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印光大師說故事(又名《靈岩故事》) 印光大師著

印光大師說故事(又名《靈岩故事》) 印光大師著

別 序

[日期:2012-08-15]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印光大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別 序

《印光大師說故事》(靈岩故事):即印光大師《文鈔》中所講「因果報應、三寶加持、念佛往生」等深有啟發之感應事例也。

所 謂「感應」者,即因緣果報也。感即是因,應即是果。以如是因,必得如是果。故以善感者,得福果;以惡感者,得苦果;以四諦感者,得聲聞果;以六度萬行感 者,得菩薩果;以念佛感者,得往生成佛果。擴而充之,整個佛法,所有因果修證之事理,無一不是感應之徵也。感應之道,如叩鐘然,叩之大者大應,叩之小者小 應,無有不應者。然或有修學多年,自覺不見感應者,其故何在?實則並非沒有感應,只是感應之蹟,隱顯不一,不為常人所知。《文鈔》言:

感應之蹟,有「顯感顯應、冥感冥應、冥感顯應、顯感冥應、亦冥亦顯感而顯應,亦冥亦顯感而冥應」之不同。

顯感顯應者:現生竭誠盡敬禮念供養,即蒙加被,逢凶化吉,遇難呈祥,及業消障盡,福增慧朗等。

冥感冥應者:過去生中曾修竭誠禮念等行,今生雖未修習,由宿善根,得蒙加被,不知不覺,禍滅福臻,業消障盡等。

冥感顯應者:宿生曾種善根,今生得蒙加被。

顯感冥應者:現生竭誠禮念,不見加被之蹟,冥冥之中,承其慈力,凶退吉臨,業消障盡等。

亦冥亦顯感而顯應者:宿世曾種善根,今生竭誠禮念,顯蒙加被,轉禍為福等。

亦冥亦顯感而冥應者:宿世曾種善根,今生竭誠禮念,冥冥之中,承其慈力,獲種種益也。

了此,則知功不虛棄,果無浪得,縱令畢生不見加被之蹟,亦不至心生怨望,半途而廢。感應之道,微妙難思。略書梗概,以勖來哲。其應之大小優劣,在其誠之至與未至而已。縱令心不諦信,致誠未極。但能一念投誠,亦必皆蒙利益。

故知:修學佛法者,無有不蒙感應也,只是見與不見否。如日光高懸,無不蒙照。盲人雖不能親見日光,而依舊蒙其光照,只是日用而不知。

感 應之道,有隱有顯,有近有遠。智者能明其隱者遠者,常人僅能見其顯者近者。是故智者,雖未見有應,仍能依理行事;愚者,不見感應,則難信其理。故感應之 蹟,於上智固可攝化,於下愚更有實益。如是藉事而明理,依理而行事,則無論何人,皆可得佛法之實益也。下至趨吉避凶,遠禍得福,上自超凡入聖,往生成佛, 皆可任己所求,感而遂通。

古 往今來,世出世間,種種感應之蹟,罄竹難書。散於各書者,何止千萬;彙聚成冊者,亦難計數。《印光大師文鈔》是一部學修之藏書,既有理論的深入闡發,又有 事例之大量實證。其理論之要已略顯於《靈岩遺旨》、《靈岩法要》二書中,今將其種種感應事例彙而成冊,以為理論之確證。因其文少易見,事顯理明,一見一 聞,或可收神奇之效,開信仰之門,助往生之益。共收一一四則,大分八類:

一、因果報應類(十 四則):因果是佛法根本,通於三世,熟有先後。因其幽微難測,未深入佛法者,多難信之。古往今來,種種因果報應之蹟,時有所聞,但觀其蹟,自可深信其理, 佛不妄語,豈欺我哉!所選十四則,有現世現報者,有來世得報者,有多生受報者。如是眾例,顯因果真實,輪迴不虛,果報自然,絲毫不爽。明乎於此,則知: 「禍福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二、戒殺護生類(十 一則):明信因果者,自知萬物有靈,同具佛性,愛而護之,理當如是。人存此心,自然感動天地,神而護之,自他同得利益,免受傷殘之苦,同得倫常之樂。進而 法緣廣結,同生西方,則可謂真實究竟之放生護生也。所選十一則,有因行不同,果報迥異者;有見母變豬,終不吃肉者;有代母懺悔,感其吃素者;有聖現神通, 勸戒止殺者。種種啟迪,以示吾人,戒殺護生,吃素念佛,同生西方矣。

三、尊師重道類(四 則):尊師重道,可謂佛法修行之根本。世間學問,一才一藝,尚不離師,況無上佛道乎?因人聞法,因法悟道,因道修行,因行成佛。是故經云:「善知識者,是 大因緣。善知識者,是奇特法。」《華嚴經》云:「善知識者:如慈母,出生佛種故。如慈父,廣大利益故。如乳母,守護不令作惡故。如教師,示其菩薩所學故。 如善導,能示波羅蜜道故。如良醫,能治煩惱諸病故。如雪山,增長一切智藥故。如勇將,殄除一切怖畏故。如濟客,令出生死瀑流故。如船師,令到智慧寶洲 故。」善知識之重要,以此可知。所選四則,有世間求學者,有佛門求道者,無一不竭誠恭敬,而得實益。是知:無論世出世間,恭敬方得實益。所謂「下人不深, 不得其真。」故大師常言:「欲得佛法實益,須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即消一分罪業,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即消十分罪業,增十分福慧。」

