子雖然很瘦,沒有什麼肉,但是他有智慧,安貧樂道。怎麼證明他安貧樂道呢?他住在墳墓旁邊一 所茅草的房子,很簡陋的;他穿的靴子,有很多窗口,是壞了的破靴子;而穿的衣服呢?不但有窗口,還有很多門,前邊後邊都差不多是破衣服。那他做什麼維生 呢?以編草鞋維生,在那個地方草不用本錢,大約他編得很快,所以編草鞋就可以維持自己生活。尤其他又少欲知足,沒有什麼欲念,所以這樣就夠了。

有一天莊子出去,回來後很頹喪,一副不滿現實,悶悶不樂的樣子。他的太太就問:

「你今天為什麼悶悶不樂,一點也不達觀了呢?」

「唉!我今天遇著一件怪事。」

「什麼怪事?」

「我在路上走,遇見一個穿孝服的婦人,坐在一座新墳旁,為新墳搧風。我以為這個婦人一定是對她 丈夫特別恩愛,捨不得她丈夫埋到土裏,怕他在土裏熱,所以就用扇子搧墳,大概是要盡她對丈夫這種恩愛的情感。於是我很高興地問她:『你為什麼要在這兒搧墳 啊?』這個婦人對我說她搧墳的原因;聽她一說,我覺得人生很沒有意思!」

「那她怎麼說?」他太太就問。

「她說她丈夫死的時候捨不得她,無論如何要她守寡,為他守節,她不答應。他就要求:『無論如 何,你要滿我的願。』因為他太愛她,如果她不守節,他死也不瞑目。這個女人想來想去,說:『好了,那我等你一個時節;最短的時間,你說怎麼樣?』她丈夫想 一想,說:『最短的時間,你最低限度都應該等我死了之後,墳上的土乾透了,再改嫁。』他太太一想,說:『那可以的。』她丈夫又說:『你等我墳上的土乾透 了,那麼最少也要一百天以外。』這個女人就說:『你不要管多少天;總而言之,我拿起一塊土,底下是乾的,這就是乾透了。』那麼這樣,她丈夫就死了;她把他 埋到地裏頭,一想:『我答應他土乾了才改嫁;如果我等這些土都乾透了,那什麼時候才可以乾透呢?我怎麼等得了!』她等不了了,於是就拿扇子想把土堆快點搧 乾。這就是為什麼她在那兒搧土!我聽見這話,覺得這真是『眼前骨肉亦非真,恩愛反成仇恨』,所以就覺得很不愉快。」

他太太一聽,說:「嘿!這是賤女人嘛!世間的女人不是都像她一樣。如果你死了,我永遠都會為你守節,不會改嫁的。」

「真的嗎?那你要記得這句話喔!」

「當然是真的,我是女人,說話要算話的。」

莊周聽了這話以後就病了,從此一病不起,就死了。他太太一想:「他死了,我要用棺材把他裝 上!」於是就用棺材把他裝起來。剛剛裝到棺材裏,釘好釘子,外面來了一個楚王孫,穿的衣服是最漂亮,相貌生得也最俊美,奴僕前呼後擁地跟著,坐的車甚至是 用金子鑲的車轅,拉車的馬則到處都是用金子來裝飾,為什麼?有錢嘛!就用金玉鑲馬車。她一看,「哦,這真是有錢的貴公子啊!」因為這個楚王孫是再俊美沒有 的,於是她就動心了,心想:「這個老鬼現在死了,我要是再嫁給這個年輕的楚王孫,這多好啊!」於是就毛遂自薦,向楚王孫遊說獻媚。她問楚王孫:

「你來幹什麼?」

「我是仰慕莊老師的名字,要來拜他做老師,跟他學道理。」

「唉呀!你來得太不巧了!昨天他還活著呢,今天就死了,已經裝到棺材裏了!太不巧了!」

「我這麼遠來,現在老師死了,我就在這兒為老師守一守孝,盡一點心;並且我可以看一看老師的著述,也算沒有白來。」

於是楚王孫就在這兒住下來。晚間,莊周的太太就用盡渾身解術,使用各種的本領來遊說楚王孫,毛遂自薦說自己怎麼樣歡喜他,想要嫁給他。楚王孫說:

