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聆聽佛法品味幸福配方:你可以,愛 [越南] 一行禪師

聆聽佛法品味幸福配方:你可以,愛 [越南] 一行禪師

第四章 以理解之鑰打開愛之門

[日期:2011-04-30]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越南] 一行禪師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理解與愛之眼:兩種人,兩種愛 我們繼續第二組的慈觀練習: 願我學會以理解與愛之眼看自己。

  願她學會以理解與愛之眼看自己。

  願他學會以理解與愛之眼看自己。

  願他們學會以理解與愛之眼看自己。

  願我能夠覺察、接觸心中喜悅與幸福的種子。

  願她能夠覺察、接觸心中喜悅與幸福的種子。

  願他能夠覺察、接觸心中喜悅與幸福的種子。

  願他們能夠覺察、接觸心中喜悅與幸福的種子。

  願我學會識別、了解心中憤怒、貪婪和愚癡的源頭。願她學會識別、了解心中憤怒、貪婪和愚癡的源頭。願他學會識別、了解心中憤怒、貪婪和愚癡的源頭。願他們學會識別、了解心中憤怒、貪婪和愚癡的源頭。

  某個冬天,當梅村的住家眾修行慈觀的時候,一名年輕的在家女弟子對我說:“在我對男朋友做慈觀後,我發現我不再那么愛他了。可是,對我最討厭的人做慈觀以後,我忽然很恨自己。”在禪觀之前,她對她男朋友的愛是又熱又烈,讓她看不見她男朋友的缺點。在禪觀的過程中,她開始更清楚地看她男朋友,也覺知到,她男朋友其實沒有想象中的完美。她說她不再那么愛她男朋友了,然而事實上,她對他的愛卻有了更多的慈和悲。她有辦法理解到他受的痛苦,她對他的愛也因此變得更深、更健康。她有辦法更自由地呼吸,也因此有辦法讓她的男友更自由地呼吸。雖然她說:“我不再那么愛他了。”我想,她的意思是說:“我愛他更深了。”她對她最討厭的人也有了新的了悟。忽然間她看到那個人為什么會是這個樣子了。她也看到了,她對那人的言行的反應是何等嚴厲,因而害他受苦。她的話,證明了她是真的在修行。照射正念的光芒:一瞥一眸的寧靜與喜悅

  “願我學會以理解與愛之眼看自己。”又一次地,我們由自身開始做起,理解自己的真實本性。只要仍舊拒絕自己,仍舊繼續傷害自己的身心,去談愛他人、接納他人是沒有任何意義的。有了正念,就有辦法認識到我們習慣性的思考模式,以及我們思唯的內容。有時候,思唯會在原地打轉,讓我們在失去信心、悲觀、沖突、悲傷、嫉妒中沉沒。當我們的心是如此,我們的一言一行也就不由自主地表現出這些心念來,進而對自己及他人造成傷害。這項修行,就是要在我們習慣性的思考模式中,照進正念的光芒,讓我們能看得清楚。當念頭或想法浮起時,立即覺察,並對它微笑。也許,這樣就能使它止息,適當的注意 (yoniso manaskara)可以帶來幸福、平安、清晰以及愛。不適當的注意 (ayoniso manaskara)則會令心中充塞悲傷、憤怒、歧視。正念幫助我們修行適當的注意,灌溉心中平安、幸福、解脫的種子。

