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如實生活如是禪:一個禪者的處世智慧 林穀芳

如實生活如是禪:一個禪者的處世智慧 林穀芳

《如實生活如是禪》 把心放下,隨處安然

[日期:2011-04-06]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林穀芳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孫小寧

  有一天,我在自己的MSN上簽名,用的是“我的焦慮綿延不絕”,原本只是當時心情自嘲性的表達,卻不斷有人跳上線問:怎么你也焦慮?我說,難道別人這時也在焦慮不成?回答是,在他們聯線的MSN簽名檔上,好多人都在言說焦慮,大家都是焦裕祿——焦慮、憂鬱、忙碌。

  我一直認為,那些經常更換的MSN簽名檔,既是個人情緒特性的自然流露,也是這個資訊時代情緒的晴雨表,就和那些很奇怪的書一夜大賣一樣,和內在質量都沒關系,反映的只是普通大眾在某個方面的焦慮與饑渴。既然焦慮是那么容易得到共鳴,我常在想,為什么當下的我們這么容易焦慮。印象中,我奶奶這一輩從最困苦的生活中過來,似乎活得都很淡定。樸素的信念與既定的軌道結合在一起,就是簡潔明確的一生——這樣理解他們或許粗淺了些,但有些東西確實是這個時代才遭遇到的:比如資訊的豐富帶來的交錯,選擇的多元帶來的困惑。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與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同時裹挾著大人和孩子。不甘心的就此追問下去,篤信“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的,便順著自我慣性一猛子活下去,倒頭來只是感慨:不是我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快。年輕點兒的,我常歎服於他們的搞笑本事,一個視頻、一段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句子組合,就讓人神經舒緩幾分,不過,那樣的笑意終究也是引鴆止渴,像於丹們在百家講壇講莊子、論語一樣,看似深情款款,循循善誘,仔細回味,又啥都沒有。

  無論是網絡還是紙媒,只要聚焦一個教育話題,便口水橫飛。讓人感慨,生一個孩子,怎么就那么難?想撒手又放不開,背後都有一種不能輸在起跑線的緊迫感。一個孩子難倒英雄漢的事情真的是親眼得見:有次在外面吃飯,鄰桌的飯局上,兩個男人喝著酒竟自不語,忍不住好奇地觀察下去,聽到的是一個總結式發言:老兄,你女兒考到那個分數還有什么不滿意的,畢竟是進了錄取線啦,而我兒子呢,考上了研究生又怎樣,現在得了自閉症,不跟人溝通,畢都畢不了業。

  當然,生活不止這些內容,還有車子、票子、房子。婚姻、愛情、性。

  買股票還是買基金,錢掙多少算夠?

  是守著自己的位子不斷攀升,還是不斷尋尋覓覓,尋找更合適的位子?

  是出國留學還是在本土創業,最好也得求職業規劃師來規劃規劃;

  網絡發達了,固然可以網戀,但是虛擬世界的愛情卻常常“見光死”,糟心不糟心?

  出名要趁早,真出了名又身不由己,放棄哪樣更好?

  博客是個成花筒,如果我們樂意,就可以從中刨出許多人的困惑,煩惱即菩提並未見得是,倒是有各種各樣的專家在四處支招兒:

  婚姻愛情專家在教人戀愛秘訣;

  健康專家教人一天喝幾杯牛奶(另一種專家認為不要喝牛奶);

  教育專家一邊呼籲要孩子減負,暗地裏又為自己的孩子上不上舞蹈課音樂課而躊躇;

  電視台最紅火的是談心與談話節目,討論的話題經常是女人應不應該整容。這邊廂醫生數出這類手術N個危險系數,那邊廂小女子仍會置自己的青春貌美於不顧,舍生忘死地挨一刀。看起來這個時代的婦女解放喊得很超前了,倒頭來還是最古老的話最有效:女為悅己者容。

  讀過一本很打動我的小說,叫《我們無法安放的青春》。說它動人,就在於“無法安放”這四個字,道出了這個時代焦慮與內心動蕩的實質。無法安放的豈止是青春?那些有關子女、有關財富、友誼、人際乃至健康、婚姻與性的命題,哪一個不曾讓我們心起漣漪?答案不是沒有——以網絡時代的便捷,敲些字上百度與古狗,各式各樣的答案都不難找到。你若是肯將自己的困惑寫在博客上、暴露在電視談心節目上,都比當年在中青報上發問:人生的路究竟能走多遠,得來的回饋大且真實得多。