「妳這麼說,我也不知道妳是真心或假意,妳有什麼可以證明妳是真的呢?」

「你叫我怎麼樣,我就怎麼樣。」

「怎麼樣啊?我來拜我老師,現在老師死了,我沒有見過他一面,如果妳能把棺材打開,讓我看一看他,我就可以和妳結婚。」

莊周的太太一聽:「那容易!」於是去拿斧頭到這兒來,就把棺材給劈開了──所以有一齣戲叫「大劈棺」,演的內容就是這個。

其實楚王孫這一些人,都是莊周變化的。棺材一劈開了,莊周在棺材裏沒有死,又坐起來,他從棺材裏走出來,說:「啊!你對我說永遠都要為我守節,現在妳等不了,就要改嫁了!那個婦人還要等到土乾了才改嫁,現在妳不等我埋到土裏就要改嫁了!這又怎麼說呢?」

莊周太太一看他活過來了,回頭一看,楚王孫在什麼地方?什麼也沒有了!知道上當了,就羞愧而死。莊周因為窮,什麼也沒有,只有一個瓦盆子,於是敲著瓦盆子,一邊敲,一邊倚棺唱歌(註三),這就叫:「莊子休鼓盆成大道」。

莊周曾經做過漆園小吏,這是他的官職。以後,大概和人沒有什麼緣,於是就自己著書立說,所寫的書有五十二篇,分為內篇、外篇、雜篇(註四),其中有的已經遺失。唐朝時稱他的書為《南華經》,和屈原所作的《離騷》互相媲美。

莊周臨死的時候,告訴他的門人不要買棺材,他的門人說:「老師!您在生這麼窮,受這麼多苦,您死後,我們為您買一口好棺材,也算是盡我們門人的一點心意。」

莊周說:「吾以天地為棺槨,以日月為連璧,星辰為珠璣,萬物為齎送。」天地就是我的棺材,你們還買什麼棺材?日月就是我的陪葬品,星辰是我的珠玉寶貝,萬物都可以做為我的齎品。莊周這麼說,這就因為他的思想是和萬物同體的,沒有分別,所以才這麼說。

門人就說:「這樣送到郊野,會被鳥給吃了,那麼我們也會對不起老師,所謂『人死入土為安』,所以還是埋到土裏好一點,就讓我們盡一點心吧!」

「入土為安?埋到土裏,蟲蟻也會來吃屍體,那麼鳥吃和蟲蟻吃又有什麼分別呢?何必分那麼多?」這就是他把一切一切都看得破、放得下,沒有一點執著。所以莊周一生的學問,是一般人所不能比的。

贊曰

達人知命,窮且益堅:通達無礙的人,知道命運是不能強求的。越窮困,他越堅固,志願越不變。

不屈不撓,無罣無牽:他也不為勢力所壓迫,所以楚國聘他為丞相,他也不做。他是安貧樂道,少欲知足的,什麼也不罣,什麼也不牽。

上天為廬,大地床氈:上天就是他的房子,也是他的墳墓;大地就是他的床舖和氈子。你看!他什麼也不要。

超然忘我,那有大千:他超然,把「我」都忘了。「我」都忘了,又有什麼叫三千大千世界呢?什麼都沒有了!

又說偈曰

生也有涯知無涯:莊 子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意思是說,我們人的生命是有邊際,是有限度的,而知識是沒有邊際的。以我們有限度的生命來學無窮 盡的知識,是永遠也學不完、學不夠的。在這兒莊周所說的知識是世間的知識,不是出世的智慧。不要說旁的,就拿語言學來講,無論你活多大年紀,你能把整個世 界的語言都學會了嗎?恐怕辦不到!這一樣東西都學不完,何況還有那麼多的知識?所以說:生也有涯,知無涯。

捨本逐末遠離家:人都是把根本修行的道理忘了,盡找末梢,向外馳求,追逐名聞利養、世間的富貴榮華等,離開自己本有的家鄉太遠了,離開自己的佛性也太遠了。所以我們人要是不明白,糊里糊塗過一生,是沒有什麼大意思的。

南華經文露端倪:他寫的這一部南華經,裏邊已經露出一點頭緒、眉目了。端倪就是有點頭緒。

蝴蝶夢裏通消息:「莊周夢蝴蝶」,他夢見自己化成蝴蝶。這也就是叫他知道人生不過是逢場作戲,沒有什麼了不起的。所以他也就懂了,沒有什麼執著。(註五

眼前骨肉非真境:眼前所有的骨肉、親戚眷屬,都是因緣會遇而已,都是在唱戲呢!逢場作戲,不是真的,沒有什麼了不起!

