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念佛一門深入

念佛一門深入

[日期:2012-08-12]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慧淨法師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編者

許多人因深感人生無常短暫、憂患多苦,進而學佛,期能自佛法中超脫浮沉莫主之生死輪迴。然學佛者眾,真能得到成就而安心者卻難得一見,這是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眾所周知,藥不對症,病情難痊;同樣的道理,行者所選法門若與自己根機相違,便難免因事倍功半而蹉跎光陰,甚至於心灰意冷,退失初心,這是多麼可惜的事。

佛所說法有八萬四千,大要區分則有難易之別,若就煩惑業重、生命短暫之末世眾生考量,智者皆知當捨難而就易,這與身染重病不宜再跋山涉水、耗時費力,而應擇易行速達之捷徑以求醫之理同。是故,佛以大悲特為吾等廣開淨土法門,以盡攝念佛眾生往生淨土而無遺。

然念佛者雖多,能肯定「平生業成」而在生活中安心念佛者卻甚少,揆其原因,大都是對經文理解不夠正確,困擾於「一心不亂」難達,「善根福德」之標準難知,而惶惑不安,如此情境,令人掩書長嘆。

慧淨法師於此深有同感,費數年之心血,將唐末失傳於中土之善導大師純正淨土教法,加以整理、演述,編輯成系列叢書,期一切學佛念佛之行者,皆能因此而撥雲見月,同蒙彌陀大願之攝取,同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永不退轉之極樂世界而成佛。

末 學初見此套叢書心生歡喜,故不揣淺陋,發心將這一系列純正淨土教法之叢書,就一般初學者所易困惑與關心之問題,摘錄編成二小冊--《念佛必定往生》與《念 佛一門深入》,願一切忙碌的有緣人,皆能因得此二袖珍本可隨時閱看,而可不偏失的順入淨土之門,進而備嘗淨土法門穩當、簡易、殊勝、圓頓之法喜,在生活中 安心念佛,庶不負釋迦牟尼佛宣講淨土之慈悲,亦契彌陀金臂遙伸垂念深切之呼喚。南無阿彌陀佛!

西蓮居士
二○○八.七.廿七於加拿大溫哥華

壹、稱名入報、涅槃正因

一、善導大師「涅槃正因」之偈

《法事讚》是善導大師以讚偈的形式解釋《阿彌陀經》的要義,其中這四句話是非常著名的,也就是解釋《阿彌陀經》「少善根不得往生,執持名號一心不亂即得往生」這一段往生正因的經文(《善導大師全集》四三七頁):

極樂無為涅槃界,
隨緣雜善恐難生;
故使如來選要法,
教念彌陀專復專。

1.涅槃報土

「極 樂無為涅槃界」,善導大師判定極樂世界是報土、無為涅槃的境界。「為」就是造作,「無為」就是遠離人為的造作,是性地功德的自然展現。一切的造作,都是有 為,不是無為。比如說我們造一棟樓,樓是有為法,將來會滅;建一座寺院,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荒廢,這都是有為法。只有佛性是無為,極樂世界是無為的,它 是涅槃的境界,涅槃是不生不滅,無衰無變,法爾常住。當然這個較難理解,總之,這是非常高妙的佛土境界,是佛性完全展現的境界。

2.雜善不生

像 這麼高妙的佛土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就是解釋「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善導大師把「少善根福德因緣」用「隨緣雜善」四個字來說明。什麼叫 「隨緣雜善」呢?不是專念彌陀名號,而是隨著自己的興趣、愛好、緣份,遇到這個學這個,遇到那個學那個,這叫「隨緣」;這個也修,那個也修,叫「雜」;所 修的都是善法,所以說「善」。以我們凡夫的隨緣雜善(曇鸞大師說是「不實功德」),要往生涅槃界,不可能!所以說「恐難生」,「恐怕你不能往生啊!」善導 大師講得比較委婉,意思是要我們捨棄隨緣雜善,而應當怎麼樣?專修念佛。

3.專念必生

所 以下面說「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故使如來選要法」,就是經文所說的「聞說阿彌陀佛」。我們聽釋迦牟尼佛講說阿彌陀佛名號,這是釋迦牟尼佛 為我們選要法。既然隨緣雜善不能往生,前面釋迦佛又勸我們去往生,我們頂多只能修點隨緣雜善,又不能往生,那怎麼辦?釋迦牟尼如來既勸我們往生,祂就要為 我們選擇一個往生的方法。選,是釋迦牟尼佛來選,所以,我們淨土法門,老師很高明,是釋迦佛,祂親自為我們選,選得很準,選得很穩,選得不複雜,選得很安 樂;不可能釋迦牟尼佛為我們選的,還會有差錯,還會有閃失。釋迦牟尼佛為我們選的方法,人人都能做到,而且是最殊勝的,是第一的,不會是第二、第三。釋迦 牟尼佛為我們五濁惡世的眾生所選取的「要法」,是什麼法門?「教念彌陀專復專」,就是「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亂」,釋迦牟尼佛教我們念阿彌 陀佛,要專,還要再專,一個「專」字還不足以形容釋迦牟尼佛的老婆心切。

「五濁惡世的眾生,你要專念佛啊!」

「佛啊!我已經答應專念佛啦!」

「專了,還要再專哪!」

一路專到底,心也專、行也專,今天專、明天也專,在佛堂裡專、離開佛堂還專,叫「專復專」。

總之,這段讚偈說明兩件事:「隨緣雜善」是「少善根福德因緣」,不能往生;稱念彌陀名號專復專,決定能往生,這是釋迦牟尼佛為我們選定的,這個就是多善根福德。

(淨宗法師講述之《阿彌陀經核心講記》七九-八三頁)