  佛教將心 (manas末那識 )形容為在樹枝上吊著晃來晃去的猴子,一次又一次地,帶我們進入痛苦的黑暗世界。修行是要在起心動念的過程中,照射正念的光芒,好讓我們能看得清楚,不至於陷入不適當的注意。每次聽到一段對話,或者目睹一件事故時,我們的注意可能是適當的,或是不適當的。有了正念,我們就有辦法將它認出來,進而培養適當的注意,舍棄不適當的注意,並認識到:“我了知,不適當的注意,對我或是我關心的人都是無益的。”知道怎么保持一顆寧靜、喜悅的心,言行就會散發出平安和幸福,我們會成為自己真實的朋友,許多人的益友。 接下來,我們用正念,照亮我們的言語。我們可能下過決心,絕不說某些話,但最後還是把守不住,說了出來。正念可以幫助我們,不再說出引起自己和別人沖突的話語。 身體的行為,像是一瞥一眸、一揮手或是站姿,都會流露出我們的心態。每一個姿態,都道出我們心中的喜或悲、愛或恨、正念或不正念。正念照亮了我們所做的事情,像是我們的站姿、坐姿,怎樣看別人,如何微笑,或者如何皺眉。正念光芒照耀下,我們覺知到哪一個行為是有益的,哪一個行為又是有害的。益己的行為,也將利益他人。傷己的行為,也將傷害他人。這就是為什么在修行之初,我們說:“願我學會以理解與愛之眼看自己。”一旦你用理解之鑰打開了愛之門,你將能接納自己和他人。如果你還沒有辦法接納他人,那是因為你尚未接納自己。如果你與你周圍的人鬥氣,是因為你心中在自我鬥爭。《妙法蓮華經》告誡我們,要以慈悲之眼來看眾生,這也包括了自己。 “願我知曉,如何每天滋養心中的喜悅種子。”是很重要的修行。我們的心有如一片田野,土地裏藏著正面和負面的種子。我們必須覺知所有各式各樣的種子。當我們接觸到心中的痛苦時,也要知道尚有其他種子的存在。我們的祖先將痛苦的種子傳遞給我們,但他們也給了我們平安、自由、喜悅及幸福的種子。即使這些種子埋藏在意識深處,我們仍可灌溉它們,幫助它們茁壯起來。接觸心中的喜悅、平安、自在、安穩及愛的種子是很重要的修行。我們也邀請朋友同樣地接觸我們這些種子。如果我們愛某人,我們每天都需要覺察並接觸在他心中的正面種子,不要他澆灌憤怒、沮喪和仇恨的種子。這樣,可以幫助他朝健康與幸福的方向成長。禪觀何人?啟於恨,止於愛

  我們的修行變得穩固時,我們能夠在某種程度上去理解、去愛、去照顧自己。然後,我們便可以將他人作為慈觀的對象。首先,我們選喜歡的人作禪觀的對象,其次是不愛也不恨的人,然後才是我們愛的人,最後是我們很厭惡的人。在《清淨道論》中,佛音要我們先對我們所喜歡的人修慈觀,因為要將愛心贈予喜歡的人比較容易。他以燃火為比喻。首先點燃稻草,等這些稻草燒起來了,再加小樹枝。小樹枝燒起來後,再添入小木柴。等小木材燒起來後,我們才放進大木材,直到一些潮濕或青嫩的木材也燒起來為止。但,如果我們想要直接在一些濕漉漉的木材上燒火,我們不可能成功。佛音又說,如果以我們的愛人來做開始修行,我們可能會被強烈的感覺吞噬。他也勸告我們,不要拿已過世的人做禪觀對象,除非說我們的正念既穩固又真確,這才沒有什么好顧慮的。因為明白到生與死不過是一種概念罷了,所以不會因為禪觀所愛的人、厭惡的人或是已過世的人而迷失掉。