身後名聲更假迷:人死後的名聲也都是假的,虛妄不實。

自在逍遙離諸執:他又自在、又逍遙,離開一切執著。(註六

何分四方與邇遐:這時他東西南北都不管了,也不分別遠近,什麼都不要了,所以就渾然無我、超然物外,所謂「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註一此段原文見《莊子》〈列禦寇〉:在上為烏鳶食,在下為螻蟻食,奪比與此,何其偏也!
註二此段原文見《孟子》:無若宋人然!宋人有憫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茫茫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
註三莊子歌曰:大塊無心兮,生我與伊;我非伊夫兮,伊豈我妻?偶然邂逅兮,一室同居;大限既終 兮,有合有離。人之無良兮,生死情移;真情既見兮,不死何為?伊生兮,揀擇去取;伊死兮,還返虛空。伊用我兮,贈我以巨斧;我用伊兮,慰伊以歌詞。斧聲起 兮,我復活;歌聲發兮,伊可知。噫噫!敲碎瓦盆不再鼓,伊是何人我是誰?
註四《莊子》五十二篇由內篇七、外篇二十八、雜篇十四、解說三而成。現存三十三篇,計內篇七、外篇十五、雜篇十一。
註五《莊子》〈齊物論〉:「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蝴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
莊周曾經夢見自己變成蝴蝶,覺得自己飄飄然,就像一隻飛舞自得的蝴蝶,竟然忘了自己是莊周。忽然夢醒,蘧然意識到自己仍是莊周。不知究竟是莊周在夢中變為 蝴蝶?還是蝴蝶在夢中變為莊周?莊周和蝴蝶其中必定有分別。但是在夢裏,不知誰是莊周?誰是蝴蝶?說莊周是蝴蝶也可以,說蝴蝶是莊周也可以,這就叫做「物 化」──二物化合為一。
莊子以為人生不過是一場夢,莊子夢蝶以寄託「有分」和「無分」。有分就是個體互異,萬物不齊;無分就是萬物齊一,無分別相。以此令人看破形相,視生死如夢覺,悟萬物一形、萬物一觀,自然無人我是非之辯。則物論雖不齊,而自齊也矣!
註六莊子著有〈逍遙遊〉。逍遙者,即無礙解脫,廣大自在之意。人不能逍遙,病在有為,為名利所牽絆。故《莊子》〈天運篇〉:「以遊逍遙之墟……逍遙,無為也。」惟有聖人能不為塵俗所累,以達到無名、無功、無己之境地,自然也就無為,而逍遙快活了。

【書籍目錄】
第1頁:自序 第2頁:將人的世界轉化為仁的世界
第3頁:編後感言 第4頁:耿耿安社稷──周公
第5頁:太上老君──老子 第6頁:超然忘我──莊子
第7頁:至聖先師──孔子 第8頁:復聖──顏回
第9頁:宗聖──曾參 第10頁:為弟留母──閔子騫
第11頁:亞聖──孟子 第12頁:太上老君清靜經
第13頁:上德不德,下德執德 第14頁:溫良恭儉讓
第15頁:夫子之言性與天道 第16頁:述而不作
第17頁:誨人不倦 第18頁:夫子不離仁
第19頁:孔子戒絕四種毛病 第20頁:子不畏於匡
第21頁:回也,不愚! 第22頁:不遷怒,不貳過
第23頁:不違仁的弟子 第24頁:一簞食,一瓢飲
第25頁:吾道一以貫之 第26頁:明哲保身的弟子
第27頁:歡喜言利的君王 第28頁:與民同樂的君王
第29頁:盡心的君王? 第30頁:儒釋道三而一‧一而三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