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佛根地〈 1975年佛七開示) 宣化上人主講

佛根地〈 1975年佛七開示) 宣化上人主講

1975年8月21日(盂蘭盆節)下午

[日期:2010-07-29]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宣化上人主講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比丘恆實:想要與大家分享如此豐富的美妙法味,就如同要一勺舀盡大海的水。這太難了,因為一次你只能得到一滴,可水又是那樣地養人,品質優良,值得我們全力以付。有些修行人知道法的廣大,也在為不能一下子與大家分享全部而為難。當然這是做不到的,但我認為這個星期的事件是劃時代,具歷史意義的。雖然有些自誇,在我看來,它很像是六祖惠能大師在講《法寶壇經》時的法會,因緣相似,法味也相同。這是個重要的事件,不要當面錯過。所謂「行住坐臥不離這個;離了這個,當面錯過。」
  
  正如上人昨晚所說的「入寶山空手而回」,實在是不對。我們有一份法寶可以分享,這就是你們每天中午在享用Peggy Brevoort端置到桌上的佳餚之前所聽到的偈。其中的幾句是:「佛告大眾,食存五觀。」我想你們每一位會問,「這五觀是甚麼?告訴我,我就會遵守。」這五觀就是:
  
  一、記功多少,量彼來處:想想為你所吃的這些齋飯而辛苦的農民及參與種植、施肥、收成、運輸、分類、銷售、烹飪的人,其中有許多勞苦和血汗?你在享受其成果,應該意識到在食物端上餐桌之前所經過的各個階段。出家人與信眾所應觀照的第二件事是:
  
  二、忖己德行,全缺應供:也就是你今天的做為是否配享用這一餐。中國人講「口福」,許多福樂是在嘴巴中享用的。你今天為佛法做了些甚麼呢?有沒有幫助別人?是不是一個懶蟲?有沒有精進用功?有沒有念佛,好好用功?你是否在追求五欲?這都是些只有你自己才能回答的問題。這是第二觀。
  
  三、防心離過,貪等為宗。貪為三毒(貪、瞋、癡)之首。誰沒有貪念?佛沒有貪念,聖人也沒有,其他人幾乎都有,連七地菩薩還有微細的欲念。有些剛開始修道的人想:「我修得不錯,已經沒有貪欲了,能夠不再吃第四碗麵,將它留給別人。」很好,這是前進的一個開始,可是要知道貪的形式成千上萬。你對付了粗的煩惱,還有同樣強大、毒害人的細煩惱。這都取決於你修行時內心的品質與精細程度。
  
  所以第三觀是防心離過,貪等為宗。有人說是貪心在使世界轉變;如果你能放下貪心,真的拔除貪欲之根,摧毀「有所得」的我見山,那就是真正修道。有人說:「佛教,我懂!那些書我都看過了。聖人一動不動地坐著,頭上現出奇異景象的那些照片我都看過。我今早打坐來著了,對佛教,我都明白的。」不錯,佛教包括所有這些;包括你所能想像到的所有的修行和思維。可是金山寺的佛法,是從非常基本的日常生活開始的。比如吃飯,在吃當中有許多可以修行的地方,每天都有許多缺乏修行的事發生。上人讓弟子在吃時保持正念,他自己就為大眾樹立了一個完美的榜樣。上人嚴格依照願力,按佛制日中一餐,過午不食。這是佛陀和其早期弟子所修的十二條苦行之一。這並不是說作佛教徒就必須每日一餐,這樣的話許多人會受不了而退心。佛所要求的不是這個,而是吃的時候保持觀照,觀照讓你多吃的貪欲。
  