二、極樂是無為涅槃的境界

善 導大師解釋說:極樂淨土的境界是個無為涅槃的境界。「無為」就是離開人的造作。「涅槃」涅即不生、槃即不滅,不生不滅也就是無為的意思。因為有造作就有生 滅,有生滅就不是真理,因為涅槃即是不生不滅,叫真理。凡有生滅的就不是真理,若有一個東西存在,這個東西一定是因緣和合的。所以涅槃是離開我們人的盤 算、籌度、計量,這種涅槃境界是不可思、不可議、不可稱、不可說的。

我 們要往生這一種不可思議、不可稱、不可說的境界,如果依我們自己所修的,怎麼能夠進去呢?因果不相吻合。我們所作的修行、功德如果不是三輪體空,那通通是 有漏的。善導大師解釋這一種叫做「雜毒之善、虛假之行」,不能說是真實的。那真實的在哪裡?「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的本身就是真實。

(《淨土三經一論大意》之《阿彌陀經》大意 一四六-一四七頁)

三、「隨緣雜善」不能往生

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

什 麼叫做隨緣呢?各人隨他自己的緣份就叫隨緣。譬如說:親近密宗,以學密的功德來迴向往生,這就是學密宗的緣;是學禪的,就以禪的境界迴向往生;跟隨天台 的,以一心三觀迴向往生;從華嚴的,以一念十法界觀迴向往生;是唯識的,以五重唯識觀迴向往生。你隨各宗各派所學的種種法都是「雜」,因為各種各不一樣所 以叫做雜,這叫「隨緣雜善」。善導大師說要往生涅槃的極樂世界,「隨緣雜善恐難生」,「恐」即不可能的意思,是不可能往生的,因為因果不相吻合。

(《淨土三經一論大意》之《阿彌陀經》大意 一四七-一四八頁)

四、勸專念名號往生

那要怎麼樣才能往生呢?

「故 使如來選要法」:釋迦牟尼佛在《阿彌陀經》裡面開示,往生極樂世界最根本的法叫做「要法」,就是「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也就是「故使如來選要法,教 念彌陀專復專。」釋迦牟尼佛勸導我們要稱念彌陀的名號,稱念彌陀的名號要專。所謂「專」,即一心。專復專就是專又再專。

(《淨土三經一論大意》之《阿彌陀經》大意 一四八頁)

五、「專復專」三重意義

「專復專」有三重的意義:第一層就是殷勤之義。即是,因為這件事情非常重要,恐怕你忘記,恐怕不夠周詳,所以一次不夠,還要第二次,第二次不夠還要第三次,一而再地叮嚀,顯示非常殷重。

第 二層的意義,上面這個「專」,表示你要捨去五種雜行,要專修五正行,這叫專。下面「復專」的「專」字,是五正行之中要你專依正定業,專稱佛名。其他四種助 業,是讓你專依正定業而開展施設的,目的不在這四種助業。這四種助業開展目的,是為了要你能夠體悟一向專念彌陀名號而設的。如果已經體悟到應該一向專念彌 陀名號的時候,豈不是這四種助業都融入在稱念名號當中了?所以最後一個「專」,就是擱置四種助業,而依正定業的稱名,就有這一種含義。

什 麼叫做四種助業融入正定業呢?就是說,我們平常都會規定自己誦經,要誦幾部,要靜坐觀想極樂世界,同時要禮拜,要拜幾拜,同時也要修讚歎供養,可是現在知 道了,哎呀!原來單單只稱這六字名號,就是阿彌陀佛的本願,往生的正因,沒有什麼缺少了。我們即使讀經,當然還是要專依淨土三部經,而這「淨土三部經」在 說什麼?在說「乃至十念」的第十八願,那我們依教奉行之後,豈不是就要去「乃至十念」--即是去一心稱名?所以,想要誦經的當下也會說:「來念佛吧!」而 想到念佛。同樣地:觀想、禮拜、讚歎供養都一樣,來念佛吧!所以都融入這一句名號之中了。所以「專復專」就有一種捨雜行歸正行,擱助業專正定業的意思。

第三層的意義:上面的「專」,即專於一行,稱念南無阿彌陀佛;下面的「專」,即專於一心,一心無二心。這個一心無二心,即信心不懷疑。稱念這句名號,不論你上盡一輩子的稱名,下至十聲、五聲、一聲、一念的稱名,都絕對往生極樂世界,這種信心叫做「專復專」。

所 以這裡有第三重含義,有一行一心的意思;同時又有一心一行的意思。上面的「專」,就是信受彌陀的救度不懷疑,領受彌陀的救度在心中,之後即是像善導大師所 講的:一向專稱彌陀佛名。所以最後就專於這一行,最後的專於這一行的話,甚至是超越了前面所謂的信、疑、迷、悟、自力、他力,都已經不管這一些了,二六時 中一出口即: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以前所謂的信疑、自他二力,都是初門初機的、最初階段,現在二六時中就是一句名號,何況信願行等,六字名號 裡面沒有不具足的。

所以,這「專復專」有這麼深妙的意味,而這正是「一心不亂」之真義。

善導大師是彌陀化現,所以開示這個念佛法門總有重重無盡的含義。

善導大師解釋「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一日、七日、一心不亂,」這個就是合乎第十八願的內涵。

