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中國佛教近代史上冊 東初老和尚

中國佛教近代史上冊 東初老和尚

第十四章 中原佛教之重建 - 第五節 戴院長倡修白馬寺

[日期:2011-05-12]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東初老和尚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戴院長傳賢先生,二十一年四月間赴西北考察政教,途經河南,幷應河南佛學社歡迎講「振興中國與振興佛教」。至洛陽,目覩佛教古剎白馬寺朽損不堪,發出重修白馬寺通電,茲將戴院長通電全文擇錄於後:

  「武昌佛學院海潮音社,轉全國佛教徒慧鑒。竊以飲水者必思其源,顯業者必培其本,故開物以孝為先,成務以忠為首。世出世諦,體用悉同,我中華立國久大,用乎世界,合四萬萬眾為一人,至深且大。其在邊疆各地,自藏及滿,二萬餘里之國境,數大部之民族,數百年來親愛團結精誠無間者,得佛教之力,尤為宏偉。而摩騰竺法蘭兩師之東來弘法,實為佛教普及之先河。其最先創立之伽藍,當首推洛陽之白馬寺。二十年來,國家多難,人事紛紛,政失其統馭之力,教失其濟度之旨,正法隱晦,伽藍亦衰,白馬古寺殿宇,雖未成廢墟,而僧伽幾寥落罄盡。傳賢在鄉,久聞斯況,悲感不勝,此次北來,頗欲察其實情,如何可為,極願竭其棉薄,聊盡報恩之微意。到洛陽後,知中央地方諸

  P.356

  賢達,已有維持河洛文化之發起。而章嘉國師及諸宗善信,對於復興白馬寺,尤特具熱忱。大願弘施,何勝贊歎!隨喜功德,豈敢後人?因竭棉簿,籌輸萬金,以冀成全善舉。惟茲事體大,今後之致力,頗非一端,而財施更不可少。大抵十倍於此數總所必須。且此寺為佛門祖寺,無論何宗何派,無不大有因緣。今之國本,既在民眾,則如此偉業,苟非全國信徒同心合力,以成厥美……伏望全國叢林,各地教會,乃至比丘居士,眾善信人,各量力以為布施,其組織以成其事。迅推仁賢來洛主持,施工置產,固宜負責有人,而佛教興學,更有仗於大德。傳賢即日西行入關,考察政教,不能久羈斯土,即他日回洛有期,而以諸務叢集之身,更無暇專營茲事,未盡之意,悉以託之中央諸同志,及國府秘書謝鑄陳先生,請其與諸公接洽,務懇聯絡諸山,成茲善舉,俾得復興大化,再造鴻業,常轉法輪,輝光佛日。豈獨一教之榮,實乃眾生幸也。肅此敬叩慧祺。 戴專賢。」(註九)

  民國以來,中央大員以戴院長維護佛法最為懇切,也極真誠。戴院長發起修葺洛陽白馬寺,不僅有助於中原文化之復興,而對於復興整個河南佛教關係至大且鉅。袁西航、慕西、淨嚴法師,雖力竭興復河南佛教,但當地邪惡土劣份子仍圖覇佔寺產,百般阻礙,開封某一士紳反對發還十方院財產,即為顯著例證。但自戴院長蒞臨發表通電,呼籲各界協力重修白馬寺,於是一掃以往邪惡的風氣,而有益於復興河南佛教前途,其功殊偉。

  戴傳賢院長,發表通電呼籲後,隨即邀約德浩(上海留雲寺方丈)與上海王一亭居士,及開封佛學社慕西法師、淨嚴法師、袁西航居士,並商震總指揮、戴傳賢、李迺庚、錢才甫、盛鴻業、李子中

  P.357

  、郭芳五、盧麟甫、馮紹周、林東郊、尤士奇,在洛陽開會協議進行(談話紀錄戴傳賢),決議事項十點:

