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聽星雲大師談人生 星雲法師

聽星雲大師談人生 星雲法師

找到自己,認識自己

[日期:2012-08-19]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星雲法師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找到自己、認識自己,做一個明白人,才能有一個明朗的未來,年老後才不至于悔恨,才不會覺得虛度此生。

  ——星雲大師

人的一生,只和兩種人相處,一是自己,二是他人。在星雲大師眼中,人生時空本是一個渾融的圓,所以無論自處,還是處人,就像在畫圓,以自覺、自度為圓心,以慈悲、利他為半徑,所畫出來的就是那個人生時空的圓。

  要想將這圓畫得圓滿,最重要的莫過于認識自己。

有一次,神會禪師前去拜見六祖,六祖問他:“你從哪裡來?”

  神會答道:“沒從哪裡來。”

  六祖問:“為什麼不回去?”

  神會答:“沒有來,談什麼回去?”

  六祖問:“你把生命帶來了嗎?”

  神會答:“帶來了。”

  六祖問:“既有生命,應該知道自己生命中的真相了吧?”

  神會答:“只有肉身來來去去,沒有靈魂往往返返!”

  六祖拾起禪枝,打了他一下。

  神會毫不躲避,只是高聲問:“和尚坐禪時,是見還是不見?”

  六祖又打了三下,才說:“我打你,是痛還是不痛?”

  神會答:“感覺痛,又不痛。”

  六祖問:“痛或不痛,有什麼意義?”

  神會答:“只有俗人才會因為痛而有怨恨之心,木頭和石頭是不會感覺到痛的。”

  六祖說:“這就是了!生命是要超越一切世俗觀念,舍棄一切塵想與貪欲的。見與不見,又有什麼關系?痛與不痛,又能怎樣?無法擺脫軀殼的束縛,還談什麼生命的本源?”

  六祖又說:“問路的人是因為不知道去路,如果知道,還用問嗎?你生命的本源只有自己能夠看到,因為你迷失了,所以你才來問我有沒有看見你的生命。生命需要自己把握,何必問我見或不見?”

  神會默默禮拜合十,然後轉身離開了六祖,下山去了。

在神會禪師雙手合十的剎那,你是否在一片智慧禪光中看到了自己呢?

  這正如星雲大師所言,做人應該做一面鏡子,時時刻刻通過對自身的關照來反省,不斷加深對自己的認識。而現實中,人們常常“認識諸世間,不能認識自己”,就好比不識廬山真面目,而原因恰恰正是“只緣身在此山中”的緣故。

一名僧人問智門禪師:“蓮花在尚未出水的時候是什麼樣呢?”

  智門禪師回答說:“還是蓮花。”

  僧人又問:“那出水之後呢?”

  智門禪師:“出水之後就變成了荷葉。”

  雪竇禪師恰巧從他們二人身邊經過,聽到他們二人的對話之後作了一首詩:“蓮花荷葉報君知,出水何如未出時,江北江南問王老,一狐疑了一狐疑”。

蓮花始終是蓮花,正如本來清淨的人之本性,但若不能正確認識,一疑才解,一疑又生,不能自己解決,反而事事求助他人,必然在疑惑叢生中迷失自我。

  當人迷失在對自我的尋找中時,又怎能以一種坦然與平和的心境迎接生命更多的挑戰?

  星雲大師認為,做一個明白人,首先要正確地認識並評價自己,既不可自卑,更不能自傲。每個人都是最優秀的,要擦亮眼睛去認識自己、欣賞自己,發現和重用自己,同時又要時刻提醒自己切不可得意忘形,每個人都不過是芸芸眾生中的一個,不過是偌大宇宙中的滄海一粟。

  到底人要認識自己的什麼呢?星雲大師為困惑中的眾生列舉了六點:認識自己的環境, 認識自己的能力,認識自己的學識,認識自己的因緣,認識自己的家世,認識自己的志趣。當然,這只是每個人需要了解的一部分而已。認識自我是一個循序漸進的 過程,就好像人必須一步一步攀山越嶺,從山中走出來,才能在豁然開闊的視野中看清山的本來面目。

  找到自己、認識自己,知道自己的優點和短處,做一個明白人,才能有一個明朗的未來,在白發蒼蒼回首時,才不至于悔恨,才不會覺得虛度此生。
【書籍目錄】
第1頁:前言 第2頁:第一章 發揮潛能,開悟人生 看到自己的價值
第3頁:救世主就是自己 第4頁:找好自己的角色
第5頁:獲得身心的健康 第6頁:把自己適當看高一點
第7頁:敢說“我是第一!” 第8頁:活出每天的精彩
第9頁:做一個博學的人 第10頁:養成勤學善思的習慣
第11頁:找到自己,認識自己 第12頁:第二章 生活隨緣,幸福一生 別以為自己很重要
第13頁:人生何必太貪心 第14頁:健康是幸福生活的根基
第15頁:簡單生活才是最好的 第16頁:對生活不要苛求太多
第17頁:拿得起,放得下 第18頁:降低一分渴求,得到一分幸福
第19頁:禍莫大于不知足 第20頁:在平淡中感受生活
第21頁:放曠達觀,才能怡然自得 第22頁:天堂地獄一念間
第23頁:培養正確的人生觀 第24頁:生命在于一個“活”字
第25頁:第三章 完善生命,獲取人生財富 財富不是唯一 第26頁:不要落入財富的陷阱
第27頁:無財便是福 第28頁:守義而富且貴
第29頁:錢因人而有罪 第30頁: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第31頁:積聚金錢不是最重要的 第32頁:有了外財,還要有內財
第33頁:自由比金錢更重要 第34頁:名利如浮雲,還是放下好
第35頁:走出安逸這個人生的陷阱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