(《淨土三經一論大意》之《阿彌陀經》大意 一四九-一五二頁)

六、稱名念佛是彌陀本願

善導大師解釋說:「弘誓多門四十八,偏標念佛最為親。」

意 思就是說:阿彌陀佛所發的廣大誓願有四十八願,但是其中的第十八願是與阿彌陀佛本身最親近的、不疏離的。第十八願說:「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 這乃至十念的念佛是第十八願,與阿彌陀佛最親最近,是阿彌陀佛的本懷,是往生極樂世界的正因,所以說「偏標念佛最為親」。四十八願當中,只有第十八願是舉 出念佛,其它四十七願並沒有提出「乃至十念」的念佛。

善導大師又說:「唯有念佛蒙光攝,當知本願最為強」--只有稱名念佛的眾生,才受到彌陀慈悲光明攝護,如果不是稱名念佛就沒有,所以說唯有念佛。那「唯有念佛蒙光攝」,為什麼會是這個樣子呢?因為本願最為強。念佛就是第十八願,本願是個強緣--最大的有力的緣。

上面所講的就是《阿彌陀經》大意第二點:往生之方法。

(《淨土三經一論大意》之《阿彌陀經》大意 一五二-一五三頁)

貳、五正行與五雜行

一、「淨土門」和「聖道門」

要 解脫生死輪迴,必須學佛修行才能達成。佛法中所謂的八個宗派,可分為兩種法門,一個是「淨土門」,另一個是「聖道門」。淨土門就是念佛往生極樂世界,永離 六道輪迴,在淨土直接成佛,成佛之後再倒駕慈航到娑婆世界,乃至十方世界,分身千百億,廣度諸眾生,這一個法門叫做淨土法門。除了淨土法門以外的所有宗 派,天台宗也好、華嚴宗也好,禪宗、密宗、律宗和三論宗等都屬於聖道門。聖道門的定義是靠自己的力量在娑婆世界修行,這一輩子不成,下輩子再來,下輩子不 成,下下輩子再來,這一種法門叫做聖道門,這種判別的方法是以淨土門的教理來判別的。

我 們曉得有這件大事要解決,有這個目的必須去達成而來學佛,接下來的問題是到底要選聖道門,還是要選淨土門?我們必須仔細去檢討自己的根機,學聖道門是否能 夠達到這個目的呢?還是學淨土門才能夠達到這個目的?我們如果真正深入去檢討自己的根機,就會發現我們不夠資格去學聖道門--我們是沒有力量學聖道門的, 走聖道門我們還會再度地繼續輪迴。

(《慧淨法師講演集一》一六五-一六六頁)

二、學聖道門是依自力具足戒定慧成佛

因 為學聖道門是依靠自己的力量而走「戒定慧」的過程。「戒」就是一般所講的「五戒」或「菩薩戒」,出家人則有「比丘戒」、「比丘尼戒」以及出家的「菩薩 戒」。單單以「五戒」-- 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來講,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能夠把「五戒」持好是很不容易的。比如說不打妄語,我們心中明知要真誠清淨,言行一致,心 口一如,打妄語是犯戒,卻往往會說妄語;尤其是做生意的人,他幾乎在一生當中,甚至每天都打妄語,因為他需要做買賣的關係,不得不打妄語。至於說不偷盜, 就是不取不應該取的,甚至花費超過自己本份的東西,也算是偷盜;甚至在公司裏用公司的郵票、信封、信紙啦,也算是偷盜;別人或公家的物品,小如針線、大如 鈔票,擅自拿取,也算是偷盜的範圍。我們用五戒的鏡子來照照自己的言行,就知道很容易犯。又如不殺生,有直接、間接甚至見殺隨喜,我們只要是不持齋吃素, 即使不殺生也會有間接殺生的罪過,因為我們吃肉他們才會殺來賣,所以他們是為了我們而殺生的。

以上只是略微談論一下「五戒」已是如此,何況「十善」,以及其他更微細的戒。《地藏經》說:

閻浮眾生,舉止動念,
無不是業,無不是罪。

如果我們依自己的力量學聖道門,一定要持戒,而持戒不清淨,就是跟眾生結了惡因緣,下一輩子要來還債,了結這個因緣。想脫離六道輪迴,就要持戒清淨,不能與眾生有牽纏,否則犯了戒,就只有墮落三惡道這一條路了。

至 於「定」,修定要達到最低層次的「欲界定」--心時時刻刻做得了主,能保持清淨,事來當下辦理,事過了無痕跡,已經很不容易。而初禪、二禪以上的「色界 定」、「無色界定」,在學佛的人當中,不論在家或出家,很少人能修成。近代最出名的是廣欽老和尚和虛雲老和尚,虛雲老和尚是學禪的,有幾次入定的經驗;廣 欽老和尚不是學禪宗的,可是他曾經在深山有深沈的入定經驗,不過廣欽老和尚最後曉得,即使有禪定的經驗,也不能了脫生死輪迴,所以晚年他都強調念佛,弘揚 淨土法門。虛雲老和尚雖然講禪,也講淨土法門的道理,他曉得禪修不適合大眾的根機。

「慧」是指「明心見性,深入經藏,智慧如海」。「明心見性」,是達到開悟、覺悟的境界,印證了真理和佛性,此世有幾人能達到?至於「深入經藏,智慧如海」,則更困難了。

(《慧淨法師講演集一》一六六-一六九頁)

