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六道輪迴錄 丁福保

六道輪迴錄 丁福保

第八章 結論

[日期:2012-04-18]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丁福保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第八章  結論

        《妙法蓮華經》云:「三界無安,猶如火宅。」若貪著生愛,則為所燒。故先佛世尊,方便勸諭,引之令出,以此宅中,眾苦充滿,難可安居也。

        天上三苦:火災水災風災到時,乃是「壞苦」;人間八苦:生、老、病、死、求不得、冤憎會、愛別離、五陰盛,乃是「苦苦」。修羅有嗔鬥之苦,畜生有愚癡之苦,餓鬼有飢渴之苦,地獄有呼號之苦,由前因各各所造不同,故現果各各所報亦異。要之苦海茫茫,畢竟是誰繫之乎?故曰「解鈴還是繫鈴人」,但辦肯心,決不相賺。(四諦辨義)

        費補之曰:王虛中名日休,龍舒人,早為太學諸生,傳注經子數十萬言,然不利於場屋。晚以特奏名,廷試不用條對式,但如科舉答策,坐是竟不得官。獨好佛,著《淨土文》,直指西方淨土,慧辨了然,觀者起敬。或自立、或勸人,裒金走建安,刊《淨土文》板踰二十副。願力洪深,修行尤精苦,諷誦禮拜,夜以繼晝。館於廬陵某通守家,一日,謁通守,謂之曰:「某去矣,以後事累公。」通守愕然。虛中乃著白衫詣佛堂,合掌念佛,頃之,立化,如植木矣!傾城縱觀,累日不能遏。通守亦明眼人,乃命具棺,指虛中謂人曰:「先生平時,照了諸妄,坐臥自如,今請先生臥。」即舉而入棺。予舊見建安陳應行季陸道此,後訪南北山雲遊諸僧,欲問其歲月,並通守姓名,漫無知者,記其大略如此。(梁谿漫志十)

        藕益大師曰:佛日寺釋實相,中年出家,惟勤修苦行,照管常住為事。隨作務,隨念佛;所得即施,不留餘貲;不與人諍,亦無怒容。壬申(一六三二)秋,忽一日語人曰:「吾明日當西逝!」乃借雲棲一老人坐龕。次日洗浴剃髮,髮未竟已坐脫矣。(見聞錄)

        周安士先生曰:宋青草堂禪師,素有戒行。年九十餘,曾氏常供養之,屢施衣物;僧感其德,許以託生其家。後曾氏婦人生子,使人看草堂,已坐化矣。所生子,即曾魯公也,以前世曾修福慧,故少年登高科,後作賢宰相。又如明末浙江僧大成,為寺中收盞飯供眾,道經飯店史家,其家奉佛,僧來化齋者必留;大成收飯回寺,史見其日飯少,輒以其飯湊滿。其家素無子,後其妻忽有孕,分娩時,親見大成走入臥房,急迫問之,不得,而分娩者竟產一男。是日,大成僧不見來取飯,造寺問之,乃知即於是日謝世,於是即以大成名之。其子幼年,聰慧孝友,茹胎齋,終身不破戒。以順治乙未(一六五五)大魁天下。自世俗觀之,此兩公者,皆富貴而享大名;若修行人觀之,兩僧之自誤者多矣!向使兩師知有西方法門,以其所修者回向淨土,縱或不能上品,猶或可以中品,何至僅以狀元宰相竟其局哉。(啟信雜說)

        又曰:隋相州釋玄景,宗教俱通,道風遐播。大業二(六○六)年六月,將欲示寂,沐浴端坐,兩目上視,忽自言曰:「吾欲生兜率內院,見彌勒菩薩,云何乃作夜摩天王?」眾問之,曰:「非爾所知也。」頃之,又云:「天上甚忙,賓客甚多。」遂坐而逝。嗟乎!師修行時,固發心見彌勒,到此不能見彌勒,而轉作天王者也。自世俗觀之,其位已在上帝之上矣,然較之生於西方,則遠不逮也。是知高僧亦不可不修淨土也。(啟信雜說)

        又曰:大千世界一切人類,不問貴賤智愚老幼男女,臨終之後,若不出世,未有不為鬼者。勸人念佛,求生淨土,是勸世人不去為鬼也。小儒不信佛法,反從而謗之,不唯自己甘心為鬼,並欲勸一切世人為鬼矣。其現在不為鬼者,特暫耳;目下林林總總一切人,即轉昐後林林總總一切鬼也。人惟不知甚暫,所以疲形勞神以求富貴,無論不得富貴,縱使極富極貴,當臨去之候,手內不齎分文,一鬼呼之而輒去,安在其為富貴耶!獨有念佛之人,到此無疾無災,安然脫化,身無一切病苦厄難,心無一切貪戀迷惑,惡鬼睹影潛蹤、閻老聞名頂禮,豈非超然出世之大丈夫乎!人惟如是,而後始能不作鬼也。則夫不作鬼者,誠非易也。(啟信雜說)

