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冥報記.冥報記輯書 合刊

冥報記.冥報記輯書 合刊

《冥報記輯書》卷第五

[日期:2012-04-19]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唐臨等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卷第五】

三十九、唐.李義琰


        唐隴西李義琰,貞觀年中為華州縣尉。此縣忽失一人,莫知所在,其父兄疑一仇怨家所害,詣縣陳請;義琰案之,不能得決,夜中執燭,委細窮問。

        至一夜,義琰據案俛首,不覺死人即至,猶帶被傷之狀云:「某被傷姓名,被打殺,置於某所井中,公可早檢,不然,恐被移向他處,不可覓得! 」義琰即親往覓,果如所陳,尋而仇家始具款伏。當時聞見者,莫不驚歎!

《法苑珠林》卷七十三《太平廣記》卷一百二十七



四十、唐.清禪寺金像 
 

        唐西京清禪寺,先有純金像一軀,長一尺四寸,重八十兩,隋文帝之所造也。貞觀十四年,有賊孫德信,偽造璽書,將一閹竪子,詐稱敕遣取像,寺僧聞奉敕索,不敢拒,付之。

        經宿,事發,像身已被鑄破,唯頭不銷,太宗大怒,處以極刑。德信未死之間,身已爛壞,遍體瘡潰;寺僧更加金,如法鑄成。

《法苑珠林》卷十四



四十一、唐.李思一 
 

        唐隴西李思一,今居相州之滏陽縣。貞觀二十年,正月已死,經日而甦,語在《冥報記》。

        至永徽三年五月,又死,經一宿而甦,說云:以年命未盡,蒙王放歸,於王前見相州滏陽縣法觀寺僧辯珪;又見會福寺僧弘亮及慧寶三人,並在王前辯答。

        見冥官云:「慧寶,死期未至,宜修功德;辯珪、弘亮,今歲必死。」辯珪等,是年果相繼卒。後寺僧令一巫者,就弘亮等舊房,召二僧問之,辯珪曰: 「我為破齋,今受大苦!」兼語諸弟子等曰:「為我作齋,救披苦難。」弟子為營齋;巫者又云:「辯珪已得免罪。」弘亮云:「我為破齋,妄持人長短,今被拔舌,痛苦不能多言。」(相州智力寺僧慧永等說之。)

《法苑珠林》卷九十一



四十二、唐.杜智楷 
 

        唐曹州離狐人仕智楷,少好釋典,不仕不娶,被僧衣,隱居泰山,以讀誦為事。

        貞觀二十一年,於山中遇患垂死,以袈裟覆體,昏然如夢,見老母及美女數十人,屢來相擾。智楷端然不動,群女漸相逼斥,並云: 「輿將擲置北澗裏。」遂總近前,同時執捉,有攬著袈裟者,遂齊聲念佛,却後懺悔,請為造阿彌陀佛,並誦觀音菩薩三十餘遍,少間遂覺,體上大汗,便即瘳癒。

《法苑珠林》卷四十六《太平廣記》卷一百十一



四十三、唐.齊士望 
 

        唐魏州武強人齊士望,貞觀二十一年死,經七日而甦,自云:初死之後,被引見王,即付曹司,別遣勘當。經四、五日,勘簿云:「與合死者同姓字,然未合即死。」

        刑官語士望曰:「汝生平好燒雞子,宜受罪而歸。」即命人送其出門,去曹司一二里,即見一城,聞城中有鼓吹之聲,士望欣然趨走而入。

        既入之後,城門已閉,其中,更無屋宇,遍地皆是熱灰,士望周章,不知所計,燒灼其足,殊常痛苦。士望四顧,城門並開,及走向門,其扉即掩,凡經一日,有人命門者曰:「開門,放昨日罪人出。」既出,即命人送歸。使者辭以路遙,遷延不送之,始求以錢絹,士望許諾;遂經歷川塗,踐履荊棘,行至一處,有如環堵,其中有坑深黑,士望懼之,使者推之,遂入坑內。不覺漸甦,尋乃造紙錢等待焉,使者依期還到,士望妻亦同見之。

 《法苑珠林》卷七十三《太平廣記》卷三百八十二



四十四、唐.劉善經 
 

        唐汾州隰城人劉善經,少小孤母所撫育。其母平生常習讀內典,精勤苦行。以貞觀二十一年亡,善經哀毀過禮,哭聲不輟。至明年,善經恍惚之間,見其母曰:「我為生時修福,得受男身;今生於此縣南石趙村宋家,汝欲相見,可即至彼也。 」言終不見。善經如言而往,不移時而至彼,於是日宋家生男,善經因奉衣物,具言由委。此男見在,善經常以母禮事之。(隰州沙門善撫與善經舊知,見善經及鄉人所說,為余言之。)

《法苑珠林》卷二十六



四十五、唐.盧元禮 
 

        唐范陽盧元禮,貞觀末為泗州漣水縣尉。曾因重病悶絶,經一日而甦。云:有人引至府舍,見一官人,過無侍衛,元禮遂至此官人座上,踞牀而坐,官人目侍者,令一手提頭、一手捉腳,擲元禮於階下,良久乃起。