三、學淨土門是依他力往生淨土成佛

由 上可知,靠自力修行,唯有具足戒、定、慧才能了生脫死,這是聖道門,我們能修嗎?單從這一點來檢討,就可以了解我們修不起,學不成。那怎麼辦呢?擺在目前 就是三惡道火坑。那麼淨土法門是怎麼樣的呢?淨土法門是完全依靠阿彌陀佛的力量,來離開六道輪迴的。剛剛說人生的目的,就在於學佛;而學佛的目的,也就是 超越六道生死輪迴並進一步成佛。這個目的有近程的目的和遠程的目的,畢竟學佛最終是為了遠程的目的--成佛,可是近程的目的--解決生死輪迴,必須先達 成;否則,人身都難得了,還談得上成佛嗎?所以學佛的目的,近程是先離開六道輪迴,同時發菩提心、行菩薩道,一級一級往佛的境界去。

就 如剛說的聖道門,要離開六道輪迴,必須修習戒、定、慧,最低限度要證到初果阿羅漢。雖然初果阿羅漢未能立即超越六道輪迴,可是他不會墮落三惡道,他還有七 次天上、七次人間的果報,經過了這時間的往來,他就到達四果阿羅漢的地位,超越了生死輪迴。當然若要成佛則必須迴小向大,發菩提心去行難行能行、難忍能忍 的菩薩道,然後一級一級由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最後到達等覺、妙覺而成佛,但是這段時間非常長久,做起來非常困難。

龍 樹菩薩曾經說過,聖道門是屬於難行道,只靠自己的力量,好像在陸地上走路,比較辛苦,而且時間很長,非常困難;淨土法門是依靠阿彌陀佛的力量,依靠他力, 好像坐船走水路,不必費自己的力量,時間一到便達彼岸。依靠阿彌陀佛的力量往生淨土,到極樂世界去成佛,就是淨土門;依靠自己力量在這娑婆世界,生生世世 修行來了生脫死,超越輪迴乃至成佛,是聖道門;我們學佛必須要了解這兩門的差別,才不會學起來混淆不清。淨土門是完全靠彌陀的他力法門,但我們不要認為, 自己不努力完全依靠佛力,這樣沒有志氣。我們不要有這種觀念,因為我們知道自己連五戒都修不成,還有什麼力量不力量呢?自己無力、無能,就得依靠大慈大悲 的阿彌陀佛--並非指其他佛菩薩、羅漢,那麼今生今世就能離開六道輪迴,往生淨土成佛,然後廣度十方眾生。

(《慧淨法師講演集一》一六九-一七一頁)

四、阿彌陀佛的救度,是純他力的法門

阿彌陀佛為我們創造了極樂世界,極樂世界裏面一滴水、一片葉、一朵花、甚至一顆寶石,都是阿彌陀佛完成的。那麼極樂世界是建設給誰的呢?當然是建設給我們的,如果沒有我們眾生的往生,極樂世界就沒有意義了。

往生極樂世界所須的功行,也是阿彌陀佛為我們成就,為我們圓滿的,祂經過兆載永劫修習種種苦行,來完成能夠救度我們的四十八願-- 扼要地說就是第十八願。極樂世界的成就和能夠往生極樂世界的善根福德因緣,都是阿彌陀佛圓滿的,所以能往生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發願迴向給我們,而不是我們發願迴向給阿彌陀佛。

如 果是我們發願迴向給阿彌陀佛,才能往生,那往生便很難有把握,阿彌陀佛救度的對象也很狹窄,誰敢保證他的功行,已具足往生的資格、條件。其實,只要我們信 受彌陀救度,願生彌陀淨土,此後專稱彌陀佛名,便已經被救,當下便具足往生的資格了。我們要了解這個「信」是永恆不變、毫不動搖,是金剛不壞的,就算病苦 現前也不改變,臨終時也金剛不變;它跟世間一般信用的信不同,世間的信用會變,而我們對彌陀的信心是金剛不變,因為信心的對象是阿彌陀佛及祂所完成的極樂 世界。信願行的「信」,應該這樣信--阿彌陀佛是無量壽、無量光,能救度任何時代的任何眾生,而不應摻雜含有自力的、修功行來迴向的成分。完全純粹接受阿 彌陀佛的救度,是「純他力」的法門,如果還摻雜自己意見在裏面,叫「自他二力」的法門。

(《慧淨法師講演集一》一七四-一七六頁)

五、「純他力」和「自他二力」

現在講這二門的差別。淨土根本經典有三部:《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有關摻雜自力,和純粹他力的內涵,以善導大師對《觀無量壽經》的解釋最正確,這裏便是引用善導大師《觀經疏》的內容來解釋。

《觀經疏》總共有四卷,第一卷〈玄義分〉,就是在還沒有解釋經文之前,先將這一部經的重要義理加以提示,然後才發揮。〈玄義分〉有一段話說:

遇因韋提致請,我今樂欲往生安樂;
唯願如來,教我思惟,教我正受。

韋 提希夫人,是佛陀在世時,印度一位國王叫頻婆娑羅王的夫人,他們的太子阿闍世王為了奪取王位,把父王、母后關在牢房裏,夫人非常痛苦、悲傷,她想:為什麼 我的家庭,甚至皇家,會有這樣忤逆不道的事呢!她非常悲傷地向著釋迦牟尼佛所住的方向,祈求釋迦牟尼佛來給她說法;釋迦牟尼佛應韋提希夫人的祈願,以神通 變化來到夫人的地方。