  “願他身心安樂、輕松。願他心無憤怒、煩惱、恐懼、憂慮。”專注於慈觀對象時,如果他住在你的東邊,就將你所有的能量送到東邊去。如果他坐在你右邊,就將你的能量延伸到右邊去。用愛的能量環繞著他。即使他不需要你的愛,也要如此修行。安住於深刻的專注中。因為你知道怎么愛自己,你有能力將愛給予喜歡的人。諦觀他的色、受、想、行、識五蘊,這個修行其實是很容易的。在《念處經》佛陀教導僧侶們、、中,“觀身如身”“觀受如受”“觀心如心”、“觀法如法”的意思是說,當你做禪觀時,你不是站在外邊往內看。想要對某人有深刻和直接的理解,你必須與他合二為一。只要你還把自己看做是與你觀照的對象分開的,你的理解就還不算真確。 在你成功地對喜歡的人做禪觀以後,選一個你既不愛也不恨的人來做禪觀對象,像是郵差或是電工。就算你對他有少許好惡感,那並不真的是愛或恨。一個你不愛也不恨的人,可以是百萬人的代表。譬如說,你想將你的愛延展到波斯尼亞人,就選一個你可以觀想出的波斯尼亞人做禪觀對象。諦觀他,並觀想他的身體、感受、認知、心行、心識,如此,你便會看到他整個國家的情況。若是你能夠理解他,你就能夠去愛、去理解所有的波斯尼亞人。如果你說:“願一切眾生快樂。”但卻沒有明確、實在對象時,你的願望也許會太過模糊。若是只專注在一個人上,說:“願他和所有像他的人安全,不受傷害”會比較容易。如此一來,你的愛將會變得實在。慈觀,絕非只是在思想上的祈望,而是實實在在的修行。修行諦觀,你將散發正念的能量,照亮你禪觀的對象。真正的諦觀,總會帶來真正的愛。 幾個月之後,如果你覺得你可以做下一階段的修行時,選一個你愛的人做禪觀對象。甚至,你也可以選你最親愛的人。“願他身心安樂、輕松。願他安全,不受傷害。願他心無憤怒、煩惱、恐懼、憂慮。 ”這是非常甜蜜的修行,也是為什么《清淨道論》警告我們,這項修行的缺點是,在禪觀跟你關系密切的人時,你的專注可能會喪失。 最後,禪觀被你當成敵人、光是想到他就會令你憤怒的人。把自己放到他的處境中,然後想:“願他身心安樂、幸福、輕松。”如果你還未能愛自己,你就沒有能力去愛你的敵人。當你能夠愛自己時,你就能愛所有的人。若能做到這點,你就會明白到你所謂的敵人,也不過是個正在受苦的人罷了。 “願他安全,不受傷害。”越戰期間,我禪觀越南士兵,祈願他們不要喪命沙場。我也禪觀美國士兵,深深地同情他們。我知道,他們被派遣到千裏之外的異鄉,到此來殺人或被殺,我祈願他們平安。如此的禪觀,帶來一股深刻的渴望,希望戰爭能結束,讓所有的越南人及美國人生活平安。一旦那股渴望變得清晰了,眼前就只是一條道路——為結束戰爭而努力。當你修行慈觀,你必須往那條路上走。一旦你能看到,被你稱為敵人的人也在受苦,你就會想去愛他、接受他。“敵人”這個觀念會銷聲匿跡,取而代之的,是他也在受苦、也需要我們的愛和慈悲的真相。 “願我能夠覺察、接觸心中喜悅與幸福的種子。”首先,我們學習接觸和認出心中幸福和喜悅的種子。一旦成功了,即使是偶爾做到,也可以繼續以別人作為禪觀對象來修行。就算某人非常不快樂,你也知道,在他心中仍有幸福與喜悅的種子。學會怎樣灌溉自己心中的這些種子後,你便會知道怎樣灌溉他人心中的種子。借著你的言語、眼神、關愛,你能夠幫他接觸到這些種子,雙方也都將因此受益。

  在梅村,我邀請學生寫下父母親的優點。有一個年輕人輕而易舉地就能列出他父親的長處,卻不願意描述母親,因為他想這是很不愉快的事。在開始禪觀以後,他非常驚訝地發現,他能夠接觸到他母親的許多優點。他愈發現母親的優點,愈能夠平息他對母親的怨恨。深入觀察之後,他重新建立與母親的關系,愛自他心中流露出來。

  之後,他寫了一封愛的信給他母親,信中暢訴了他的了悟,承認母親的優點,表達了對她的感激。他母親收到信後,感動莫名,她的兒子從來沒有這樣好好地跟她講過話。她跟鄰居聊起這件事,說她是怎樣高興能夠與兒子和好,又是怎樣惋惜她自己的母親已不在人世,她想寫一封類似的信給她母親。這名年輕人知道後,寫信給媽媽說:“請不要以為外婆不在人世,她仍活在您心中。我相信她會讀到您的信,即使是在您寫信的時候。”這是他從這次修行中得到的了悟——我們的父母、祖先都活在我們心中。我們是他們的延續。在收到他的第二封信後,他母親真的寫了一封信給自己的母親。一人修行,全家受益。灌溉美好的種子:清除心中的毒素

