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教育救國〈宣化上人般若語庫2〉 宣化上人主講

教育救國〈宣化上人般若語庫2〉 宣化上人主講

歡迎義務教師團

[日期:2010-07-30]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宣化上人主講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陳心平 文
  
  來自臺灣的教育人士,於八月十日下午抵美,其中包括姜吉甫、李傳喜、曾俊隆和陳文哲等四位老師。他們預計將在萬佛聖城內的培德中學及育良小學,擔任義務教師,響應宣化上人的理念。
  
  在機場,受到萬佛聖城的四眾弟子,以及培德中學學生代表熱烈地歡迎。隨後一行人前往國際譯經院。宣公上人的電話這時遠從夏威夷打進來,並由擴音器中,一一慰問四位真誠奉獻、熱心教育、不求名利的老師們,並告之將儘快抽空與大家在萬佛聖城會面。上人關懷愛護之情,經過這通電話,頓時充沛蕩樣在貴賓室內。每位在座的人,都感覺溫馨無比。
  
  恆實法師接著代表致詞,他說:「宣公上人自十八歲起,即辦義務教育。來美國後,有一個道場,就有一所學校。一方面講經,一方面教做人道理,明白孝順父母,忠於國家,立功立德。這幾十年來,上人種下的根,今天正在發芽。希望中國歷史悠久的道德教育,能由各位老師繼續在萬佛聖城發揚光大。」姜校長首先詳細地一一介紹老師們的家庭背景與工作成就;接著表示,其理念著重在教人以佛法與孔孟思想,育人以倫理道德精神,配合生活輔導,期望得以孕育出品德兼優的學生。
  
  何伯超校長強調教育階段中,學習如何做人的重要性;否則,不能知做人,如何成佛?今日欣聞所有貴賓涵蓋各種學科的專精,在如此良好的基礎上,加上老師們發心義務教學,必能有好的成績,並祝福所有老師,身體健康,法喜充滿。人道盡,佛道成!
  
  抵達萬佛聖城後於八月十四日,法師們及法界佛教大學校董祖炳民教授,與這批義務教師聚會。恆實法師指出,美國缺乏倫理道德教育,所以目前教育面臨破產。祖教授認為義務教師跟和平工作團散布全球的義工一樣,具有偉大的奉獻精神。當年和平工作團,到世界各角落,從事義務服務工作,績效卓著。在美國,教育屬於地方政府的權限,但是一般公立中、小學多半辦得不理想。學校放學後,學生回家常常沒人管教,很容易走入幫派,造成社會問題;而萬佛聖城的育良小學、培德中學,放學後還有法師、居士輔導學生,加上校園遠離市區,所以校風很淳樸。幾位義務教師都感到這份教學工作深具意義,任重道遠。
  
  宣公上人曾經表示義務教師制度要長期徵求有抱負、熱誠、淡泊名利的優秀教師。讓更多人獻身於教育工作,致力培養品德高尚、有正確人生觀的下一代,共同挽救這日益腐化的社會。
【書籍目錄】
第1頁:倫理教育可以挽救世界的浩劫-代序 第2頁:釜底抽薪,從頭做起
第3頁:革新教育 第4頁:佛教是教育的根本
第5頁:把佛教的精神融入教育 第6頁:全世界教育都破產
第7頁:喚醒世人重新整頓教育 第8頁:教育就是最根本的國防
第9頁:世界壞的根本─家庭教育的崩潰 第10頁:教育始於胎教
第11頁:家庭教育最重要 第12頁:兒童的問題在那裡?
第13頁:自由發展不是真正的自由 第14頁:人沒有根本有如行屍走肉
第15頁:人為什麼要盡孝道? 第16頁:做人的根本先要盡孝道
第17頁:大道廢,有仁義 第18頁:珍惜身體的能源
第19頁:用功讀書、慎選朋友 第20頁:青年人應發大心立大願
第21頁:孝順父母、愛惜身命、忠於國家 第22頁:孝悌是一帖妙方
第23頁:希望之光 第24頁:珍惜青少年
第25頁:不幸中的大幸 第26頁:守住天真‧智慧大開
第27頁:何謂仁 第28頁:互相包容、了解、尊重
第29頁:做個更好的人 第30頁:愛死病是毀滅人類的武器
第31頁:萬事萬物都在說法 第32頁:時時保持赤子心
第33頁:教育問答 第34頁:教育就是愛國、愛家、愛生命
第35頁:學之於身‧行之於身 第36頁:我們教育的目標
第37頁:法界佛教大學新風貌 第38頁:為什麼要提倡義務教育
第39頁:一項最安心的抉擇─義務教師的相續到來 第40頁:歡迎義務教師團
第41頁:響應義務教學 第42頁:義務教師群英譜
第43頁:談教育與修行─像太陽行者的修持 第44頁:萬聖節在聖城
第45頁:教學園地 第46頁:學子園地
第47頁:不要用錢用暴力來教育孩子 第48頁:點亮自性的心光
第49頁:近百年被遺忘的教育 第50頁:開發兒童智慧,提倡兒童讀經
第51頁:教育語錄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