夫 人跟釋迦牟尼佛說,這個娑婆世界充滿了地獄道、餓鬼道、畜牲道的痛苦,希望我下一輩子,不要再出生在娑婆世界,能夠往生到沒有三惡道的世界去,希望釋迦牟 尼佛指示她一個沒有痛苦的世界去求生。釋迦牟尼佛就以祂的眉間白毫放出光明,普照十方世界,照耀十方世界之後,又將這光明收攝到頭頂上來,顯現了一個光明 台,十方世界的國土,全部在這個光明台上顯現出來。夫人觀看選擇後,稟告釋迦牟尼佛說,十方的淨土雖然都美好,但是我願意往生極樂世界。

在這裏善導大師所說的:「韋提希夫人致請,我今樂欲往生安樂,唯願如來教我思惟,教我正受。」意思是說,我想往生極樂世界,請釋迦牟尼佛教導我怎樣觀想,才能觀出極樂世界種種相貌而往生極樂世界。

(《慧淨法師講演集一》一七六-一七八頁)

六、「要門」和「弘願門」

接下來:

然娑婆化主,因其請故,即廣開淨土之要門;
安樂能人,顯彰別義之弘願。

「娑 婆化主」是指釋迦牟尼佛,因韋提希夫人的請求,才開展出淨土法門裏面的所謂「要門」出來。「安樂能人」是指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顯彰出「別義之弘願」。「別 義」是指它別於一般教理、一般因果、一般法門,故稱作別義;「弘願」即第十八願,為救度十方眾生,此願非常弘廣,所以叫做弘願。以這一點可以看出,往生極 樂世界有兩門,一門是「要門」,一門是「弘願門」。

其「要門」者,即此《觀經》定散二門是也。
定即息慮以凝心,散即廢惡以修善。
迴斯二行,求願往生也。

「要 門」是指什麼呢?是指「定」跟「散」這兩門。「定」是「息慮凝心」,也就是「十三觀」,因為要觀想十三觀,必須將妄想雜念停息下來,所以叫「息慮」,將整 個心集中在這十三觀上,所以叫做「凝心」,這個是「定」的法門。「散」是指十六觀內的第十四、十五、十六這三觀,雖然不像前面第一觀到第十三觀,必須息 慮、凝心,也就是說他的心不是定的,而是散的,但雖是散心,必須去惡修善。

「迴斯二行,求願往生」,是說要迴向定散這兩門所修,往生極樂世界。如果沒有這兩門的修行,就沒有功德可以迴向,也就不能往生了,這是屬於要門。

那麼「弘願門」是什麼呢?

言「弘願」者,如《大經》說:
「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
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

《大 經》是指《無量壽經》,在《無量壽經》哪裏有說這一點呢?就是第十八願,所以這一段是指第十八願來講的。因為第十八願一開始便說:「設我得佛,十方眾 生……」意思就是說,我成佛的目的,就是要使十方眾生,通通往生極樂世界,所以《大經》說:「一切善惡凡夫」,十方眾生包含起來,就是善跟惡的眾生,那麼 十方眾生,是以凡夫為本來講,不是指聖人﹔一切善惡凡夫能夠往生極樂世界,通通都是依靠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力量,才能往生的。那麼這個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的 緣,這個力量,是能夠使我們超凡入聖,離開六道生死輪迴,達到往生成佛,所以叫做「增上緣」,這是指第十八願來講。

從以上就可以知道,淨土門裏面有「純他力」的,也有半自力半他力的「自他二力」的法門。

佛法大致分為聖道門和淨土門;淨土門裏有要門、弘願門。要門則分定跟散,定就是十三觀,散是三福九品,三福九品必須看《觀無量壽經》才能夠了解,這是屬於「自他二力」的法門,自力迴向給阿彌陀佛--他力,使他力能夠救度我們,所以說是他力中的自力法門。

(《慧淨法師講演集一》一七八-一八一頁)

七、大願、大業、大力

那麼弘願門呢!是純粹「他力迴向」過來的,「他」是指阿彌陀佛,是阿彌陀佛將祂的力量、功德,迴向給我們,使我們白白就能夠擁有的,那麼祂迴向什麼給我們呢?前面所講的「大願業力」,也就是「大願」、「大業」、「大力」。

「大願」,就是剛才所講的,阿彌陀佛當法藏菩薩的時候,為了救度我們,以五劫的時間去思惟後,考慮出容易救度我們的四十八願來,這就叫做「本願」。祂這個本願,是為我們而發的。

「大業」,就是指大的行為,什麼是大的行為呢?就是阿彌陀佛,雖然發了願,發了願如果沒有付諸實踐,這是空願,不能達到目的,所以必須實踐;阿彌陀佛經過了兆載永劫,去行菩薩萬行,可以說祂這個行,是為我們而修的。

有了願、有了行,願行圓滿之後,就有了「大力」出來。「大力」就是無礙光明的攝取力和無為、無漏的名號功德力。《觀無量壽經》說: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
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也就是說,阿彌陀佛的光明,是無量的,而且是不受障礙的遍照十方世界,它有攝取救度念佛眾生的作用,所以裏面就有無礙光明的攝取力。

(《慧淨法師講演集一》一八一-一八三頁)

八、五正行

正行有五種,名為「五正行」,即是「讀、觀、禮、稱、讚」,亦即:一讀誦正行,二觀察正行,三禮拜正行,四稱名正行,五讚供正行。

何故此五種行名為「正行」?大師如是說:

