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聽南懷瑾大師講經——修煉篇 胡衛紅

聽南懷瑾大師講經——修煉篇 胡衛紅

空思不如多學

[日期:2011-04-10]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胡衛紅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空思不如多學

  一個有天才、有思想的人,首先要注意多讀書、多求學。自己以為自己是天才,聰明了不起,如果多讀書以後,自己就會變得非常謙虛了。常常我們自以為是一個大發現,多讀了書以後,才知道古人早就講過了,知道了,原來我們並沒有超越古人,而且古人比我們所知道的還更多得多。

  經典回放

  選自《論語·為政第二》《論語·衛靈公第十五》

  【原文】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日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譯文】孔子說:光學習而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惑;光思考而不學習,就會形成偏見。

  孔子說:我曾經整天不吃飯,整晚不睡覺,去想事情,沒有一點好處,不如去學習一些東西。

  大師釋疑

  【注釋】

  罔:本意為“白白地”,意思是白學了。

  殆:本意為危害,這裏是指會形成偏見,對自己有害。

  嘗:曾經。

  寢:睡覺。

  學儒一得:獲得智慧的五大實用經驗

  世上有兩種糊塗蟲,一種學而不思,一種思而不學。這兩種人,正如南懷瑾大師所描述:“有些人有學問,可是沒有智慧的思想,那么就是迂闊疏遠,變成了不切實際的‘罔’了,沒有用處。如此可以作學者,像我們一樣——教書,吹吹牛,不但學術界如此,別的圈子也是一樣,有學識,但沒有真思想,這就是不切實際的‘罔’ 了。相反的,有些人‘思而不學則殆’。他們有思想,有天才,但沒有經過學問的踏實鍛煉,那也是非常危險的。許多人往往倚仗天才而胡作非為,自己誤以為那便是創作,結果陷於自害害人。”

  南大師認為“學而不思”的人可以做學者,教書,這還是抬舉了他們。真正能把書教好就不簡單,就不算“罔” 了,還稱得上“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實際上,“學而不思”的人,是什么事都做不好的。因為做任何事,都必然跟他人發生關系。好比寫文章,看起來自己一個人可以做,如果不了解別人的趣向,寫的文章就沒人願意看,等於廢紙一堆。教書也一樣,不知道學生的興趣點,講課只能幫助學生打瞌睡,一點用也沒有。

  “思而不學”的人危害更大,因為他們滿腦子偏見,每天覺得這件事不公平,那件事不公平,每天看不慣這個人,看不慣那個人。帶著這種觀念,肯定會說很多錯話,做很多錯事,其結果不過是害人害己罷了。

  所以,與其思而不學,不如學而不思,大不了當個“書呆子”,幹不出有價值的事,起碼不會散布“反動言論”。

  另外,當我們對某件事感到迷惑的時候,通過學習來解惑,顯然是簡便而積極的方法。比方說,看見某件事不公平,它為什么不公平?應該如何改進?其實別人早有研究,看看相關書籍就知道了,或者向專業人士請教一下,心裏一個結也解開了。用不著自己胡思亂想,越想越漿糊;看見某個人很討厭,如何跟這種人打交道?如何調適自己的心態?別人也早有結論,看看書就知道了,或者向有經驗的人士討教一下,辦法就有了,用不著自己胡亂猜疑,越猜越生悶氣。

  要想獲得真智慧,最好的辦法是既學又思。不過,學與思也同樣要講方法,用對了方法,自然功效百倍。在這方面,古人早就總結出了五大實用經驗:

  第一,博學之。多看一些書,不管是文科的、理科的都看一些。有些人看書,光看文藝作品,光看武打小說,或者光看專業書籍。並不是這些書不好,關鍵是偏於一端,眼界、思路會受到局限,不利於拓展智慧。這就像吃飯偏食一樣,難免營養不良。把各種知識都裝一些在大腦裏,在生活中遇到不同的問題,都不致於全然迷惑,這既有利於增進思維,亦有利於激發靈感。

  第二,審問之。多問幾個“為什么”,然後去尋找答案,既能激發學習興趣,也能增進智能。比如“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它到底對不對?思而不學的具體表現是什么?思而不學有哪些危害?等等。有了問題,就有了學習和研究的方向。

  第三,明辯之。對同一件事,因為每個人所觀察的角度不同,可能得出不同的結論。面對眾多觀點,就需要仔細分辨究竟哪種觀點更正確,或者更適於自己所需。比如,有專家說,吃蘋果應該吃皮,因為蘋果皮裏含有豐富的營養,甚至比果肉價值更大。又有專家說,吃蘋果不應該吃皮,因為果農殺蟲時,農藥會殘留在果皮中,有害健康。這時候,我們就需要分辨一下到底健康重要還是營養重要,不能盲目相信某個專家的意見。

  第四,慎思之。我們不能老是被動地接受別人的觀點,還要思考出新。比如,蘋果皮會殘留農藥,有沒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呢?很多消費者不知道這個事實,用什么辦法提醒他們呢?我們的思考不一定每一次都有結果,但它確實是創新必不可少的一步。

  第五,篤行之。我們想到某個好的觀點,或者某個好的辦法,自己肯定越想越覺得對。但他到底對不對?最好拿到實踐中檢驗一下。當然,所謂實踐,不等於什么事都要去做一下。有時因條件不允許,有時不宜去做。比如,我認為絕大多數強盜是因為恐懼才傷害人,而不是天性邪惡。這個觀點到底對不對呢?我當然不能拿著刀子去客串一回強盜。但我可以通過到監獄去采訪,或請教有關專家來獲得答案。這也是實踐,是“篤行之”。

【書籍目錄】
第1頁:目  錄 第2頁:前  言
第3頁:做人是天下第一等學問 第4頁:先成人,後成事
第5頁:人要有所敬畏 第6頁:先掃一屋,再掃天下
第7頁:學問修養一用就靈 第8頁:最怕不是良駒,何愁沒有伯樂
第9頁:耐心經營你的人際關系 第10頁:交到真心朋友是一種福分
第11頁:跟有本事沒脾氣的人交朋友 第12頁:同情弱者是天下最高的學問
第13頁:助善莫助惡 第14頁:空思不如多學
第15頁:不要被學問捆住手腳 第16頁:學無常師,多方求教
第17頁:多看多聽少開口 第18頁:不要盲從“群眾心理”
第19頁:能赦小過是高人 第20頁:塞住耳朵聽讒言
第21頁:是誇是毀,心裏有底 第22頁:事無大小,全力以赴
第23頁:做一個行動家 第24頁:先拿出業績,再計較待遇
第25頁:患得患失,百事不成 第26頁:從大路上求富貴
第27頁:沉湎過去,不如追求未來 第28頁: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
第29頁:第五種人格 第30頁:做人要空闊,做事要實在
第31頁:以出世態度做人,以入世態度做事 第32頁:學會“招兵”的本領
第33頁:在平凡中變為超人 第34頁:小聰明不如大智能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