        又曰:九類者,所謂胎生、卵生、濕生、化生、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也,九類則盡乎貴賤幽明,及天上天下之數矣。九類之中,最苦者,三惡道;最樂者,三界二十八天。止因未出生死,所以輪迴六道,是苦者固苦,樂者亦苦也。縱使長壽諸天,現享無涯之樂,然而天福報盡,仍墮三途。豈若極樂國土之永脫輪迴,長辭六趣乎?(啟信雜說)

        吾人欲永免六道輪迴之苦,非往生淨土不可;欲往生淨土,非先發菩提心不可。

        省庵法師《勸發菩提心文》曰:

        不肖愚下凡夫僧實賢,泣血稽顙,哀告現前大眾,及當世淨信男女等,唯願慈悲,少加聽察。

        嘗聞入道要門,發心為首;修行急務,立願居先。願立則眾生可度,心發則佛道堪成。苟不發廣大心,立堅固願,則縱經塵劫,依然還在輪迴;雖有修行,總是徒勞辛苦。故《華嚴經》云:「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忘失尚爾,況未發乎!故知欲學如來乘,必先具發菩薩願,不可緩也。

        然心願差別,其相乃多,若不指陳,如何趣向。今為大眾略而言之,相有其八,所謂邪、正、真、偽、大、小、偏、圓是也。

        云何名為邪、正、真、偽、大、小、偏、圓耶?

        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務,或求利養、或好名聞、或貪現世欲樂、或望未來果報。如是發心,名之為「邪」。

        既不求利養名聞,又不貪欲樂果報,唯為生死,為菩提。如是發心,名之為「正」。

        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眾生。聞佛道長遠,不生退怯;觀眾生難度,不生厭倦。如登萬仞之山,必窮其頂;如上九層之塔,必造其顛。如是發心,名之為「真」。

        有罪不懺,有過不除;內濁外清,始勤終怠。雖有好心,多為名利之所夾雜;雖有善法,復為罪業之所染污。如是發心,名之為「偽」。

        眾生界盡,我願方盡;菩提道成,我願方成。如是發心,名之為「大」。

        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冤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是發心,名之為「小」。

        若於心外見有眾生,及以佛道,願度願成,功勛不忘,知見不泯。如是發心,名之為「偏」。

        若知自性是眾生,故願度脫;自性是佛道,故願成就;不見一法,離心別有。以虛空之心,發虛空之願,行虛空之行,證虛空之果,亦無虛空之相可得。如是發心,名之為「圓」。

        知此八種差別,則知審察;知審察,則知去取;知去取,則可發心。

        云何「審察」?謂我所發心,於此八中,為邪?為正?為真?為偽?為大?為小?為偏?為圓?

        云何「去取」?所謂去邪、去偽、去小、去偏,取正、取真、取大、取圓。如此發心,方得名為真正發菩提心也。

        此菩提心,諸善中王,必有因緣,方得發起。今言因緣,略有十種,何等為十?

        一者、念佛重恩故。二者、念父母恩故。三者、念師長恩故。四者、念施主恩故。五者、念眾生恩故。六者、念死生苦故。七者、尊重己靈故。八者、懺悔業障故。九者、求生淨土故。十者、為念正法得久住故。

        1云何「念佛重恩」?謂我釋迦如來,最初發心,為我等故,行菩薩道,經無量劫,備受諸苦。我造業時,佛則哀憐,方便教化;而我愚癡,不知信受。我墮地獄,佛復悲痛,欲代我苦;而我業重,不能救拔。我生人道,佛以方便,令種善根;世世生生,隨逐於我,心無暫捨。佛初出世,我尚沉淪;今得人身,佛已滅度。何罪而生末法?何福而預出家?何障而不見金身?何幸而躬逢舍利?如是思惟,向使不種善根,何以得聞佛法?不聞佛法,焉知常受佛恩?此恩此德,邱山難喻,自非發廣大心,行菩薩道,建立佛法,救度眾生,縱使粉骨碎身,豈能酬答!是為發菩提心第一因緣也。