  大體上講,美國人吃東西都相當浪費,吃得太多,一個勁地塞,所以有這麼多人得心臟病、動脈病等等,就因為飲食習慣太粗劣了。因此第三觀是:防心離過,貪等為宗。
  
  第四觀:正事良藥,為療形枯。如果真正能把握這一點,你就絕不會攝取超過療饑所需的食品。想一想,這是藥品我們所吃的任何東西都是某種藥品。上人已經反復開示過。不要去管食物好吃不好吃。食物的味道不是要點,關鍵在吃飽後就不要再吃了。有人強調種種風味、品質,把握炒飯的時機,涼拌菜的調味,這都是對食物的執著,是在消耗自己福報,將自己的福報吃掉。實際上真正修行時,在心地上你應毫不介意食物是否好吃,有營養否,煮得怎麼樣。眼前有甚麼食物就吃甚麼﹔吃八分飽,不要撐飽,這樣你才是視食物為良藥。像頭痛時,你不會吃九顆阿斯匹靈吧?就像你不會朝頭上開一槍來治頭痛一樣,這都太過份了。食物也一樣,是藥品。你如果這樣看,就不會吃得過量。你攝取足夠療饑的食物後就不再吃了。
  
  這並不是說,如果比旁邊的人吃得少,你的道德就高。不要執著這一點。有人飯量大,六碗飯還不飽,就應該吃到八成飽為止。另一個人飯量很小,他吃了三勺飯,但他的飯量只有一勺,那他就是貪心了。六碗飯還不飽,就應該吃到八成飽為止。這完全看你自己;你自己吃飯穿衣,你要知道自己的限度。
  
  第五觀是為成道業,應受此食:你吃飯的唯一原因就是維持生命,精進修道。身體大體上是不淨的,內部有許多不淨之物,九孔常流穢物。為了讓身體氣味好一點,你多年來一直在用防臭劑;為要保持身體有魅力的幻覺,你刷洗、梳理、拍打、鍛鍊,死亡之時,這虛幻的一切都終結了。你看到這個身體原來是個臭皮囊。蟲子嚙食我們的尸骨,使之歸於大地。身體雖然不淨,但得生為人,身體卻是理想的修道器具。人不吃飯會死,所以你只要吃到夠修道就行了。這就是吃東西的目的。
  
  這有一組偈頌,有助於記憶五觀:
  
  記功多少,量彼來處。
  
  忖己德行,全缺應供。
  
  防心離過,貪等為宗。
  
  正事良藥,為療形枯。
  
  為成道業,應受此食。
  
  我今靜觀,正念受供。
  
  第一「記功多少,量彼來處。」:在佛教中布施很重要,是菩薩都要修行的六波羅密中的第一條。梵文稱為dana(檀越)。出家人發不蓄財的願。沙彌戒之一就是不捉持值錢的物品。根本上講,僧人甚麼也不需要;他們只需要最起碼的居住條件、食品、衣物。印度的僧人都出去乞食;中國的天氣可能會很惡劣,和尚天天去乞食很困難。寺院又常常在野外,周圍沒有人家可乞。逐漸乞食之風就在中國中斷了,和尚們靠信眾的供養過活。和尚怎麼能說:「你一定要給我」?他們不講這話。出家人主要做的事就是奉獻;他們護持正法,使之具有活力。如何為三寶,為眾生奉獻呢?他成為福田來奉獻。這是個比喻。若有一塊肥沃的福田,任何東西都可以在上面生長。僧人有沒有修福?僧人並不刻意為自己修福,宣稱「我念咒、經行、念佛,集累了許多功德。我的功德銀行裡已有了許多積蓄。」他可不是這麼想。
  
  他接受弟子,在家眾的供養,來為他們修福。他們這樣供養亡去的親屬,為別人服務。在家人可以這樣自利利他地做供養,修菩薩道。
  
  你供養三寶,服務大眾,就是在三寶所代表的福田中播種。同時你也結下了法緣,將來便可以再遇到妙法,繼續修行佛道。通過布施,你也就可以使這純正古老的智慧,在世間流傳得更久,所以其角色之重要是不可輕視的。佛法在美國還很年輕,如同剛出土的嫩芽,正朝著陽光茁壯成長,但它仍然是一株幼苗。大家一定要研究一下三寶、僧人與在家人的這種關係的運作。這是使這種關係發揮效力的正當途徑。
  