        行至一別院,更進向南,入一大堂中,見竈數十百口,其竈上有氣,矗然如雲霧直上,沸聲喧雜,有同數千萬人。元禮仰視,見似籠盛人,懸之此氣之上,云:「是蒸罪人處!」元禮遂發願,大語云:「願代一切眾生受罪!」遂解衣赤體,自投於釜中,因即昏然,不覺有痛。須臾,有一沙門,挽元禮出云:「知汝至心,乃送其歸。」忽如睡覺,遂斷酒肉,經三、四歲後,卒於洛。

《法苑珠林》卷六十四



四十六、唐.僧玄高
 

        相州滏陽縣智力寺僧玄高,俗姓趙氏,其兄子先身,於同村馬家為兒。馬家兒至貞觀末死,臨死之際,顧謂母曰:「身兒於趙宗家有宿因緣,死後當與宗為孫。」(宗即與其同村也 )。其母不信,乃以墨點兒左脇,作一大黑子。趙家妻又夢此兒來云:「當與娘為息。」因而有娠,夢中所見,宛然馬家之子。產訖,驗其黑子,還在舊處。及兒年三歲,無人導引,乃自向馬家云: 「此是兒舊舍也。」於今現存,已年十四、五。(相州智力寺僧慧永、法真等說之。)

《法苑珠林》卷二十六



四十七、唐.裴則男 
 

        唐曹州離狐人裴則男,貞觀末,年二十一死,經三日而甦。自云:初死,被一人將至王所。王衣白,非常鮮潔,王遣此人,將牛耕地,此人訴云:「兄弟幼小,無人扶侍二親。」王即憫之,乃遣使將向南,至第三重門,入見鑊湯,及刀山、劍樹,又見數千人頭,皆被斬,布列地上,此頭並口云:「大飢!」當村有一老母,年向七十,其時猶未死,遂見在鑊湯前燃火;觀望訖,還至王前,見同村人張成亦未死,有一人訴成云:「毀破某屋。」王遣使檢之,報云:「是實!」成曰:「成犂地,不覺犂破其塜,非故然也。」王曰:「汝雖非故,心終為不謹耳。」遂令人杖其腰七下。有頃,王曰:「汝更無事,放汝早還。」王乃使人送,遣北出踰牆,及登牆,望見其舍,遂聞哭聲,乃跳下牆!忽覺起坐,既穌之後,具為鄉曲言之,邑人視張成腰上,有七下杖迹,迹極青黑,問其毀墓,答云: 「不虛」。老母尋病,未幾而死。

《法苑珠林》卷九十七《太平廣記》卷三百八十二



四十八、唐.石壁寺僧 
 

        唐并州石壁寺有一老僧,禪誦為業,精進練行。貞觀末,有鴿巢其房楹上,哺養二鶵,法師每有餘食,常就巢哺之。鴿鶵後雖漸長,羽翼未成,乃並學飛,俱墜地而死,僧並收瘞之。經旬後,僧夜夢二小兒白之曰: 「兒等,為先有少罪,遂受鴿身,比來聞法師讀《法華經》及《金剛般若經》,既聞妙法,得受人身,兒等今於此寺側十餘里,某村、某姓名家,託生為男,十月之外,當即誕育。 」僧乃依期往視,見此家一婦人,同時誕育二子,因為作滿月齋,僧呼為:「鴿兒!」兩兒並應之曰:「諾!」一應之後,歲餘始言。(右此一驗出冥報拾遺報恩事廣,不可具述)

《法苑珠林》卷五十《太平廣記》卷一百九



 四十九、唐.陽武婦女朱氏 
 

        唐鄭州陽武縣婦女姓朱,其夫先負外縣人絹百匹,夫死之後,遂無人還。貞觀末,因病死,經再宿而甦,自云:被人執至一所,見一人云:「我是司命府吏,汝夫生時,負我家絹若干匹,所以追汝。今放汝歸,宜急具物,至某縣、某村、某家,送還我母,如其不送,捉追更切,兼為白我娘,努力為某造像修福。」朱即告乞鄉閭,得絹送還其母,具言其兒貌狀,有同生平,其母亦對之流涕,歔欷久之!

《法苑珠林》卷五十七

《冥報記輯書》卷第五

【書籍目錄】
第1頁:《冥報記》《冥報記輯書》合刊序 第2頁:《冥報記》敘
第3頁:《冥報記》卷上 第4頁:《冥報記》卷中
第5頁:《冥報記》卷下 第6頁:《冥報記輯書》卷第一
第7頁:《冥報記輯書》卷第二 第8頁:《冥報記輯書》卷第三.拾遺
第9頁:《冥報記輯書》卷第四 第10頁:《冥報記輯書》卷第五
第11頁:《冥報記輯書》卷第六 第12頁:《冥報記輯書》卷第七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