四、虔誠修持類(九 則):佛法不僅僅只在口說,更重於實行。說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今不如古者,大多流於言談,不能實行其道也。若能如實而行,自可得佛法利益。所選九則, 有悔而護法者,有嚴正服人者,有宰官念佛者,有精勤化他者。如是眾例,示佛法貴在篤行,不在空談。任何行人,擇其相應之法,不論時處諸緣,只要依教奉行, 皆可得佛法之利益。

五、三寶加持類(九 則):三寶乃苦海舟航,長夜明燈,度生寶筏。凡恭敬三寶、虔誠奉侍者,自有三寶加持,善神護佑,逢凶化吉,遇難呈祥。以此而生信,即可深結佛緣,進趣菩 提,志生西方矣。所選九則,有倖免於難者,有助其勇猛者,有降伏毒龍者,有指歸念佛者。如是眾例,無一不顯示三寶功德不可思議。歸敬三寶,仰憑於佛,即為 吾等出離生死苦海之強緣也。

六、自力警策類(九 則):佛法雖廣,宗旨唯一,即生死解脫。然生死解脫有自力他力之別,自力修行以戒定慧為本,難如登天,非末法多障眾生之所能修。經云:「末法眾生,億億人 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然人多執於自力,不仗佛力。若能深觀自身業力之深,自力修行之難,自必死盡偷心,專志淨土。綜觀古今,可為今人警 策者何止千萬。所選九則,有古之名噪一世者,亦有今之顯赫一時者。或參禪,或學密,其修行不可謂不高,而其結果,不能不令人心怵。如是高超人士,尚難了 脫,況吾等具縛凡夫乎?自力不足恃,他力必須歸,以此可知矣。如大師所言:「大家要曉得:仗自力修持,自有何種力?但是無始以來的業力。所以萬劫千生,難 得解脫。仗阿彌陀佛的弘誓大願力,自然一生成辦。」

七、念佛感應類(三 十二則):念佛一門,易行疾至,圓頓直接,有現當二益。當益固在往生成佛,現益亦自無量無邊。消災免難、逢凶化吉、增福延壽等,隨處可聞。所選三二則,念 佛一四則,念觀音一六則,其他二則。以此可知,佛事門中,有求必應,有感必通。《文鈔》所選感應以念佛念觀音居多,實因西方三聖與此土眾生最為有緣故。然 世人多求於現世果報,故於大慈大悲廣大靈感觀音菩薩,尤為信仰。大師常勸人念佛一萬之餘,念五千觀音,即是基於此,以攝化於念佛信仰不深之人。實則「南無 阿彌陀佛」六字洪名中,包含了一切諸佛、一切菩薩、一切經咒功德,所謂「阿字十方三世佛,彌字一切諸菩薩,陀字八萬諸聖教,三字之中是具足。」故淨業行 人,凡欲消災、免難、求子等世間利益者,不必另修他法,只管念佛,自得其益。如大師所言:「真能念佛,不求世間福報,而自得世間福報」也。

八、往生記實類(二 十六則):現世利益小,往生利益大。人能念佛,既可現生增福增慧,更得臨終往生淨土。然現世利益,或可親見,往生一事,超越凡情,愚癡凡夫,殊難信入。縱 有經論為證,疑惑亦難頓消。然理雖難明,事則易見。若藉可見之實事,即可除疑增信,安穩念佛矣。所選二六則念佛往生事例:有出家人,有在家人;有立志苦修 者,有煩惱纏身者;有平生念佛者,有臨終遇緣者;有坐脫立生者,有病魔纏身者;有人類,有異類。如是眾機,雖行業各異,遇緣不同,因念佛故,通得往生,顯 念佛一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但稱佛名,莫不往生」之奇勳。誠如大師所言:「淨土法門,仗阿彌陀佛大慈悲願力,無論老幼、男女、貴賤、賢愚、在家、出 家,若肯生真信、發切願、至誠懇切念佛聖號,無一不於現生臨終得往生者。」理論猶須證據,事實最能說話。觀如是眾機之往生,無信者自可倍增信心,有信者宜 當勇猛念佛矣。

今將《文鈔》如是種種感應事例彙集成冊,依序分類編排,並選大師相關法語附於各章前後,事理融通,資成淨業,或可助顯大師恩德於萬一也。

釋智隨    謹記
二○○七年十一月

【書籍目錄】
第1頁:總 序 第2頁:別 序
第3頁:壹、因果報應類 第4頁:貳、戒殺護生類
第5頁:三、尊師重道類 第6頁:肆、虔誠修持類
第7頁:伍、三寶加持類 第8頁:陸、自力警策類
第9頁:柒、念佛感應類 第10頁:捌、往生記實類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