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宣化上人一九九三年訪臺開示錄 宣化上人主講

宣化上人一九九三年訪臺開示錄 宣化上人主講

諄諄教誨

[日期:2010-07-30]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宣化上人主講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一九九三年一月一日開示於長堤聖寺
  
  節錄自臺灣訪問前會議
  
  弟子:師父,這次弘法團沒有帶什麼…
  
  上人:沒有弘法,我們這不夠弘法的資格,不能冒冒失失就稱弘法,我們是訪問,我們到處學習,並不是弘法。我們弘法,誰也不夠資格,都是當參學,我們到處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
  
  誰做錄音?都要有一定的專人來負責。我們這回出門,新聞界記者來訪問,我們都要大家一起參加,不是一個人單獨就講。我們譬如誰講話,有錯誤的地方,隨時就應該向記者糾正,也就是說明了,並不是吵架。免得一個人說話,有的時候就說錯了,沒有補救的方法。所以你們大家在一起,誰講什麼話,大家都知道,隨時如果講得有不圓滿的地方,大家再補充一下,你們大家都懂不懂啊?(大眾:懂。)不是說在這吵架,我揭你的短啊,你說我的什麼。就是有不圓滿的地方,我們再提出來補充一下。
  
  那麼在新聞上,有什麼發表,隨時有什麼消息,我們都要有一個記錄,要把它訂成一個記錄本子,不是像以前那樣,對於新聞也都不注意的,因為我們這回這個團體是很龐大的,四十四個人。你們覺得這樣應該不應該啊?(大眾:應該。)
  
  譬如他照相,我們這個團體的都要照,不要跑得遠遠的,說不照相,這是不合法的,沒有團體的心。好像我們出門,無論男女,坐著、站著都要距離不遠,我們一致行動。好像走路,不是一個跟著一個的,我們都是男界也兩個和兩個一起,女界也兩個和兩個一起,這麼樣走。我從來在什麼地方,我都是在後邊的,我不願意跑到前邊,所以你們都在我前邊走。不要你看他,他看你,走路都不敢走,弄得七長八短的,這不像樣子。
  
  我們團體要像軍隊似的,大家都要打起精神來,不能在那兒,人家要上飛機,你在那兒睡覺呢!不能這樣子。我們上飛機也要快,下飛機也要快。不過走路也不必像跑似的,我們要很穩當、很威儀的,不能叫在家人看我們這班人,大概都是嬉皮吧!你們要知道這一點。男界的在我左邊走,女界的在我右邊走,這到什麼地方都是這樣子。坐也是這樣子坐,要有一定的規矩,不要你坐得八百丈遠,找你們還不知道到什麼地方去找去。你看像昨天上飛機,你望望他,他望望你,你也不敢走,他也不敢動彈,這是在這兒幹什麼的?你們懂不懂這個?(大眾:懂。)
  
  我們和那嬉皮不一樣。還有做早晚課,大家都要一起出動,一起去做早晚課。不能你先走,他後走,大家都要一起走。(弟子:排班。)
  
  嗯!要很整齊的,不能前前後後的。我們這個團體,出家人也要保護在家人,在家人也要保護出家人。在我們這個團體裏邊,你們都有那個名牌沒有?
  
  弟子:有。上次名牌是由臺灣統一做的,以前是寫弘法團,我們現在改為萬佛聖城訪問團。
  
  上人:我們都不夠弘法的資格,你們大家不要貢高我慢的,一初出茅廬就弘法了,弘什麼法呀?自己還沒弄好呢!你弘什麼法!他要是說我們是弘法團,我們就不戴的,我們不要自稱弘法團。你們要知道啊,這個不用我來教的,我們出家人切忌貢高我慢。不夠這個資格,不能冒充的。我知道我,我是在學習的,我不夠弘法的資格;你們夠不夠,那我是不知其高深莫測了。我們是訪問團,到處去訪問,訪友求明,我們不能大言不慚就說我們是弘法團,這就是藏著一種貢高我慢在後邊,你們懂不懂?(弟子:懂。)
  
  那你們怎麼到外面就叫弘法團?我不知你們怎麼樣,我自己如果見到弘法團,我知道我自己不夠資格。我頭一次出門也是叫訪問團,第二次也叫訪問團;出去幾次,我若知道,都叫訪問團,沒有叫過弘法團,我們到各處跟人學習。你們沒聽到嗎?我到什麼地方,頭先我就講說,我到這兒來是訪問諸山長老、大德高僧,我是來向諸山長老、大德高僧學習。
  
  還有我們到外面,不可以冒冒失失的,很貢高。好像以前我的一個出家弟子,到馬來西亞,大家要皈依他,他就收徒弟。收徒弟收完了,打皈依打完了,還不知道我們是什麼派,法名應該怎麼起,完全都不知道。人家都皈依他了,沒有法名,那麼人家問他,這才打電話回來問我是什麼派?叫什麼名?是哪一個字?你看這多丟人哪!人家那些諸山長老一看這個樣子,這把萬佛城什麼架子都倒光了。有七、八十人皈依,原來收的盡是同性戀小孩子。
  
  弟子:這次大概沒有什麼機會給大家講法,不過希望我們還是像以前一樣,大家先開會討論一下講法的內容、時間,以免重複。
  
  上人:都要先準備。現在有幾個題目要講:第一、我們注重講教育,因為現在世界教育破產,斯文掃地,如果不挽救這種的風氣,人類就一代不如一代,一代不如一代。好像美國的教育,十一、二歲學校就給避孕藥吃,這樣子不是把小孩子都殺了嗎!
  
