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風幡之動(慧能法師)

風幡之動(慧能法師)

[日期:2012-05-02] 來源:網友上載  作者:佚名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據說,五祖弘忍當年傳衣缽於六祖慧能時曾告誡他說:「你此去南方,佛法難起,可暫作隱居,待時機成熟時再說法行化。」慧能牢記教導,回到廣東曹溪後,隱遁於四會、懷集兩縣之間,終日與樵夫走卒為伍,直到十多年後,方行法教化。而其開始說法的契機,卻與風幡之動的典故有關了。
  
  儀鳳元年(六七六年),慧能來到廣州法性寺。那時,法性寺的住持僧叫印宗,善講《涅槃經》。一天,印宗法師又大開講席,四方僧人聞風前往,慧能也加入聽講的行列。
  
  到了薄暮時分,空中突然起了大風,將寺中的旗幡吹得上下飄揚,呼呼作響。這時,一位僧人指著飄揚的旗幡說:「那是風在動。」另一位僧人則反駁說:「那是幡動。」於是兩人各持己見,「風動」「幡動」地不停爭執起來。
  
  旁邊的慧能聽到他們的爭論,便說:「兩位別爭了,那既不是風動,也不是播動,而是你們的心在動。」此語一出,眾僧大驚。印宗法師急忙將慧能延至上席,問道:「居士,你的見解極有見地,可以請你談談佛法嗎?」慧能道:「善根有兩種,一種是變的,另一種是不變的。佛性是超乎變與不變、善與不善的。」印宗法師見慧能的回答簡單明了,很有禪宗「直指人心」的味道,便問:「我聽說五祖弘忍的衣缽已經南傳,傳人莫非就是你了?」慧能回答:「不錯,正是我。」隨即取出衣缽相示。
  
  印宗法師歡喜讚嘆,遂於法性寺菩提樹下為慧能剃髮,又請智光律師為慧能授具足戒,當時的僧眾皆投慧能門下,成了禪宗弟子。這樣,經過十餘年的隱居生活之後,慧能的禪法終於在廣東開始傳播起來。第二年,慧能來到曹溪,在信徒的支持下建立了寶林寺。他就以這個寺院為中心,開始了傳播禪法的生涯,直到先天二年(七一三年)圓寂。
  
  六祖慧能的禪法以定慧為本。他認為定是慧之體,慧為定之用,猶如燈光,有燈即有光,燈是光之體,光是燈之用,這就是他的定慧一體觀。他又認為覺性本有,煩腦本無,參契佛道應該直證覺性,直指人心,這就是他的頓悟說。我們看到,在上邊關於風幡之動的爭論中,他的見解是「仁者心動」,便淋漓地體現了他的直指人心的頓悟思想。慧能是南宗頓悟禪法的首創者,而這種禪法的傳播,正是從上邊那個故事開始的。
  
  自慧能門下,南宗頓悟禪首先分出青原、南岳兩家。後青原一系繼分為曹洞、雲門、法眼三派,而南岳一系則衍為臨濟、潙仰二宗,形成了禪宗五派法流。據傳,初祖菩提達摩臨終前曾留下一偈說:「吾本來茲土,傳法救迷情。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那一「花開五葉」一句,指的就是日後禪宗的五家了。
  
  由於慧能在中國佛教史上的獨特地位,他得到人們的普遍尊重與敬仰,關於他的遺跡有許多被保留下來,供人們憑吊。法性寺即今天廣州的光孝寺,現在寺中有六祖瘞髮塔、菩提樹、風幡堂、六祖殿等古跡。慧能的遺體據說由弟子方辯裹紵塗漆,一直保存至今,形象生動逼真,宛若活人。現存於廣東曹溪南華寺,即古代的寶林寺。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