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佛心流泉 林安梧

佛心流泉 林安梧

儒道佛的聲音

[日期:2012-08-20]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林安梧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近二十餘年講習儒道佛經典,有一大感觸。每回講來,總覺不是我在"講",而是我在"聽"。我在"傾聽"經典,因為傾聽經典,而使得這傾聽開啟了講,此之謂"開講"。開講不是我在開講,而是經典在開講,我反而是在傾聽。

    傾聽《論語》、《孟子》,一念警惻,體貼得儒家的"自覺"。在此"自覺"中,人進到世界中,擔起來,說"我,就在這裡"。

    傾聽《老子》、《莊子》,致虛守靜,體貼得道家的"自然",在此"自然"中,人在天地間,看開了,說"我,歸返天地"。

    傾聽《金剛經》、《六祖壇經》,萬塵俱落,體貼得佛教的"自在",在此"自在"中,人在宙宇間,放下了,說"我,當下空無"。

    有傾聽、有交談,有融會、有溝通,新的話語就在耳際重新響起--

    佛陀說"我,當下空無"。正因這"無我"的"自在",讓"我,歸返天地",就這歸返天地,我醒覺到"我,就在這裡"。

    老子說"我,歸返天地"。由于這"無為"的"自然","我,就在這裡"承擔挑起,就這承擔挑起,我猛然覺悟還得放下,回到"我,當下空無"。

    孔子說"我,就在這裡"。只因這"承擔"的"自覺"更須"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使其生長,卻不佔有,任其作為,卻不依恃,由其生長,卻不宰制),如此,"我,歸返天地",既歸返了天地,進而"我,當下空無"。

    孔子說"我挑起"為的是蒼生,回到天地,"看開"一切,終而能"放下"。

    老子說"我看開"所以能放下,面對蒼生,"放下"執著,這才能"挑起"。

    佛陀說"我放下"更而能挑起,如如無礙,"挑起"志業,把世界"看開"。

    "放下"、"挑起"、"看開"、"放下"、"挑起"、"看開",環環相續、永不停歇!

    是儒-道-佛,也是佛-儒-道,也是道-佛-儒,是"日"、是"月"、是"星辰",是"山"、是"河"、是"大地",是"心"、是"佛"、是"眾生",有等分、有差別,卻又還歸于虛空同體。

    在華人文化傳統裡,儒道佛早已通而為一,作為華人文化心靈的共同土壤。佛教由"無緣大慈,同體大悲"說起,這是由般若智破解一切執著,因之而能同體大悲的發起願力,去渡濟天下蒼生。

    丙戌之冬(2006年12月18日)于象山居
【書籍目錄】
第1頁:啟請佛心妙生流泉 第2頁:大其心量
第3頁:天地精神與悲欣交集(1) 第4頁:天地精神與悲欣交集(2)
第5頁:天地精神與悲欣交集(3) 第6頁:儒道佛的聲音
第7頁:"心"讀古典 第8頁:我讀《論語》
第9頁:現代化之後的心靈安頓 第10頁:創意與搞笑
第11頁:問心 第12頁:從敏督利台風水災談起(1)
第13頁:從敏督利台風水災談起(2) 第14頁:師大、門神與年畫
第15頁:偽小人與真公民 第16頁:經典是一個生活世界
第17頁:從人間佛教到公民佛教 第18頁:寬容與不寬容
第19頁:未覽黃山不知山 第20頁:旅日手札(1)
第21頁:旅日手記(2) 第22頁:關于孔子紀元的想法
第23頁:虔誠、排他與寬容 第24頁:根深柢固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