  第二、我們要提倡敬老,因為現在到處老人都沒人照顧了,都送到安老院去,那個安老院也不好好照顧,凍死、餓死的都大有人在,我們要到處提倡這個問題,這是救世的一個方法。
  
  第三、我們再講青少年的這些問題,老年、少年、中年人應該怎麼樣?我們要把人生這種經,給大家好好講一講,怎麼樣做人,這是學佛的最要緊條件,你人不做好,怎麼能成佛呢?
  
  第四個重要題目,我們要講不吃肉,要講吃齋。本來我們應該講墮胎有什麼不好,這個同性戀有什麼不好。但是你們都年紀輕,不適宜講這個法,年紀老了還可以。(弟子:年輕人不講墮胎、同性戀?)你們講也沒人相信,並且會令人反感,所以就不講這個。
  
  教育是很要緊的,敬老也是要緊的,上次你們這裏面有沒有人參加那個敬老會?(弟子:有。)你參加了,有什麼感想?
  
  弟子:感覺到,每一年如果像這樣舉行敬老的儀式,會提醒…
  
  上人:這不是每一年啊,這要每一天、每一時、每一刻都要提倡,你每一年一次,那有什麼用啊,我們要念茲在茲地常常提倡。常常提倡,人都還忘了,你提一次,過去他就忘了。楊校尊他預備寫一篇文章,你們誰對這個有感觸的,都可以寫文章,在《金剛菩提海》發表,也可以到其他雜誌上發表。你們儘量要練習寫文章,我們這兒就是按照實實在在地給世界一個報導,不要繡花。這是我們一種根本的教育,根本的道理,你們要儘量去做,時時刻刻都要提倡教育,時時刻刻都要提倡敬老懷少,這是孔夫子的志願。
  
  孔夫子問他弟子子路和顏回,說:「盍各言爾志?」你們都說一說你們自己的志向。
  
  子路曰:「乘肥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他說,我騎著一個肥馬、大馬,穿著這個輕暖的、皮的衣服,穿皮襖。我這個馬,朋友也可以用;我這衣服,朋友也可以用,「與朋友共」,兩個人用這個東西。「敝之而無憾」,就壞了,我也不可惜的。這是子路,他那冒冒失失的就先回答。
  
  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他說,我的願力、我的志願,「無伐善」,我不說我自己有什麼好、有什麼好,不誇讚我自己的好處,不自己讚歎我自己;「無施勞」,我對誰盡什麼心了,做什麼事情,我不向那個人去報功去,不向那個人說:「我做這個事對你有什麼好處、有什麼好處,我這有功勞了。」
  
  他們兩個說完了,就「敢問夫子之志?」我們敢問一問老師您的志願怎麼樣子?
  
  孔子說:「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說我對老年人哪,一定叫他得到安樂,令他不憂愁,這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我交朋友,一定不會對朋友失信的,我說什麼話,一定照這個話去做去,我履行我的諾言。少者懷之,這個小孩子啊,我是拿他就當我自己的子女那麼看待,我是懷念他們。所以孔子的志願就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敢問子之志,敢問夫子您的志願。子,這是尊稱,這是夫子,敢問夫子您的志願是什麼?不是說「你」。這有讀過書的人,不能對尊長就說「你、你的」,沒有這口氣的。不像你們美國人叫爸爸都叫「你、你的」,叫媽媽叫「她、她的」。你說youyou,這就是不恭敬的話。
  
  這個稱呼很要緊的,普通一般在家人來講,你稱呼人,不能稱人的名字,應該稱呼人一個別號,那個別號又叫字,稱那個別號。譬如這個楊教授,他名字叫富森,他自己起一個別號叫蠡癡。那麼叫他蠡癡,這是尊重他,你不能叫他富森、富森。所以不要說出家人,就在家人都是這樣子。
  
  做兒子的,不可以說父親的名字,「子不言父」,人家想要道道歉,問你父親是誰啊?說子不言父,我做兒子的不說父親的名字,不過你問到了,才說父親叫什麼什麼名字,這都是有一套的。
  
  好像一般在家人給出家人寫信,有的時候就說ㄐㄧㄥˋ啟,這個ㄐㄧㄥˋ,有的用清淨那個「淨」,有的用恭敬那個「敬」。你用清淨那個淨,是叫對方清淨?是要自己清淨?這裏頭有疑問的。叫對方清淨,那就是你因為知道人不清淨,你叫人清淨,是不是這樣子呢?所以叫你淨啟。還有恭敬這個敬,你是叫人家恭敬你寫信這個人呢?是你寫信的人恭敬看信的人呢?這裏邊都有一些個講不通的地方。所以用ㄐㄧㄥˋ啟,恭敬的敬和清淨的淨,這按著文法都很不對的。可是現在寫信,很多都這麼寫,好像有的人給我寫信,大陸上很多人這麼寫信。
  