  但別人的答案能否代替自己的選擇,這又是另一個問題。還有沒有另外一種可能?它可能不是答案,但會讓我們釋然?甚至讓我們看到,這個問題的提出本身,就有一些問題?作為日常工作就是在選擇合適的采訪對象的一名記者,這樣的追問一直潛藏在心裏。

  1995 年結識台灣禪者林穀芳老師,這之後我一直很有興趣在接觸與觀察他。這當然首先是因為他是我見到並接觸最多的當代禪者,也因為他曾經如此深入地體察過我們共同關心的文化問題(這在《十年去來》一書中得到過充分體現)。從文化藝術到柴米油鹽,他所給予的那種禪者與文化人兼具的角度,最能打開我的思維疆界,也是我做出版記者生涯中所見,術業有專攻的學者身上缺乏的。我當然承認他們中間不乏佼佼者,但他們要么陷在自己的專業裏面心無旁鶩,要么喜歡以既定的學問來指導生命,無法產生一對一的對應。而林老師吸引我的是,他永遠以一個活生生的修行人姿態呈現著自己,但對於別人,又有著“路逢劍客須呈劍,不是詩人莫獻詩” 的智慧與應機。自己不擰巴,別人跟他相處也就不擰巴。以現在兩岸傳媒的開放,我當然知道他並不生活在一個與世隔絕的桃花島上,那個政治與經濟經常亂糟糟的台灣,如何讓他深處其中又超脫於外,也是我分外好奇的部分。

  所以,在我們的往來中,我一直充當著提問者的角色,他也果真能以無所不答應對我的無所不問。問得越多越雜,內心的想法越堅定,他就是我要找的那類采訪對象——觀照並感知一切,又不拘泥於事情本身。有世事的洞察力,也有禪者親曆親證的修為。提問的回饋,不是一個既定答案,而是一種思維的打開——是一面鏡子,照見你思維僵住的那個點。“禪者是沒有立場的立場”,這一點通過他的應答得以真切體現,我也因此,離我向往的禪境界又近了幾分。更主要的是心結解開,心便落下,那一種安然,真實地滋潤著生命。

  漸漸地我也觀察到,這也是身邊朋友的感受。在他曆次到北京的聚會中,他們也都成為像我這樣的提問者。在把生命真實的困惑說給他聽時,先是眉頭緊鎖,然後眉頭舒展,繼而欣然離去,告別時還不忘對我說,等下次他來,聚會時記著叫上我。

  他們一定得到答案了嗎?那倒不一定。但他們分明是帶著安然的心走的,我突然意識到,我們這個時代,缺失的不是答案,而是安然。

  為什么有那么多書,都在給出答案,卻不能令我們安然,又是什么才能讓我們享受安然?這是我想做這本書的強烈動機。感謝出版人尚紅科,帶給我這本采訪書出版的契機。它加速了我做這件事的進程,然後更有理由,在林老師台灣事務百忙之際,心安理得地發個越洋短信過去:有幾個問題問,約個采訪時間。

  長達一年的采訪,算是對他數年零星提問的一次集結,也加進了身邊朋友這一年生活中的困惑與心結。采訪與整理當中,我隨時提醒自己,這不應該是一本個人化色彩的書,它應該讓這個時代的普通眾生都有所感應,但又絕非“夫妻兵法”“如何與領導相處”這樣的處世秘方。它應成為一種通道,人們借由這種問答,感受到禪者觀照世界萬物的角度與方式,從而知道生活,原有各種可能。

  基於此,雖然從一開始我們就認定它是一本生活書,但也不希望它從裏到外透出一種形式的瑣碎。所以,我想用“我生”、“我愛”、“我死”統攝這些問題。它緣自於1997年我到台灣時,林老師送我的一本小書——《性是生命中一大公案》(那本書去年有幸在大陸出版,簡體字版叫《一個禪者眼中的男女》)。我記得很清楚,在送我的台灣版扉頁上,他只寫了六個字:我生•我愛•我死,卻已讓我領略了禪者的生命格局。將它挪用來作本書結構,是想讓大家看出,許多生命問題,大概只有放在這樣的格局之下,其中的比例分寸才會了然清楚。