言「正行」者,專依往生經行行者,是名正行。

亦即此五種正行是純依「往生經」(淨土三經)所說之行而行,是往生彌陀淨土純正直接之行故。

又,此五種正行之中,亦分為「正業」與「助業」兩種。

「正業」即是五正行中第四之稱名念佛,名為「正定業」,大師云:

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
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

「助業」即是其餘四種正行,大師云:

若依禮誦等,即名為「助業」。

何故五種正行之中,獨以稱名念佛為正定業乎?大師解釋說:「順彼佛願故」。亦即「稱名念佛是彌陀本願之行」,餘行非本願之行;故但稱佛名,即是乘佛願力,必得往生。

大師又說:

除此正助二行以外,自餘諸善,悉名雜行。

亦即五正行之外的所有修行,都名之為「雜行」。

(《慧淨法師講演集二》三九七-三九九頁)

九、五雜行

「雜行」即是雜多之行,即一般菩薩所修之六度波羅蜜及其餘一切諸善萬行。若論雜行,其數無量,不遑具述。若與五正行比對,則有「五雜行」。

此外,舉凡布施、持戒等,並聖道門所重視之菩提心,皆屬雜行。亦即五種正行以外之一切諸善萬行,不問大乘小乘,為求現世證悟,或求現世利益,如是等等所修之一切行,皆名雜行。

(《慧淨法師講演集二》三九九-四○○頁)

十、二行得失

大師列出五種正行,明確指出往生方法,意在使人捨雜歸正,探其理由,即是「五番相對」。因為「往生行相」既有「正雜二行」,便有五番相對之「二行得失」,故大師說:

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親近,憶念不斷,名為無間也;
若修後雜行,即心常間斷,雖可迴向得生,眾名疏雜之行也。

1.五番相對

2.二行得失

如是,修五正行者,與阿彌陀佛親緣、近緣、無間、不別迴向、純極樂行。修雜行者,與阿彌陀佛以外之諸佛菩薩天人相關係之行,與阿彌陀佛疏、遠、有間、須要迴向、不純。修五正行與修雜行比較,有此「五番相對」,故捨雜行,選正行,此是大師「就行立信」之意。

(《慧淨法師講演集二》四○一-四○二頁)

十一、三重選擇

日本高僧法然上人,獨尊善導大師,將大師之淨宗思想,巧以四首五言四句之偈語徹底圓彰,此偈妙含「三重選擇」之義,後世稱為「三選文」,此三選文所獨舉之「擱、拋、傍、專」四字,可謂「淨宗口訣」。其文如下:

欲速離生死,二種勝法中,且擱聖道門,選入淨土門。
欲入淨土門,正雜二行中,且拋諸雜行,選應歸正行。
欲修於正行,正助二業中,猶傍於助業,選應專正定。
正定之業者,即是稱佛名,稱名必得生,依佛本願故。

此文明示三重選擇之義,亦即於「二門、二行、二業」之中,「擱聖道、選淨土;拋雜行、選正行;傍助業,選正業」,簡言之即是「選淨土、選正行、選正業」。

(《慧淨法師講演集二》四○三-四○五頁)

參、三心總攝於深心

一、三心總攝於深心

《觀無量壽經》也說到三心,這是重點: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這好像有三個心,而且各不一樣。可是通通包含在深心裡面,一個深心就具足三心了。

(《淨土三經一論大意》之《觀無量壽經》大意 一○三-一○四頁)

二、至誠心--內外一致的心

首先說「至誠心」:至誠就是真實的意思,善導大師說:「至者真也,誠者實也。」所以至誠心就是真實心。

那 麼什麼叫做真實心呢?也就是說我們內心真實地信受彌陀的救度,這是真實的;我們口中稱念這一句名號,也是發自內心地、實在地稱名,不是表面上做給人家看 的。表面上讓人家知道我在念佛,我在信佛,我想生極樂世界,可內心卻不是真正信阿彌陀佛,要求生極樂世界的,這樣就不是真實了。

所以,信佛、念佛,相信有極樂、有彌陀,這都是發自內心的,這樣內外一致就是真實。

(《淨土三經一論大意》之《觀無量壽經》大意 一○四-一○五頁)

三、深心--深信的心

「深心」:善導大師解釋深心就是「深信的心」。

1.機法兩種深信

深信什麼呢?

第一、信機:深信自己是罪惡深重的凡夫,有心修行,無力修行。不僅今生今世不能解脫,無力解脫,而且盡未來際,也不能解脫,無有出離之緣。這種眾生,一想到這裡時,真的趴在地上嚎啕大哭啊!因為無有出離之緣嘛。無有出離之緣豈不是生生世世、世世生生一直地在娑婆世界輪迴?