  僧人接受任何供養,都使他揹上了沉重的業。受供時他說:「因為接受了這份供養,我就一定要證悟;否則我就造了惡業。」只有阿羅漢才真正配受供養,應供也是佛的一個名號。僧團應該清楚,一旦受人供養,他就肩負著修行證果沉重使命。在成佛的路上,佛修行布施波羅密;一次次,為法為眾生,可以說他捨身的行為是種誠心的供養。上人曾說為法獻身是最上的供養。據說,佛為法捨身的次數多如世界的微塵。這是從長遠歷史的眼光來看,他捨身的次數就是這樣多。事實也是如此,更不用說他捨棄身外之財--金錢、財物、配偶、子女、家庭、房舍、車輛……
  
  上人:(誰有什麼境界,可以提出來講一講。有誰有什麼境界沒有?)
  
  弟子:我的頭腦,比來的時候已經清楚很多了。我覺得離開這裡以後,我多學會了幾種方便來修行,培養內心播下的種子。「南無阿彌陀佛」,我已經聽過幾次了。剛唸時,覺得甚麼意思也沒有。當我集中心念,對「無量光」升起信心時,心境昇華了許多。我尚未見到身如須彌、紫色目光的佛。我若堅持下去好好用這些方便,或許會看到。
  
  我有些話要對想皈依的人說。我去年皈依上人時,並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有人說我只是幸運地跟著信仰而來。來三藩市之前,有人送給我一首有意義的詩,我給大家讀一下:
  
  我們所行的路,寧靜、金色、
  
  卻又不可見。命運播下種子時,
  
  有多人站在後面協助。
  
  明白的人說要放下,
  
  種子會自己生長、發光。
  
  永勿畏懼,守護人就在身後。
  
  他所守護的大門,
  
  在密切的觀照之中,從不關閉。
  
  閉上眼睛,隔絕分散心力的景象。
  
  敝開心靈,向人宣稱:
  
  「我是佛;佛活在我心中。
  
  他慈悲的光芒,
  
  永遠照耀著我的路。」
  
  對真理我們已有所了知,
  
  可仍還有未知的,
  
  更多的真理還在前面。
  
  再一次,我們站在守護人前,
  
  又有一個新的大門。
  
  上人:還有人有話要說嗎?
  
  學生:昨晚我夢見和媽媽、姐姐、三位表姐妹一起恭敬地繞佛。
  
  另一個學生:打坐時我有些特別境界。我看見一個有鑰匙孔的的金球,孔中一把金鑰匙開始轉動,開始轉的時候,光就越來越強。另一個境界是珠寶的組合,像是磨亮了的琉璃,泛著很強的紅光和金光。
  
  上人:還有誰要講話?
  
  學生:現在世上有很多人沒有足夠的飯吃,沒有適當的衣著及居住條件,而少數人卻擁有遠超過他們所需的東西。因為這個問題很大,我想去解決它,效果卻微乎其微。我很失望。我們可以做些甚麼來改變現狀嗎?
  
  上人:憂愁是沒有用的。你盡自己的心,能做多少做多少,不要苛求。因為一個人的力量有限,這種人太多了。妳先救自己。
  
  果童:……(錄音帶不清楚。)
  
  女眾:幾個月前,我讓朋友早晨把我叫醒,……(錄音帶不清楚。)
  
  上人:還有誰有什麼境界,再說一說,有什麼覺得好、很特別的情形,都可以說一說。
  
  比丘尼恆賢:有時我看到光芒瀰漫宇宙,偶爾又有所不同。光突然地閃現,像空中的小光點。幾天前,我看到過幾次,當時我在記筆記,沒在打坐。在金山寺也有這種境界。我突然想到,經典上似稱之為摩尼寶,但不能確定,是銀色的光。
  
  上人:我們在這兒唸佛,坐著停止的時候,這叫參禪也可以。你還在裏邊唸佛也可以。在這個時候很容易有一種輕安的境界。什麼叫輕安呢?就是一種入定的開始。入定開始的時候,或者覺得自己這個身體和太虛空合成一個了。這時候也沒有人相,也沒有我相,也沒有眾生相,也沒有壽者相。這時候並不是睡覺,但是一切都停頓了,一切都停止住了。這是一種輕安的境界。誰能夠把自己的妄想都停止了,真正智慧就會生出來。
  