  一、決定在洛陽設一籌備委員會辦事處兼招待所。

  二、決定推林東郊、馮紹周、尤土奇三先生負責擔任洛陽籌備處事務。

  三、決定請商總指揮負責擔任派人測定白馬寺附近地圖,大約三數百畝,以備設計購地之用。

  四、決定除本寺牆圍以內之地外,(塔院必須圍進在內),圈定地面至少一百畝。(最好兩百畝)由委員會呈請專員公署,並照會商會請求公定地價後,由委員會備價收買,作為本寺永久財產。

  五、由委員會根據測量地圖,畫定造林區域,連同馬路沿途行樹一幷請專員公署負責,於本年內造林,其經費由戴季陶擔任,直接匯交專員公署備用。(此款作為季陶加捐之數),種樹之種類以榆楊桐槐等適宜,於本地成長迅速成林者為佳。

  六、在白馬寺旁塔院附近建瓦房十間,以備保安隊駐紮之用,現在寺內各處殿宇殿房即由委員會收管,著手修理。

  七、一切工程之進行程序及圖案之決定等,由德老和尚全權辦理。

  八、由委員會呈請專員公署請求將下列各事批准備案:(一)將東大寺連同夾馬營地域全部定為東大寺公園區域。(二)舊東大寺之殿宇其尚可用者,有戲台、山門、天王殿、大殿,及磚殿三間。大殿後瓦房三間,將來撥歸白馬寺修理完善,作為下院;其餘全部地面,作為東大寺公園。(三)區域內一切舊有

  P.358

  磚石材料一律撥歸白馬寺以供建設之用。(四)由專員公署出示,東大寺一切房屋不許人再加破壞,其材料亦不許他人移動。

  九、籌備委員會既用佛教會推定一德兩老為主任,將來一切對外公事,均用兩老名義負責,其屬於洛陽本地者,用林先生名義負責。

  十、籌備委員會章程及辦事處招待所等章程由一老負責擬定。(註十)

  由上述各節看來,河南佛教,經馮玉祥非法的裁制,沒收寺產,遂使二千年來佛教勝地,幾成魔窟,先後經太虛大師、章嘉大師,蒞臨宣化後,已有起色。繼有中央大員若戴院長傳賢倡導振興,聯絡黨、政、軍,各界首腦參加,及京滬大德高僧共同策動,修葺白馬寺。民國二十三年開工修葺,計建屋十間,鐘鼓樓各一,圍牆百餘丈,植樹七千餘株,購地一百八十餘畝,所需經費概由上海佛學會撥來。內有慕西、淨嚴、袁西航,積極推行佛化教育,佛學社、佛學苑先後成立。其處境較之民國十九年以前已有進步,阻擾河南佛教復興運動障礙,已經逐步掃除矣!光明在望,更向前邁進一大步!唯以日寇侵佔東北領土,擴及華北,國事日非,七七盧溝橋事變,中央為實行長期抗戰,保存實力,中原好景,又燬于敵人炮火矣!