那人身難得,豈不是都要墮落三惡道呢?所以一想到這一點,那種不可形容的恐懼呀,就會襲上心頭的,一定的!深信這一點,就是深信我們自己是罪惡生死凡夫。(善導大師說到深信「機」。宗教名詞的這個「機」就是指我們的根性、根機。)

第二個內涵就是深信「法」,也就是彌陀的救度。彌陀的第十八願說:乃至十念稱我名號的人,都必定使他往生極樂世界;稱我名號的人不能往生,我就不能成佛。依靠彌陀的本願,必定能夠往生,這個就是法深信。

前 面深信「機」,機是罪惡深重的生死凡夫,無有出離之緣,這種眾生也可以說是五逆、十惡、謗法、犯四重、闡提的眾生。如果不是這種眾生,就有出離之緣,就不 是無出離之緣啦,那這一種無有出離之緣,五逆、十惡、謗法、闡提的眾生,不管他對彌陀的本願瞭解的深、瞭解的淺,他只要稱念彌陀名號,就必能往生,這一種 就是機法兩種深信。

2.兩種深信入一向專稱

那 麼如果以剛剛所講的,釋迦牟尼佛付囑阿難流通下去的「持無量壽佛名」,以及善導大師所解釋的「一向專稱彌陀佛名」來講,都沒有談到信跟不信的,而只是說 「一向專稱彌陀佛名」,那豈不是你信、疑到了稱名那裡,比如說信也有深淺,疑也有種種,這一切都不管,你只要稱名必能往生,豈不是信也在裡面了?所以《觀 無量壽經》的歸結就是在「一向專稱彌陀佛名」,這就是《觀無量壽經》的大意。

(《淨土三經一論大意》之《觀無量壽經》大意 一○五-一○七頁)

四、迴向發願心--自自然然回家的心

「迴 向發願心」:簡單講就是厭離娑婆,欣生極樂。也就是說,對娑婆不留戀,甚至厭倦它,因為它讓我們造罪造業,受苦受難,我們還會喜歡它嗎?而且釋迦牟尼佛說 這娑婆世界就是三界火宅,火在燒的房屋,我們怎麼會喜歡呢?所以厭倦娑婆。極樂世界那麼莊嚴、殊勝、清淨、安樂,我們怎麼不想去呢?何況極樂世界是彌陀為 我們建設的,是我們的家,戶長是我們,每個人都是極樂世界的戶長。回到自己的家,非常自然的啦;今天上班去,一到下班時間,自自然然回到自己家裡邊,迴向 發願心就是這個樣子。在娑婆世界所作的不管是善啊、惡啊,任何功德都是想到極樂世界去的,不會認為我的這些功德能使我再度為人,或者上生天堂,都不會這麼 想,都是迴向發願,願往生極樂世界。

這三心都在深心裡邊,知道自己不能脫離六道;知道這種不能脫離六道的眾生,只要稱名念佛,必定往生極樂世界,都在這一念的信心裡面。

(《淨土三經一論大意》之《觀無量壽經》大意 一○七-一○八頁)

五、名號功能,破疑滿願

《往生論註》還有一個扼要的地方,就是下卷開頭「讚歎門」舉出修行的現象,有如實修行、有不如實修行。

無礙光如來名號,能破眾生一切無明,能滿眾生一切志願。然有稱名憶念,而無明猶在,而不滿所願者,何者?由不如實修行,與名義不相應故也。
云何為不如實修行,與名義不相應?謂不知如來是「實相身」,是「為物身」。
又有三種不相應:一者「信心不淳,若存若亡故」;二者「信心不一,無決定故」;三者「信心不相續,餘念間故」。

剛剛講,淨土法門「非修不修」--不是講修行的,講稱名。「稱名」比一般修行,既容易又超越。

曇鸞祖師在這裡說: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能夠破除我們的無明,能夠滿足我們的願望。但是有一種人,現在已經在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可是無明並沒有破除,他的願望也沒有達成,這是什麼原因呢?他在這裡就有解說,我們先來解釋無明跟滿願。

我 們的無明有兩種:一種是「癡無明」,一種是「疑無明」。癡無明就是貪、瞋、癡各種煩惱,這個叫做無明。一切的無明都涵蓋在癡無明裡面。另一種就是疑無明, 疑無明是指懷疑阿彌陀佛的救度,就叫做疑無明。總的來講就是貪、瞋、癡的一切無明,別的來講就是疑無明。那麼,只要懷疑阿彌陀佛的這個疑無明破除,也就是 只要信受彌陀救度的話,即使貪、瞋、癡無明還存在,也沒有妨礙。因為往生到極樂世界,貪、瞋、癡三毒煩惱一定斷除。

所以阿彌陀佛這一句名號能夠破除我們的無明,是最先破除我們的疑無明。只要疑無明一破,貪、瞋、癡煩惱到時一定會破,所以先破疑無明,而且主要破的就是疑無明。

以 淨土法門來講,嚴重的無明不是貪、瞋、癡,而是疑。因為我們懷疑彌陀的救度,使得我們繼續在這三界六道裡面造罪業、受苦報。有了輪迴,只要是當人,就會去 造十惡,又是弱肉強食。這樣講起來,不是懷疑阿彌陀佛的這個「疑無明」的罪業,比殺人、放火、五逆、謗法的罪業還重嗎?所以,懷疑阿彌陀佛的救度,懷疑佛 智、不信救度,罪業比殺人放火都重。因為由於懷疑而不能往生,而繼續輪迴;輪迴就有機會去造十惡五逆謗法了,任何的罪業都可能造了。「疑」--懷疑彌陀的 救度,是一切罪中最大的罪。

「滿願」,願也有「總」和「別」。「總」,就是我們人生的願望非常的多,又要這個,又要那個;又希望那樣,又希望這樣,願望很多。「別」來講,就是願生極樂世界,這個願生之「願」。

其 他的願雖然多,只要願生極樂世界這個願滿足的話,其他的願也就能達到。因為只怕不成佛,不愁成佛而不能滿願的。成了佛,就有智慧、有神通,能夠如意自在、 千變萬化,應以何身救度,便能夠顯現何身而為說法。所以滿願先滿往生的願。這往生的願是一切願的根本,只要這個「願」滿足了,其他的願就能夠滿足。