        2云何「念父母恩」?哀哀父母,生我劬勞,十月三年,懷胎乳哺,推乾去濕,嚥苦吐甘,才得成人,指望紹繼門風,供承祭祀。今我等既已出家,濫稱釋子,忝號沙門;甘旨不供,祭掃不給;生不能養其口體,死不能導其神靈;於世間則為大損,於出世又無實益;兩途既失,重罪難逃。如是思惟,唯有百劫千生,常行佛道;十方三世,普度眾生。則不唯一生父母,生生父母,俱蒙拔濟;不唯一人父母,人人父母,盡可超昇。是為發菩提心第二因緣也。

        3云何「念師長恩」?父母雖能生育我身,若無世間師長,則不知禮義;若無出世師長,則不解佛法。不知禮義,則同於異類;不解佛法,則何異俗人。今我等粗知禮義,略解佛法,袈裟被體,戒品沾身,此之重恩,從師長得。若求小果,僅能自利;今為大乘,普願利人,則世、出世間二種師長,俱蒙利益。是為發菩提心第三因緣也。

        4云何「念施主恩」?謂我等今者,日用所資,並非己有;三時粥飯,四季衣裳,疾病所須,身口所費,此皆出自他力,將為我用。彼則竭力躬耕,尚難餬口;我則安坐受食,猶不稱心。彼則紡織不已,猶自難難;我則安服有餘,寧知愛惜。彼則蓽門蓬戶,擾攘終身;我則廣宇閒庭,優遊卒歲。以彼勞而供我逸,於心安乎?將他利而潤己身,於理順乎?自非悲智雙運,福慧二嚴,檀信沾恩,眾生受賜;則粒米寸絲,酬償有分,惡報難逃。是為發菩提心第四因緣也。

        5云何「念眾生恩」?謂我與眾生,從曠劫來,世世生生,互為父母,彼此有恩。今雖隔世昏迷,互相不識,以理推之,豈無報效?今之披毛戴角,安知非昔為其子乎?今之蝡動蜎飛,安知不曾為我父乎?每見幼離父母,長而容貌都忘,何況宿世親緣,今則張王難記。彼其號呼於地獄之下,宛轉於餓鬼之中,苦痛誰知?飢虛安訴?我雖不見不聞,彼必求拯求濟。非經不能陳此事,非佛不能道此言。彼邪見人,何足以知此!是故,菩薩觀於螻蟻,皆是過去父母、未來諸佛,常思利益,念報其恩。是為發菩提心第五因緣也。

        6云何「念生死苦」?謂我與眾生,從曠劫來,常在生死,未得解脫。人間天上,此界他方,出沒萬端,昇沉片刻。俄焉而天,俄焉而人,俄焉而地獄、畜生、餓鬼。黑門朝出而暮還,鐵窟暫離而又入。登刀山也,則舉體無完膚;攀劍樹也,則方寸皆割裂。熱鐵不除饑,吞之則肝腸盡爛;洋銅難療渴,飲之則骨肉都糜。利鋸解之,則斷而復續;巧風吹之,則死已還生。猛火城中,忍聽叫嗥之慘;煎熬盤裏,但聞苦痛之聲。冰凍始凝,則狀似青蓮蕊結;血肉既裂,則身如紅藕華開。一夜死生,地下每經萬遍;一朝苦痛,人間已過百年。頻煩獄卒疲勞,誰信閻翁教誡!受時知苦,雖悔恨以何追;脫已還忘,其作業也如故。鞭驢出血,誰知吾母之悲;牽豕就屠,焉識乃翁之痛。當年恩愛,今作冤家;昔日寇仇,今成骨肉。昔為母而今為婦,舊是翁而新作夫。宿命知之,則可羞可恥;天眼視之,則可笑可憐。糞穢叢中,十月包藏難過;膿血道裏,一時倒下可憐。少也何知,東西莫辨;長而有識,貪欲便生。須臾而老病相尋,迅速而無常又至。風火交煎,神識於中潰亂;精血既竭,皮肉自外乾枯。無一毛而不被針鑽,有一竅而皆從刀割。龜之將烹,其脫殼也猶易;神之欲謝,其去體也倍難。心無常主,類商賈而處處奔馳;身無定形,似房屋而頻頻遷徙。大千塵點,難窮往返之身;四海波濤,孰計別離之淚;峨峨積骨,過彼崇山;莽莽橫尸,多於大地。向使不聞佛語,此事誰見誰聞;未睹佛經,此理焉知焉覺。其或依前貪戀,仍舊癡迷;祇恐萬劫千生,一錯百錯。人身難得而易失,良時易往而難追。道路冥冥,別離長久;三途惡報,還自受之。痛不可言,誰當相代?興言及此,能不寒心?是故,宜應斷生死流,出愛欲海。自他兼濟,彼岸同登;曠劫殊勳,在此一舉。是為發菩提心第六因緣也。