  方才這一位居士說:「人在世界上,衣食住都不夠了。很多人沒有衣服穿,很多人沒有飯吃;很多人沒有房子住。」這是為什麼呢?就是做善的人少了,做惡的人多了。做善的人少,所以人人都沒有衣服穿,沒有飯吃,沒有地方住;做惡的人多了,所以也是人人沒有衣服穿,沒有飯吃,沒有地方住。就因為人,諸惡去做,眾善他不奉行,所以才受這種果報。
  
  這種果報,你想要挽回是不容易,因為做惡的人太多了,做善的人很少。那麼想要天下人人好,先要從我身上做起;想要世間所有的人都沒有痛苦了,也先要由我身上做起。怎麼樣做呢?自己「諸惡不作,眾善奉行」,所有的善事都去做去,所有的惡事都不去做。這可以挽回世間的劫運,可以對世界上有一點幫助。你能做多少善事,就做多少善事,盡上自己的責任,不要憂愁太多了。
  
  你要只想說:「哦,這麼多人痛苦﹗」天天只想:「怎麼辦呢?」坐在家裏常常這麼憂慮,這是沒有幫助的。要自己實實在在去做好事去,來令世界上好的人一天比一天多,壞的人一天比一天少。這個世界就會好了,會人人都有衣服穿,人人都有飯吃,人人都有房子住。所以你想要世界好,就必須要諸惡不作,眾善奉行,那自然就好了。
  
  所謂「種善因,就結善果;種惡因,就結惡果。」你種人蔘,將來就會收人蔘;你種何首烏將來就有何首烏收。你種什麼,就會得什麼,和種田是一樣的道理。
  
  頭先我叫你們各位說一說,你們有什麼境界。我又想起來在三藩市,有一種境界。有一次打皈依;這一次打皈依的大約有三十幾個人。皈依之後,我就問他們,我說:「為什麼你們這麼多人都要皈依呢?」就有一些個以前是一個叫山鹿的信徒,他們那不是皈依,就是相信他。這個山鹿是我剛到三藩市的時候,他天天要來學佛法,但是我那時候,只是禮拜天給大家講一講法,隨便講一講。他就每個禮拜天到我那兒去學,一學學了兩年。這個人叫山鹿,就是mountaindeer,我給他取的名字。本來他的名字或者叫野鹿,我給他取名叫山鹿。
  
  為什麼有很多人相信他呢?就因為他在我那兒學了兩年佛法,回去就做了教主了。每個禮拜天到我那兒學佛法,大約學了些個道理,他就自己要做祖師了,就召一些個信徒,很多人相信他。為什麼相信他呢?因為他有一點錢,大約有一百多萬。那麼誰到他那兒去呢,相信他都有飯吃,甚至於有地方住,那麼衣服更不要說了。這都是解決衣食住行的問題,因為這樣子,就有很多方才所講的,沒有衣服穿,沒有飯吃,沒有地方住的人,就都去相信他去。他有七、八十歲了,又很有錢的,所以就有很多人去親近他。他也很隨便的,你願意吃肉也可以,願意喝酒也可以;喝酒他給你買酒喝,吃肉他給買肉吃,甚至於你願意什麼都可以的,沒有一切的戒律,不講戒律。
  
  他就對人講,他是個開悟的祖師了,很多人就人云亦云;這個說他開悟了,那個也說他證了果了,很多人去親近他。有的一些很愚癡的人呢,就跟他學佛法;有的聰明的人呢,總想著他的錢。有一天,他有一個信徒--因為他總也不死,跟著他這麼多年了他也不死--等他走樓梯的時候,這個信徒說:「你這個錢還不給我?」哦!一下子就把他推滾到樓梯下面去了,就什麼都不知道了。這時候開悟的祖師也不會講話了,跌得人事不省。這個徒弟就趕快說是,他的遺囑交待,這個錢要交給誰,其他信徒都不准見,這麼樣子他就無聲無嗅就死了。
  
