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諸位禪師解讀佛教經典:大師讀心經 弘一法師等

諸位禪師解讀佛教經典:大師讀心經 弘一法師等

經題:

[日期:2011-05-01]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弘一法師等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前七字為別題,後一字為總題。

  “般若”,梵語也,譯為智慧。

  ┌常人之小智小慧 ┐

  ├學者之俗智俗慧 ┼非“般若”智慧

  ├二乘之空智空慧 ┘

  └照見五蘊皆空,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之大智大慧。

  ┌小智慧 小聰明,亦雲有智慧,與佛法相遠。

  ├俗智慧 研學問,上等人甚好,亦雲有智慧,但與佛法無涉。

  └空智慧 小乘人。

  “波羅蜜多”,譯為到彼岸。

  若以渡河為喻:

  動身處——此岸;

  欲到處——彼岸;

  以舟渡河竟——到彼岸。

  約法言之——

  │此岸……輪回生死須依般若舟,乃能渡到彼岸。

  ↓彼岸……圓滿佛果而離苦得樂。

  “心”,有數釋,一釋心乃比喻之辭,即是般若波羅蜜多之心。

  ┌大般若經雲:餘經猶如枝葉,般若猶如樹根。

  引證├又雲:不學般若波羅蜜多,證得無上正等菩提,無有是處。

  └又雲:般若波羅蜜多能生諸佛,是諸佛母。

  案般若部,於佛法中甚為重要。佛說法四十九年,說般若者二十二年。而所說大般若經六百卷,亦為藏經中最大之部。心經雖二百餘字,能包六百卷大般若義,毫無遺漏,故曰“心也”。

  “經”,梵語修多羅,此翻契經。契為契理、契機;經謂貫穿攝化。

  經者,織物之直線也,與橫線之緯對。

  此外尚有種種解釋。

  此經有數譯,今常誦者,為唐三藏法師玄奘所譯。

  已略釋經題竟。於講正文之前,先應注意者。

  研習心經者最應注意不可著空見。因常人聞說空義,誤以為著空之見。此乃大誤,且極危險。經雲:“寧起有見如須彌山,不起空見如芥子許。”因起有見者,著有而修善業,猶報在人天。若著空見者,撥無因果則直趣泥犁。故斷不可著空見也。

  若再進而言之,空見既不可著,有見亦非盡善。應“不著有”“亦不著空”乃為宜也。

  若著有者,執人我皆實有。既分人我,則有彼此。不能大公無私,不能有無我之偉大精神,故不可著有。須忘人我,乃能成就利生之大事業。

  若著空,如前所說撥無因果且不談。即二乘人僅得空慧而著偏空者,亦不能作利生事業也。

  ┌真空(非偏空,偏空不真。)

  故佛經雲┤

  └妙有(非實有,實有不妙。)

  真空者,即有之空,雖不妨假說有人我,但不執著其相。

  妙有者,即空之有,雖不執著其相,亦不妨假說有人我。

  如是終日度生,實無所度。雖無所度,而又決非棄舍不為。若解此意,則常人所謂利益眾生者,能力薄弱、范圍小、時不久、不徹底。若欲能力不薄弱、范圍大者,須學佛法。了解真空妙有之理,精進修行,如此乃能完成利生之大事業也。

  或疑心經少說有,多說空者,因常人多著於有,對症下藥,故多說空。雖說空,乃即有之空,是真空也。若見此真空,即真空不空。因有此空,將來作利生事業乃成十分圓滿。

  非消極者,是積極,當可了然。世人之積極,不過積極於暫時,佛法乃永久。

  般若法門具有空與不空二義,以無所得故已前之經文,皆從般若之空一方面說。依此空義,於常人所執著之妄見,打破消滅一掃而空,使破壞至於徹底。菩提薩埵已下,是從般若不空方面說,複依此不空義,而熾然上求佛法,下化眾生,以完成其圓滿之建設。

  亦猶世間行事,先將不良之習慣等一一推翻,然後良好建設乃得實現也。世有謂佛法唯是消極者,皆由不知佛法之全系統,及其精神所在,故有此誤解也。

  今講正文,講時分科。今唯略舉大科,不細分。

  大科:

  心經大科┬初顯了般若─┬初經家敘引

  └二秘密般若 └二正說般若

  由序再就說法之由序言,此譯本不詳。按宋施護譯本,先雲,世尊在靈鷲山中入三摩提。(三昧、譯言正定等)舍利子曰觀自在菩薩言:若有欲修學甚深般若法門者,當雲何修學。而觀自在菩薩遂說此經雲雲。

【書籍目錄】
第1頁:前言 第2頁: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第3頁: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英文版】 第4頁:大顛禪師注心經——[唐]大顛禪師
第5頁:大顛禪師注心經——[唐]大顛禪師寶通述 第6頁:【大顛禪師】
第7頁: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錄——[民國]弘一法師講述 第8頁:經題:
第9頁:正文 第10頁:【弘一法師】
第11頁: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記——[民國]淨空法師 第12頁: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記
第13頁:【淨空法師】 第14頁:【大師版權說明】
第15頁: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述記——[民國]太虛法師 第16頁: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述記
第17頁:【太虛法師】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3)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3 楼
果有 发表于 2014-11-17 23:41:42
佛陀垂憐眾生教示宇宙生命的真理與人生幸福的本源,諸位法師高僧亦慈悲譯釋經典,期眾生修道成佛,得大自在,獲大利益,至願盡形壽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時時行深般若,用自真如本性。以智慧觀照。於一切法不取不捨。同與善男子、善女人見性成佛。
第 2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4-10-17 8:32:24
有錯字;(云)雲
第 1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2-11-1 8:25:39
《心經》為《大般若經》之綱領,所以稱為大般若之中心,亦比喻人的心髒,至為重要 心髒是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