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四王加護(智顗大師)

四王加護(智顗大師)

[日期:2012-04-20] 來源:網友上載  作者:佚名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智顗,世稱智者大師,是中國佛教天台宗的開宗祖師。俗姓陳,家居荊州華容(今湖南華容縣)。十七歲時梁末兵亂,家庭分散,顛沛流離,遂至長沙寺出家。陳文帝天嘉元年(五六○年),至光州(今河南光山)大姑山,從學慧思法師,終成法華的著名學者。陳光大元年(五六七年),智顗帶領法喜等廿七人赴南京弘傳禪法,遂而名聲大振,朝野風聞。從此之後,智顗便與陳惰兩朝的各位皇帝、大臣發生密切的聯繫,得到了連續四位皇帝的敬重與護持。這種崇高的威望在佛教史上是少見的。
  
  陳宣帝太建元年(五六九年),智顗受沈君理之請,居瓦官寺,開講法華經題,樹立新的教義,奠定了天台教觀的基礎。沈君理,字仲倫,娶武帝陳霸先長女,官至儀同。當智顗至瓦官寺講經之日,引起朝廷震動。陳宣帝特赦停朝一日,令群臣往聽。僕射徐陵、光祿大夫王固、侍中孔煥、尚書毛喜、僕射周弘正等人俱於智顗門下受戒,成了菩薩弟子。自此開始,智顗便於陳朝宮廷之中樹起威望,不斷得到皇帝、大臣的援助和支持。太建七年(五七五年),智顗退居天台山,創建北峰伽藍。
  
  太建九年二月,陳宣帝下詔,稱智顗為佛法之雄傑,一代之宗匠,特賜始豐縣(今天台縣)賦稅以充智顗的各項費用,又派兩戶居民每日為智顗專門運柴擔水,以解決其山居的困難。結果,因天台山飲食無憂,致使智顗門徒急劇增加,宗風立盛。太建十年五月,左僕射徐陵以智顗建寺啟奏朝廷。陳宣帝賜號修禪寺,令草隸名家、尚書毛喜題字,懸於寺院山門。朝廷的仰重於此益發可見。
  
  宣帝死,後主繼位。時天台臨海之民以捕魚為生,智顗感其殺生業重,遂買地挖池,名為放生池,勸導漁民放生。後民間傳聞,魚化黃雀以報智顗之恩。消息傳到朝廷之內,陳後主遂令國子祭酒徐孝克樹碑立石,銘文以贊其事。
  
  至德二年(五八四年),陳文帝之子永陽王陳伯智出鎮甌越,亡茨致書智顗,請他去講經傳法。及智顗行至,永陽王陳伯智及其子陳謹並其家人皆從智顗受戒,以為俗家弟子。
  
  後來,陳後主曾問群臣,釋門之中誰為當世最傑出的人物。徐陵回答說:「瓦官寺智顗禪師德業高邁,永陽王曾以師禮事之。」因而勸陳後主下詔,請智顗入京傳法。陳後主遂下詔書,前後三次,智顗皆稱病回絕。至德三年(五八五年)三月,陳後主又命永陽王代請。智顗不得已,只好赴京師金陵,暫住靈曜寺。四月,講《大智度論》於宮中太極殿,有爵位奉祿者百人奉命聽講,陳後主亦親臨法會,群臣百官莫不仰敬。
  
  那時,天下僧尼人數驟增,魚龍混雜。陳後主嘗令群臣,使不通佛經者罷道遠俗,沙汰僧尼。智顗諫曰:「天下僧尼,篤信為道,與通經之多少無關。」陳後主遂罷此議,言聽計從乃至於此。
  
  此後,陳後主嫌靈曜寺偏隘,遂下詔書,令智顗遷居光宅寺,並制定「一年兩集」之制,命智顗每年兩次入太極殿講經說法,成為慣例。陳後主又曾入光宅寺捨身,作大布施,親自禮拜智顗,謙恭至極。
  
  受其影響,皇后沈氏請智顗賜法名海慧,皇太子則從智顗受菩薩戒。後主的皇宮內院儼然成了智顗的傳法道場,智顗所受的敬重與陳宣帝時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禎明二年(五八六年),隋伐破陳國,江南之地盡屬於隋。智顗為避戰亂,遊化於湘荊之間。然而,雖然朝代更換,智顗與帝王們的緣分仍未因之而盡。隋開皇十年(五九○年)正月,隋文帝楊堅下詔書行禮問候。秦孝王楊俊出鎮揚州,致書延請,因遇大風水道難行,陸道又有匪患,未能成行。
  
  開皇十一年,晉王楊廣代管揚州,遣使奉迎。智顗曰:「我與晉王深有緣分。」遂順流泛舟而至,楊廣從之受菩薩戒。當其受戒之時,楊廣於總管大廳設千僧齋,並讚智顗說:「大師傳佛法燈,宜稱智者。」從此,智顗便獲得了「智者大師」的稱號,流傳直至今日。授戒畢,智顗告辭,楊廣強留不住,乃送至棲霞寺而別。
  
  智顗本為陳朝皇室仰重,以為必當為隋朝所輕。後見楊堅、楊廣父子如此殷勤,便也主動與之往來。開皇十二年(五九二年),智顗致書晉王楊廣,請他作廬山東林峰兩座寺院的檀越,獲允。七月,楊廣便派人往廬山問候。十三年,智顗在荊州玉泉山,楊廣入朝路過,遣使致書,相約謀面。五月,智顗派人奉書晉王楊廣,並獻玉泉伽藍圖。自此之後,無論智顗行至何地,總會得到楊廣的書信問候,財物支持。
  
  開皇十七年(五九七年),智顗卒於天台山,享壽六十。當他活著的時候,曾欲於天台山另建佛寺,未果。及其死後七年,晉王楊廣登基,是為隋煬帝。楊廣遂依照他的遺願建寺,題名為國清寺。此寺一直保存至今。
  
  智顗以一位出家僧侶的身分,連續受到兩朝四王的敬重,這在中國佛教史上是絕無僅有的。早在東晉時代,名僧道安便曾說過:「不依國主,法事難立。」自此之後,歷代名僧之中多有與朝廷密切往來者,而為朝廷所重的僧人則無人能超出智顗之右。智顗一生據說造寺三十六所,煙霞、靈嚴、天台、玉泉並稱當時天下四絕,又造金銀銅木佛像八十萬軀,若無朝廷作為後盾,智顗難以負擔其巨大的經濟開銷。
  
  天台宗是中國成立的第一家佛教宗派,於陳隋之際,開始鼎盛一時。其所以能如此,實與陳隋兩代四位皇帝的極力扶持有著莫大的關係。但話說回來,智顗能得到四位皇帝的護持,同時也說明佛教在中國發展至此,已在中國大地打下了深厚的根基,上自朝廷皇室貴族,下至鄉野平民百姓,信佛入教已成為一種深入人心的時尚,佛教實已發展到了鼎盛時期,繁榮已經到來。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1)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1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3-1-18 11:19:05
衣裳关于陈宣帝讲经的记载可有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