  他的一些信徒又給他出書,又提倡他是祖師。有一天,他就給這些人作夢,什麼夢呢?說:「我以前和你們講的佛法都是不究竟的。你們現在都應該去皈依三寶,去皈依某某法師,跟著他學佛法才對的。」所以他這些個信徒,就都跑到我那兒去報名,皈依三寶,來再重學佛法。
  
  你看,所以修行也是不容易的。真正遇著善知識是不容易的,儘冒充善知識。好像這個山鹿,自己也沒有明白就去教化人。然後他還算有一點良心,知道對不起所有的弟子了,他又叫他弟子趕快去皈依三寶,免得墮地獄,這還算他不錯。這是我在三藩市有這麼個情形,所以他的信徒,他的弟子很多人到金山寺去皈依。這是在當時皈依我的那些三十多個人裏,大約有二十個都是他的信徒。去皈依我之後,他們自己說的,說是山鹿叫他們來皈依的。有二十多個人都是這樣子,所以他們就相信他們所做的夢不是假的,是真的。你們還記得那個事情,不記得?(弟子答:記得。)就是他們那麼多人,都做這樣的夢。
  
  世界上,一切一切都在演說妙法。山就演山的妙法;河就演河的法;海就演海的妙法;江就演江的妙法;平地就演平地的妙法。所謂有情、無情都在說法:人就說人的法;狗就說狗的法;貓就在那兒說貓的法,所以說一切萬事萬物都在那兒說法。貓牠要吃老鼠,牠說牠在往昔生中就歡喜殺生,那麼今生牠還願意殺生;老虎也是在那兒演說牠的妙法。你要明白牠在那兒說法,你就不會學牠那一種行為了。
  
  這狗牠為什麼做了狗呢?狗就是很貪,牠捨不得,所以狗就給人看門口。看著門口,一有人來,牠就吵起來了。為什麼咬人呢?這就是牠那種慳貪的表現。牠不喜歡生人,不認識的人,所以牠就要咬。為什麼牠要咬呢?牠就怕人偷牠的財,牠的寶貝,所以牠總看著門口,也可以說是守財奴--守財的奴才。好像人有錢,捨不得,一個仙(cent,分)也捨不得。你叫他做布施,他是最反對的。像中國人,有錢給兒子留著,給女兒。做了一輩子馬,一輩子牛,賺了一點錢就給子女,這是太愚癡的一種行為。所謂「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做馬牛。」不要為子女做馬做牛。
  
  西方人呢?就比中國人聰明得多,他不給子女留下很多錢財;留下錢財也把它布施出來。那麼這樣子來生更富貴,更會有錢。說:「我不相信來生。」那我們不要講來生,我們講明天。你信不信有明天?你信不信有昨天?因為你不相信那麼遠,那麼長的時間,我可以把它縮短了,叫你明白。(翻譯時,上人補充:昨天就是你的前生;今生就是你現在的生;明天就是你未來的那一生。那你不信有來生,昨天、今天、明天,你總要信。)
  
  你不能說沒有昨天,沒有今天,沒有明天,那麼這是有的,就由這個昨天、今天、明天,就有前生、今生、來生,這是一定的道理。說:「我怎麼不知道呢?」你要知道﹔你要知道了,你早就成佛了。你就因為糊糊塗塗地,從無量劫以來到現在就是不知道有前生,也不知道有來生,所以就做顛倒的事,所以就做守財奴的事情,就像那個狗,儘看著門口,就怕不認識的人來搶,來偷東西。
  
  在佛住世的時候,有這麼一件事。他到一個居士的家裏去應供,但是這個居士家裏就有一隻狗。這隻狗白天,晚間時時刻刻都在床底下守著。任何人不准接近這個床;誰要接近這個床,牠就咬誰。或者是主人的太太、兒子,牠就不咬,外邊來的人,誰也不准接近這個床。甚至佛來了,牠也不准佛接近這個床。家裏的人故意來試一試,看看這個狗咬不咬佛。牠一樣咬,見著佛也一樣咬。家裏的人就問佛,這種是什麼因緣,誰也不准接近這個床呢?佛就說了:「你知道嗎?這個狗的前生就是你的父親。你父親他一生賺了大約有三百兩黃金,他就愛這個黃金。他在生的時候,就把黃金埋在床底下。等到他有病病死了,也沒有告訴你他有三百兩黃金埋在床底下,所以他死後,趕快回來作狗,就趴在他埋黃金的上面。你要不信,你把土挖開,那黃金還在那。」這個家裏的人果然把狗搬到別的地方,就把這個地方一刨,刨開果然有三百兩黃金。
  