        7云何「尊重己靈」?謂我現前一心,直下與釋迦如來無二無別;云何世尊無量劫來,早成正覺,而我等昏迷顛倒,尚做凡夫?又佛世尊,則具有無量神通、智慧、功德莊嚴,而我等則但有無量業繫、煩惱、生死纏縛。心性是一,迷悟天淵;靜言思之,豈不可恥!譬如無價寶珠,沒在淤泥,視同瓦礫,不加愛重。是故,宜應以無量善法,對治煩惱。修德有功,則性德方顯。如珠被濯,懸在高幢;洞達光明,映蔽一切。可謂不孤佛化,不負己靈。是為發菩提心第七因緣也。

        8云何「懺悔業障」?經言犯一吉羅,(吉羅,犯罪之名,○戒疏一上,惡作惡說,同號吉羅)如四天王壽五百歲,墮泥犁中。吉羅小罪,尚獲此報,何況重罪,其報難言。今我等日用之中,一舉一動,恒違戒律;一餐一水,頻犯尸羅。(梵語尸羅,此翻為戒)一日所犯,亦應無量;何況終身歷劫所起之罪,更不可言矣。且以五戒(不殺,不盜,不淫,不妄語,不飲酒)言之,十人九犯,少露多藏。五戒名為優婆塞(在家信佛之男子)戒,尚不具足,何況沙彌、比丘、菩薩等戒,又不必言矣。問其名,則曰我比丘也;問其實,則尚不足為優婆塞也,豈不可愧哉!當知佛戒不受則已,受則不可毀犯;不犯則已,犯則終必墮落。若非自愍愍他,自傷傷他,身口併切,聲淚俱下,普為眾生,求哀懺悔,則千生萬劫,惡報難逃。是為發菩提心第八因緣也。

        9云何「求生淨土」?謂在此土修行,其進道也難;彼土往生,其成佛也易。易故一生可致,難故累劫未成。是以往聖前賢,人人趣向;千經萬論,處處指歸。末世修行,無越於此。然經稱少善不生,多福乃致。言多福,則莫若執持名號;言多善,則莫若發廣大心。是以暫持聖號,勝於布施百年;一發大心,超過修行歷劫。蓋念佛本期作佛,大心不發,則雖念奚為?發心原為修行,淨土不生,則雖發易退。是則下菩提種,耕以念佛之犁,道果自然增長;乘大願船,入於淨土之海,西方決定往生。是為發菩提心第九因緣也。

        10云何「令正法久住」?謂我世尊無量劫來,為我等故,修菩提道,難行能行,難忍能忍,因圓果滿,遂致成佛。既成佛已,化緣周訖,入於涅槃。正法、像法,皆已滅盡,僅存末法;有教無人,邪正不分,是非莫辨,競事人我,盡逐利名,舉目滔滔,天下皆是。不知佛是何人?法是何義?僧是何名?衰殘至此,殆不忍言;每一思及,不覺淚下。我為佛子,不能報恩;內無益於己,外無益於人;生無益於時,死無益於後。天雖高,不能覆我;地雖厚,不能載我。極重罪人,非我而誰!由是痛不可忍,計無所出,頓忘鄙陋,忽發大心。雖不能挽回末運於此時,決當圖護持正法於來世。是故,偕諸善友,同到道場,述為懺摩,(懺摩,請恕也)建茲法會。發四十八之大願,(四十八大願見無量壽經鈔)願願度生;期百千劫之深心,心心作佛。從於今日,盡未來際,畢此一形,誓歸安養,即登九品,回入娑婆。俾得佛日重輝,法門再闡;僧海澄清於此界,人民被化於東方;劫運為之更延,正法得以久住。此則區區真實苦心。是為發菩提心第十因緣也。

        如是十緣備識,八法周知,則趣向有門,開發有地。相與得此人身,居於華夏,六根無恙,四大輕安,具有信心,幸無魔障。

        況今我等,又得出家,又受具戒,又遇道場,又聞佛法,又瞻舍利,又修懺法,又值善友,又具勝緣;不於今日,發此大心,更待何日?