  “願我能夠覺察、接觸心中喜悅與幸福的種子。”佛法用“一切種子” (Sarvabijaka)來形容心識。我們是園丁,識別、灌溉、耕耘最好的種子。我們要有信心:在我們的心中有美好的種子。然後,用適當的注意,在坐禪、行禪或是日常生活中,接觸這些種子。當我們成功地接觸到這些正面種子,我們將知道怎樣一次又一次地接觸它們,它們也會變得更茁壯。這就是為什么我常要求心理治療師,不要只是與病人談論他們的問題,而要幫助病人接觸喜悅和幸福的種子。如果治療師知道怎樣在走路時維持正念,接觸自己美善的元素,就知道怎樣幫助病人也這樣做。為何不帶你的病人到室外做行禪?教他們怎樣以煥然一新的步伐在大地上走路,怎樣接觸到藍天白雲。教他們怎樣慢下來,怎樣享受當下最簡單的樂趣,怎樣借這一切來滋養自己。如果治療師只和病人談痛苦,傷害可能更大。

  “願我能夠覺察、接觸心中喜悅與幸福的種子。”這個練習的本質是愛。“現在有許多人不知道如何修行真愛。 ”3這是我所著《步入解脫》中的一句話。

  “願我學會識別、了解心中憤怒、貪婪和愚癡的源頭。”“識別”的意思是認知某事的存在。“了解源頭”的意思是理解事物的本性——它從何而來,是什么因緣彙聚而成的,以及已存在多久。這是諦觀的過程。

  我們的心中都有些毒素,包括貪(貪念)、(憤怒)、癡(愚癡)。貪念使我們追逐名譽、利益、財富和性等聲色名利。愚癡是無知、不理解。除這三毒外,還有其他毒素,包括慢(傲慢)、疑(懷疑)。我們必須在日常生活中修行正念,以認識心中的貪念、憤怒與愚癡,了解這些毒素帶來的痛苦 (外在因素並非唯一來源 )。佛陀問:“憤怒怎么可能在沒有憤怒的人之中生起?”憤怒的主要來源,是我們心中的憤怒種子。親眼目睹、親耳聽見一件事的或許有兩個人,但生氣的可能只要一個。言語和事件只是刺激了我們心中的東西,若是藏識沒有憤怒的種子,憤怒不可能生起。

  在能幫助別人之前,我們必須懂得處理自己的憤怒。當怒火被煽動時,我們往往會攻擊那些灌溉我們憤怒種子的人。這就像是我們的房子著火了,不去滅火,卻跑去追那些我們以為是放火的人。與別人爭吵,只是在我們心中的憤怒種子上澆水。當憤怒生起時,就要回歸自己,並用正念的能量去擁抱、平息、照耀那股憤怒。不要以為如果你也使那人受苦,你會覺得好過些。這是很危險的想法。他們憤怒時,可能反應會更嚴厲,那股憤怒更會一發不可收拾。佛陀教導我們,當憤怒生起時,就要閉起眼睛、耳朵,回歸自己,照料心中那股憤怒源頭。轉化你的憤怒,並不僅僅是為了個人的解脫,你周遭的所有人,甚至遠方的人也會受益。

  佛陀列舉 7項放下憤怒的理由:

  1.憤怒使我們醜陋。當感到憤怒,照照鏡子,然後我們就會做些使自己更漂亮的事。這首短偈可以幫助我們修行: 憤怒令我醜,

  知此我微笑。

  回來守護心,

  慈觀不間斷。 4 2.憤怒使我們受苦。“就像正在被烤的蝦”,我們令自己的痛苦倍增。

  3.憤怒令我們無法興盛和成長。

  4.憤怒使我們無法在物質上或是精神上富有,令我們失去現有的財富或幸福。

  5.我們會因為憤怒而惡名昭彰。

  6.憤怒令我們會失去朋友,因為他們怕會被我們心中的炸彈炸毀。

  7.憤怒令我們會變成餓鬼,無法清新、喜悅地在僧團生活。

  生氣的時候,你的臉看起來就像是一顆會爆炸的炸彈。閉起眼睛和耳朵,回歸自己,好讓怒火平息下來。即使不容易做到,也要微笑。微笑可以放松幾百塊小肌肉,使臉看起來更吸引人。隨地坐下,然後諦觀。如果你的專注力還不夠強,不妨走到外面做行禪。最重要的,是要灌溉正念的種子,讓它在你的意識中生起。憤怒啊,我的老朋友:痛苦的源頭不在別處 正念是隨時隨地保持正念,就像憤怒總是動不動就生氣。當你喝水時,覺知你正在喝水,這就是喝水的正念。此處,我們要對憤怒培養正念。吸氣,我知道我感到憤怒,呼氣,我知道憤怒在我心中。