六、為何稱名,不滿所願

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能夠破我們的無明,能滿足我們的願,可是還有稱名的人無明還沒有破除,而願望還沒有滿足,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1.不如實稱名

曇鸞大師就總地加以解釋說,我們雖稱名,可是這種稱名不是如實地稱名--只要有疑心,就不是如實地稱名。如果具足信心的話,那就是如實的稱名。

2.二不知

這 一句名號既然能夠破除我們的疑心,使我們起信;一起信,往生的希望就達到了。可是為什麼不能破我們的這個「疑」,使我們起信呢?是由於我們不知道阿彌陀佛 祂本身就是實相身、為物身。也就是不知道這一句名號的原理,來龍去脈,生起本末。如果能知道的話,這個「疑」就會破除,就會得到信心。

什麼叫做實相身,什麼叫做為物身呢?

實相身, 也就是阿彌陀佛的報身,成佛之身。阿彌陀佛第十八願說:「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這個實相身就是阿彌陀佛已經成佛自利之身。自己已經 成佛了,這個叫實相身。如果還沒成佛的話,祂還是菩薩。既然還是菩薩,我們就不能滿願斷疑了。如果是成佛,我們往生就能夠達到、滿足了。為什麼呢?往生的 資糧、往生的功德、往生的地方,都在祂成佛這一句名號上啊!所以一旦祂成了佛,是實相身的話,那名號就出現,那名號的本身就是我們的信。名號的顯現就能破 除我們的疑。所以說實相身是彌陀自利之身,也就是「設我得佛」的那一種已取正覺的「正覺」。

為物身。物,就是眾生,為物身就是救度眾生之身,是利他之身。阿彌陀佛本身的存在就是要救度十方的眾生,而且能夠救度十方眾生。如果不能救度十方眾生,根本不能成佛;祂既然成佛,就能夠救度十方眾生。

我們由於不明白阿彌陀佛已經成為這一實相身之佛、為物身之佛,所以我們的疑心不能破除。這是從佛來講的;從自己來講,是由於「兩種不知」的緣故。

不知實相身,不知為物身,這叫「二不知」。

3.三不信

因「二不知」就顯現為「三不信」,也就是第一、信心不淳,若存若亡;第二、信心不一,無決定;第三、信心不相續,餘念來間斷。

第一、信心不淳: 信心不淳也就是說,你既然不知道阿彌陀佛已經成佛,是成為實相身、為物身的佛,既然不知道,那麼,我們內心這個「信」也就不淳。不淳就是跟原來的樣子不一 樣。若存若亡--有時候覺得有把握,有時候覺得沒有把握。「淳」,一般解釋,好像一塊原木,原原本本從山上運下來,還沒有經過雕刻,沒有經過顏色的彩繪, 這個叫做淳。也就是說阿彌陀佛(實相身)救度眾生(為物身)的悲願,原原本本領納在我們心中,不加上我們自己的盤算、自己的見解、自己的籌量計度進去,所 以這個信心就淳了。所以說信心淳,就永恆性地破除疑。信心不淳,那就還有疑。

第二、信心不一: 阿彌陀佛是這樣子(原原本本)地救度我們,我們不認為是這個樣子,而認為自己應該這個樣子、應該那個樣子才能被救。或者是:雖然有極樂世界跟阿彌陀佛,可 是我們要往生,哪有那麼容易呀?我們要累積這一點、累積那一點,甚至修這個、修那個,才能夠往生--不一。因為不一,所以這一顆心往往在那裡晃動,應該這 樣、應該那樣,永遠沒有決定。都是在那裡或許這樣、或許那樣,加上這個、加上那個,好多種,沒有一個決定性,這個就是「信心不一」。

第三、信心不相續:既然不一的話,就不可能永遠這個樣子下去呀!所以就不相續。煩惱來的時候,就覺得往生沒有把握了;或者是人家講說其它的法門很殊勝,就轉到別的法門去了;不可能都是信受彌陀,稱念名號,永恆不變地持續下去。

(《淨土三經一論大意》之《往生論註》大意 二○七-二一二頁)

七、信心與稱名一致

由於有二不知,所以有三不信。如果「二知」的話,就是「三信」。「三信」是從三個角度來解說的,其實「三信」,就是一個信心,因此,真正的稱名念佛在哪裡呢?在於一個信心。

你 有了這個信心,自然會稱名,這一種稱名就是如實的修行,如實的稱名。如果沒有這個信心,就不是如實的稱名。不過這個都是就我們這裡來講,如果就阿彌陀佛本 身來講,祂救度的是十方眾生,不管你知道不知道,信與不信,祂都要救度。只怕因不知道、不信,所以跑開了;如果能夠不跑開,永遠的在那裡,就是說,永遠的 稱念這一句名號不改變,那也照樣往生。因為這無形中,信也就在裡面了。無形中,這一句名號都在那裡自然運作了。

所 以曇鸞祖師在前面一方面說:「願往生者,便得往生」,一方面又說:「要有三信才能如實修行」,那豈不是互相矛盾嗎?其實也不矛盾。這種一輩子都保持願往生 心的人,一輩子都保持稱名念佛的人,信心自自然然就在裡面了。不然他怎麼能夠這樣呢?如果他能夠這樣的話,不管怎麼樣,也就是他的宿善。同時,無形中信心 就在裡面了。

(《淨土三經一論大意》之《往生論註》大意 二○七-二一二頁)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