  你連稱呼都不會,都不懂,這種很皮毛的事情都不懂。或者皈依弟子看見出家人,說是給誰寫信寫合十,合十就這麼樣子(合掌)。那麼對出家人,人家懂禮的,人家都是寫頂禮,或者作禮。譬如平等的人,就說作禮,不說頂禮,那麼這是出家人給出家人寫信。給在家人呢,根本你就合十也不應該寫,就寫這個某某人啟就可以了,不必說個合十。因為你先給在家人合十,這也犯戒的。譬如在家人給你合十呢,那你可以還禮這麼合十。因為你給人家寫信,你不知道人家向你合沒合十呢!你說合十,這也是一種不合理的。就這小小的地方,你看!讀了多少年書都不懂的。
  
  楊教授他還有個名字叫儆樵,意思就是叫人不要到他那個山上去砍柴去,你叫他這個名字也可以。學問,我們活到老,學到老,都要學習,不能說,「哦!我夠了,我自滿了,我不需要學了。」這樣子就完了。
  
  因為那個敬啟,是人家看信那個人開啟這個信,你叫人敬啟,你說,「哦!你看我這個信,你要恭恭敬敬地先叩幾個頭再看。」是不是這個意思呢?或者「你要看這個信,你先要沐浴一下,穿上乾淨的衣服,才能看這封信。」這叫淨啟,你們認為是這樣子嗎?我講這個道理,你們認為怎麼樣?
  
  弟子:那應該怎麼寫?
  
  上人:你就是或者親啟,或者開啟就得了,你不能說叫人(淨、敬)啟。以前有位居士寫信都是這樣子,說(淨、敬)啟,這裏頭矛盾在裏邊。普通人看還不覺得,有學問的人一看,真是糟糕。這堂課,你讀書讀十年、八年,也上不到這個課。
  
  弟子:慧鑑、道鑑、慈鑑…那是什麼分別?
  
  上人:可以的,那沒有什麼,慧鑑就是說他有智慧,道鑑說他有道嘛,慈鑑說他慈悲,這沒有什麼分別。你認為他有智慧,一個大智慧的人用慧鑑,你用智慧來鑑察我這個信。多少年了,對這個都不懂。
  
  弟子:師弟寫給師兄,後面是寫作禮?還是頂禮?
  
  上人:寫頂禮就可以。師兄弟,師弟應該恭敬師兄。
  
  弟子:那師兄給師弟寫,就寫作禮?
  
  上人:嗯。我們這裏可以散會了,以後我們這兒的人再選擇一個時候,最好是一早,他們吃飯的時候,我們大家開會檢討一下,過去昨天有什麼不圓滿的地方,大家都要很坦白地開誠佈公來檢討。那麼今天再做的事情大家應該要怎樣做?要補救我們的短處,發展我們的長處,這是叫取長補短。我們一定要人人都要很努力的,不要睡不醒的樣子,好像餓得抬不起頭的樣子。到外面,一定要趾高氣揚的,不能這個樣子(低頭垂頭喪氣)。這個樣子,人家說,怪不得他這個樣子,吃一餐嘛!我沒有說嗎?要「凍死迎風站,餓死挺肚行」,我們就算凍死,還在那兒叫風吹著。我們人弘揚佛法一定要有尚武的精神,比那軍隊還要勇猛,要有股勇氣。
  
  上人:(對某弟子)你以後不要有脾氣,不要對誰講講話,就發脾氣了。講是講道理嘛,也不要不高興,就是用道理來說服人,不是用脾氣來壓迫人,那才香了;你若用脾氣,那就臭了,懂不懂啊?(弟子:弟子會努力學習。)人都說臭脾氣、臭脾氣,沒有說香脾氣的,你一有脾氣,這個人就臭了。一發脾氣來罵人,或者鬧人,就是像放臭氣似的。不要說你,就我若天天盡罵人啊,對你們發脾氣,你們大家也都跑了。我雖然是也說人家毛病,但我完全是用慈悲來說的,所以你們大家也都不怕了。
  
  弟子:在工技學院有定題目,一個是「現代人心、道德、行為」,一是「科、哲學的進步」。
  
  上人:你們各人都研究研究,每個人都可以講一講。
  
  (收到美國總統公關代理人鄺朝賢的賀函,弟子念賀函。)
  
  上人:這是他自己親身去寄的,上次敬老會他也寫了一封,大概寄丟了。

【書籍目錄】
第1頁:諄諄教誨 第2頁:做人的根本先要盡孝道
第3頁:成佛的一條光明道 第4頁:真正的快樂是無求
第5頁:真正科學就是佛教 第6頁:我和一般人不一樣
第7頁:清淨三業聞妙法 第8頁:出家不忘忠貞志
第9頁:六大宗旨就是戒律 第10頁:尊老重賢
第11頁:每天問問我是誰? 第12頁:回頭是岸--皈依三寶
第13頁:風塵僕僕訪臺行 第14頁:解浮生惑答眾問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