        唯願大眾,愍我愚誠,憐我苦志,同立此願,同發是心。未發者今發,已發者增長;已增長者,今令相續。

        勿畏難而退怯,勿視易而輕浮,勿欲速而不久長,勿懈怠而無勇猛,勿萎靡而不振起,勿因循而更期待,勿因愚鈍而一向無心,勿以根淺而自鄙無分。

        譬諸種樹,種久則根淺而日深;又如磨刀,磨久則刀鈍而成利。豈可因淺勿種,任其自枯;因鈍勿磨,置之無用。

        又若以修行為苦,則不知懈怠尤苦。修行則勤勞暫時,安樂永劫;懈怠則偷安一世,受苦多生。

        況乎以淨土為舟航,則何愁退轉?又得無生為忍力,(無生忍者,無生無滅之真理,安住而不動也)則何慮艱難?當知地獄罪人,尚發菩提於往劫;豈可人倫佛子,不立大願於今生?

        無始昏迷,往者既不可諫;而今覺悟,將來猶尚可追。然迷而未悟,固可哀憐;苟知而不行,尤為痛惜。

        若懼地獄之苦,則精進自生;若念無常之速,則懈怠不起。又須以佛法為鞭策,善友為提攜;造次弗離,終身依賴,則無退失之虞矣。

        勿言一念輕微,勿謂虛願無益;心真則事實,願廣則行深。虛空非大,心王為大;金剛非堅,願力最堅。

        大眾誠能不棄我語,則菩提眷屬,從此聯姻;蓮社宗盟,自今締好。

        所願同生淨土,同見彌陀,同化眾生,同成正覺。則安知未來三十二相,百福莊嚴,不從今日發心立願而始也!

        願與大眾共勉之,幸甚!幸甚!

【書籍目錄】
第1頁: 第2頁:第一章 總論
第3頁:第二章 天道 第4頁:第三章 人道
第5頁:第四章 阿修羅道 第6頁:第五章 鬼道
第7頁:第六章 畜生道 第8頁:第七章 地獄道
第9頁:第八章 結論 第10頁:第九章 神鬼談叢
第11頁:第十章 最近之譚鬼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43)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43 楼
匿名 发表于 2023-8-7 14:32:46
熱搜“臺灣上門服務+賴06807 或賴w8550 【 搜索色情TG電報telegram賬號:@m86633 】 #臺灣無套內射人妻 #臺灣貧乳學生 #臺灣口爆熟女 賴w8550#臺灣出差旅遊 #臺灣飯店約砲 #臺灣酒店叫小姐臺北約妹#臺中外送 ##臺中約妹#高雄約砲#臺南外送#新竹約妹臺灣約妹 /臺灣叫小姐/臺灣定點口碑茶/臺灣旅館酒店飯店:桃子外送茶:www.ny076699.com
第 42 楼
匿名 发表于 2023-8-6 23:05:43

熱搜“臺灣上門服務+賴06807 或賴w8550 【 搜索色情TG電報telegram賬號:@m86633 】 #臺灣無套內射人妻 #臺灣貧乳學生 #臺灣口爆熟女 賴w8550#臺灣出差旅遊 #臺灣飯店約砲 #臺灣酒店叫小姐臺北約妹#臺中外送 ##臺中約妹#高雄約砲#臺南外送#新竹約妹臺灣約妹 /臺灣叫小姐/臺灣定點口碑茶/臺灣旅館酒店飯店:桃子外送茶:www.ny076699.co
第 41 楼
匿名 发表于 2023-8-6 17:48:52


臺灣人妻+賴06807 或賴w8550 #臺灣單親媽媽 #臺灣熟女 #貧乳學生優質品鮑 大奶人妻玩無套內射 服務技術玩口爆
臺灣人妻+賴06807 或賴w8550 #臺灣單親媽媽 #臺灣熟女 #貧乳學生優質品鮑 大奶人妻玩無套內射 服務技術玩口爆
第 40 楼
匿名 发表于 2023-1-4 18:01:01
挪威森林叫小姐Telegram:me86254挪威森林約正妹賴86254挪威森林找女人
挪威森林外送服務motel挪威森林找小姐賴:949918台灣叫小姐按摩舒壓
Telegram:me86254
老司機聊天:
LINE:86254/949918
成人激戰官網:
www.line86254.com
第 39 楼
LINE:86254 发表于 2023-1-4 12:27:43
大安叫小姐Telegram:me86254大安約正妹大安找女人LINE:86254
大安外送服務motel大安找小姐賴:949918台灣叫小姐按摩舒壓Telegram:me86254
老司機聊天:
LINE:86254/949918
成人激戰官網:
www.line8625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