  由這個公案來證明,人有慳貪心,就很容易做狗。所以狗在那兒說狗的法;貓在那兒說貓的法;我們人就演說人的法。所以世界上一切一切的,都是在那兒講它所要講的法,就看你認識不認識。你認識,它就是說法,叫你明白;你要不認識,在那兒就做夢,要你糊塗。
  
  出家人在那兒演說出家人的法;在家人在那兒演說在家人的法;比丘尼就演說比丘尼的法;沙彌尼演沙彌尼的法;比丘就演比丘的法;沙彌就演沙彌的法;男孩子在那演男孩子的法;女孩子在那演女孩子的法。你要是不認識就會迷了;你要是認識就會覺悟了。阿羅漢在那說阿羅漢的法;菩薩在那說菩薩的法;聲聞在那說聲聞的法;佛在那說佛的法;天人在那說天人的法;阿修羅在那說阿修羅的法;鬼就說鬼的法;畜生就說畜生的法;地獄就說地獄的法:這十法界,各演各法界的法,各說各法界的法。你要是明白這十法界都在演說妙法,那你就會開悟;開悟你就成佛了。小果童在這兒演小果童的法。
  
  你就拿人來講,有眼睛的演說有眼睛的法;沒有眼睛的演說沒有眼睛的法。這怎麼講呢?有眼睛的人說:「喔!為什麼有眼睛呢?」就因為沒有做太壞的事情。「為什麼沒有眼睛呢?」就因為看不起人。他誰都看不起,所以沒有眼睛。聾子為什麼是聾子?他在演聾子的法。聾子就因為他好管閒事,什麼都要聽﹔偷著去聽聲音,偷著去聽電話,這將來就成聾子了。那啞吧為什麼啞吧呢?因為他儘講人的是非,講多了,喔!自己不會說話了。
  
  這個聾子、啞吧、瞎子,都在說法呢!那不會走路的人呢?就因為他盡走錯路,走那不應該走的路,所以就癱了。雖然有腿,不會走路。那個手不會拿東西。為什麼他不會拿東西呢?就因為他偷東西偷得太多了,所以沒手了。這都是演說妙法呢!
  
  所以你們無論各位見到什麼事情,你要明白了,這都在那說法呢;你要不明白,那就是做夢,所以這一切一切的,都有因果的。各位不要憂愁,說這世界怎麼樣子;說窮人太多沒有飯吃,沒有衣服穿,沒有房子住,他都是種那種因,結那種果。
  
  我要講清楚了一點,恐怕人家都不高興。那個沒有腿的,就因為跳舞跳得太多;沒有眼睛的人就是看跳舞,看脫衣舞,看電影,看戲,看了太多。有很多人不高興了。所有一切都是如是因,如是果。
  
  問:法是不是演說法的法?
  
  上人:Dharma cannot speak the Dharma.(法不會說法。)
【書籍目錄】
第1頁:【編者的話】 第2頁:1975年8月17日.星期天晚上
第3頁:1975年8月18日.星期一下午 第4頁:1975年8月18日. 星期一晚
第5頁:1975年8月19日.星期二下午 第6頁:1975年8月 19日.星期二晚
第7頁:1975年8月20日.星期三下午 第8頁:1975年8月20日.星期三晚
第9頁:1975年8月21日(盂蘭盆節)下午 第10頁:1975年8月22日.星期五下午
第11頁:1975年8月22日.星期五晚 第12頁:1975年8月23日.星期六下午
第13頁:1975年8月23日.星期六晚 第14頁:1975年8月24日.星期日下午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