  一開始,憤怒的能量生起;接著,正念的能量生起,第二道能量擁抱第一道能量,讓第一道能量平息、消逝。我們不是要制造正念來趕走或對抗憤怒,而是要來好好照顧憤怒。這個方法是非二元、非暴力的。因為認知到正念和憤怒都是我們的一部分,所以它是非二元的。一道能量擁抱另外一道能量。不要對你的憤怒生氣。不要試著趕走它,或壓抑它。承認憤怒生起了,然後照顧它。胃痛時,你不但不會生胃的氣,反而會照顧它。做母親的聽到娃娃在哇哇大哭,她會放下手邊的工作,抱起娃娃,安慰娃娃。然後她會試著理解為什么娃娃要哭,是因為身體不舒服,還是在鬧情緒。

  諦觀憤怒,要像諦觀你自己的小孩一樣,不要恨它或排斥它。禪觀不是讓自己變成戰場,雙方互相爭鬥。修習正念呼吸,可以平息、安撫憤怒,而正念則可以滲透憤怒。在開暖爐15分鍾後,暖氣會彌漫冰冷的房間,轉變就此開始。你不需要撇棄或壓抑任何事,即使是你的憤怒。憤怒只是一道能量,所有的能量都可以被轉化的。禪觀,是用一道能量來轉化另一道能量的藝術。母親抱起娃娃的時刻,娃娃會感到一股愛和舒適的能量,開始覺得安逸。就算造成不舒服的原因還存在,被擁抱在正念中,也足夠帶來些安逸了。

  在《安般守意經》中,佛陀教導:吸氣,我平靜心的活動。

  “心的活動”指的是任何情緒或心理狀態,例如憤怒、悲傷、嫉妒或恐懼。正念吸氣、呼氣時,你擁抱並安撫了那種心理狀態。一旦你覺察憤怒生起,便要趕緊制造正念來擁抱憤怒。十分鍾後,憤怒便會緩和下來,正念讓你能覺察到正在發生的事。抱著娃娃幾分鍾,也許在一邊哼著搖籃曲後,做母親的會去找出娃娃不舒服的原因,或許娃娃發燒了或許著涼了,或者尿布太緊了,或許是因為口渴了。一旦母親發現原因,她可以立刻改變情況。找到問題根源是很重要的。這是諦觀的修行。吸氣,我知道我在生氣。呼氣,我知道憤怒在我心中。

  首先要修行的是覺察。“憤怒啊,我的老朋友。”然後,你要諦觀,看清憤怒的源頭。“為什么我在生氣?”你最先會發現到,痛苦的源頭不在別處,而是在你的藏識中。那兒早有貪念、憤怒、愚癡、驕慢、懷疑的種子。別人不過是次要的原因罷了。接下來,你會看到,原來他也在受苦。或許,你原本以為,唯一受苦的人是你,但卻不盡如此。若是有人把那痛苦潑在你身上,你該知道,他也在受苦。一旦理解到這裏,愛會在你心中湧起,不自主地想要幫忙。理解,是其中關鍵。

  由於修行正念,你的憤怒會回到藏識中。下次憤怒再生起時,也照著這么修行,最終,在你心中的憤怒種子會削弱下來。這項修行,是要面對你的憤怒。感恩有正念,將憤怒轉化為愛和理解的能量。五種情況燃起怒火:終生與幸福絕緣 有一天,當佛陀在舍衛國.樹給孤獨園時,舍利弗長者集合了一群比丘。佛陀對他們說:“諸比丘,有五種情況可以令憤怒生起,卻也有方法可以避免憤怒生起。