  註一:海刊十二、十

  註二:海刊十二、十

  註三:海刊十二、十

  註四:海刊十二、十

  註五:海刊十三、十一、

  註六:海刊十四、十二、

  註七:海刊十三、六

  註八:海刊十三、六

  註九:海刊十三、六

  註十:海刊十四、一

【書籍目錄】
第1頁:蔡序 第2頁:自序
第3頁:第一章 導論 - 第一節 中國佛教近代史之範圍 第4頁:第一章 導論 - 第二節 近代中國佛教之特質
第5頁:第一章 導論 - 第三節 近代中國佛教之成就 第6頁:第一章 導論 - 第四節 近代中國佛教之護國
第7頁:第二章 元明時代之佛教 - 第一節 元代喇嘛之興起 第8頁:第二章 元明時代之佛教 - 第二節 西方宗教之東來
第9頁:第二章 元明時代之佛教 - 第三節 儒釋思想之融和 第10頁:第二章 元明時代之佛教 - 第四節 經藏開版與西學輸入
第11頁:第三章 清代佛教之式微 - 第一節 清代之喇嘛教 第12頁:第三章 清代佛教之式微 - 第二節 諸宗思想之融和
第13頁:第三章 清代佛教之式微 - 第三節 大藏經之出版 第14頁:第三章 清代佛教之式微 - 第四節 敦煌藏書之發現
第15頁:第三章 清代佛教之式微 - 第五節 居士佛教之抬頭 第16頁:第四章 鴉片戰爭與宗教壓迫 - 第一節 西方教士之狂妄
第17頁:第四章 鴉片戰爭與宗教壓迫 - 第二節 傳教事業之發展 第18頁:第四章 鴉片戰爭與宗教壓迫 - 第三節 查還教堂與迫害佛教
第19頁:第四章 鴉片戰爭與宗教壓迫 - 第四節 太平天國之荒謬與義和團之反動 第20頁:第五章 維新運動與佛教厄運 - 第一節 變法維新與廟產興學 - 第一節 變法維新與廟產興學
第21頁:第五章 維新運動與佛教厄運 - 第二節 自動興學與自保寺產 第22頁:第五章 維新運動與佛教厄運 - 第三節 革命思想浸入佛教
第23頁:第六章 民國肇興與佛教新生 - 第一節 改革金山與革新運動 第24頁:第六章 民國肇興與佛教新生 - 第二節 保護寺產與教團組織
第25頁:第六章 民國肇興與佛教新生 - 第三節 三大革命與革新僧制 第26頁:第六章 民國肇興與佛教新生 - 第四節 管理寺廟與信仰自由
第27頁:第六章 民國肇興與佛教新生 - 第五節 三民主義與佛化思想 第28頁:第六章 民國肇興與佛教新生 - 第六節 以佛法調和東西文化
第29頁:第七章 佛教存亡關頭 - 第一節 第一次廟產興學運動 第30頁:第七章 佛教存亡關頭 - 第二節 危亡中的佛教救星
第31頁:第七章 佛教存亡關頭 - 第三節 破除迷信與摧殘佛教 第32頁:第四第七章 佛教存亡關頭 - 節 各省寺產遭受宰割之紀錄
第33頁:第七章 佛教存亡關頭 - 第五節 第二次廟產興學運動 第34頁:第七章 佛教存亡關頭 - 第六節 召開全國佛教徒代表大會
第35頁:第七章 佛教存亡關頭 - 第七節 中國佛教會獲准成立之經過 第36頁:第七章 佛教存亡關頭 - 第八節 名流居士製造糾紛
第37頁:第七章 佛教存亡關頭 - 第九節 如何健全佛教會組織 第38頁:第七章 佛教存亡關頭 - 第十節 政府無意保護佛教
第39頁:第七章 佛教存亡關頭 - 第十一節 假興辦慈善公益之名與扼殺佛教之實 第40頁:第八章 叢林制度與僧教育 - 第一節 叢林制度的由來
第41頁:第八章 叢林制度與僧教育 - 第二節 僧教育之開創 第42頁:第八章 叢林制度與僧教育 - 第三節 僧教育的成功與失敗
第43頁:第九章 內政部所擬訂僧教育及整理僧制辦法 - 第一節 「佛教學苑組織大綱」之駁斥 第44頁:第九章 內政部所擬訂僧教育及整理僧制辦法 - 第二節 教育部為辦僧學事覆內政部咨文
第45頁:第九章 內政部所擬訂僧教育及整理僧制辦法 - 第三節 如何健全僧教育制度 第46頁:第九章 內政部所擬訂僧教育及整理僧制辦法 - 第四節 如何健全「佛教學院」組織