  考慮到書名的直觀性,我們與出版者權權衡再三,最終將書名確定為《如實生活如是禪》,是因為,通過漸漸深入的采訪,我才知道禪與生活是如此綿密相關,它給我最大的啟迪是禪的核心智慧:“臨界點”。我無數次從林老師口中聽到這個詞彙,理解其深意後,我發現,它應該成為人生抉擇的一個標尺——智慧就在於你曉不曉得你的臨界點在哪裏。

  其實在各個領域,都很強調臨界點。而作為生命,到底哪一處是你的臨界點,卻是需要每個人時時追問的。很多人在不該犯錯的年齡繼續犯一些低級錯誤,生命就徒然浪費於此;而禪者的智慧提醒我們,真正的智者是有臨界點智慧的,所以做與不做的選擇中,才能呈現出清明的生命軌跡,是林老師常說:識得時間奧秘之人。

  一年的反反複複,這一本書終於出來,雖然林老師和我一直希望它對更多普通讀者帶來啟迪,但最終我仍然發現,一個人終究不可能代替別人提問。也許我要勉力為之的是,將這種局限變成特色。

  最後想說的是,在經曆了一場生命中的劫難之後,我更希望,讀到它的讀者,將它看成一個生命與另一個生命的對話。至少對於我,意義是如此。

【書籍目錄】
第1頁:《如實生活如是禪》 內容簡介 第2頁:《如實生活如是禪》 目錄
第3頁:《如實生活如是禪》 如實的生活,如實的禪 第4頁:《如實生活如是禪》 把心放下,隨處安然
第5頁:位子擺對了,人家才看得對 第6頁:朋友之間不溺的相知相諒,最好
第7頁:孤獨是一種美感 第8頁:整個社會都談人際
第9頁:朋友的前提是單純,你看他對你做錯事 第10頁:純粹的異性友誼,是否是我們的妄想?
第11頁:社會落差中的相處之道:總經理與科長理論 第12頁:社會落差中的相處之道
第13頁:金錢一樣有它的價值遞減效應 第14頁:盯死了股市,也就把生命盯死了
第15頁:有過錢的人才能看淡錢嗎? 第16頁:沒有理財智慧,不代表你沒有生命智慧
第17頁:簡單的談發展,人就容易活在統計數字裏 第18頁:感恩與仇富:當代人的一對難題
第19頁:生命可以想象,生涯不能規劃 第20頁:讀萬卷書、行萬裏路、遊於藝、志於道
第21頁:算命與看星相是一種生命的謙卑嗎? 第22頁:人的命運是上帝安排?
第23頁:擴展自由是生命最大的價值 第24頁:加法世界如何做減法
第25頁:在最適當的時機做最適當的事 第26頁:吃食物還是被食物吃?
第27頁:票友的心靈,專家的技巧 第28頁:當健康變成流行
第29頁:資訊經驗不能替代生命經驗 第30頁:是想象力釋放還是另一種腦空白?
第31頁:因為網絡,我們得面臨另一種失序 第32頁:博客的存在就是退回子宮
第33頁:資訊社會生命最大的困境是不自由 第34頁:沒有誰會永遠年輕,沒有誰感情不受挫
第35頁:真的是年輕時代爽透了 第36頁:初戀時我們不懂愛情
第37頁:夫妻間的事情,沒有哪一天是明白的 第38頁:假如愛情是盲目的,禪者如何了了分明?
第39頁:出家眾以戒律為重,為何又留下情感公案? 第40頁:帶業而來:孩子有他自己的生命地圖
第41頁:四種老師角色,做父母的,你是哪一個? 第42頁:看清自己是孩子怎樣的參照系
第43頁:孩子需不需要全副盔甲應對社會? 第44頁:照見自己殘缺,才不會為難孩子
第45頁:旅行是為照見自己 第46頁:年老時的流浪叫流落街頭
第47頁:旅行,山河大地都是作品 第48頁:旅遊文字也只是一種職業書寫
第49頁:做藝術教育,先要想清為什么? 第50頁:藝術和人格並不就是同一碼事
第51頁:當藝術的異化偏離了生命 第52頁:謝德慶與印度苦行僧
第53頁:藝術如果可以從各種角度作不同詮釋 第54頁:藝術的懂與不懂之間,我們要持什么態度?
第55頁:永恒之當機:作為個體生命,我們選擇什么? 第56頁:拒絕長大與童心未泯有何區別?
第57頁:不服老與臨老入花叢 第58頁:女人如何在歲月裏安然
第59頁:一日有一日的領會,十年有十年的風光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