  “第一個情況是被別人的行為而非語言激怒。有些人我們看了就討厭。他們站立的樣子、行動的樣子都令我們生氣。然而,他們說的話卻一點也不令人討厭。你如果跟那種人在一起,聽他說話就可以了,不要理會他在做什么。如果你將注意力放在他的行為之上,難免會憤怒。但,如果把注意力只放在他的說話上,憤怒便會消逝。從前有一個僧人,喜歡撿垃圾堆裏的破布來做僧袍。只要讓他看到小破布,不管那垃圾是不是布滿了尿屎,他都會撿起那塊破布,帶回僧院,洗幹淨,然後跟其他破布縫在一起,做一件僧袍。看他做這種事是很難受的;可是,在同時,他講話又很友善。若你只注意它的言語,憤怒就不會生起。

  “第二種情況是當有人講話就像蛇的毒汁一樣,可是他的行為卻友善益人。把注意力放在這個人的行為上,別理會它的言語。這附近有一個深邃的湖,湖面上覆蓋了許多草菅,雜草、落葉、麻草、小樹枝。被熱氣騷擾的人也許會跑到這湖來遊泳。在岸邊脫下長袍之後,他推開這些草菅、雜草、落葉、麻草、小樹枝,走進那清淨、清涼的湖水中。如果只是因為這些小草菅、雜草、落葉、麻草、小樹枝就不理會這片清涼的湖,未免太可惜了。

  “第三種情況是某人的言語和行為都令人不愉快。仔細諦觀這個人,試著找出他的優點,即使那些優點並不顯眼。每一個人都有優點。這項修行比較困難,但並非不可行。試想,有一個人跋涉了幾百裏,口幹舌燥。然後他在地上看到一個水牛留下來的腳印,腳印中有一點點水。他告訴自己:‘如果我用葉子來舀水,水可能會溢出來。所以,我應該要彎下腰來,直接從腳印中喝水。’喝水後,他精神一振,可以繼續旅程了。我們必須諦觀,在言語和行為都令人不愉快的人身上找出優點。一旦找到優點,就不難接受他。雖然說這種情況比前面兩種都還困難,但有智慧的人,還是可以放下對這種人的厭惡。

  “第四種情況是某人的口(言語)、身(行為)和意(思想)都不美善。在一條偏僻的鄉間路上,一名路人生了重病,放眼人煙杳杳,就只他形單影只,孤零零的,沒有人可以照顧他,存活的希望渺茫。可是,忽然間,另一個路人走來了,他看到這名絕望的路人躺在路邊,於是停了下來,心中充滿慈悲。他扶起這名路人,一步一步地,蹣跚到下一個村落。然後,他又請來大夫,親自陪在床畔三四周,直到那人痊愈為止。他為那人的痊愈感到歡欣。如果我們遇見一個言語、行為和思想都令人不愉快的人,可想而知的,那人飽受痛苦。若是我們不愛他、不幫助他,又有誰來愛他、幫助他?若是心中有愛,就有能力接受那些言語、行為和思想都令人受不了的人。

  “第五種情況是某人的言語、行為和思想都是美善的。村子旁,有一個開滿芳香的粉紅和白色蓮花的湖。舒軟的青草鋪岸,湖畔林木森森、鳥鳴蝶舞,猶如人間仙境。如果你住在這個湖附近,可是卻不來湖邊坐坐,不到湖裏遊泳,也不舀些晶瑩剔透的湖水起來喝,表明你並不知道怎樣幸福地生活。當你遇見一個言語、行為和思想都美善、仁慈的人,試著找時間在他身邊。 ”

  諦觀別人的痛苦是很重要的。一個行為不仁慈、思想言語都不美善的人,必定受著許多痛苦。若能諦觀,明白他的痛苦,心胸自會敞開,理解的鎖匙也會自然顯現。我們的社會上,有許多人在童年時受到虐待,結果終其一生,都還繼續受苦。他們的恐懼和仇恨從未消逝,自尊心也一直很低。如果能諦觀虐待他們的人的痛苦,明白了那些虐待者,他們深陷貪念、憤怒、愚癡三毒的囹圄。如此諦觀,將能打開心扉,恐懼和仇恨或許也會逐漸淡散。與一切合而為一:轉化那些傷口

  幾年前,有一個年輕人來到梅村,他對他父親怒不可遏。那時候,梅村的住眾正好在修行慈觀,寫信給與他們相處有困難的人。在《綻放的蓮花》一書中,有一個對五歲小孩修禪觀的練習:把自己當成五歲的小孩,我吸氣。對那五歲的小孩微笑,我呼氣。