第47頁:第十章 佛教文化事業之發展 - 第一節 佛教宣傳刊物之發行 第48頁:第十章 佛教文化事業之發展 - 第二節 佛教弘法團體之設立
第49頁:第十章 佛教文化事業之發展 - 第三節 佛教經藏開版事業 第50頁:第十章 佛教文化事業之發展 - 第四節 佛教圖書館之設立
第51頁:第十一章 世界佛教新運動 - 第一節 世界佛教聯合會 第52頁:第十一章 世界佛教新運動 - 第二節 中日佛教代表會議
第53頁:第十一章 世界佛教新運動 - 第三節 各國代表之講演錄 第54頁:第十一章 世界佛教新運動 - 第四節 日本佛教代表備受歡迎
第55頁:第十一章 世界佛教新運動 - 第五節 東亞佛教大會 第56頁:第十一章 世界佛教新運動 - 第六節 世界佛化大學之計劃
第57頁:第十二章 華北佛教革新運動 - 第一節 華北佛教之革新 第58頁:第十二章 華北佛教革新運動 - 第二節 佛化新青年運動
第59頁:第十二章 華北佛教革新運動 - 第三節 北京佛教會發表宣言 第60頁:第十二章 華北佛教革新運動 - 第四節 華北佛教之發展
第61頁:第十二章 華北佛教革新運動 - 第五節 華北佛教事業中衰 第62頁:第十三章 西北佛教之復興 - 第一節 朱子橋將軍與西北佛教
第63頁:第十三章 西北佛教之復興 - 第二節 康寄遙居士與西北佛教 第64頁:第十三章 西北佛教之復興 - 第三節 巴利文學院之設立
第65頁:第十四章 中原佛教之重建 - 第一節 毀滅佛教之馮玉祥 第66頁:第十四章 中原佛教之重建 - 第二節 重建河南佛教
第67頁:第十四章 中原佛教之重建 - 第三節 籌辦河南省佛學院 第68頁:第十四章 中原佛教之重建 - 第四節 澤被中原兩大師
第69頁:第十四章 中原佛教之重建 - 第五節 戴院長倡修白馬寺 第70頁:第十五章 西南佛教之重建 - 第一節 雲南之鷄足山
第71頁:第十五章 西南佛教之重建 - 第二節 重整雲南佛教 第72頁:第十六章 佛教與邊疆民族 - 第一節 唐以後漢藏之關係
第73頁:第十六章 佛教與邊疆民族 - 第二節 民國以來漢藏之關係 第74頁:第十六章 佛教與邊疆民族 - 第三節 英俄覬覦西藏之野心
第75頁:第十六章 佛教與邊疆民族 - 第四節 西藏內部派系紛爭 第76頁:第十六章 佛教與邊疆民族 - 第五節 中央對西藏之政策
第77頁:第十六章 佛教與邊疆民族 - 第六節 中央對班禪大師之倚重 第78頁:第十六章 佛教與邊疆民族 - 第七節 中央對章嘉大師之尊重
第79頁:第十六章 佛教與邊疆民族 - 第八節 中央對達賴大師之尊敬 第80頁:第十六章 佛教與邊疆民族 - 第九節 中央對諾那大師之優禮
第81頁:第十六章 佛教與邊疆民族 - 第十節 佛教與邊疆民族之文化 第82頁:第十七章 東西密教之弘傳 - 第一節 我國密教之傳承
第83頁:第十七章 東西密教之弘傳 - 第二節 唐密法脈之重返 第84頁:第十七章 東西密教之弘傳 - 第三節 權田雷斧與王弘願
第85頁:第十七章 東西密教之弘傳 - 第四節 談玄與台密 第86頁:第十七章 東西密教之弘傳 - 第五節 弘揚藏密之尊者
第87頁:第十七章 東西密教之弘傳 - 第六節 入藏求法之漢僧 第88頁:第十七章 東西密教之弘傳 - 第七節 漢藏文化之溝通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1)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1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1-10-3 9:33:23
真好我一直在找這本書但是會有下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