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勸發菩提心文淺釋【新版】 宣化上人主講

勸發菩提心文淺釋【新版】 宣化上人主講

貳‧正宗分 二‧念父母恩

[日期:2010-07-30]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宣化上人主講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念父母恩

云何念父母恩。哀哀父母。生我劬勞。十月三年。懷胎乳哺。推乾去溼。嚥苦吐甘。才得成人。指望紹繼門風。供承祭祀。今我等既已出家。濫稱釋子。忝號沙門。 甘旨不供。祭掃不給。生不能養其口體。死不能導其神靈。於世間則為大損。於出世又無實益。兩途既失。重罪難逃。如是思惟。惟有百劫千生。常行佛道。十方三 世。普度眾生。則不惟一生父母。乃至生生父母。俱蒙拔濟。不惟一人父母。乃至人人父母。盡可超升。是為發菩提心第二因緣也。

「云何念父母恩。」我快點給你們講。你們也坐了很久了;我也沒有什麼太多時間。前邊已經提出那個提綱了,現在這是解釋。「哀哀父母」:說我對父母常常要很 哀念的。「生我劬勞」:這是《詩經》上的字句,說「哀哀父母。生我劬勞。……欲報之德,昊天罔極。」「十月三年。懷胎乳哺」:十月懷胎,三年乳哺。十月懷 胎,三年乳哺,好像沒有那麼好念,所以就十月三年,懷胎乳哺。「推乾去溼」:從溼的地方推到那個乾的地方去;不是離開乾的地方,到濕的地方,而是從那溼的 地方去了,推到那個乾的地方去。這個很簡單的,沒有什麼特別的講法。母親帶小孩子就是這種的情形。

美國這兒小孩子和媽媽都分開房住了,沒有這些個麻煩。尤其有那種紙的墊子,一用完了可以換了那個衛生巾:推乾去溼。要是以前普通這個媽媽,都要小孩子睡到一起,那小孩子把床尿了,媽媽把這個小孩子挪到乾的地方去,自己睡那個溼的地方。你看!

「嚥苦吐甘」:嚥苦,就是有什麼苦,有什麼困難,這母親把它吃下去;吐甘,把有什麼甜的都給小孩子。「才得成人」:因為這樣子盡心竭力來培植灌溉這個小孩 子,栽培他,所以小孩才長大成人。「指望紹繼門風」:生兒育女就是為著他能以有個傳宗接代,不斷香煙。指望,就是用手指頭指著,用眼睛看著。幹什麼呢? 「紹繼」:紹,就是接續的意思;紹隆佛種就是繼續佛種的意思。繼,就是把它接下去,不斷了。「門風」:就是家庭好的這種風範,好的這種法財。「供承祭 祀」:將來子女好祭祀祖先。

指望紹繼門風,就是希望他接續香煙。西方不講這個;西方的人也不供祖先。中國人呢,他供上一個祖先,在祖先上燒香。這個做爸爸、做媽媽的,或者做爺爺、做 奶奶的,就希望死了之後,這個子,或者孫,給他燒燒香。這叫繼續香煙,繼門風,這是誰的兒子,誰的孫子,誰的什麼什麼。「供承祭祀」:等他死的時候,去給 叩個頭,拜一拜。那麼在西方也沒有這個,這更談不到囉!

「今我等既已出家」:可是現在我們已經出家了。「濫稱釋子」:也不管夠不夠佛子的資格,就是濫芋充數,就說:「啊!我們也是個釋迦牟尼佛的弟子。」「忝號 沙門」:忝,就是不知慚愧,不知羞恥。忝列門牆,就是我很不夠這個資格的。我很不配做這個沙門,可是我也冒充,濫芋充數就也算是個沙門。沙門就是勤修戒定 慧,息滅貪瞋癡。「甘旨不供」:對父母,我們一點也沒有什麼供養,沒有拿出自己的力量來供養。「祭掃不給」:父母死了之後也不去掃墓,也不到墳上去拜一 拜,也不祭。「生不能養其口體」:活著,不能來奉養他的口體。「死不能導其神靈」:死了之後,我也不能把他的神靈引導到一個安樂的處所去。

「於世間則為大損」:對於世間法來講,就是對於社會這一些個問題,這是一個大損失。「於出世又無實益」:我們出世也沒有修行,也沒有成功,對父母沒有什麼 幫助。「兩途既失」:兩途就是生、死。活著我也沒有奉養;死了我又沒有祭祀;我出家了也不管在家的父母了:這是兩途既失,兩方面都有大損失。「重罪難 逃」:這種很重的罪,很不容易逃避的。

「如是思惟」:像這樣想一想。「惟有百劫千生。常行佛道」:我就怎麼樣呢?我要百劫千生,都要修行佛道,常常地依照佛法來修行,常常地行佛道。「十方三 世。普度眾生」:我到十方去,到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去普度一切眾生,所以這叫報父母恩。「則不惟一生父母」:這兒應該加一個「乃至」,「乃至生生父 母。俱蒙拔濟」:生生世世的父母,都得到度脫了。「不惟一人父母。乃至人人父母」:乃至生生世世的父母,「盡可超升」:都可以升天去了。我們要是真修行, 「一子得道,九祖升天。」所以我們要好好用功修行,過去生生世世的父母,乃至於所有人的父母,我們都可以令他超升去了。「是為發菩提心第二因緣也」:是為 發菩提心第二種的因緣是這樣的。

這個文本來都沒有什麼很深奧的,都是很淺顯的。不要看得有什麼不明白,有什麼很困難的;沒有什麼困難的。

【書籍目錄】
第1頁:序分 第2頁:貳‧正宗分 一‧念佛重恩
第3頁:貳‧正宗分 二‧念父母恩 第4頁:貳‧正宗分 三‧念師長恩
第5頁:貳‧正宗分 四‧念施主恩 第6頁:貳‧正宗分 五‧念眾生恩
第7頁:貳‧正宗分 六‧念生死苦 第8頁:貳‧正宗分 七‧尊重己靈
第9頁:貳‧正宗分 八‧懺悔業障 第10頁:貳‧正宗分 九‧求生淨土
第11頁:貳‧正宗分 十‧令正法久住 第12頁:叁‧流通分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