  那個五歲的小孩還在你心中,也許你曾經非常痛苦,但,一與那五歲的小孩接觸,慈悲將充盈你的心。五歲的小孩是那么的嬌弱,那么容易受傷。偏偏有許多父母,沒有用正念來教養小孩,將自己的痛苦和憤怒一股腦兒地發泄到小孩上,結果,才五歲而已,小孩的心已經充滿著恐懼和悲傷。也許,他會試著對他的父母表達那種感覺,但做父母的卻沒有能力聽。這么小的孩子還不知道怎么表達他的痛苦,還在結結巴巴說話時,母親可能就已經打斷他的話了,甚至對他吼叫。嬌嫩的心,仿佛被潑上了一盆冷颼颼的冰水。做孩子的也許再也不會對父母述說心事,深邃的傷口久久不愈。做父母的一而再,再而三地這么做,終於親子關系嚴重受創。這其中的起因,便是缺乏正念。如果一個做父親的不知道怎樣控制憤怒,他也許會斷絕與兒子的溝通,做兒子的更可能會終身受苦,變得無法與他的老師、朋友以及他自己的兒子溝通。

  我請那年輕人,花一個禮拜的時間,把自己觀想成五歲的小孩。然後,我再教他:吸氣,把父親當成五歲的小孩。呼氣,我對那小孩微笑。我們都知道父親成人的樣子,可是我們都忘了,他也曾是一個容易受傷害的小孩。請修行這項諦觀。如果有所幫助,不妨找出一張父親五歲時的照片,看著那照片。吸氣,呼氣,並對你五歲的父親微笑。你將明白,父親也和你一樣,心中有傷痕。在那一刻,你“變成”你父親了。

  佛陀講四無量心的時候,會引用梵文薩婆多多耶 (Sabbattataya)一字,意思是“與一切合而為一”。你和你諦觀的對象合而為一,在這個練習中你變成你父親。如果修行諦觀,你將理解到,你父親五歲的時候,也被他人殘酷的舉止深深傷害過。若是他在童年受到傷害,可是從未學會轉化那些傷口,很自然地,他會將他的痛苦加到別人身上,連你也無法幸免。親骨肉成了他的痛苦的受害者,就像他是他父母的痛苦的受害者一般。

  於是,那名年輕人在他梅村的房間桌子上放了一張父親的照片。每次走進房間時,他會凝視父親的眼睛,練習重新認識這名與他形同陌路的人。他微笑著,為那在痛苦中的小孩感到同情。離開房間之前,他會再看一看他父親的照片,正念地呼吸。

  有一天,他寫了一封信給父親,雖說他的父親早已去世。寫到一半時,他忽然感到心胸一開,放下了一副重擔。他明白到父親的痛苦,因此原諒了父親。愛和慈悲成了內心一股真真切切的能量,與父親重修舊好不再僅僅是願望而已。憤怒這毒素消逝了。這很像舍利弗的禪觀。借著諦觀他人的痛苦,理解痛苦的根源,愛和理解的大門自然而然大敞。

  開始這項練習的第一步,是要學著接觸你心中的正面種子和痛苦種子。覺知到這些種子的存在,借著禪觀,來理解這些種子的本性 (根本的起因 )。一旦理解到痛苦的根源 (例如說你的憤怒、你的傷痛、你的挫折 ),你的心將變得平和、寧靜、輕松。心中的憤怒根源被轉化了,接納和愛變得輕而易舉。你成功地熄滅了心中的怒火,你將可以幫助別人這樣做。接觸到心中喜悅和幸福的種子,識別和看到心中憤怒、貪念和愚癡的源頭,我們的身心將真正地感到平和、幸福、輕松,將能不受傷害,安全無恙,並可了脫憤怒、煩惱、恐懼和憂慮。

【書籍目錄】
第1頁:序言 讓真愛在心中生長 第2頁:推薦序 諦觀真愛
第3頁:第一章 唯有真愛,才有幸福 第4頁:第二章 喚醒匿居心底的愛之源
第5頁:第三章 愛自己 第6頁:第四章 以理解之鑰打開愛之門
第7頁:第五章 今晨,我要將微笑帶給誰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1)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1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1-12-12 23:03:13
佛光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